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华锦里 完结+番外 (百柏桦)



跑堂的利索的应了,下楼找掌柜。

舒嫣华转身回到包间里,回到倚窗的位置上坐了下来,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捧起茶杯的时候,眼睛不经意间扫了一眼窗外。

她的手一顿,将手中的茶杯放回了桌子上,眼睛定定的看着窗外临街不远处的一个地方,疑惑的呢喃:“舒妍玉和谢志安?这两人怎么会凑在一起?”

在舒嫣华眼中,舒妍玉和谢志安站在街上说了两句话,而后舒妍玉转身回了自己的马车里,谢志安静静的看着马车消失,才带着小厮离去。

舒嫣华皱着眉看着谢志安脸上隐隐透露出来的餍足神情,觉得有些奇怪。

很快,她又甩甩头,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哪里有空管这两人,望着临街的目光还没有收回,就见到大舅舅骑着马往这边来,她收回目光,站起身,片刻后,包间外响起了敲门声,同时还有大舅舅严向荣的温和的声音,“华娘,是大舅舅。”

葡萄开了门,严向荣迈步而进,舒嫣华福身行礼,“华娘见过大舅舅。”

严向荣虚虚扶了扶,“不用多礼,让人找舅舅来,是有急事?”

收到掌柜的传讯,以为华娘有急事,连轿子都不坐了,直接就骑着马来。

两人坐下,跑堂的机灵的收拾了先前留下的茶具等,重新换上了新的茶具和点心,才躬身退了下去。

严向荣扫了一眼外甥女脚边的两个大箱子,没有出言问两个箱子的事,静静的看着外甥女。

舒嫣华没有跟大舅舅客气,直接开门见山:“大舅舅,华娘确实有事需要您的帮忙。”

见严向荣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她又继续道:“大舅舅,能不能麻烦您传令给各地的掌柜,让他们去当地的米铺子里,收集一些米价给我?”

张老爷子的米行铺子是上京里的铺子,她还想看看其他各地的米价是否也同样涨了,她才能更好的印证自己心中的猜想。可惜没有其他各地米行铺子的账本,否则看账本的话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天下的米价。

严向荣不解外甥女怎么会突然想要知道各地的米铺子的米价,难道是想自己开一家米铺子?

可严家以绸缎和酒楼起家,没有做过米铺子,给不了外甥女帮助。

随后,严向荣又想到掌柜跟他说先前外甥女已经跟一品坊的张老板在楼上包间谈事,想到张老板是开米行的,以为外甥女是想知道其他各地的米价,以此来看看张老板是否有没有欺骗她?

想到此,严向荣一口就应了,“行,这是小事,过些天我将各地掌柜收集来的米价让人送到你手上。”

舒嫣华展颜一笑,“多谢大舅舅,大舅舅,除了让那些掌柜的收集米铺里的米价之外,让他们再看看米铺子里有没有陈粮出售,若是有的话,陈粮作价几何。再请他们去找一些妇人问问,两年前家中采买的米价是几何,五年前家中采买的米价又是几何,多问几个妇人,此事很重要。”

这般奇怪的要求,严向荣心中疑惑更甚,面上却一口应了,这不是大事,外甥女既然想要知道,那就应了她的要求就是。

谈完了正事,舒嫣华开始问起外祖父、外祖母等人的身子,聊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她才带着人告辞离去。

过了好些天,舒嫣华终于收到了大舅舅让人给她送来的结果。

当她将手中的一沓纸都看完之后,幽幽叹息一声:“果真是如此,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这个的发现,让她心中一凛,不管这背后大量收购粮食的人是谁,此事都要尽快让哥哥知道!

“哥哥回来了吗?如果哥哥回来了,请他立即来我这里,说我有要紧事找他。”(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6章 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下午散值,回到家中的舒鸿煊换了一身常服,立即就来百雨金轩。

见到妹妹,他打趣道:“怎么啦,是不是最近几天施粥和义诊很累?”

从舒嫣华在岳重楼约见张老板之后,第二天她就吩咐奶兄齐大力开始在南城门施粥和义诊,她与嫂嫂每天早上都会去粥棚子里观看情况。

粥还是肉粥,很多人都去粥棚子里领粥来吃,特别是在粥棚子旁边的义诊,更是从一开始就排了长长的队伍,有两位大夫在那里坐诊,哪怕你没病没痛,都可以去找大夫诊脉,绝不会收诊金,更不用说身子本身有毛病的,还可以在大夫诊脉开了药方之后,去旁边让药徒捡药。

舒嫣华此举让这些来看病的百姓感激不已,当得知是广平候大小姐为了给生母祈福的时候,第二天就有一个老妇人在舒嫣华和江映蓉来的时候,拦了她们,将手中的平安福囊递给她们。

这位老妇人的孙子生了病,要治好需要不少上等的药材,家中小有余财却在为孙子治病养身子的过程中逐渐贫困,当第一天义诊的时候,老妇人抱着一丝希望与儿媳妇带着孙子来这里看大夫,得出的结论跟其他大夫的一样,要人参等贵重药材吃上好些天才能好。

然而人参太贵,家中已经无力再买得起人参,两婆媳都不抱希望了,哪想大夫开了药方让两人去捡药,药徒还真的将完全按照药方给她们捡了药!

当时这位老妇人就跪下来叩拜了,孙子有救了!

被大夫告知这些都是广平候大小姐的善举之时,这位老妇人第二天就给送来了平安福囊。有了这个老妇人的举动,第三天就收到了更多的平安福囊,这些心底纯善的百姓都很感恩,纷纷对舒嫣华和江映蓉送上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这些天来,江映蓉对施粥和义诊这事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天天都精神饱满的出门,笑容满面的回来,看得舒鸿煊都摇头失笑。

他以为是妹妹这几天跟妻子一起忙活累了,想要他跟妻子说不去南城门那边了,不过看到妹妹神情之后,他脸色立即肃然起来,沉声问道:“出了何事?”

妹妹神色之间满是凝重,此事绝对不是小事,他也收起了玩笑,认真起来。

舒嫣华挥挥手,让房中的丫环都下去,又让葡萄和樱桃守着,万万不能让人窥探他们兄妹谈话。

见妹妹如此慎重,舒鸿煊心知此事绝对非同小可,在百雨金轩里,妹妹竟然都如此谨慎,可见事情的严重。

舒嫣华肃着脸,很认真的、压低了声音,“哥哥,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舒鸿煊神色一凝,瞳孔骤然缩了缩,沉了沉声,“此事当真?何故如此说?”

有人大量收购粮食,这事不能拿来开玩笑的,舒鸿煊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代表的是什么,所以他很慎重的问妹妹此事的真假。

“哥哥你看。”舒嫣华将张老板米行的账本摊开,一本是五年前的米价,一本是两年前的账本,一本是今年年初的账本,而后将她请求大舅舅帮忙让各地掌柜收集来的账目一一放在桌子上。

片刻之后,舒鸿煊将桌子上的账目都看完了,妹妹还摘抄了一份账目,用红字将米价圈了出来。

“米价,一年比一年高。”舒鸿煊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妥。

三年之前,他主持新法实施,如今收上来的赋银越来越多,国库也越来越强,田地上收上来的赋银越多,就说明收成越好,而收成这么好,米铺子里的米价,按理说就算不会降也应当与五年之前的十八铜钱一斗米持平,可现在却涨到了二十五铜钱一斗米。

“是呀,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米价却一年比一年高,而陈粮却没有余下多少,哥哥,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舒嫣华在对比了各地的米价之后,终于可以印证自己的猜想。

舒鸿煊抬头望了一眼妹妹,沉声问道:“华儿,你是怎么发现这其中的不妥当?”

就是张老板自己做米铺子的生意,也没有发现这其中的不妥当,想不到妹妹却发现了。

舒嫣华奇怪的瞅了哥哥一眼:“哥哥,这些不是你自小就教我的吗?教我数,教我杂书,教我史记,只要一联系起来,就能看出不妥呀。”

舒鸿煊摇头失笑,是他忘了,他自小就教导妹妹算术等,又开阔她思维,她的见识早已跟普通的后宅妇人不一样了。

其实上辈子舒鸿煊参加春闱的时间太晚了,舒嫣华根本就没有关注过朝廷的动向,上辈子这个时候,外祖家早已落败,他们两兄妹拿着娘亲留下的嫁妆去援助外祖家,哪里有余钱可以施粥和义诊?

要不是这次施粥要采买粮食,舒嫣华也不会发现这其中的不妥。

舒鸿煊每天都要上朝,家中也不会少了他的吃食,哪里会关注米价,因这次施粥和义诊是两兄妹一起出的银子,账本妻子也是看过的,妻子却没有发现这事,还曾经跟他感叹过,想不到一千两银子可以买到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她们施粥一个月。

如今再对比两年前的米价,哪是多了粮食,用同样的银子,分明就是少了更多的粮食。

舒鸿煊在房中慢慢踱着步,虽然从账目上来看,他也很赞同妹妹的结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稍一不慎,很容易打草惊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