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装!你怎么变得这么笨了?你家二爷都多大了?在江南娶不到媳妇,难道到了京城也娶不到?除了先前给攒下的聘礼,再从库房里搬一些。”要是弟弟太出息,娶了个身份高贵的怎么办?还是提前预备好聘礼,免得到头来还要手忙脚乱的准备。
苏子文后院的妾室们听说大老爷要去京城,就三五结伴的一块儿到正院去,想求了苏子文带自己去。
苏子文正满心惦记着京城的事,这时候见她们过来,只觉得耳边嗡嗡的响,就不耐烦的挥手道:“爷这次谁也不带,你们快回去吧。”
其中一个看上去才十多岁的姨娘就笑道:“大爷又在胡说了,要是我们不跟着,那谁来伺候大爷您呢?”
“就是啊,就是啊,大爷,您就带上我们吧。”
苏子文不耐烦的道:“京城不是还有那么大太太吗?让她伺候就是了,而且实在不行再买就是了,现在船实在是装不下人了。”最关键是他要真敢把这些人带过去,妻子非得把他扫地出门不可,当然,弟弟的碎碎念更恐怖。
几个姨娘顿时失望得不得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黛玉的婚事定下来,贾母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此时她总算是有时间回过头来看探春的婚事。因为有贾政的同意,探春的婚事也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在下定前王夫人却来见贾母重新提起了宝玉和宝钗的婚事。
贾母冷哼一声,却不再阻拦。
王夫人松了一口气,连日的打击,现在总算是有一个好消息了。
和张家下定后,王夫人也和薛家下定了。
大观园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没了出游的兴致。
一下到了迎春出嫁的日子,湘云过来为她添妆,大家才知道湘云和卫家公子也定了婚事,探春就叹道:“姐妹们能相聚的时间也实在不多了。”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下来,不管先前有多少芥蒂,有多少矛盾,在这一刻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起来了。
几人没有发现,门外的宝玉怔怔的站了良久,直到司棋过来好奇的问了一句“二爷怎么不进去?”,宝玉听见却是转身就走。
几人听到声音,熙燕和探春就出来看,只来得及看见宝玉消失的背影……湘云跑出来,问道:“二哥哥呢?”
熙燕道:“走了。”说完拉了湘云回去,湘云就好奇的问道:“怎么就走了,也不进来坐坐……”
探春则倚着门口出神,二哥哥变了,先前不过是变得懂事一些,但还是那么的不知天高地厚,可自从宫里赐下婚事,二哥哥病了一场后他就再没笑过,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好在他除了不笑,情绪有些低落外还算正常,所以老太太和太太在着急一段时间后也就放下心来。
看着宝玉的背影,探春又想到了贾环,虽然有她的帮忙,但贾环还是脱不去纨绔的玩性,好歹他也算学了一些本事,只待他长大,就算分出去单过应该也能过好日子。
宝钗在里间也听到了门口的动静,本来是要起身的,却又想到自己已经和宝玉定亲了,到底还是要避嫌些。见熙燕和探春起身往外走就又重新坐下。
而见熙燕和湘云回来说宝玉又走了,脸色就微微一变,低下头去不语。
迎春出嫁,贾琏就请了一天假,当天要背着迎春出去。
宝玉也不知是不是憋狠了,吴维庸来迎亲的时候,那难题就跟不要钱的一样扔出去,可若是其他的问题也就罢了,吴维庸虽说不精通,好歹能应付一阵,可这个小舅子却是不断的叫他做催妆诗,还有各种各样四书五经的难题,大少爷,他是皇商,皇商,不是要考举人的。
但已经娶过一次老婆的吴维庸怎么也不敢撂挑子,只好僵着脸绞尽脑汁的想法子。
还是贾蓉看情况不对,赶紧跑回去将贾琏拖出来镇压宝玉,吴维庸这才从苦海中脱离出来。
宝玉被贾琏拉走,贾琏看着他有些灰暗的神色,以为他是为迎春出嫁伤心(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女孩出嫁宝玉就要伤心),就劝道:“以后你要想见你二姐姐了,就去你二姐夫家见就是了,何苦做这个样子?传出去倒让人看了笑话。”
宝玉只是垂眸不语。
贾琏就叹息一声,让贾蓉拉了宝玉去玩,自己到后面去,等一下迎春拜别父母后,他还要背他上花轿呢。
宝玉就甩开贾蓉的手,自己跑进园子里哭了一场,他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只是觉得心里难受得紧,就觉得二姐姐出嫁他就会失去二姐姐一样,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出嫁。大家长长久久的在一处不好吗?
只是燕妹妹又说他没那个能耐叫大家好好地活着,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是啊,他如何来的资格?他连自己的主意也拿不定,宝姐姐不久要嫁给他了吗?但是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宝姐姐要嫁给他,会嫁给他。他一直当宝姐姐是姐姐的。好像所有的事情一夜之间就全都变了。没有人明白他,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的苦。
宝玉在这边愁肠千结,迎春那里却是喜气洋洋。
小丫头们去偷看了新姑爷的样子就跑回来告诉迎春她们,湘云等就起哄着让她们再去看。
迎春羞得一直低着头,她也见过吴维庸,他虽然没有贾琏俊美,也没有宝玉的精致,身上却也有一股平和的气息,让迎春没了原本那样的害怕。
在出嫁的那一刻,迎春心里微松,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虽然还有对未来的恐惧,却又生出无限的希望。
不知道前世,迎春在出嫁的那一刻是不是也是这样满怀着希望嫁出去的。
司棋在一月前就已经嫁给了自己的表弟,现在是以陪房的身份在迎春的身边当差,现在迎春身边最大的丫头却是绣桔。
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迎春的陪嫁,邢夫人不管,贾母精力有限,最后跟来的只有绣桔一个大丫头,两个二等丫头并几个小丫头罢了,就是陪房连着司棋一家也就只还有一房罢了。
吴维庸喝得微醉进了洞房,看着低头娇羞的妻子,到嘴的话滚了三圈,还是干巴巴的道:“我们府上不比你们荣国府,只怕丫头没有你在娘家的时候多,我们屋里除了你带来的一个大丫头,就还再安排一个吧。底下的二等丫头那里,要不你安排?”
吴维庸有些迟疑的问道,母亲说过,他不能内政一把抓,那样会让妻子很没面子的,既如此,他就尝试看看吧,他可不愿意再办一场婚事了,不说那些花销,就说精力也是浪费很多的。
迎春只低着头,柔声道:“大爷做主就是了。”
吴维庸眼睛就是一亮,“你既这样说,那我就安排好了,二等丫头也不要多,正好,你带了两个来,我们府里再给安排两个就完了,底下的小丫头也不要这么多,不然小丫头伺候二等丫头,二等丫头再伺候大丫头,那我们花钱来岂不是为丫头们买下人来了?”
迎春眨眨眼,直觉得他说的不对,却又说不出他哪里说的不对,想了想,点头道:“大爷做主吧。”
绣桔已经瞪大了眼睛,原来新婚夜是要谈这些的吗?
司棋则是暗暗着急,二姑娘怎么能任由大爷插手内务呢?要知道男主外,女主内,要是姑娘连家事都做不得主,以后谁还会把姑娘放在眼里?
殊不知,同屋的吴维庸的奶嬷嬷孙嬷嬷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新娘子受不了自家大爷又给吵起来。
幸亏这位新太太是个温柔可亲的。
吴维庸又试探了一番,迎春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大爷做主就是了”,于是,吴维庸满意了,迎春觉得吴维庸很好说话,平易近人,心里也很满意。
于是吴维庸挥退众人,终于洞房了。
孙嬷嬷心中大喜,连忙将东西放下,让大家都退出去,自己转身却听起了墙角,司棋虽然成了妇人,但到底是新妇,看见她这个动作,一时涨红了脸。
孙嬷嬷见了就嘿嘿一笑,知道她脸皮薄,其实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但为了大太太的嘱咐,她说什么也要坚持到底。
孙嬷嬷就在外面趴了良久,直到听到里面传来一些细微的动静,孙嬷嬷这才满意的退去。
司棋的耳根子都红透了,更别说一边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的绣桔了。
半个时辰后,里面就叫水。
绣桔就求助般的看向司棋,司棋低声道:“还不快叫婆子们把水抬上来?”
绣桔连忙去。
吴太太开心的念了一声佛。自家的儿子她还是了解的,这吃到了嘴里,他断不会反悔的。
吴太太的好心情直接维持到了第二天,在迎春红着脸给她敬茶之后依然维持着。
吴家的亲戚并不多,所以迎春很快就见完了人。并没有人为难她,她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能唬弄人的。
吴维庸志得意满的去巡视商铺去了。
吴太太也不要迎春伺候,就让她回自己的院子了。
司棋就进了迎春的屋,见迎春歪在榻上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