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母亲, 大燕帝国的一国之母,还不到四十岁的皇后,已经站在了死亡的边缘。
“别哭。”皇后轻柔地道,她又望了望在圣上怀中哭泣的皇长子。若是平时,她自然已经抱起了他轻轻哄劝, 但是现在她连一只胳膊都抬不起来,哪里有力气站起身来。
圣上看到了, 俯身将皇长子放在皇后的枕边。皇后侧了头去看自己的幼子, 脸上现出淡淡的微笑。皇长子止住了啼哭,用那双大大的清澈的眼睛望着自己的母亲。
自幼丧母的圣上,最不忍心见这样的场景,转了话题, 向着女儿道:“昭儿, 我听说你刚刚在太极宫前对乐阳说, 你的心中已经有了夫婿的人选。既然如此, 便将名字告诉你母亲也好,叫她为你考察。”
太极宫前的叛乱已经被平定,王晋将乐阳长公主和沈泰容抓了起来。之前夏侯昭与乐阳长公主的对话也传到了圣上的耳中, 圣上方才这样说。
“是吗?”听到这个消息,皇后的眼中显出不一般的神采来。
如今,皇后的心中最挂念的便是此事,她殷切地望着夏侯昭,道:“原来昭儿的心中已有人选,这样我就放心了。”
夏侯昭一怔,不由自主地望了月姑姑一眼。
刚刚在太极宫之前,夏侯昭并不知道局势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转变。
她只是一心想着,即便乐阳长公主政变成功,她也绝对不会屈从对方所指派的婚姻。让她和沈泰容成婚,简直是对她的侮辱。
因此当乐阳长公主一再用言辞逼迫的时候,她就说出了自己思考多日的事情。
但此事她从来未与帝后商议过,陡然让她在这里说出来,又是当着月姑姑的面,竟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她尚在犹豫,却听皇后轻轻咳了一声,道:“东刻吕应该饿了,听月,你带他去找乳母。”
月姑姑应声起身,抱起皇长子退了出去。皇后的目光追随着皇长子,直到看不见月姑姑和皇长子的身影,方才收回视线,重新落在夏侯昭身上。
从前,天枢宫内一直有流言,道皇后不过是运气甚好,恰恰被分到了沈贵妃的宫殿内,又恰恰被沈贵妃送到了□□上,方有这后来的一番奇遇。
这也是因为皇后自执掌凤印以来,无论是后宫之事,还是前朝之事,她都甚少有什么惊人的作为。加上她的身后,连个家族都没有,在世人的眼中,便觉得这位皇后寂寂无闻。
然而此时此刻的皇后,虽然身体几近衰微,却显示出她超凡的智慧。她不假思索地道:“昭儿,你心目中的那个人可是严瑜?”
夏侯昭万万料不到皇后会如此明睿,竟然一下子点破了自己心中所想。
看来方才她让月姑姑抱着皇长子出去,正是因为她已经猜出了这一切。皇后约摸是担心月姑姑在旁,夏侯昭会感到羞涩,故而借了由头,将月姑姑支了出去。
此时殿中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皇后便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夏侯昭还没回答,身后的圣上先吃了一惊:“什么,竟是严瑜?”
他可从没往严瑜身上想过,他只以为自己的女儿尚未有中意之人,所以才一直拖延到此时。
皇后道:“陛下勿要惊吓昭儿。”
她声音越发细微,显然已经是在勉励支撑。夏侯昭不忍再让母亲多思多言,轻轻点了头,然后便忐忑不安地等着皇后的回应。
皇后的回答再次出乎了夏侯昭的意料。“也罢。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那时候你送他北上御敌,每日不到寅时便起身了,为的就是能第一个见到信州传回的军报。”
皇后并非每日都会召见夏侯昭,但一直叮嘱风荷将夏侯昭的事情回禀璇玑宫。对于女儿的心情,她早就有所察觉。
夏侯昭自己尚不自知,只道:“母后,我只是想着,与其去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不如就……”
“他可心悦你?”皇后打断了夏侯昭的话,她在宫中沉浮这么多年,见惯了世间百态,痴男怨女,于“情”之一字,亦有自己的领悟。
严瑜这个孩子,几乎是她亲自看着长大的。若说他是否堪为驸马,在身份上总是有些缺憾。更何况他的身世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可是……
“是。”
夏侯昭的声音细如蚊呐,皇后听到后脸上的笑意更浓。
“这便极好。”皇后朝圣上道,“严瑜虽然身份上有所缺憾,但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我以前总想着,既然女儿要从政,还是找一个家族势力强盛的公子比较好。可笑我自己活了这么大,竟然还不如女儿明白。”
“陛下,您就允了这门婚事吧。”
“这未免有些突然。”之前全无所知的圣上犹疑道。
他自然识得严瑜,也知道严瑜的身世——若无他的帮助,单凭月姑姑是不可能将严瑜从天牢里借出来的。
过了几年,皇后将月姑姑召回帝京,也是圣上特意命人找来严家的旧宅,还给了月姑姑。
等到月姑姑想让严瑜从军,圣上便着陈睿收他为徒。夏侯昭就学时,亦是圣上下的旨意,把陈睿和严瑜调回帝京。
但在圣上的心中,也只当严瑜是月姑姑的侄儿,是一个需要他偶尔庇佑的晚辈。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他。
当夏侯昭执意派出严瑜前往信州抵御北狄人的时候,圣上其实有些担心,万一严瑜战败,那势必会影响到夏侯昭在朝中的声望。
只是因为夏侯昭提出的时机太过凑巧,当着众多朝臣,圣上不愿意否定女儿的提议,故此才点头允可了。
没有想到严瑜竟然在信州打了一个大胜仗,圣上为夏侯昭高兴,等到李罡也立下战功,圣上更是觉得自己的女儿颇有识人之能。
因此,当夏侯昭向圣上请求为严瑜和李罡两人请功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圣上看来,严瑜所立的功劳的确不小,官爵银钱都可以赏赐给他,但……
夫妻多年,皇后不用问便知道圣上心里在想什么,若是时间允许,她当可寻机一一为圣上分解。然而此时此刻,她已经能够感到生命从自己的体内流逝。
她的时间不多了。皇后苦笑了一下,,若非逼到了这般境地,恐怕连他她自己也不会这样轻易地想要把女儿嫁出去。总要再看一看,多选几个年少的儿郎来比较。
也许这就是夏侯昭和严瑜的缘分吧。
皇后道:“陛下,昔年你可曾想过会与一个如此平凡的女子共度一生?”
圣上连忙道:“婉儿,你怎能这样说。你我之间,岂能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他情急之下,竟然唤出了皇后的闺名。
“是啊,陛下。你我能携手走过这几十年是上天的恩赐,焉知严瑜不是上天留给我们女儿的选择呢。”皇后说着,眼中终于泛起了波光。她不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死亡而伤心,而是担心自己离去后留下这一家三口。
圣上也哽咽了,柔声道:“你说得对,就这样做吧。”他终于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也许严瑜不是那个看上去最匹配的人,但只要夏侯昭和他两心相悦,便已经是极难得的事情。
就像当年的他和皇后一样。也许在世人的眼中,他和皇后极不相配,但在他两人之间,却容不下第三个人了。
圣上向前扶起了夏侯昭,对她道:“你去将严瑜昭进来吧。”
“父皇!”夏侯昭自然明白这是父亲允可了婚事,可是,此时此刻母后马上就要离开他们了,她怎么能一心挂念着自己的婚事呢?眼下,眼下不是应该……
“去吧。”圣上又重申了一次,他望着自己的女儿,用眼神告诉她: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只有这样做才能让皇后安心地离开。
夏侯昭擦了擦眼泪,又抚平了衣服上的折痕。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到朝阳宫的殿门之前,拉开了大门。
不远的地方,璇玑宫还在冒着浓黑的烟。内侍和宫人们抬着水向那里跑去,可是即便他们能够保住璇玑宫,也救不回皇后了。
高承礼正站在朝阳宫门前,看到夏侯昭出来,连忙迎上去,道:“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派人去请墨雪卫的严校尉吧。圣上要见他。”夏侯昭轻声道。
第143章 泪眼
高承礼是多么机警的人,此时皇后病危, 圣上还要召见一个不相干的侍卫统领, 其中定然有缘故。
他不敢揣测, 立刻点了身后一名小内侍, 让其去寻严瑜。
那个小内侍得了令,一路小跑着走了。
高承礼回过身来, 就听到夏侯昭幽幽地问道:“大监,今年是晏和多少年啊?”
高承礼吃了一惊,难道初怀公主竟然因为皇后的事情而丧失了神识吗?不然怎么会连这样简单的事情都记不清了。
他忍不住朝夏侯昭的脸上看去,却见少女白玉一样的脸庞上,一双澄澈的眼睛泛着红。
在高承礼的记忆中, 夏侯昭很少哭泣。这个帝后盼了许多年才得来的孩子,在天枢宫中向来极得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