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春风 完结+番外 (姚颖怡)


  程茜如是遗腹女,程老夫人怜惜孤儿寡母,但将她们母女接到秦家,程茜如很聪明,对于庶务一学就会,程老夫人很喜欢她,让她帮着打理自己的嫁妆。
  那时他的发妻陆氏已经去世,他是长子,程茜如打理着程老夫人的嫁妆,有时难免要和他打交道。一来二去,他便发现表妹对他有所不同了,他便借口要给天心阁修补古籍,不再过问母亲的嫁妆,从此疏远了程茜如。
  后来,秦老太爷做主让他娶了叶氏,程茜如一直未嫁。
  他给叶氏守孝一年,那时程老夫人已经去世,程茜如还住在秦家,那时他已经管着家里庶务,程茜如依旧管着程老夫人的嫁妆,两人便又有了接触。
  这时程茜如已是二十多岁的老姑娘,在秦家的处境也很是艰难,后来无意中,他知道表妹是为了他才不肯说亲,便去求了秦老太爷,答应了这门亲事。
  两人很快就下聘并交换婚书了,秦老太爷却又要让程茜如在叶氏的牌位前发毒誓,他以为程茜如不会答应,可程茜如不但答应下来,还在催妆的前一天,当着秦家五房人的面,在叶氏牌位前发誓。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到了这一步,程茜如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做了秦家长房大太太了,可谁也没有想到,秦珏忽然跑了过来,趁着程茜如磕头行礼的时候,一脚踹在程茜如身上。
  程茜如在五房人面前失了脸面,秦老太爷便认定程茜如不配做秦珏的继母,请了顺天府的人,又叫了官媒,将这门亲事做罢。
  虽然秦老太爷承诺要给程茜如一笔嫁妆,让她风光再嫁,可她毕竟是被秦家退亲的,而且还是出了那么大的丑。但凡是想来提亲的都要掂量掂量,一来二去,程茜如直到几年后,才和远在济宁的王家五老爷定亲,可没想到定亲的宴席之后,王五老爷喝醉了掉进河里淹死了,王家这时才听说程茜如曾在叶氏牌位前被秦家小公子踢屁|股的事,便一口咬定程茜如是丧门星,克死了王五老爷......一个没有出阁的小姐,就变成了秦家人口中的表姑太太。
  想到这里,秦烨又叹了口气,他知道程茜如对他依然没有死心,可是他却早就没了这个心思。
  陆氏成亲一年多便去世了,叶氏也只和他做了五年夫妻,程茜如也被他拖累了,父亲说得对,他只要保住秦珏就行了,别的不要再想了。
  可那个臭小子,总是不让他省心。
  看来罗家的亲事上,这小子摆了他一道。
  算了,随他去吧。
  三弟妹也说了,罗家小姐模样好,性子也好。
  而且,罗绍是个谦谦君子,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亲事。
  但愿秦珏肯听话,随便考个功名就行了,千万不要再出风头了,他出的风头已经太大太大了。
  秦烨叫来二围:“你去和表姑太太说一声,就说大爷下场要带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不劳她费心了。”
  明远堂里,秦珏正在温书。所谓温书,就是把主考官最近几年写过的文章全都看了一遍。
  这是张老头让人给他送来的。
  他对走捷径从不抵触。
  有捷径不走,非要钻死胡同,就算做了正人君子,也是傻瓜。
  他不认为自己拜读主考官近年的得意之作有何不对,他一没有去打听今年的题目,二来也不会作弊,他只是要对主考官的喜好有所了解而已。
  他用了整个晚上,把这些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便叫了沈砚出城去了。
  两个人直到初八晚上才回到京城。
  一进含翠轩,就看到扫红正在院子里摆弄花草。
  扫红原是福润县主身边的人,沈砚和她玩笑惯了,看到扫红,便笑着对她说道:“你家大爷才两天没回来,你想他了吗?”
  扫红的脸胀得通红,沈砚哈哈大笑。
  秦珏横了沈砚一眼,叫了扫红进屋,问道:“罗小姐那里有什么事吗?”
  扫红摇头,道:“奴婢这两天都没有见到罗小姐,听她屋里的姐姐们说,罗小姐陪着李家的舅太太出门逛了。不过,有一件事不知该不该说。”
  “什么事?”秦珏沉声问道。
  “白九娘没在府里,听说是家里有事,告假几天。”扫红说道。
  白九娘家里有事?
  秦珏蹙起眉头,白九娘险些被侄儿赶尽杀绝,这才投在自己这里,她哪里还有家?
  是那小丫头有事交她去办,她这才离开杨树胡同。
  白九娘是他送去的人,小丫头心眼那么多,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是不会打发白九娘去办事的。
  究竟有什么事呢?
  可惜明天就要下场了,要到第十天才能出贡院。
  也不知明天早上,惜惜会不会去贡院门口。
  秦珏想到这里,便轰了沈砚回家,自己倒头就睡,他们的人从河南冯家抓了几个人回来,他和沈砚审问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两人全都累坏了。
  ***
  明天三更,第一更在上午。(未完待续。)


第二六五章 炒肝儿
  八月初九,天还没有亮,杨树胡同的灯便依次亮了起来。
  张氏看着坐起身的罗绍,笑着说道:“你还是叫上惜惜一起去吧。”
  罗绍无奈地摇摇头:“没有成亲,毕竟不太好,再说天还没亮,惜惜还睡着。”
  说完,他转过身来,把手探进锦被,轻轻抚摸着张氏依然平坦的小腹,柔声道:“宝宝,爹爹去送你姐夫,你就要有个进士姐夫了。”
  张氏忍俊不止,可又舍不得把他的手拿开,吃吃笑着:“当着惜惜你可别这样说,姑娘家脸皮薄。”
  罗绍嘿嘿地憨笑:“那哪能呢,我也就是和你说说,玉章这孩子我是太满意了,你不知道他对惜惜有多上心。”
  “我怎么不知道啊“,张氏坐起身来,笑道,“明远堂的那个丫头可是每天都来送东西,惜惜先前不理不睬的,现在就算是在我屋里,听说那丫头送东西过来,也会出去看看。”
  “哦?还有这事?那就好,那就好。”罗绍笑弯了眼睛,先前他让惜惜给秦珏制墨,小丫头老大不情愿的样子,看来这女儿家的心事,还是要妇人才能看出来,他这个当爹的,还是粗心了。只要惜惜也满意这门亲事,他就放心了。
  这时,有犬吠声传来,那声音又尖又细,却又高亢无比。
  罗绍皱眉:“惜惜怎么这样早就过来了?”
  张氏笑得不成,如果她没有嫁给罗绍,一定想不到会有人判断女儿来没来,是全凭狗叫的。
  结果罗绍出去一看,汤圆正在树下刨坑,却不见罗锦言。
  “惜惜哪去了?怎么只有你一个?”罗绍问道,话一出口才觉自己好笑。
  放眼望去,只见一个丫鬟站在西跨院门口,正和一个婆子说着什么,那婆子垮着脸,老大不乐意地从丫鬟手里接过放着盖碗的托盘,转身走了。
  那丫鬟便朝着汤圆跑过来,见罗绍站在汤圆旁边,慌忙曲膝行礼:“扰到老爷了,奴婢这就抱它走。”
  罗绍皱皱眉,问道:“小姐起来了?怎么让人把早饭端走了?”
  刚才那个婆子是小厨房的,罗绍屋里的早膳也是她送过来的。
  那丫鬟是罗锦言身边的春份,听老爷问起,她忙道:“小姐说几年没有吃过炒肝儿了,这两天就想吃那一口,灶上备了食材,今天做过来了,小姐尝了尝,觉得味道不好,让灶上的人端回去了。”
  炒肝儿是京城小吃,路边街摊都有卖的,但大户人家不会在街边买吃食,都是让灶上去做。
  罗绍还记得,惜惜小时候刚来京城时,他和李青风常常带她去吃炒肝儿,这几年好像确实没有吃过。
  灶上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厨娘,哪里会做这种街头巷尾的小食。
  自家女儿就是想吃个炒肝儿而已,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山珍海味,但凡能寻来的他也不会亏待女儿的胃口。
  罗绍对春份道:“让小姐收拾收拾,我带她出去吃炒肝儿。”
  两文钱一大碗的炒肝儿而已,又不是吃不起。
  春份答应着,抱着汤圆跑回西跨院。罗绍叫来个小丫头,道:“我带小姐去吃炒肝儿,你问问太太,要不要一起去?”
  小丫头很快回来,道:“太太说她没有胃口,您回来时路过八宝斋,给她买匣子杨梅糕吧。”
  张氏这阵子害口,就喜欢吃这些酸酸甜甜的吃食,罗绍想到这里,心里也是甜甜的。
  他叫了远山和明岚便往外走,还没到门口,就见罗锦言俏生生地过来了。
  穿着件青绿色荷叶暗纹妆花褙子,鹅黄色十二幅湘裙,梳了双螺髻,插了一对南珠珠花。
  他这个女儿被他娇宠惯了,张氏是继母,自是也没有给她立规矩,惜惜十天里有八天是睡到自然醒,今天为了吃个炒肝儿,一大早就起来了,真是小孩子。
  “爹爹,到哪儿吃炒肝儿啊,是到北大寺门口吗?”罗锦言甜甜地问道。
  “你忘了,玉章今天下场,咱们先到贡院门口送他,然后就到贡院后街的小胡同里去吃,那里的炒肝儿比北大寺的还要地道。”
  “好吧,还要先去贡院啊。”罗锦言懒洋洋地说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