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们冷笑,大白天的故意衣衫不整,怎么看怎么有嫌疑。
“皇上有旨,捉拿反贼,你们立刻跪下!”
怒大海咆哮:“胡说,本将军怎么可能是反贼!”
不跪?
清兵冷笑:“杀了。”
砰砰砰!
怒大海挂,老月格格挂。
感到被满人背叛的慈禧是疯狂的,毫不在意用满人的鲜血宣泄自己的愤怒。
北京的满人贵胄,无不受到了严查,被查案者稍有嫌疑,或者只是态度不恭,立刻就满门抄斩。
一日之间,北京城内被杀者过3w,当真是人头滚滚,流血漂橹,整个北京的八旗子弟为之一空。
……
慈禧遇到政变,很快就传到了华夏各地。
因为政变无辜死亡的各地大佬,贤达人士的名字,一个个被报纸披露出来。
“那个谁谁谁,去趟报社,就说胡灵珊也挂了。”胡大师姐看着报纸上长长的名单,眨着眼睛道。
神经病,哪有这么诅咒自己的。
胡灵珊阴险的笑:“这件事情有古怪,本大师姐倒要瞧瞧,谁会跳出来送死。”
秋瑾无力的道:“不用了,太迟了。”
毛?
“我已经致电杭州,我们平安无事,已经启程回杭。”
胡灵珊淡定的收起报纸,有时候手下太认真负责,也不是好事啊。
……
上海。
祖医生通电全国,表示对紫禁城的政变“不胜骇异”,对遇难的贤达人士“非常痛悼”。
祖医生的电文极长,文字写得特有诚意。
“……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泄天下之愤……”
“……某君抱救国宗旨十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共和之际,某君实在巨功,卒遭惨祸,可为我华夏前途痛悼!岂容不轨横行,戮我良士。”【注1】
“医生,确定没有干掉胡灵珊?”陈其美不死心,这么好的机会,费了这么多力气,居然失败了。
祖医生冷笑,在慈禧点名要胡灵珊和一群大佬进京开会讨论君主立宪制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有阻碍革(命)的障碍,都聚集在小小的紫禁城里,只要一举端了太和殿,挂了胡灵珊慈禧张之洞以及其他,或有地盘,或有名誉的议会大佬们,满清就会大乱,推翻满清的难度就会陡然从100变成0。
更妙的是,胡灵珊一挂,华山派等人绝对没人能有威望做老大,而祖医生就能堂而皇之的接过群龙无首的华山派基业,一扫乾坤,一统**,成就帝王之业。
为此,祖医生不惜向黑龙会许下各种承诺,签署各种条约,得到了一支精锐的日军。又智商爆表的找到了被慈禧剥夺了一切实权,在北京坐冷板凳的袁世凯,以他为内应,可以带了日军轻易的进入紫禁城,干掉手无寸铁的胡灵珊慈禧张之洞。
没想到袁世凯和黑龙会都是废物,这样都没有干掉胡灵珊。
“别着急,我们不是还有一手后招嘛。”
看来,做人,要靠自己。
哦,不对,做人,要靠自己人。
……
马车慢慢的走着,车厢内,辜鸿铭长叹:“原来慈禧到了最后,如此的刚毅果决。”
张之洞同样佩服的很:“是啊,为了满人,能做到这个地步,真是不同凡响啊。”
但如今,这满人中的贵胄,只怕要被慈禧亲手杀光了。
想想慈禧此刻的心情,莫名的同情。
“慈禧对付胡灵珊的手段,倒是有可取之处,若是老夫通电全国,表示慈禧亲口认下了胡灵珊,江浙的(命)军只怕也要内讧了。”张之洞沉思着。
“张公这是为了除掉胡灵珊,也不惜自污其身了?”辜鸿铭惊讶的问道。
张之洞一直是儒家的坚定奉行者,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如今要做出诽谤诬陷他人的事情,显然是受了慈禧这老妖婆竟然舍己为人的刺激。
“在下以为万万不可。”辜鸿铭认真道。
“哦,为何?”张之洞随口问道。
“以毒攻毒,以恶制恶,不正是胡灵珊的手段?不正是我等鄙夷之处?若是我等不能以儒学真髓,堂堂正正的击溃胡灵珊,岂不正是显得儒学浩然正气不如西学的邪门歪道?
纵使胜了,天下也必然走上弃儒从西的道路,张公岂不反倒成了儒学的挖墓人?”
张之洞长叹:“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胡灵珊猖狂?”
辜鸿铭认真道:“非也!儒学传了千年,早有无数糟粕牵强附会,借此之际自省其身,去芜存菁,远比击败西学更为重要。
而且……”
辜鸿铭苦笑:“……胡灵珊像是在乎名声的人吗?”
张之洞也苦笑,其实胡灵珊在太和殿就表示过,不在乎名誉。但他总是习惯性的套入自己的儒学思维。
人怎么能不管他人的看法,毫无廉耻的活着呢?
但看胡灵珊在杭州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胡大师姐有一套与世俗不同的道理和准则,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纵使千夫所指,胡灵珊照样活得滋润。
说得简单些,胡灵珊根本不要脸。
55.称帝
杭州。
华山派众人迎接胡大魔头安全回来。
“咦,怎么面色不好?”张謇问道。
胡大师姐一脸的晦气:“中了慈禧老妖婆的奸计了。”
张謇笑:“我们从报纸上知道了,慈禧老妖婆不要脸,幸好老天爷保佑。”
《申报》法眼通天,早就想想嘻嘻的叙述了太和殿内发生的一切。
看到慈禧居然为了满族的生存,连女子的名节,皇室的脸面,甚至整个天下都可以随意的舍弃,不知道有多少人沉默不语。
纵使慈禧误国,但这对本族的爱护,也是做到了极致了。
站在汉族的立场,忽然有种“我之仇寇,彼之英雄”的荒谬感觉。
胡灵珊瞅瞅张謇,又瞅瞅其余人,见众人都是这种想法,无奈道:“你们真是太善良老实了,比石笨蛋还老实。”
众人自动过滤听不懂的言辞,问着:“不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北京之乱,从中得益的,只有慈禧一人而已。
太和殿,乃至北京城内发生的一切,都是慈禧布的局。
慈禧早就从满族官员们出人意料的正义和亢奋中,发觉了端倪。一些废物官n代的单细胞思维,慈禧随便一查就查得清楚。
杀了所有来议会的各地大佬,满清的天下就坐稳了?愚蠢!
汉人推翻满人已经是大势所趋,杀了某个人,完全于事无补,说不定反而激怒天下汉人,满族更早的被灭族。
但慈禧并没有动手剪除官n代们,消除隐患,反倒是大开绿灯,任由官n代们四处串联。
因为,慈禧需要一个借口。
满清的局势到了如今,1000w满人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巨大负担,仅仅每月按照人头发的粮饷,都已经是慈禧不堪之重。还有每月因为满族贵胄引起的杀人,放火,打架,强(奸),诈骗,巧取豪夺等等事件,越来越让慈禧认为,满族要存活下去,必须割掉部分腐朽的肉。
但这腐朽的数量实在太大,牵涉的满清朝廷力量实在太大,连慈禧都不敢轻易的动手。
毫无理由的杀了满族大部分的贵胄子弟,满族不反才奇怪了。
官n代们的政(变),对慈禧而言,简直睡觉都要笑醒的机会。
被政(变),被刺杀的皇帝,发飙灭反叛者九族,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不管慈禧杀多少人,错杀多少,牵连多少,甚至借此砍死与她作对的官员,都不会有满人跳出来反对。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那些被杀的人都是自己找死,与他人无关。
慈禧顺顺利利的割掉了满族身上的腐肉。
而所谓的认女传位,更是慈禧的精妙计划。
精明的慈禧,在宣布大清进入君主立宪制的那一刻,就清楚无比的认识到,君主立宪制只能救爱新觉罗皇室,救不了整个满族。
要救满族,唯有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这一搏,就是胡灵珊。
假如胡灵珊不是逆天的从出生那刻就有记忆,多半会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茫然,对是否是慈禧的女儿将信将疑,被慈禧不顾一切的相认所感动,慈禧就得到一个在台前镇压蠢蠢欲动的各地诸侯的得力打手,满族有了依靠不说,大清的江山都说不定有机会继续延续。
胡灵珊要是知道自己不是满族的血脉,看穿了慈禧冒认的诡计,多半就会大怒之下,血洗北京,那么,在北京的那些腐朽的烂肉,将被胡灵珊清洗的干干净净。
因为受骗,杀尽天下满人?短期内,胡灵珊有心无力。
不管胡灵珊中不中计,满族都会获得新生的机会。
唯一的悬疑,是慈禧以及那些知情的殿内满族高官,会不会被胡灵珊和那些官n代砍死。
相似小说推荐
-
春从天外来 (章鱼凤梨) 起点VIP2013.12.31完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清平安乐等不来。粉墙黛瓦井壶天,寻常...
-
与君AA 完结+番外 (末果) 起点VIP2012-06-25完结她六岁时,她的夫君抱着饮下毒酒的她烧死在深宫,时空的转换,她得以存活,认定夫君也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