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得不好?他会写得不好?他写过什么?我或许看过呢?”罗锦言越发好奇了。
“他写的那些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我也忘了都是什么了,你也知道我不爱看书。对了,孩子们今天跟你出去没有淘气吧?”
这是要岔开话题了。
罗锦言拧拧眉头,脑袋里忽然灵光一闪,秦珏似是很不想让她知道张谨写过什么书啊,难道是......
“怜花公子?你别告诉我,怜花公子居然是我外公?”罗锦言杏目圆睁,一副就要跳起来的样子。
秦珏无奈,豫哥儿长大后,一定要告诉他,娶媳妇千万不能娶个太聪明的。
他夹在中间很难,很难,很难。
“嗯,就是他。”他有什么办法,知得张谨就是罗锦言讨厌的怜花公子时,他和罗锦言的神情是一样的,震惊加难以置信。
谁会想到名士风|流的凤阳先生,会闲来无事去写词话本子呢,而且一炮而红,红遍京城,红遍大江南北,现在想封笔都不忍心,无数少男少女的精神食粮啊。
秦珏连忙又道:“他最近改变了风格,想和我借间刻坊印书,我没有答应,这件事岳父也知道。”
罗锦言咬着嘴唇,依然沉浸在她是怜花公子外孙女的打击中。
张谨之所以要在书局里写词话,并非是贪图书局清静,而是因为书局里有各式各样最时兴的词话本子,他要参考吧,难怪他写的那些和别人都不一样,男人个个都那么讨厌。
罗锦言抚额,这件事还是不要想了,越想越来气,徐老夫人是怎么和这老东西过一辈子的。
次日,罗锦言便把张谨的事丢到九霄云外,可是罗家长房的事是不能疏忽的。
她想了想,又让常贵媳妇去了杨树胡同,把这件事和张氏说了,让她不要管这些事。
张氏自是不想管,为数不多的和罗家族亲打交道,也是看在罗绍的面子上,现在罗锦言特意让人和她讲了,她也就不用为难。
不过几日,韩氏果真带着罗锦绣去了杨树胡同,门子早就得了吩咐,告诉她们,太太和少爷小姐们,去了城外的庄子,具体是哪个庄子,门子死活不肯说。
韩氏母女无奈,又去九芝胡同找罗锦言。
明远堂里正在唱戏,请了名动京城的小坤班,唱整本的凤还巢,除了年轻媳妇,几位不常出来的老夫人老安人也来了。
罗锦屏看戏看得上瘾,也顾不上和罗锦言说八卦,罗锦言落个耳根清净。
有小丫鬟欢天喜地跑过来:“大奶奶,有人送礼来了,说是从榆林卫来的。”
立春斥道:“送礼过来,你乐成这样?”
小丫鬟不好意思地道:“那礼有趣啊,有孔雀,还有仙鹤,还有一头小鹿,都在笼子里装着。”
罗锦言也来了兴趣,沈砚和赵明华是在榆林卫,也不知从哪里寻来这些?
豫哥儿听说了,就吵着也要去,这一下,来听戏的女眷们都知道了,罗锦言只好让人把这些活物先送到掬翠轩。
孔雀是两只公的,仙鹤却是一雄一雌,小鹿只有三四个月,说是刚刚断奶。
跟着送礼来的人稍一逗弄,那孔雀便就开屏了,豫哥儿和元姐儿还是第一次看到孔雀,两人小家伙一个张大了嘴,另一个瞪大了眼,接着就哇哇地叫起来,高兴得不成。
几位老夫人也被搀扶着过来,看到那两只仙鹤,便告诉罗锦言一定要好好养着,这是仙家的东西,不能让小孩子给欺负了。
罗锦屏艳羡不已,对罗锦言道:“难怪都要嫁到高门大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罗锦言哭笑不得,沈砚和赵明华送这些来,可不是因为秦家是高门大户,那两位眼睛里盯着的,都是她的一双儿女,不,现在连没出生的也盯上了。
这时,有小丫头拿了帖子过来,罗锦言一看,竟是韩氏。
自从当年因为过继的事,两家闹得不欢而散之后,罗锦言已经有好几年没和这位二婶打过交道了。
她把帖子随手交给立春,道:”收起来,改日一起回。“
来回事的小丫鬟愣了愣,这才知道是自己没说清楚,让大奶奶误会了,连忙说道:”大奶奶,这帖子不是让人送来的,是这位帖子上的韩太太,就在门口。”
原来如此,韩氏已经来了,亲自递的帖子。
罗锦言问道:“除了韩太太,还有谁?”
丫鬟道:“还有位娘子,说是大奶奶的娘家姐姐。”
罗家分宗几十年了,平时没事时也不认亲,长房那边只要有事,就变成三房的亲戚了,而且还亲得不能再亲。
罗锦言不用猜也知道韩氏母女来做什么,今天明远堂里都是客人,罗锦言可不想接待她们。
可是人已经在外面了,如果不让她们进来,嚷嚷开来,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她慢怠长辈。
罗锦言让人请她们到翠薇阁。
没过一会儿,她就也到了。
她几年没有见到罗锦绣,此时差点认不出来了。
在罗锦言的记忆里,罗锦绣相貌娟秀,皮肤细腻,说话轻声细气,是个美人儿,比起罗锦屏还要漂亮。
可是眼前的罗锦绣,看上去像个三十多岁的憔悴妇人,肤色蜡黄,眼下乌青,眉间有三道竖纹,让她看上去多了一丝愁容。
身上的褙子虽然料子很快,却不是时兴的样子,不过这也说得过去,罗锦绣毕竟是大归之人,自是不能穿得太出挑,但是憔悴如此,显然这几年在娘家过得并不舒心。
韩氏倒是没有多少变货,和罗锦绣站在一起,竟然比罗锦绣还要年轻。
韩氏见了罗锦言,亲热得像是和她很熟似的,一番契阔后才问起罗锦言的两个孩子,罗锦言微笑道:”有长辈在这里,他们跟在长辈身边呢。”
既是说明了孩子们不过来的原因,又暗示韩氏,府里有长辈坐客,她不能在此耽搁太多时间。
韩氏的表情便有些讪讪的,悄悄捅了捅旁边的罗锦绣。
第六二三章 不可说
♂!
这些小动作落到罗锦言眼中,罗锦言微微蹙眉,韩氏真若是为女儿打算,又怎会带着归家的女儿出来抛头露面?还让女儿出面说话?
她对小二房便多了几分厌恶。
罗锦绣嘴然翕翕,好一会儿才道:“惜惜,你的命可真好,还不到二十,就儿女双全,哪像我......”
说着,便用帕子拭着眼角,抽噎起来。
当年董渭尸骨未寒,你就来了一场棺材撞头的把戏,并非是舍不得死了的董渭,而是不想让董家过继族侄承嗣,还想趁机把罗家的孩子塞给董家,两家大闹一场,还把罗绍牵扯进来,这才令秦珏和罗锦言一起出手,整治韩氏的侄儿韩靖,让韩家大舅出面揍了罗练和韩氏,这场闹剧还要继续闹下去。
那时董家要过继孩子给你养在膝下,是你不要,现在却又羡慕我的孩子,说你自己命苦?
罗锦言最烦这种人了,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有今天也没人拿刀逼着你,你怨天尤人的给谁看?
见她没有接过话茬儿,罗锦言有些尴尬,看了看韩氏,见韩氏的脸色阴晴不定,罗锦绣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听说三太太也是大归的,她应是最能理解我的苦楚,可惜她没在京城,唉,我也就找妹妹说说话了。”
还提张氏大归的事?
罗锦言更加厌烦,不动声色,让罗锦绣继续说。
罗锦绣无奈,只好又道:“我的嫁妆,被董家拿去大半,当日拿回来的并不多......”
就你那对爹娘,董家少给一样东西,你们家能把董家闹翻天,若是董家的人听到你这样说,不拉着你到顺天府打官司才怪。
“现在家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总不能再让爹娘养着,唉,惜惜,我也是没办法了,真的没办法了,董家那孩子,明明是我的儿子,可是......你儿女双全,夫君又是做官的,自是不知我的苦,等我死了,连个抱罐打幡的都没有。”
罗锦言只觉头皮发麻,她索性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一言不发。
罗锦绣又说了一大通,大概意思就是现在想回董家了。
罗锦言一直没有说话,见罗锦绣说得口干舌燥,她身边的三等丫鬟樱红连忙给罗锦绣添了茶。
礼数一样也不少,但是罗锦言什么都没说。
韩氏一见心里就急了,这小哑巴从小就是这样,最会装聋做哑,也就是秦家没有婆婆,若是换成其他人家,早就被婆婆磨圆了,哪能让她这个样子?
她见罗锦绣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鼻子一皱,立刻哭了起来:“我这命苦的绣儿啊,当初好端端的亲事让给别人,可人家还不领情,如今孤苦伶仃求上来,人家理都不理你啊,做人要有良心啊,当年你要是嫁到韩家,怎会这样,我的好闺女,命苦啊。”
罗锦言笑了,你还有脸提韩家?
韩靖是你侄子,他和罗锦绣青梅竹马,你却不管女儿,硬要把韩靖塞给我,如果不是我机灵,韩靖就把我拐走,坏我名声,逼我爹不得不把我嫁过去了。
现在你倒是后悔了?
韩家怕是早就不让你上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