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世界求生存/红楼父子齐穿越 完结+番外 (钱多多3974)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钱多多3974
- 入库:04.09
等到林海回到户部,也差不多到了午休的时间,林黛玉根据姚家表婶说的,每天差不多时间,让管家林忠亲自安排人送饭菜过来,一般都很简单,一荤二素再加一个汤,够林海用就行。
衙门旁边也有一些不同质量等级的酒楼饭馆,有很多官员长期在这些地方订餐,不过林黛玉始终觉得这些地方的厨师,没有自家的厨师用心,父亲用着她在家也会不放心,那就不如由府里安排送餐,也不用怕别人说,这些官员由家里送餐的多得很,不是林海一个人搞特殊。
林海放衙回府后,首先到书房,就是检查林睿的作业,每天固定的一篇八股文,抄写的四书五经,书法等,林海将八股文里面的两处不妥的地方描出来,给林睿看过让他以后注意。检查完林睿的作业后,就将今天和皇上说的事也和自家儿子聊了聊。
“摊丁入亩,这个是雍正朝才正式开始实施的吧,好像一直到乾隆朝中期,才算完成这项改革。爹,这项税收改革由您提出来,到时那些世家勋贵还不将您当作仇人?”
林睿听了自己父亲的话,担心的说,“现在朝廷的税收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吗?”
“我要想在户部建功,总要做出一些成绩。这里和明清朝差不多,重农轻商,除了盐、茶、铁、酒等这些专项的税收,重中之中就是田赋和人头税。我在户部看了几天的资料,一个很明显的数据就是地亩数量在逐年递减,这就导致了税收的减少,想增加国库税收,就要解决这些世家豪门的土地兼并。
为什么摊丁入亩会在康熙未年被提出来,因为国家交税的地亩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了国库空虚,康熙又在早年提出过永不加赋,为了增加国库收人,不就得想办法吗?不过正式实施还是等到雍正朝才正式实施下去。这些都是围绕着土地来解决税收问题,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重视商业,这样才能增加国库收入。”
林睿看着父亲不自觉得揉着太阳穴,也知道林海初到户部,工作肯定不会顺利,劝说道:“爹,也不用太着急,这些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慢慢来呗!”
林海突然想起自己今天向皇帝提出的省亲计划,笑着和林睿说:“今天听皇帝哭穷,我就向他提出了让宫妃回娘家省亲,并且让他早早备好修建别院的材料。唉,真想在里面也掺一脚,有钱都不能赚,郁闷!”
“您向皇帝提出宫妃回家省亲?那荣国府很快就会更上一层楼了。还有,您不是一直说林家不缺钱吗?干吗一定要掺一脚进去,现在明显是皇帝要通过这次来圈钱的,何必一定要掺和进去?”
“难道以前你爹我做生意是缺钱呀,特别是后来,这完全是一种满足感懂不懂?儿子,你以前不也在网上看小说,你看看人家那些男主女主,一朝穿越,穿到古代的就将在现代学到知识搬到古代,烧玻璃、开会所酒楼、养珍珠、开什么首饰店铺,总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重生现代的,什么买股票、买彩票、炒地皮房产,还是什么写剧本、歌曲什么的等等,不是成为老板总裁董事长,就是娱乐圈的大神,睿睿,你是不是太懒了些?”
林睿睁大一双眼,大为吃惊,“爹,难道你还需要看这些小说来YY?还有穿越重生一次,就能提高一个人的智商了?还有这些人是不是也太小看了其他人?
还有爹,你儿子我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考试,秀才、举人、进士,甚至进士及弟,拿个状元探花什么,申明一点呀,我可没有偷懒,天天早睡早起,呵呵!”
“有志气,我等着!”
林海又拍了一下林睿的脑袋,笑骂,“臭小子,我什么时候看这些小说啦?秘书室不是很多小姑娘吗?经常闲着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讨论那些时下流行的东西,我偶尔听听,还是觉得挺好玩的。”
“对了,爹,您年前不是说会将大管家递上来的有关荣国府的放高利贷、包揽诉讼等这些事告诉贾母吗,现在好像没听到什么动静呀?”
“我可不会直接去说,我让大管家想办法找个人,透露给贾母或者贾赦身边的心腹知道,又不着急,迟早让他们知道就行,不过元春很快就会晋封宫妃,荣国府里贾母这个老太君的地位不会稳了,以后想压制王夫人也压制不住。再说那些事很多都是王熙凤经手的,王夫人只是后面的推手,就是爆出来,也只是那个琏二奶奶倒霉!以后你和黛玉除了年节,也尽量不要去荣国府!”
“……”就是现在,我们也是不想去的好吧!
☆、56第五十四章
林海上午处理了一些当日的公务后,余下时间整天都在翻看户部历年的一些资料帐册,还是外面的周书办进来提醒他时,才知道已到到了放衙的时间。林海将案上的资料收拾好,也没有马上就离开,闭着眼睛靠坐在位子上歇息,想着这几天自己在户部的工作。
因为自己刚到,还只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些天户部也没有碰到特别重大的事务,那天看到的兵部的折子也并没有有在朝会提起。不过林海还是能感觉得到这些天尚书曹建对自己有些异样,不像自己刚到户部的时候,既不客气但也不会疏远,现在这样大概就是因为自己被皇上单独召见了,并且还与皇帝呆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曹建是在考虑以后应该怎样对待自己?
想了一会,林海自己都不由笑了起来,不管是拉拢,还是他想对付、算计自己,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自己还怕了不成?两世为人,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少了争斗,少了算计了?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罢了!
等林海离开户部的时候,除了几个值班的守卫,其他人差不多都走光了。刚走出衙门,就看到林安带着几个小厮等在外面,林海正准备上轿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叫自己,转过身,就看到姚沛站在自己稍后一点的地方,忙拱手行礼,“表兄,也现在才放衙?”
“有公务处理方迟了一些,如海,给睿侄儿请先生的事有眉目了吗?”
林海摇了摇头,说:“找了几个,不过都不甚满意,这事也急不得。”
“我有一个湖广同年的子侄,去年新帝登位开恩科,他也来到京城准备参加考试,不过可能是因为水士不服,到京城就病了一场,也就没办法参加考试。病愈后,他有拿着我那位同年的信件到我府上,和他交谈过后,觉得为人学识都非常不错,去年的恩科没赶上,因为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所以也就没有回乡了。
当时我让他借住在我府上,不过他觉得长期借居不便,所以自己在京郊的潭柘寺和几个待考的书生租了一个小院,靠着给人抄写贴补渡日。前几天的休沐日,我在书店偶遇到给他书店送书,方想起这个同年的子侄,如海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不妨让他教上一年。”
林海听到姚沛这样说,也有点心动,进了户部以后自己每天要忙的事也多,确实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时间来指导儿子的学业,有一个专人教导当然会更好。再说,如果真的不行也关系不大,就只教一年,总好过儿子每天一个人在家学习,更重要的一点,还有自己在旁边看着,如是便对姚沛说:“表兄,是否方便让我先见一见人,再决定是否可行?”
“理应如此,那你什么时候方便,我让下人通知他一声?”
“明天放衙以后如何?”
“如此我让人通知他明天下午到你府上拜见。”
“多谢表兄费心了!”
“你我亲戚之间,何须如此?再说,我也是看我这个同年子侄,学识为人尚佳,帮一帮他罢了。”
林海回到府里后,就和林睿说起这件事,“暂时找不到好的先生,现在有这样一个举人来教导你一段时间,睿儿,你觉得如何?”
“明天我和您一起见见这个先生吧。”
“你见见也好,必竟是要教导你的。”
第二天下午,林海父子就见到了姚沛介绍过来的这个先生,有举人功名的钟文宁。
“学生见过林侍郎!”
“钟公子不用多礼!”
钟文宁跟着小厮来到林家的外书房,见到林海后忙行礼问安。上次姚翰林遇到他的时候,就和他提过他有一个表弟想给自己儿子请个先生,姚翰林当时就将自己这个表弟,也就是户部新的左侍郎林大人家的情况和他大概说了一遍。如果他有意的话,姚翰林他就帮着问一下,如果林家同意,到时会派小厮来通知他。
不说自己现在银钱上确实有困难,就是从林海本人来说,年纪轻轻就取得探花郎的功名,刚四十出头,就已达到正三品,在盐政这一位置做了十多年,最后还能平安请辞,回到京城后即出任户部左侍郎一职,绝对是一个能吏。
自己要参加明年的会试,如果万幸得中的话,能多些人脉总是好事,自己不想借住在姚家,并不是做人迂腐,实在长期借住在别人家多有不便,如果能留在林府,不光解决了自己目前的实际困难,如果自己有学业的困难,想请教林大人应该也会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