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次来大宋,应该不单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吧?”
这丫头为了樊若水多少年都不离牛渚矶一步,此次能不远千里的来大宋,可能只有一个,樊若水也来了大宋。
果然流清接住她的话说道。
“锦溪,其实叔清这些年做和尚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测量江水江面而已。如今一切万全,便亲自来向大宋皇帝献上过江平唐的‘平南策’。”
苏锦溪没想到还有这层缘由,顿时惊愕。
一方面,惊叹樊若水竟有这等胆识、才干,真心为流清高兴,一方面,想到赵匡胤这些年一心灭唐,却一直迟迟不动,唐国两代国主虽对大宋低头,但恭敬也只限于表面的,皆都因为大宋和唐国隔着这一江水天险,若是樊若水真的能够让宋军克服这江上的“障碍”,短期里唐国必灭。
而流清误会了,以为她的反应是因为他们作为唐国人,却为大宋献计。
深吸了一口,对苏锦溪说道。
“你可能觉的我们的作为是对唐国的背弃,但我这些年一直待在唐国,百姓们是过了个什么样的战乱生活我亲身体验过,各国间统一是必然的,也是早该的了。然而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我既认定了他,愿意和他一起,那么他做什么,干什么,我跟着就是了。”
苏锦溪在她说完,当即摇了摇头。她眼前的流清早已不是当年和她抢糖吃的小女孩,她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见地。
现在再加上一个优秀的樊若水相伴,她终于以后都能对她放心了。
微笑的走近她身边,牵起了她的手。
“你误会了,我只是惊叹樊若水的才干,为你选对了人感到高兴。”
“锦溪......”流清想了很多的话,一时间全然从她头脑中消失了,只哽咽的叫了她一声,抽出手搂住了她。
......
樊若水向赵匡胤献的“平南策”立刻得到了重视,赵匡胤为此特地留他讨论了多日,并亲自制订了详细的军事方案。
苏锦溪听说后,只觉的唐国离的覆灭越发不远了。
而唐国却不自知,依旧过着歌舞升平的“梦境”。
苏锦溪不禁又想起去年攻汉返唐后,自己执意回唐隐居,被赵光义以她同南宫凝裳的“瓜葛”,进而怀疑她与汉国私交过密等缘由,不准许她在灭汉之前离开大宋的事。
寿安公主对她提了几年前她找李轻尘就是因为赵匡胤密谈张永德攻唐的计划,经过这些年的南征北战,荆南、湖南、蜀国的相继灭亡,以及对汉国的征讨,灭唐只是时机的事。
她说赵光义不让她回唐,是为她好。
她说他应该心里还有着她。
她那时正恨着赵光义对孟涛也就是张伯的追杀令,那里能听的进去。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就是那样。
那个人,若说李轻尘是她爱的,那个人是使她又恨,又心疼的。
但他们终是无缘。
因为他们追奉的永远都是不同的。
她突然又想起了身在辽国的长欢,去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他被推举为帝。可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册封长欢,而是即刻迎娶了为魏王、北院枢密使萧思温的女儿萧绰为后。
她为长欢不平,李轻尘却说他是为了保全长欢。
后又隔了半年终传来了长欢被册封为渤海妃的消息,在长欢给她的信里行间透露着她过的十分幸福。
她先前想长欢是为了安慰她,可她在想起长欢在辽国,在贤宁面前的神色,她想她是真的很幸福吧。
就像流清说的,我认定了他,愿意和他一起,那就跟着就是了。
跟着就觉的很幸福。
就像她现在跟着李轻尘。
又一年,唐国再次向大宋正式称臣,这一次连国号都去了。并命韩王李从善亲自带贡品来大宋,以供取回赐予的“江南国主印”。赵匡胤除了李从嘉上表,赐召直呼他名字这一事不允,其他都允了。
在内外看来,他似乎没有动唐国的心思。
实际他灭唐之心已经不止十年。
不过唐国如何也曾是各国间的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谁想不过三代,竟然靠恭顺的试探大宋的态度而求存活。
想想也是可悲。
......
李从善从唐国来大宋觐见赵匡胤那日,正是两年前新纳的那位宋皇后生辰。她入主后宫的时候,距上一任皇后,王皇后去世已经时隔四年了。
苏锦溪是很想见李从善一面的,但想起上次她去吊念国后时与他的生疏,心中不由犹豫了。不想刚从皇后宫恭贺出来,就在二宫门那里遇见了他。
见到的一瞬间两人俱是一颤,但都因慌乱着自己的,没注意到对方的这层罢了。
“董夫人。”李从善一拱手,先言了一句。
苏锦溪每被他如此一称,就控制不住的想起查羽生。
她对他终就是“负”了。
她突然想起初到辽国寻长欢那次,自己昏迷中做的那个梦。
她梦到了前世的羽生、梦到了赵光义...就是没梦到李轻尘。
但,在她梦境中唯一心念、关切的,却只有李轻尘。
她大约“负”的还有前世的羽生。
果然,有些人只能是过客,虽然她于心是不忍的。
心中揪揪的痛,刚屈膝回了一声“韩王”。
李从善便和上次一样,再次同她拱手告辞了。
“本王还有事,先行告辞。”
之后,人走了,连背影也很快消失无踪。
她想起她初遇他时,他的意气风发。
他走离到宫门外,何不也想起他们、羽生三人曾经的时光。
而一切都如落下的日头,流走的水,再也回不去了吗?
......
此后又逾两年,灭唐的准备基本妥当的赵匡胤,突然下召着李从嘉来宋。
李从嘉不知是因什么考量,托病没有前来。
赵匡胤再精心准备了一年,终在开宝七年九月,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联合已经臣服宋国的吴越国,三路并进,共计十万余人,正式攻打唐国。
唐军与宋军激战了一年,在第二年十一月,终不敌三路大军对江宁府的三路攻击,城破国亡。
在李从嘉奉表投降的时候,江宁府内仅剩五千名残兵。
第四百七十九章 相托
苏锦溪虽因国后之死怨恨李从嘉,但从他奋战到底,直到被破城的当月还亲自率几千人夜袭宋军北寨的作为来说,比领着十几万人投降的孟昶要佩服多了。
第二年,他又做了一个让苏锦溪更敬佩的事。以肉袒出城受俘,而换得唐国百姓平安。
和当年的孟昶一样,他及其家眷、宗亲都被压赴到了宋国京都。
因攻唐之初是以李从嘉不肯来宋而为借口,李从嘉被封为违命侯,他现在的国后,就是原国后的妹妹周嘉敏被封为了郑国夫人。后期一直在唐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李从善,则被封为了南楚国公。
再后来,不知是不是忌惮李从善的能力,他的品级一降再降,不过半年已经只为右神武大将军。他本人倒不在意,自免了他的禁足后,就一直纵情于田园。
于城郊给自己弄了套简朴的宅院、几亩薄地,数十株果树,四季自给,怡然自得。
苏锦溪此时最忧心的就是流清的婚事,唐国灭后,两人倒不着急了。
“他说我是跟着他受苦过来的,他一定在有能力给我一场盛大的婚礼时,再娶我。不能让我再有一丝委屈。”
就着流清的原话,苏锦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两个孩子身上。
墨儿时年十一,已经是个不服她管的翩翩少年。
而赵普养大的嫣儿,也已是一个近十岁的小小少女了。
越长越同暖阳一样,赵匡胤几次来赵府总是给她带上很多各地新奇的玩意作为赏赐,并凝神看她许久。
他总是忘不了那年在军帐中,从苏锦溪怀里第一见她的小模样。和当年大哥抱着暖阳让他瞧的时候,一样。
根本不需要他们的说辞,那一刻,他就能确定她定然是暖阳的孩子。
但嫣儿不自知,总觉的官家好生奇怪,不过待她是极好的。
那年辽国大将军从汉国逃回辽国,不久就被新登基的贤宁废成了庶民,他在拿着从南宫凝裳和嫣儿脖子上拽下来的配饰典卖的时候,意外被长欢身边的宫女看到。觉的是汉人的物件,就偷偷赎了拿回讨长欢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配饰,长欢在上面发现了刻着暖阳赠爱女嫣儿的字样,物件随着书信寄到苏锦溪处,才知道嫣儿的名字。
因为跟着赵普,暖阳也是姓赵,就以赵嫣儿为她的姓名。
至于赵匡胤当初说的,关于嫣儿身份的再详细的解释,赵普亲自为她设了版本。
只说她是他留在乡下的孩子,出征路过时,因他私心想把她一并带回大宋,便偷偷离军去了老家一趟。也为因此间接造成的攻汉不成功领了重责,被革除了丞相之职。
相似小说推荐
-
篆香录 (水际) 起点首页强推VIP2017-11-05完结重生的安灵芝,本来只想制制香,虐虐渣,再找找念念不忘的那个他。没想到,自己竟然...
-
盛世殊宠 (羽外化仙) 起点女生网VIP2017-11-23完结做为一个失败的穿越女,她害得大周国破家亡!带着悔意和歉意,她又重生了,回到了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