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之下,贤王只得一面与篁州知府周旋,一面派人往京城送信,私下再次派出心腹去离得最近的随州府下辖的丰县调粮救急。
虽然徨州在京都上千里之遥,可是这些消息也给京都带来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圣人收到贤王八百里加急送回的急件,召集大臣们进行紧急磋商。
大臣意见各不相同,朝堂上吵得如菜市场一般。
以宣宁侯为首的一部分大臣,要求圣上派兵镇压起义民众。
年轻的圣上高坐皇座,沉着脸不置一言。
虽然圣上没有反驳宣平侯,聪明的人却从中嗅出了圣上真实的想法。( .)
☆、第八十章 降爵事小,夺爵可就事大了
内阁的老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最善于揣摩圣上的意思,也很拿捏得准在圣前的分寸,早在圣上第一次收到篁州灾情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圣上的心思。
既然圣上将此事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必定有其深意,因此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只用耳朵细细听着来自大臣们的争辩,以便在圣上需要的时候,拿出最合适的方案来。
继宣平侯等人提出派兵前往篁州进行武力镇压,很快以许国公为首的一部分大臣站了出来。
这部分大臣人数不少,他们强烈反对宣平侯以暴制暴的建议,恳请圣上一方面严惩罔顾百姓生命的篁州府知府一干人等,一方面放粮赈灾安抚灾民。
当然对于那些借灾情妄图动摇国之根本的暴徒,也决定不能心慈手软。
一句话就是要分别对待,个个击破。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已,各不相让。
虽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不过仍以许国公一方的建议更得圣上心喜,且也与贤王的急件中的提议相吻合。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如救火。
朝堂上虽然意见难以统一,不过经过一天的激烈争辩和紧急磋商,第二天就有了决断。
从京郊西山大营调两千人马,由宣平侯带领赶赴篁州,协助贤王殿下平定暴民。
着户部紧急调两万石粮食,由长宁伯王义诚为押运官,户部侍郎王义宗为放粮官,,另加派五百禁军护送赈灾粮队前往篁州赈灾,安抚民心。
这两万石粮食,大部分是给篁州灾民的赈灾粮,只留出一小部分充作军粮。
圣上的旨意一下,长宁伯府随即就动了起来,府里的气氛显得尤其压抑。
谁也没想得到,圣上会一下子派出两位长宁伯府的人前往篁州赈灾。
虽然那里有贤王殿下坐阵,可是到底乱成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你们兄弟千万要注意自己个的安全,莫要冲到前面去,毕竟你们不是军士,只是押运官和放粮官。”老夫人抹着眼泪,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恨不得进宫去求圣上恩典,将这活儿交给别人。
“母亲且放宽心,虽说篁州那边是有些乱,到底也是咱们大域自己的地儿,再乱也比不过边境打仗的凶险。
再说大舅带着兵先去了篁州,又有贤王殿下主持大局,等我们将粮送到那里的时候,说不定一切都已经平定了。”王义诚和王义宗相视一眼,两人劝着哄着,总算让老夫人止了眼泪。
别说老夫人为此担惊受怕,王义诚和王义宗的心里也是极为忐忑不安,可是做臣子的,圣上指哪他们就得去哪,哪里有他们选择的余地。
当然他们各自心里对圣上居然派宣平侯带兵前往篁州,有着诸多不解和顾虑,毕竟宣平侯是极力主张以暴制暴的。
私下里兄弟俩说起这事儿,自是极为担心这位大舅会不会用上以前与敌国作战的手段来平定篁州的暴民。
若真是用上那样的手段,只怕事情会越闹越大,只希望贤王能够及时阻止宣平侯犯错,否则只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过细思之下,王义诚兄弟觉得该担心的似乎不应该是这伯事,圣上既然敢派宣平侯带兵,必定留了后手,因此倒也不担心宣平侯会做出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儿来。
心里却更担心宣平侯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不当的行为,倒正中圣上下怀,到时降爵事小,夺爵可就事大了!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谁去宣平侯面前说道都不合适。
以他们对宣平侯的了解,若他们直接去说,指不定非但阻止不了宣平侯,还会逼着随着年龄增长越发刚愎自用的宣平侯做出更多冒险的举措来。
“大哥真不准备提醒提醒大舅?”兄弟俩从明心堂出来一起去了外书房,刚一坐下王义宗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怎么提醒?大舅会听?若咱们去提醒了,只怕大舅还以为咱们长宁伯府看不得宣平侯府这个可以保爵的大好机会呢!”王义诚摇了摇头苦笑道。
“可是……”王义宗还想再劝,王义诚抬了抬手一句话就堵住了王义宗的嘴:“你以为圣上心里不清楚大舅是什么样的人?”
王义宗心里不由一惊,是啊,当今圣上虽然年方十六,继位也才一年有余,却有智有谋,甚至可以用智多近妖这个词来形容。
想到一种可能,王义宗惊讶地看向王义诚。
王义诚微微点了点头,似劝又似警告地叹道:“咱们只安心做好自己的本份,将这两万石粮食平平安安送到篁州,再将那赈灾粮顺顺利利发放到灾民手上,让篁州的灾民能够过个平安年,无饿死冻死之人,就算是咱们为朝廷尽力了。”
“要不,大哥给母亲透点风。”王义宗还是有些不死心,再次提出建议。
毕竟宣平侯府一直都有与长宁伯府亲上加亲的打算,而这个联姻的机会应该落在二房头上。
既如此王义宗自然不希望宣平侯府落得个降爵甚至夺爵的下场,再说即便没有亲上加亲这事儿,宣平侯府与长宁伯府也还有打断骨头连前筋的地方呢。
王义诚慎重考虑王义宗的这个建议,宣平侯作为他的亲舅舅,能拉的时候的确还是得伸手拉一把,于是王义诚将王义宗的提议放在心上,点了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在书房里又商量了一些去篁州赈灾的细节,接近戌正时分兄弟俩才散了。
从外书房出来,王义诚直接回了长宁伯府的正院。
自从知道张氏再次有了身孕,王义诚似乎突然收了心。
平日里除了必要的应酬,几乎下了衙就回府。
回了府不是在外书房忙碌,就是回正院陪伴张氏,几个妾室那里几乎都不再踏足,让人不由地侧目惊讶不已。
不管王义诚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这样做,老夫人自然是乐见其成。
虽然有些心疼儿子,可是老夫人到底是最讲规矩的人,重正妻轻妾侍才能防止乱后院。
这也正是老夫人不愿意将沈氏提成平妻的主要原因,虽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想看到林氏吃苦。( .)
☆、第八十一章 所谓寓教于乐
..,。
今日王义宗本不打算回内院,呆立在外房门前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直到王义诚的身影从视线中消失,这才背着手进了二门往清幽轩去。
二房如今有些冷清,作为主母的林氏去了家庙清修。
深得王义宗宠的沈姨娘正怀着孩子,而另一个妾室孙姨娘对王义宗而言向来就可有可无。
几方面加在一起,正是王义宗迟疑的原因。
方才见王义诚进了内院往正院去,王义宗难免想到同样怀着身子的大嫂,于是决定往沈姨娘的清幽轩去。
清幽轩内,王秀英正被王子玮缠得无法,只得到东厢房陪着王子玮。
王义宗来清幽轩,多半会到东厢先看一眼王子玮,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还没走进东厢房,就听见了王秀英的声音,王义宗的眉头不由微微皱了皱,显然王秀英这个时辰还陪着王子玮,王义宗的心里并不觉得高兴。
守在外的秋儿见到王义宗,对着门帘伸了伸手,却被王义宗严厉的目光阻止,只得微垂下头什么都不敢做了。
秋儿没有多余的动作,除了摄于王义宗严厉的目光,还因事先得过王秀英的吩咐。
王秀英在进王子玮房间的时候有过吩咐,非要紧的事情,不让人进打扰,以免扰了王子玮的睡意,令他无法入眠。↑△小↓△ . .】
王义宗过来看望玮少爷,应该不算是什么要紧事,不禀报应该没什么问题。
秋儿努力安慰自己,压下了扬声通报的打算,也没有伸手替王义宗撩门帘。
王义诚和王义宗双方被圣上派往篁州赈灾一事,在长宁伯府传得纷纷扬扬,王秀英想不听到都难。
前去篁州赈灾不是件小事,王义庆和王义宗需要准备的事情必然很多,因此王秀英觉得这些天王义宗应该会很忙,想必没那么多的空闲来清幽轩,因此今日才会应了王子玮的纠缠来给已经上了床的王子玮讲睡前故事。
王义宗放轻脚步进,只见王秀英手上拿了本正北对着门坐在王子玮床前。
灯光下的小脸显得尤其柔和,虽然还十分稚嫩,却似乎闪耀着一种母性的光辉,让王义宗不由一愣,定睛再看却无声地笑了。
不过只是个六岁的小女娃子,何来母性的光辉?!
相似小说推荐
-
夫君使用手册 (平舒道) 起点大封推VIP2017-07-04完结穿越获炫耀系统,靠打脸发家,秀老公致富,还能这么玩?无奈的夏九妹在还没弄清自己是...
-
农门娇娘 (几点浓墨) 起点女生网VIP2017-06-30完结谢玉娇的愿望就是种种田,挣挣钱,凑够了路费好回家,顺便拐个未来夫婿见爹娘!渣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