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个阴谋。”有内阁成员道。
被大英帝国打趴下的清国,敢血洗英国领事馆,瞎编也不带这样的。几万清军和几十万义和团,洋枪火炮,刀枪不入,都没能打下东交民巷区区几百条枪,百来个清人就能轻易的干掉数百人的英国大使馆了?
更重要的是,一艘英国(军)舰□□掉了。
海军大臣用名誉保证,在上海的欧美国家的军舰,绝对没有实力干掉英国(军)舰。
那艘尾随的德国(军)舰?就那小身板,让它一只手都打翻它。
清国(军)舰干的?开什么国际玩笑。
内阁大臣们点头,很好,事情清楚了,绝对不是清国人干的,他们没这个实力。
有可能是德国人干的,也可能是美国人。
或者是日本人。
爱尔兰人也有嫌疑。
或许,就是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爱尔兰人联合起来干的。
总之,不会是清国人。
那么,这次屠杀事件,目的是什么呢?
一定是想要挑起大英帝国和清国的战争。
英国首相冷笑,大英帝国揍清国,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谁要是打着什么算盘,肯定是脑子进水了。
大英帝国有胆量有实力挑战全世界。
秘书进来,低声向英国首相汇报。
“你确定?”首相有些惊讶。
秘书点头。
“好吧,各位先生们,有一个好消息。”英国首相道。
“我们已经确认敌人是谁了,领事馆确实是愚蠢的清国人干的,有人拍下了照片,并且认出了带头的是……”英国首相皱眉,清人的名字可不太好记,“哦,胡灵珊,那个德国超级战士。”
“德国人参与了没有?”立刻有内阁成员提问。
“暂时没有德国人参与的证据。”首相耸耸肩,但肯定是是德国人指使的,清国人没胆量挑衅德国。
而且,胡灵珊似乎也不怎么听清国政府的话,和德国人倒是非常的亲密。
“看来德国人不怎么老实了。”内阁成员们冷笑。
小小一个清国女市长,就算是第一个国际电影明星,也没什么了不起,随便就捏死了,但是德国就不同了。
“我们该警告一下威廉二世了,搞小动作,可不怎么聪明。”
内阁成员们微笑,这就是国际政治,小动作无所谓,敢明目张胆的挑衅,就该干掉。
“需要向清国宣战吗?”
开什么玩笑!
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国向弱小的亚洲国家清国宣战,丢人不?
随便派一支军队,直接干掉胡灵珊就可以了。
当然,需要重新派个大使,训儿子一样训斥清国,拿些银子拿些地盘做补偿,也就够了。
大英帝国是讲理的。
“汤姆,你有新大使的人选吗?”首相漫不经心的问着。
海军大臣则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把哪个好友的儿子派到清国去,官n代打一场一定能赢的局部战争镀镀金,还是很有必要的。
……
德国国防部。
“胡灵珊比我们想象的冲动。”某个元帅说道。
众人都点头。
屠杀英国领事馆,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一点都不符合政治规则。
但是,这样的结果,未必对德国没有好处。
要是大英帝国对清国宣战,或者,只是出兵对付胡灵珊,都可以让英国人在遥远的东方欢快的流血。
“胡灵珊的军队训练的怎么样了?”某个元帅皱眉问。
要是被英国人随便一下就干掉了,可没什么意思。
“勉强能达到美国(军)队水平。”某人回到。
1906的美国(军)队,就是一支垃圾部队,充其量是欧洲3流。
靠这样的军队,对抗英国(军)队,根本是不可能的。
“把我们最先进的武器都给胡灵珊,库存不够就从现役军队仓库里拿。”某元帅道,“告诉胡灵珊,钱可以先欠着。”
“再派个军官指导团过去。”某元帅提议。
“兴登堡就在那里。”有人回到。
……
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大英帝国必定将报复清国,英清之战,即将开始。
当然,这场战争没什么悬念。
不管是1840年的广州,还是之后的天津,北京,圆明园,都证实了清国毫无战斗力。
清国敢向大英帝国挑衅,真是作死。
但考虑到清国曾经勇敢的同时向8个欧美国家宣战,清国脑抽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相比之下,单挑英国,还是很有进步的。
和西方国家舆论的理智相比,清国的舆论,热切了很多。
胡灵珊砍死英国领事馆全部人,受到了所有舆论一致的高度赞扬。
被西洋人痛扁了百年的满清辫子们,有一个神奇的逻辑。只要敢杀洋人的,不论是非曲直,一定是民族英雄。
就算这个人强(奸)妇女杀人全家劫掠乡里放火烧城无恶不作吃人肉喝人血,只要杀了洋人,那么,这个人一定必定肯定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以前被强(奸)的妇女,必须爱上这个人;被杀了全家的,必须毫无条件的原谅,并且忠心耿耿的向这个人效忠;被抢了财物烧了房子的,必须大声夸赞这个人;而这个人吃人肉喝人血无恶不作,只能是爱恨分明,大丈夫所为。
因为杀洋人是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正确,任何其他错误都必须为这个最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诉求让路。
和洋人的仇恨,是民族仇恨国家仇恨,任何其他私人恩怨,放在这个无以伦比的高尚的大道理面前,必须摇身一变,摇旗呐喊。
任何追究这个人曾经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之类的小小小小小的小问题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罪人,必须万夫所指。
在这个全满清都认同都推崇的大道理下,胡灵珊杀人无数又算得了什么?
胡灵珊是杭州知府,是满清第一巴图鲁,哪个满清官员不曾杀过人,胡灵珊不过是杀了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何况杀得都是刁民嘛。必须杀,杀得好。
邪恶的、浑身冒黑气的大反派胡灵珊在舆论之下,忽然背后长出翅膀,脑袋长出光环,全身冒出金光了。
黑变白,邪变正,恶变善,就是这么轻而易举简简单单。
对此,胡灵珊只是冷笑,就因为这个奇妙的大道理,她一定要推翻这个奇妙的世界。
……
天津,某件酒楼。
“这胡家,我最了解了,胡灵珊出生的时候,方圆十里之内,异香扑鼻,鲜花从天而降,隐隐有仙女弹琴唱歌,根本是大大的吉兆啊。”一个带着东北口音的汉子,认真的说着。
“是啊,原来胡灵珊是天上下来的仙女啊,是来拯救我们大清的啊。”一个老人虔诚的说道。
“听说,胡灵珊是大清的格格啊,老佛爷都认了。”又有人道。
“看来大清气数未绝啊。”有人叹息。
“那是,大清朝洪福齐天。”有人忘记自己是汉人,对满清深深的热爱着。
自然也有人理智的认为,胡灵珊挑起清英大战,清国必定血流成河,再次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胡灵珊简直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这类难得清醒的看法,轻易的被舆论唾骂,淹没,然后消失。
满清官员们出奇的全部沉默着。
前脚收到通电,胡灵珊可能有皇室血统,后脚又收到紧急消息,胡灵珊杀光了英国领事馆的人。
这信息量简直太大了。
眼前最重要的,是搞明白,在大清信息极端延误的情况下,两道消息究竟谁前谁后。
胡灵珊是皇室血脉在前,砍英国人在后,那么,英国领事馆事件就是朝廷有预谋的行为,大清新一轮对外强硬又要开始了。
次序反之,则更有可能是胡灵珊任性妄为,砍洋人闯了大祸,朝廷硬着头皮力挺皇帝的亲妹妹。
这两者的差距,真是大到天边去了。
……
“难道这些人就看不清,就因为胡灵珊,大清又要倒霉了吗?”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愤怒的道。
几个幕僚叹气,p民除了喊口号,还懂什么呢。
“大公子,李大人方去,大局未定,国不可为主,军不可无帅,大公子是不是该……”有幕僚试探着问着。
李鸿章被胡灵珊干掉了,李经方居然一点都不悲哀,真是一点演技都没有。更重要的是,这个关键的时刻,再不出来竖起山头,被人抢了宝座不说,还容易人心涣散。
李经方奇怪的瞅了幕僚一眼,道:“这件事,我自有主张。”
自有主张个p!再不出头,手下们都要造反了。幕僚深深鄙视,嘴上恭敬的道:“是。”
安徽某个府衙。
“……你打算怎么回复?”某个人低声的问。
“先看看。”另一个人沉思着。
看看?你白痴啊,李鸿章挂了,李家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做老大的料,李鸿章的北洋系显然是要四分五裂了,看看江淮的地图就知道,能投靠的新老板,可没几个人选。
相似小说推荐
-
春从天外来 (章鱼凤梨) 起点VIP2013.12.31完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清平安乐等不来。粉墙黛瓦井壶天,寻常...
-
与君AA 完结+番外 (末果) 起点VIP2012-06-25完结她六岁时,她的夫君抱着饮下毒酒的她烧死在深宫,时空的转换,她得以存活,认定夫君也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