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不想动,而是全(身呻)乏得要死,她是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余念娘叹了口气,这次真的是透支过度了!
“姑娘,来!”
余念娘转头,五彩端着一只小巧的蝶子走近,里面放着几片切好的山参,五彩夹起两片山参放进余念娘嘴里。
余念娘很意外五彩竟然知道准备这东西。
“太医说你气血虚,已经开了方子,等下奴婢就去端药来给姑娘喝。世子爷说你若醒了就含两片这山参,这可是皇上赏的”然后又惊喜的告诉她道:“姑娘你知道吗,你可是坐着皇上的另一辆车驾到宛平县的?”
余念娘嘴里嚼着山参,看着五彩。
“皇上知道你晕过去后很担心,说是咱们原来坐的那辆马车太硬,一定要让你坐他的马车”
可是皇帝的车驾谁敢坐啊?除非是皇后,要不然就是他的嫔妃。所以,在皇帝说出这话后,池朗宜立刻就反对。
皇帝也没想那么多,听了池朗宜的话后觉得好像还真不妥,可又不能让余念娘睡在硬绑绑的马车上,而且余念娘的那辆马车要想舒舒服服的睡在里面很困难。于是,皇帝让人将车驾上所有装点的东西都换掉,弄成了一辆普通的青篷马车。
等到宛平县后,卫鸿山等人计划的是住驿站,但得到消息的宛平县县令早在城外带着大小官员候着,还特意腾出自己的两座别院供皇帝使用。
别庄自然比驿站的条件好。
最后皇帝以及整个仪仗队全部住到了县令准备的别庄里。
☆、第282章 牵扯
“所以,咱们现在住在宛平县县令的别庄里皇上和皇后娘娘住在正院,贵妃娘娘住在西跨院宁安候夫人住在宛平院卫将军和耿大人还有宁安候世子为了方便保护皇上,全都住在外院”
余念娘刚喝了一碗(肉肉)粥,这会儿稍微有了些力气。五彩一边收拾碗一边介绍着宛平县令的别庄:“这庄子从外面看着一般,里面装点得却还(挺挺)好,环境优美,假山流水,亭台楼阁,比得上王府候爷的一个小别院了”
“宛平县令很有钱?”余念娘躺在(床床)上,闭着眼睛听着五彩说。
“应该不是吧。”五彩不像玲珑一样(爱ài)说话,但也知道没有孙妈妈和玲珑在余念娘(身呻)边,这些事就得由她去做,好在外面的人都知道她是余念娘的婢女,所以,问什么基本都会客气的告诉她。
“咱们住的两处庄子都是宛平县令太太的嫁妆,县令太太娘家听说是个商贾。县令府好像不怎么样,很一般。姑娘你说这宛平县令到底是真清官还是假清官?要不是他娶了个商户的太太,这两处庄子就没办法向皇上解释了哦对了,姑娘,你睡的这两(日rì)皇上让太医院的院使号了脉,说(身呻)子有些不舒服,咱们”
五彩一看,余念娘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姑娘这次可真是累坏了!
她只替余念娘将被子盖好,可她又有些不明白,姑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般累了?
余念娘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时,也许是之前吃过了东西,也许是含过参,还也许是她睡饱了觉,总之,这会儿(身呻)体比之前(身呻)体有力气了,人也有些精神了。
五彩端来一只小碗,里面是熬的参汤。
“皇上送了一支百年山参,世子爷也让人拿了一支参过来,世子爷还说你醒了的话要先喝一碗参汤。”
余念娘怔了怔:“世子爷来过了?”
“不仅世子爷来过了,卫将军和耿大人也派人来问过。连皇上也派人来问了好几次。”直到这次五彩才真正明白余念娘的厉害之处,让她真正的心悦诚服,当下人的最岂三心二意,她不知道当初池朗宜将她送给余念娘是什么目的,若说探听消息,池朗宜几乎从没有让她报过关于余念娘任何消息。所以,她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效忠的主子是谁。直到这次,她终于明白,她的主子是余念娘,也只有余念娘,池朗宜从将她给余念娘时那一刻起,她便与宁安候府再无关系。
想到这儿,五彩对余念娘更加恭敬真切了一些,拿起勺舀了一勺参汤:“姑娘,喝参汤。”
余念娘看她一眼,接过碗:“我自己来吧。”
“好。”五彩应道,立在一旁也没走。等到余念娘喝完参汤,她又端了蜜饯过来,余念娘摆手,参汤又不是药汤,不苦。
五彩放下碗,又打了(热rè)水,拿了(热rè)帕子递给余念娘,待余念娘擦完手,五彩拿过梳子,道:“奴婢也会梳头,只不过没有孙妈妈梳得好,不如让奴婢替姑娘梳妆?”
余念娘明显感觉到五彩态度的变化,若说以前恭敬,那么现在是真切的从内心遵从于她。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五彩产生了这种变化,不过,只要能一心一意的忠心于她算是好事。
不过,这事还待慢慢观察,余念娘下了(床床),披了件外衫,五彩仔细的替她梳了个单螺,整整齐齐的也还行。
见余念娘满意,五彩暗中呼出一口气,拿出一本杂记给她:“姑娘先看会儿书,离晚膳还早。”然后端着盆出去了,刚打开门就看见站在门口正要抬手敲门的池朗宜。
“世子爷。”五彩立刻后退一步,侧(身呻)恭敬道。
然后池朗宜就看见了已经起(床床),正坐在桌边拿着书的余念娘。
余念娘也看了过来。
“起了?”池朗宜站在门口道:“有哪不舒服吗?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瞧瞧?”
池朗宜站在门口,因背着光,外面的阳光全撒在他(身呻)上,从里面瞧出去,只觉得他周(身呻)浸在淡淡的光晕之中,给人温和阳光舒服的感觉,更显得俊朗的五官异常和善。可惜那光有些刺眼晴。
余念娘眯了眯眼眸,站起来侧了侧(身呻)子,避过门外(射射)进来的光,对五彩道:“去给世子爷沏杯茶进来。”手则揉了揉眼睛。
池朗宜眼漆黑的眼眸动了动,抬脚走了进来,在余念娘的对面坐下,五彩端着盆立刻出了屋子。
“怎么?头有些不舒服?”
余念娘揉了眼睛后手指在太阳(穴xué)的位置轻轻按了按,眉宇间显得有些疲惫,刚才的光让她有些不舒服,感觉眼睛酸胀酸胀的。也许是还没有恢复过来。
她道:“没事,休息下就好了。”抬头看向池朗宜,发现他正目不转晴的看着自己,眼眸漆黑,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与平(日rì)有些不同。
她愣了愣,垂下眼眸:“不知道世子爷有何事?”
那长长的睫毛卷而上翘,像扇子一样遮住了那双灵动的眼睛,在眼睑下留下一道(阴阴)影,轻扫过,像羽毛掠过心房,让人心里痒酥酥的。
池朗宜回收目光,从腰上取下一把弯刀放在桌上:“这是从刺客(身呻)上找到的。”
那是一把漂亮而又雕工精巧的弯刀,不仅镶了宝石,还挂了漂亮的刀穗,很有些眼熟。
余念娘本来伸手拿过来看看,想到自己目前的(身呻)体状况,手又缩了回来,道:“这样的弯刀我曾经见过。”
“你认识那个突厥人?”池朗宜立刻一脸认真的问。
“不。”余念娘摇头:“我曾经见过另一个突厥人拿过一把与此一模一样的弯刀,只不过他刀柄上镶欠的宝石有些不同。”
“另一个突厥人?”池朗宜满脸疑惑,为什么这事他从来没听余念娘提过。
“就是那次坤院的学子到京郊东山历练那次”然后余念娘将那次在东山的(情qíng)形仔仔细细的告诉了池朗宜,最后道:“所以,我一直觉得那两个突厥人应该和城内乞丐被杀案有关?”
池朗宜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的意思是城内的几个乞丐也是被那两个突厥人杀的?”这两个突厥人竟然还进过城,突厥人突然跑到京城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案子皇帝是直接交给刑部侍郎段立诚在负责,池朗宜从来没想过会与突厥人有关,所以,也没有派人另查,如果真是余念娘说的这样,那就必须好好查查了。
没想到天道院也有可能牵扯其中!
☆、第283章 停留
当(日rì)早晨将蒙面突厥刺客杀死后,仪仗队就急急的上了路,护卫队全程警备,直到了宛平县别庄内的警界也没有松懈过,就连宛平县城内这几(日rì)也是早早宵(禁jìn),对城内进出人严格盘查。
本来池朗宜拿着弯刀过来是想请余念娘看看突厥人还有没有同伙,刚才听她那么一说,知道暂时是安全了。
池朗宜刚走,皇帝便派太监过来探望余念娘了。
“余地师醒了,皇上也放心了,地师需要什么直管跟咱家说,咱家去替地师办。”来的是皇帝的贴(身呻)太监黄公公。黄公公说话和气,一脸笑意:“姑娘这本事堪比天道院的天师,皇上很看重姑娘呢!既然姑娘已经醒了,咱家就回去向皇上回话了。”
“有劳公公了!”余念娘笑着道。吩咐五彩:“替我送公公出去。”
“是。”五彩立刻笑着恭送黄公公,同时手里摸出个荷包塞到黄公公手里:“公公请。”
黄公公看了眼手中的荷包塞了回去,然后一脸认真的对余念娘道:“我与姑娘都是为皇上办事,咱们都是自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姑娘以后有事说一声便是,万不可如此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