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到瑞苓永城真开始了‘动作’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皇家公主真是以泽披万民为己任来教育。公主娘娘,慈悲心肠啊!永城里面有公主自己一座皇庄,自从公主来了永城之后,根本就没有兴建行宫或是公主府来浪费官府财产,而是就住自己皇庄里面。刚一开始,永城人听说公主是个女冠还不太相信呢!但是慢慢瑞苓朴素生活被传出去之后,大家才真开始明白,原来一切都是真!
曾经有人说,公主娘娘胸怀大志,不拘泥于人间富贵。她是想要以一己之力,让大明所有黎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而永城,就是公主娘娘行善第一站。果不其然,瑞苓确实是永城开始大兴土木了,但是却是开始兴建各种有助于人们生活建筑。比如说,兴建了集市吸引大家像大城市百姓那样出来长期做生意,而不是像原来一样赶集。然后又兴建大型客栈,吸引外地商人进驻。而本地田地,自从用上了皇庄提供‘肥料’之后,那产量是噌噌地往上窜了。一时之间,永城百姓收入是层层提高,税收也是提高很。
于是,皇庄触角开始伸向永城周边,以至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都开始加肥沃了。瑞苓自己封地周边又搞出了多个鱼米之乡,这让京中正享受仙丹带来超凡功效宣德帝也十分高兴,除了让各地州府好好配合,还召集瑞苓赶回京来常伴左右。
瑞苓想了想,估计这两年父皇丹药吃完了,此间事情也了结了,她也就顺势上京了。但是现明明白白摆眼前,仍旧是当初那还没有了结夺嫡之事。瑞苓刚刚到了京城,就接连收到了自己两个都没怎么见过面弟弟拜帖,都说要来拜见姐姐神马。瑞苓捧着两张帖子,这两个小子长什么样儿她都已经不记得了,有必要见面么?
其实就算是见面话,话题估计仍旧离不开那件事儿吧?对此,瑞苓已经完全不想再谈了,因为多说无益,就算是谈了,又有什么用呢?其实父皇自己丹药支持下,估计活比这两个小鬼也都要长吧?而且,他们这样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自己支持,恐怕也会让父皇不喜。其实这几年里,瑞苓声望涨非常高,因为她时时刻刻都修行并且使用仙术。所以神迹太多了,老百姓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自家公主真是有道高人了。
所以,如果是得到了瑞苓支持储君,自然会比蒙上一层‘君权神授’面纱。天子,天子,当为上天之子也。虽然瑞苓并不能代表上天意志,但是也算是一个世上有神仙存实证。两个弟弟同时打上她主意,恐怕也并不只是因为宣德帝对她宠爱和信任吧。
瑞苓并没有见他们,反而是看着帖子发了好久愣。以他们母妃与自己那破碎得非常彻底关系来看,这两个小子也应该没有那个脸面找自己。所以,这一步棋中,必定有后面支持他们大臣支招才对。但是他们这样,势必会让父皇加不爽。瑞苓看看外面天色,恐怕朝中又要开始有大举动,又是一场血雨腥风。自己这样修道之人,专门回来看这场血腥盛宴,是不是不合适啊?
不管合适不合适,宣德帝都已经动手了。越来越显得年轻健康身体,让他已经对女儿话深信不疑,也越来越让他对两个原先宝贝一样后备继承人起了提防之心了。儿子们越长越大,朝中大臣实际上也自动开始了站队。这一切一切,都是朱瞻基一点儿也不想看到。但是他也不能把自己一直服食仙丹事情说出去,要不然御史们就会像被捅掉马蜂窝一样蜂拥而出烦死人。同时,他也不想让自己女儿能够提供仙丹事情被暴露出来。一方面是自私不希望别人也能够长生,另一方面,也是对瑞苓真心保护,不希望她受到伤害。所以,朱瞻基现看着纷乱朝中局势非常糟心,以至于终于忍不住,以雷霆之势夺了不少人权,收了不少人命,还把不少人发配到岭南吃荔枝,漠北放牛羊了。
皇上霹雳手段,让满朝都想着如何站队大臣们都吃了一惊,虽然皇上春秋鼎盛,但是原先也老是有身体不好传闻出来,再说,皇上只有这两个儿子,他们此时不站队待何时?但是很明显,皇上现就是用手中生杀予夺之权威胁他们,远离这一个是非圈子。大臣们也就不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韪,除了少数死忠派,大多数人就都老实了起来。朱瞻基想了想自己那两个到现还不肯安生儿子,只有叹了口气,将他们都管束起来,明着是加强皇子教育,实际上是都关了禁闭了。
这禁闭,一关就是将近二十年。时间匆匆流过,如白驹过隙。朱祁钰身体不太好,居然先去了。朱祁镇自己宫里听说这个弟弟死讯,才明白这些年自己真是白白被关起来了。当初那个被母后算计姐姐,是真成就了神仙手段吧?所以父皇才会从身体病弱,到现身强体健?可笑自己还想等着父皇一去,能够名正言顺当上皇帝呢!但是……朱祁镇水池边照了照自己斑白两鬓,现自己看上去都比父皇要老得多了。自己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现已经当了将近四十年。哎,估计自己就像皇爷爷一样,到死了也是太子吧?
想得透彻了之后,朱祁镇反倒放下了。听说永城姐姐道观是个清净神仙之地,朱祁镇现已经起了离世之心,遂向朱瞻基请旨,想要到姐姐道观中去做道士,从此不沾染尘缘俗事。
朱瞻基其实也并不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因为瑞苓告诉他,人寿命都由天定。若是靠修炼逆天改命成就仙体,倒是能够无忧无虑地活得长久。但是如果只是靠仙丹外物,虽然会一直体健精神,但到了天命之年,仍旧得死。这就是所谓‘阎王叫你三死,谁敢留人到五。’道理。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若是强留,必然会触犯天地之间规则,死后不得善终。朱瞻基到底是不敢逆天而行,所以只打算延年益寿,没有那个胆子想去长生不老了。
但是现还有这几十年里,朱瞻基却是放不下屁股底下这把椅子,于是,就准了朱祁镇请旨随他去了。只是把自己几个孙子都抱自己跟前,全都让皇贵妃刘氏,就是当初刘贵妃教养。因为瑞苓不愿刘妃参与到外戚夺权之中,所以当初拒绝了朱瞻基想要封刘氏为后旨意。朱瞻基为了显示对刘氏重视和恩宠,遂贵妃和皇后之间多添了一个皇贵妃副后之位。以后孩子们都由她来教养,不参与任何势力斗争,他以后几十年里,难道还不能培养出一位真正明君来吗?
朱瞻基瑞苓帮助下,已经将大明江山打理很好了。天灾人祸,立时消弭,大明天下才真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呢!他想着,这样子厚积薄发,等到自己孙子即位,怎么不能弄出个大治之世来?
但是就他宣布了其中一个孙子是皇太孙那一天里,却传来了一个不好消息。永成公主……薨了!朱瞻基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可能!第二个反应就是用他那肥胖得看不出这么利索身体窜了出去,带上侍卫,骑上马,直奔京郊东华帝君观。
但是,呈现他眼前,却是是女儿那一如往昔,但现却毫无生气样子。但见她面含微笑,脸色还是那么红润,但身体却是已经凉透了。她双腿相盘,是静室里面修炼中离去。观中道人都说,瑞苓这是成仙去了。肉身蜕却,神魂却是已然离开了。朱瞻基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话,他心中大恸,搂着女儿尸身大哭不止。
由于永城公主生前善行泽于天下,她尸解仙去消息一传出,举国哀痛。皇贵妃刘氏哀伤过度,一病不起,转过年来随即薨世。永城公主之身七日后入殡,此后破例停灵仁智殿七个月。期间,宣德帝无时无刻不再期盼女儿能够魂归来兮,但是七月后仍旧失望结局。还欲再延后发葬之期,群臣死谏,言虽公主乃是已入仙品,但其丧礼已然等同帝王,势必不能再行超越君王丧礼,乞求宣德帝立时为公主发丧。群臣长跪三日,帝方准奏,乃迁其神主于太庙之中,破格享朱氏皇家香火,公主法身,葬于京西妙峰山,后封永城公主为至善元君,于陵寝之处再起道观,此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此篇到此完结,明日就是西厢记了。欲知公主咋死,请听下回分解。遁走~
第五十一章
也许是因为这一次不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挂,而是被无上意志送来此处,是以居然觉得神智清明,精神百倍。瑞苓从锦榻上默默地爬起来,刚刚这具身体是要去佛堂上香之前晕倒,然后自己就来到了这里。看来,真是合该此女崇信道教而非释教了。尼玛,晕得真及时。
刚刚投到这肉身中时候,瑞苓还不能好好地控制她,所以任由仆妇将自己搭进来。现听说,这肉身母亲是去请寺中懂得医术方丈来看自己病,赶忙就爬起来了。这身体并无什么大碍,又何必让陌生男子诊治,给那位一直恪守贞节寡母心上扎眼儿呢?
虽然瑞苓几生都不曾守过寡,但是寡妇不易,已经是世人皆知了。要恪守贞孝节烈,秉承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操守,即便艰难也要如此活下去。不要以为世家大族,衣食无忧就没有那么艰难了。实际上,越是乡野小地,贫困之家,其实越对守节不那么看重。而越是豪门世家,越是书香门第,才越是枷锁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