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记事 (白糖酥)


  花椒目瞪口呆。
  她还是头一遭知道,按着现如今的世俗常理,女子是不能填名入谱的。
  或者说,女子是不能入本姓族谱,只能在出嫁后记入夫家家族的族谱的。
  可到底也只不过附庸式的一笔带过罢了,只记姓,不记名。
  就如花椒所知的某某氏,连名姓都被斩成两段了。
  只花椒暂且还不知道的是,一般来说,本姓家谱中,其实女子也是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过无一例外,不是烈女就是节妇。
  也就是说,生为女子,只要这辈子活的足够悲惨壮烈,在过世后,就有资格被记入本姓家谱。
  只来不及多想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入谱,那厢秦老娘已经同袁婶子解释道:“不管丫头还是小子,都是我们秦家的子孙,自然没有排斥在族谱之外的道理。”
  花椒不住地点头,她虽然从没想过女孩子不能入谱,甚至于就没想过入谱这桩事儿,可对秦老娘这番话却是相当赞成的。
  也就导致她还不能明白,秦老娘,或者是秦家人的这个做法,在当今的世道而言,其实已经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了。
  可秦家的一干长辈却俱是知道的。
  尤其姚氏,虽然自幼的教养让她不可能去反驳秦老爹的决意,担心总是难免的。
  私底下同秦连虎说,幸好各家族谱等闲不会外传,否则自家此举必然会遭到世人的非议甚至是攻讦,成为众矢之的。
  秦连虎也并不是不知道兹事体大。
  其实原本同花椒一样,他们兄弟几个也是自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毕竟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入本姓家谱的说法。
  要不是秦连彪暂且还没有子嗣,秦老爹担心秦观永断了香火,他们也不会一里一里论到女子入谱这桩事儿上来。
  也不会知道秦老爹竟会有此想法,欲将孙女入谱。
  可老爷子所言,确是值得他们思量的。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秦老爹曾遭遇过什么,可两个小小年纪的族兄弟从北地一路流落,不是天灾就是*。
  所以秦老爹才会感慨,在天灾*面前,到底是家族的传承重要,还是血脉更重要?
  秦连虎兄弟几个虽不知道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却也不愿只选择性地去记录那些个值得族人或是世人夸耀和赞同的东西,所以除了保留族谱家传中的外传,即记录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在保证家系井然的同时,也愿意更加详实地去记录家族全体后世子孙的生前身后。
  不管小子还是丫头,一视同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开河

    虽然花椒暂且还不能够理解自家将女子入谱的惊世骇俗,可袁婶子袁大嫂却是大致清楚的。
  这件事情,秦家能说,可她们却只能往肚子里吞的。
  至于秦家愿意一肩挑起黄阿婆和袁氏的生养死葬,这是秦家的道义,却不是本分。
  她们只有感恩的份,同样没有置喙的道理。
  但是秦家提出的想叫红枣姊妹留下一人招赘一事儿,却是袁婶子和袁大嫂俱是非常上心的。
  袁大嫂为甚希望袁氏和离,除了秦连彪实在不成人,还不是因为袁氏没有儿子。
  若是袁氏有子,夫死从子,她哪里还用这样担心袁氏日后无靠的。
  若是能够招赘……自然比过继嗣子来得强。
  就连袁婶子都顾不得气恼袁氏了,拉着她一通商量。
  石榴自是罢了,可红枣今年也已经十岁了,若是打算招赘,也得及早准备起来了。
  而那厢爱娘带着人和箱笼灰溜溜地回到七甲的家里,自个儿怄得要命,也把刚刚送走“肮脏东西”的街坊们气了个够呛。
  不过也就一旬的光景,爱娘就咬着牙,舍命把这院子卖了出去。
  七七八八总归贴进去千余两银子的两进院子,来来回回换了几茬经济,到最后也只卖了两百两银子,还吃了那经济一肚子的白话儿。
  说甚的这院子风水不好,还得他自家垫上铜钱燎上一燎。
  把爱娘气了个倒仰。
  她还以为只有她们行院人家生意不好才要燎屋踩屋的,哪里知道这样的正经人家一样脱不出这些个,还自以为比她干净多少似的。
  只这样的话能想不能说,一言不发,扶着丫鬟的手坐了小轿,往刚刚治下的新家去。
  说是新家,其实自是不如之前那间花了大力气来整治的院子的。
  可好歹略微便宜一些,小小一间院落,一明两暗三间正房,外加两间退步,不过却也花了她六十两银子,地段还不算太好。
  可她也是没有法子了,总要过日子。
  至于那卖房子得来的一百四十两,省吃俭用,应当是能开销一年的。
  可一年之后,她若是还不能进秦家门,这日子可就再是没法过下去了。
  一肚子心肠,秦家人自是没有那个闲心理会她的。
  知道爱娘又搬了家,怕是如意算盘还未消停,略一皱眉,不过倒也不曾十分放在心上。
  毕竟家里家外一脑门子的事儿,之前刚刚料理完黄阿婆的事儿,后脚摆过宴席厘清工钱,家里就开始忙着秋收,稻谷还未全部归仓,又要忙着二茬白芹的排种。
  就是这样忙的脚不沾地,秦连彪还特地跑了趟崇塘,寻了相熟的帮闲,请人帮着寻两条半新不旧的木板船。
  秦老爹又同周大生花了好几天的工夫,打了好几副铁罱。
  待两艘五六成新的五板船撑回来,有些个家里头耕地少的乡邻,忙完了秋禾的收割和春花的播种,眼看着莲溪中的水位开始下沉,天气又不是十分寒冷,当即就找到了秦老爹,希望能够开始开河清淤、修筑河堤。
  其实按着秦老爹当初的打算,是只预备入冬农闲后,将河堤重新修筑一番的。
  毕竟去年闹洪之后,原本下宽上窄的溪埂早已被冲刷的一般齐,土质松软,流土、管涌问题甚多,甚至于又多了不少老鼠蚂蚁的老巢。
  若不修缮,再遇洪水,岂不是又得决堤。
  却没想到在大家伙的齐心协力之下,堡墙的完工比预计竟是提前了三个月。
  秦老爹与秦家兄弟心里头不是没数儿的。
  索性将因为提前完工而结余下来的余款拿了出来,盘算着把门前这段属于周家湾的,三里有余的溪流也彻底清一遍。
  虽说因着莲溪是活水的缘故,一年到头的,就算冬天亦能自然流动,是有自净的能力的。
  一到开春,也有乡邻下水罱泥作为肥料用。可到底能力精力俱是有限,哪里能够把整段溪流通通清上一遍的。
  再加上前年的那场洪灾,虽说历时将近半年已经自净干净,可还是有大量行洪时的泥沙沉积在水底。
  溪水不如往年清澈,这就是明证。
  自然没有不应的。
  秦老爹在中秋前的宴席上一提出,所有人俱都拍手称好。
  知道秦家为着开河筑堤,不但置办了成船的黏土、石子还有竹木,这会子又买了两艘木船、打了铁罱,知道不是一笔甚的小数目,还都不肯要工钱。
  秦老爹和秦家兄弟也没为这事儿和乡邻们争执,只是仍旧叫秦连龙记工,又让秦老娘带着帮厨的妇人们照常备下热汤饭。
  他老人家则和老舅公一道,暂且把渐渐安排好家里地里的活计、聚拢过来的劳力们分作两班。
  一班专门负责行船罱泥开河,通常四五个人一艘船。一人划船,其余人则是手持竹竿罱泥,一天可以罱上五六船泥来。
  一班专门负责重筑溪埂,打桩固定、抽槽换土、灌浆洞**,并在临河两面浇筑黏土隔墙。
  隔壁漏斗湾的王村长忙完地里的活计后,也带着一班壮劳力过来帮忙。
  不要工钱,也不肯留下用饭,只希望周家湾这边完工后,能把五板船和铁罱借给他们村使一使,也把门前的溪流清上一清。
  王村长说这话的时候老脸涨得通红,可他也是没办法了,秦家这两条半新不旧的五板船就花了十多两银子,至于这些个铁罱工具的,就更不必说了。
  他们合村几十户人家,几年也攒不出这二三十两银子来的。
  秦老爹虽没想到王村长也打算开河,不过买来五板船打造铁罱本就是用的,更别说这两年漏斗湾的诸多乡邻还帮了他好大的忙,自然没有二话。
  不过却也不要他们出白工,毕竟这样的时节,水里来泥里去的,也不是甚的松快差事。
  只这头一开,之前曾帮着秦家浇筑堡墙、一来一往添了些交情的乡邻们也纷纷过来给秦家帮忙。
  无一例外的,都是想借秦家的船和铁罱一用。
  秦老爹都一一应了,只叫他们自己协调次序去,他就不管这许多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蓬勃

    待到秋风萧瑟,芦花纷扬。
  又不过几时,一夜之间,原本还只是砭人肌理的凉风已是刹那间浸入骨髓。
  哪怕飘带似自莲花山而来环绕着莲溪城乡的溪流依旧潺潺不息,不远处的的莲花山依旧绿意未消,可疏朗灰白的乡间山野,还是被敷上了一层清霜,恬淡素净中透着难掩的萧索寂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