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年身穿月白锦袍,腰围玉带,身材高挑,懒洋洋地倚着锦缎靠枕歪着,神情放松,秀美的脸上带着一抹微笑,手中拈着金盏,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景,正是本来该幽闭在嵩山温泉行宫的皇太子赵旭。
他的亲信李子超和凌玉清并排坐在靠东墙摆着的圈椅上,景氏派来的使者景秀真坐在靠西墙摆着的圈椅上,正在与赵旭议事。
景明和冬秀立在一边侍候。
李子超皱着眉头道:“殿下,赵曦用永昌县主陷害了赵昀,令赵昀声名扫地;又要把手辽州,看来志不在小,您得早些下决心了!”
景秀真背脊挺直看着赵旭,眼中满是热切。
赵旭端起酒盏饮了一口,看向凌玉清。
凌玉清缓缓道:“殿下,赵曦羽翼已成,我们须得从长计议,只是如今名义上殿下还被幽禁在行宫,如今得趁赵曦离开京城,劝说陛下解除对太子的幽闭旨意。”
赵旭含笑的眼睛看向凌玉清,唇角挂着一丝笑:“你有何良策?”
凌玉清眼神清明:“装病!您占了嫡长子的名分,陛下素来重视伦理,不会真的把您怎么样的!等赵曦离开京城,只要你向陛下服了软,再命人在帮下面前好好吹吹风,您正好借此逃出牢笼,飞龙在天!”
赵旭笑了起来,接着眼睛微眯看向景秀真:“赵曦磨刀霍霍直奔辽州,你来说说景氏预备怎么对付赵曦吧!”
第三百零二章
听了赵旭的话,景秀真脸微微有些红,沉吟了一下,道:“景氏一切听殿下安排!”
辽州一向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从来都是风调雨顺的,几百年来都是景氏的粮仓兼荷包。
谁知辽州今年灾情特别严重,为了保住对辽州的控制,景氏向朝廷推荐了景氏出身的户部侍郎景云真去赈灾。
景云真却是一个真花花公子兼草包,他的官船还没到辽州,户部拨发的一百八十万两赈灾银子先被他挪用了八十万两,其余一百万两又被他手下的人挪用了几十万两,再各级官僚层层盘剥,等到了百姓手中,自然是杯水车薪了。
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与其一家人饿死,不如离开辽州投奔生路。
留在辽州的,也纷纷揭竿而起。
可以说,辽州事态糜烂至此,一方面是天灾,一方面真是人祸了。
这件事景氏一族难辞其咎。
赵旭看向景秀真,淡淡道:“景云真这样的草包,不堪大任,你去辽州,留在他身边看着他。等赵曦平定了辽州叛乱,再让景云真跳出来把赵曦轰走!”
景秀真是景氏未来的家主,虽然脸皮不够厚,可是胜在有谋虑有恒心善决断,别的不说,挟制住景云真避免景云真再犯傻,倒还是绰绰有余的。
作为哥哥,赵旭知道赵曦能力很强,一定能够完美解决辽州困局,若能利用赵曦解决了辽州困局,再把赵曦一脚踢走,就最完美了!
景秀真答了声“是”,又抬头看向赵旭:“殿下,这碧波楼距离京城如此之近,君子不处危境,您呆在这碧波楼,万一被人发现,总是不够安全啊!”
赵旭低头,笑容惨淡:“在温泉行宫实在是太闷了,抬头便是天空,低头便是地面,到处空荡荡的,安静得令人发疯……”
他从来都爱热闹,喜欢这人世繁华,实在无法忍耐行宫的冷寂,因此才留下善于易容的冬秀扮做他留在行宫,而他自己则冒险出来游荡。
景秀真正要说话,这时候赵旭随意往窗外看了一眼,忽然扭头看向他,伸出食指抵在唇边,轻轻道:“秀真,别说话!”
说罢,赵旭扭头看向窗外。
景秀真缓步往前踱了几步,向外看了过去,发现楼下林荫道上,一对青年男女相携而来,那男青年身材高挑,容颜俊美,做书生打扮;那女子绿衣白裙,分明是个极美貌的少妇。
他看了赵旭一眼,见赵旭的眼睛一瞬不瞬看着那对男女,便定睛又看了过去,终于发现那位青年书生原来是赵曦——如今大宋朝炙手可热的平亲王!
景秀真又看向赵旭,意识到赵旭在看的并不是赵曦,而是赵曦身旁那位美貌少妇。
李子超和凌玉清也瞧出了不对。
凌玉清挑眉看向景秀真。
景秀真看了赵旭一眼,故意道:“哦,是赵曦带了个美貌女子过来了!”
闻言李子超和凌玉清相视一看,眼睛俱是一亮——碧波楼这里场地开阔,又有运河,若是在此暗杀赵曦,一击而中,登船而逃……
赵旭眼睛一直看着下面,却猜到了李子超和凌玉清的想法,淡淡道:“你们在考虑刺杀赵曦么?”
他轻轻冷笑一声,道:“赵曦从小就谨慎得很,既然敢出来,四周一定潜伏了不少暗卫。另外,刺杀了赵曦,我能跑得了么?我和赵曦两败俱伤,赵昀已经声名扫地,正好让赵晨上位么?”
李子超、凌玉清和景秀真三人神情各异,却不说话了。
赵旭盯着蜀葵的腹部,发现蜀葵虽然穿着件绣兰草的浅绿宽身锦袍,却依旧能够看出她的腹部已经开始隆起……
他垂下眼帘,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打定主意之后,赵旭扭头看向景秀真,微微一笑,道:“秀真,我还是不放心那个景云真,我悄悄陪你去辽州吧!”
景秀真:“……”
李子超:“……”
凌玉清:“……”
景秀真眼神带着祈求看向李子超,李子超是赵旭倚重的谋士,也就他能在赵旭那里说得上话了。
李子超叹息一声,道:“殿下,若是陛下中间召见您呢?”
赵旭冷笑了一声,道:“我的父皇如今正宠爱徐昭仪,若不细细谋划的话,他怎么会愿意主动见我?”
李子超熟悉赵旭,见他神情坚毅,便知他主意已定,恐怕自己也难以劝住了,便闭口不言了。
到了碧波楼,赵曦带着蜀葵直奔三楼提前让人订好的雅间。
这个雅间窗外便是运河,河水汹涌澎湃,波涛阵阵,带着寒意的风从河面上吹来,雅间里虽然有熏笼,却着实有些冷。
蜀葵抱了紫金手炉立在窗边,兴奋地看窗外的景致。
赵曦怕蜀葵受凉,便从粉樱手中接过一件雪狐披风,替蜀葵系上。
因为蜀葵想吃东京有名的小吃,因此赵敏提前来安排的全是汴京小吃,蜀葵能认出来的有肚肺馅和鳝鱼馅的灌汤包子,还有旋煎羊、鲊脯、鲜鲤鱼馉饳、姜豉类子和羊肉炕馍,甜食有麻饮细粉、杏仁茶、汤团和荔枝膏等。
另外有几样菜,譬如酒浸江鳐、蒜蓉粉丝蒸鲍鱼、香辣小螺丝和蒜烤扇贝,却是蜀葵以前未曾吃过的。
这些食物中有不少都是蜀葵以前在中牟县时随着父亲去夜市吃过的,她一见顿时大喜,当下就放开手脚大吃了起来。
她最喜欢吃的是姜豉类子和羊肉炕馍,一边吃,一边告诉赵曦:“阿曦,在甘州我也吃了不少美食,可是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美食,比如胡辣汤、姜豉类子和羊肉炕馍!”
赵曦讲究食不语,含笑看向蜀葵面前的食物,觉得这个姜豉类子放了很多蒜、姜、黄豆酱、葱和红辣椒,瞧着还有些炒焦了,卖相实在不好,而羊肉炕馍油腻腻的,弥漫着羊油和葱的味道,似乎腻得很,便摇了摇头,自顾自舀了一勺鲜鲤鱼馉饳吃了。
姜豉类子在京城叫姜豉类子,在蜀葵的家乡中牟却叫炒凉粉,味道热香鲜嫩,焦而不糊,蜀葵吃了一口又一口,觉得真是无上的美味。
她一边吃着美食,一边问赵曦:“阿曦,辽州有什么美食呀?”
赵曦想了想,道:“辽州天寒,最多的是铁锅炖菜贴饼子。”
蜀葵听了,颇为向往:“到了辽州,我可一定得去尝尝!”
赵曦看着蜀葵笑了。
蜀葵对生活的要求可真不算高,很轻易都能满足。
冬日天黑得早,没过多久外面便有些暗了,赵曦担心天黑路不好走,便带着蜀葵坐着轿子回城去了。
第二日上午,蜀葵正拿了本书倚在卧室窗前锦榻上读,荆芥进来禀报:“侧妃,白夫人求见!”
蜀葵知道白夫人一定是来道歉,边含笑道:“请她进来吧!”
白夫人进来之后,颇为诚恳地向蜀葵表示了歉意。
蜀葵忙抚慰了她几句,又送了些香墨、良砚和紫毫笔给白夫人的儿子和女儿,含笑送了白夫人离开。
从头至尾,她和白夫人都没提到白仙桐这个名字。
蜀葵不是天真善良的小白兔,她能够猜到白仙桐的结局——在大庭广众之下打算高声揭出赵曦精心为她准备的身份,白仙桐的一句话,牵涉的可就太多了,首当其冲的便是刚刚明确投向赵曦阵营的白正奇。
作为对白正奇投靠的示好,赵曦自然不小气——朝廷刚刚发布了白正奇调任吏部侍郎的旨意。
由礼部侍郎转任吏部侍郎,对白正奇来说,赵曦的见面礼可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