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 (罗青梅)


  胖丫头还在数落小丫头,门外传来门房和小厮说话的声音,杨娴贞喜道:“官人回来了!快备面茶!”
  孟云晖神情疲惫,眉头轻皱,踏着清冷月色缓步进屋,脱下官服,摘掉纱帽,换上一身银泥色家常松罗道袍,走进侧间。
  一眼看到摊开在炕桌上的雪白襕衫,他愣了一下,脚步凝滞。
  杨娴贞笑意盈盈,捧着一碗温热的面茶走到孟云晖跟前,“官人劳累,先歇会儿再用饭?”
  孟云晖眉头皱得愈紧,几步走到炕桌前,抄起襕衫,脸色黑沉,“怎么回事?”
  杨娴贞的笑容凝在脸上,成亲以来,孟云晖一直和和气气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这么严厉、这么生疏的口气和她说话。
  尤其是还当着丫头们的面。
  他的目光冷飕飕的,阴寒凛冽,竟叫杨娴贞心生恐惧,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丫头们面面相觑,不敢吭声。
  胖丫头看一眼不知所措的杨娴贞,狠狠心,伸手在小丫头背后轻轻推一下。
  小丫头扑倒在孟云晖脚下,一抬头,看到一双冷淡无情的眸子,吓得哇哇大哭,“姑爷饶命!小姐看今天天色好,让奴把衣裳翻出来晒晒,奴打、打了个瞌睡,不小心把衣裳熨坏了。”
  孟云晖面无表情,淡淡地扫小丫头一眼,“不要再有下次。”
  小丫头趴在地上,点头如捣蒜。
  胖丫头看孟云晖仍然怒意未消,悄悄摸到灶房,让婆子赶紧送饭。
  已经回锅热过两次的饭菜送到正房,夫妻洗过手,坐下吃饭。
  即使是夫妻独对,孟云晖依然坐得端正笔直,一板一眼,不苟言笑,夹菜的动作、吃茶的姿势,一丝不苟,挑不出一点毛病。
  杨娴贞小心翼翼看他一眼,柔声道:“官人,衣裳……”
  她的话还没说出口,被孟云晖一口打断,“只是件穿旧的衣裳,你不必在意。”
  话是这么说,可吃过饭后,孟云晖没留在房里安歇,转身去了书房,“娘子先睡吧,我要抄一篇折子。”
  杨娴贞等了一夜。
  摇曳的烛火映在茜色床帐上,罩下一片朦胧的昏黄光晕,她鬓发松散,合衣半倚在床栏上,从天黑等到天亮,眸光黯然。
  次日清晨鼓楼钟声响起,丫头们起身洒扫庭院,间壁人家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孟云晖始终没回房。
  那件旧襕衫,被他锁进书房的大衣箱里了。
  小丫头战战兢兢,给杨娴贞赔罪:“小姐,都怪我。”
  杨娴贞对着铜镜拢拢发鬓,淡淡道:“一件衣裳罢了,以后谁也不许再提这件事。”
  表情是不在乎的,心里却翻江倒海。
  她曾天真地猜测,那件衣裳可能是婆婆为孟云晖缝补的,所以他才会这么重视那件旧衣。
  然而,他捧着衣裳出门的时候,喃喃念了句古诗,声音压得很低很模糊,但杨娴贞还是听清楚了。
  他念的是,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刻苦勤学一年多,杨娴贞已经能认得几百字了,巧的是,她前几天刚背过这首唐诗。
  她明白,孟云晖口中念的是风波菱枝,心里想的却是下一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即使知道相思无益,只是徒然,他仍旧念念不忘,愿意为之惆怅终生。
  何方闺秀,能令孟云晖辗转反侧,生就如此刻骨的情思?
  看那件衣裳的成色,应该是孟云晖在老家时结识的女子。
  杨娴贞攥紧梳篦,默默道:不过是少年往事而已。
  三天后,杨娴贞回娘家省亲。
  本来是打算住上五六天,和姨娘好好团聚的。
  这天,大太太忽然把她叫到正院,拉着她的手,笑眯眯道,“你阿爷很器重女婿,任命已经下来了,你早点回去,预备盘缠,收拾行李铺盖,女婿本来就是南方来的,倒是不怕他适应不了。”
  杨娴贞一头雾水,孟云晖是庶吉士,一介文官,根本不用赴外地当差呀?还是阿爷另有打算,想把他下放到地方郡县去?
  姨娘怕耽误她的事,催她即刻动身。
  杨娴贞回到闹市中的小宅院时,孟云晖已经把行李家伙事安排好了。
  他头戴笠帽,脚踏靴鞋,一身珠子褐湖罗夹袍,衣冠齐整,眉目端正,匆匆和她话别:“今年天气反常,南方多地水患频发,我熟知长江中下游水系,朝廷命我随工部郎中、主事南下,协助治理水患。”
  青年夫妻,乍然分离,杨娴贞忍不住眼圈一红,“官人何时返家?”
  孟云晖看她一眼,眼眸微垂:“冬天前能赶回来。”
  想了想,他又道:“我不在家时,你小心门户,看劳奴仆,不许他们生事。要是害怕,你可以回娘家暂住,等我回来,再去杨府接你。”
  交待完这些,他吩咐随行差役启程,神情平静,没有一丝不舍留恋。
  甚至他心里还有些微的雀跃和欢喜,这一次,他不必藏头露尾,可以堂而皇之带走三娘,顺便取回孙天佑和金蔷薇手里的书信。
  孟云晖眼眸深处的喜悦没有逃过杨娴贞的眼睛。
  她目送丈夫远去,转身进屋,吩咐丫头关门闭户。她哪里也不去,这里是她的家,她要守着这里,直到孟云晖回来。
  少年时的刻骨铭心又如何?孟云晖还不是娶了她?
  孟云晖和杨家的男人一样,在他心里,仕途是第一位的。她是杨阁老的孙女儿,仅凭这一点,哪怕对方是个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绝世美人,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
  就算孟云晖此次回乡归来时,把那女子一并带回顺天府,杨娴贞也不怕。
  她在太太身边当了五年的学生,耳濡目染,学会的不仅仅只是管理内务的本领,知道该怎么对付妾室姨娘。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还有没有小天使记得这件被孟娘子弄脏的衣裳,不是三娘补的啊。
  话说,今天暴雨,穿着短裤的我好冷,可能没有二更,大家别等二更啊,免得失望,我要去加件长裤。

☆、第124章 结局章(3)

  七月十五, 于信奉道家的人来说,是中元节,对笃信佛理的人来说,则是盂兰盆斋会。
  瑶江县人既拜菩萨, 也信符水能治病救人,和尚道士在他们看来是一家,干脆中元节、盂兰盆法会一起过。白天挎着提篮去山边烧包袱祭祀祖先鬼神, 夜里划着小船在江上放河灯祈福消灾。
  都是为感怀逝去的亲人,也算殊途同归。
  吃过早饭,李绮节和宝珠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叠金元宝。
  把粗糙的纸钱卷起来,两头往中间一塞,轻轻一捏, 就折出元宝的大致形状了, 这是预备傍晚送出去烧给先人们的。除了纸钱、金元宝, 还要剪几件冥衣, 然后把纸钱、金元宝和冥衣封进一个个独立的纸袋里——纸袋是和纸钱冥币一块儿出售的——最后在纸袋封面上写下逝者的名姓。人们认为这样先人们就能收到子孙的供奉,不用在地底下挨饿受冻。
  老百姓们不会念诵感怀伤悲的诗句,不能书写情意悱恻的悼文,他们对亡者的哀思单纯而又直接:只盼着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有钱花,有衣添, 有果腹的祭品食用。
  吃好, 喝好,穿暖——俗气至极,但真挚赤诚。
  孙天佑头戴芝麻罗帽, 从月洞门走进来,脚步匆忙,一边走,一边命阿满去套马备行李,他要出一趟远门。
  李绮节放下小银剪子和叠了一半的金元宝,“今天还得烧包袱呢,怎么这么急?”
  烧包袱的人必须是各家直系男丁,一是七月阴气重,男人火力壮,不怕被鬼煞上身。二是人们坚信只有血缘亲人烧的包袱,先人们才能顺利收到。三是烧包袱必须去野外的山路旁,回来时差不多是黄昏时候,男人去更方便。
  孙天佑搂住李绮节,紧紧拥抱一下,松开她,歉疚道:“让进宝替我去吧。北边一只船被水寨扣下了,我得亲自去和老六谈谈。”
  李绮节眉头皱起,“无缘无故的,老六敢扣咱们的船?”
  老六是东湖水寨的六当家,往来武昌府和瑶江县的商队想要顺顺利利通过东湖水域,必须先向东湖水寨上缴“买路钱”,老六是水寨里嘴皮子最利索的,水寨一般派他和两地船队、商会打交道。
  东湖水寨刚好处在一个十分偏僻的荒岛上,两地官府来回踢皮球,不想把剿匪的重任揽上身,坚决不承认治下有水匪贼祸,都对东湖水寨的存在视而不见。
  东湖水寨还算讲道义,只要船家识时务,一般不会堵截商队,而且只求财,从不伤人性命。如果有其他水匪胆敢朝客商下手,他们还会帮客商赶走那些亡命之徒。客商们为求旅途平顺,私下里和东湖水寨达成协议,敢去衙门告状的,会被踢出行会。
  商旅们只求安稳,不论其他,反正管他是官是匪,都要靠银钱开路。如果宁折不弯,不肯妥协,那干脆别出门了,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当个田舍翁。
  一来二去的,东湖水寨在夹缝中生存壮大,渐渐成了东湖一霸。
  像孙天佑这样长年南来北往的商人,想要路上走得平稳,免不了要结识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他常常和东湖水寨打交道,老六和他也算有几分交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