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脸色一变:“你是说……”
还不等景佑将话说完。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但见来人穿了件青莲团花滚边半袖上衣,里面着白色正袍,藕荷小衣,脚蹬青缎粉底小朝靴。越发显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再看相貌,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好一个烁烁生辉的公子!
这小哥儿如一阵风似的过来,舀过案上的茶盏,咕咚咕咚的喝光,不甚优雅的抹抹嘴,大呼:“活过来了。”抬头见景曜和景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来人浑不在意的举起手晃了晃,“曜哥,佑哥,好啊~”
好你妹啊好,景曜和景佑眉角抽搐,对这个幺弟先是恨铁不成钢,再来是无可奈何,索性眼不见为净。
景琳见状耸了耸肩,带了几分活泼和俏皮,“哥哥们刚才打什么哑谜呢?说话也只说半截,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就是这样,要说不说,说了还七扯八扯,绕了半天弯子才到正题上去。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你们说的不嫌累,我听着都觉得蘀你们累啊。”
景曜和景佑斜睨他,景琳立马止住,一本正经道:“其实娘让你们过去。”说完,又如一阵风的飘走了。
——别的功夫他可能学了个半桶水,可这轻功和藏匿敛息的功法可是一等一的,熟能生巧。在与安宁‘逃—追—藏—找—罚’的循环中,磨练出来的,十年磨一剑啊!
景曜和景佑心里边儿还有些激动,自从张致远辞官,几人回扬州后,在扬州住了没半年,就云游去了。这十年中,他们也很少回来,见面次数寥寥,说不想念那都是假的。
到了地方,是一座精致小院,在前厅见到沉默的景瑜,罕见正襟危坐的景琳,景曜诧异道:“父亲和母亲呢?”
景琳望天,“不知道呢。”
景瑜依旧沉默。
景佑笑得文雅,也不见刚才的紧张。
景曜无奈,觉得自己这个长兄真心不容易,几个弟弟吧,一个表里不一的狐狸,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闷骚,还有一个顽劣不上进的多动症顽童……
实际情况是——
“你那是什么穿着?”张致远看到从里间出来的安宁,怒斥道。
安宁撇撇嘴,她可是花费了好长时间才穿上的呢,看大老爷怒不可斥的模样儿,玩心大起,拎着裙摆走到坐在椅子上的大老爷跟前,俯下身来,吐气如兰:“不好看么?”
——宣武帝在位时支持海上贸易,开海禁,又因为改漕运为海运为主,漕运为辅,临海的海上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再加上隆盛三年倭寇再度来袭时,被一举剿灭,荡平四周海盗,到彼时靠海的城市已经多年不曾经过倭寇之患了。海氛廓清,加之朝廷对于海贸的限制放宽松,使得海上贸易日渐繁盛。原本在宣武年间少见的海外洋人,在这时临海城市已经见怪不怪了,西洋物事也渐渐流入越朝,不像最开始时连个八音盒也是稀罕的不行,千金难买的。安宁身上穿的这件正是欧洲宫廷长裙,露出胸前一抹白,纤腰一束,恨不得把腰肢束成杨柳。在现代时安宁什么没见识过,对这宫廷长裙也是新奇,只不过对于保守的大老爷来说,那可是不得了了。
妻子特有的馨香铺面而来,张致远心神一缓,“难不成你要这样出去见人?像什么话!蛮夷就是蛮夷,没开化!”
安宁哭笑不得,站起身来,故意掐起腰来,满意的看到大老爷嘴角轻抿的样子,撇嘴道:“我可是特意穿给你看的,老顽固。”再看大老爷眼神不善,表示不跟他一般见识,施施然的行了个礼,回到里间换下来。
偷笑,大老爷吃瘪的样子真可爱。
见到几个孩子,毕竟这些年不曾朝夕相处,不说安宁,就是一向将情绪内敛的张致远也有几分动容。
景曜和景佑年龄最长,再加上为官数年,心思也深了些,至于景瑜,心思内敛,天然黑,他们几个对父母的事儿虽嘴上不说,心里也有谱。至于景琳,大家都一致把他给忽略了。
一家子在一块儿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饭,安宁亲自下厨,几个孩子看到张致远下厨也有些吃惊,听景琳在信上说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
安宁想着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再见着,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那是从自个肚子里掉出来的肉,他们小时候哪个不都是安宁天天带在跟前的,眼看着长大的。反正就是舍不得,不得不说这些年安宁被大老爷宠坏了,尤其是这十年,老夫疼少妻,有时候就跟多养了个女儿似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前年安夫人在睡梦中悄然而去,没什么痛苦。安夫人这一辈子,前半辈子清苦些,却是有后福的,亲生的几个孩子都成家孝顺,孙子辈的也有出息,安煦的长子也会甜甜的叫‘太奶奶’了,四代同堂,算是极有福气的了。安老爷去的早,安煦的长子出生那年走的,安夫人为此大病一场,往那精气神才不大好的。
虽说安老爷有诸多缺点,但少来夫妻老来伴,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就是铁石做的心肠,也有几分软和,更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
安夫人去世的时候,安宁着实低落了一阵子,张致远多了解她,将几个孩子拎过去,促膝长谈。兄弟几人各有各的想法,但在安宁跟前也没敢说什么离别伤怀的话。在姑苏呆了几日,除了景琳几兄弟也辞别了,毕竟张致远已经‘去世’了,‘守灵’也结束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安宁紧着时间将一些东西收整起来,留给孩子的。早先那几年,安宁的私房该卖的卖,该整合的整合,不整理没发现,等林林总总汇合到一块儿,也是一大块儿大金砖。也没留,差不多的都留给了几兄弟。等到东西送到张府时,景曜和景佑在书房里偷偷哭了一场,景瑜也没在京城做官,孝期一过,就往边关去带兵了。
等到来年春天,万物回春,花开春暖,张致远和安宁从泉州坐船出海了。那天碧空澄澈,艳阳当空,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夫妻俩并肩站在甲板上看碧海蓝天,云卷云舒,虽未牵手,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原本精力旺盛的景琳,这会子正趴在船舱里蔫儿吧唧,他……晕船。
飘洋过海,海的那边是新的天地。
☆、番外二欧洲见闻
从宣武到隆盛,政治清明,民生尚可,加上这几年来开了海禁,出洋一趟一夜暴富的人不在少数。
富贵险中求,这是谁都知道的,这几年间,越朝出海的人员翻了十几番,大大小小的船队穿梭于海洋之上,带出了丝绸瓷器,带回了巨额的财富还有西洋的文化,文化冲击,利益争夺,这都是必可不少的。
这些年安宁等人则是亲眼目睹了民间的巨大变化,不说别的,就是扬州,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带了西式风格的店铺。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重合,却又是在某些地方偏离了轨道,安宁想到前世她所处的时代,那颠沛流离、战火纷飞的时期,不过看这架空的世界,一切似乎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安宁他们乘坐的大船乃是商船,在宣武帝初开海禁时,安宁还曾打过这块大蛋糕的主意,浩瀚的海洋总是很迷人。只是想想,后来泉州受倭寇袭击时,泉州官兵利用官船走私,事发后这商船被青萝的娘家得了,只可惜废太子被圈禁,房家也受到牵连。这船队就被人买了下来,至于这买家,是当初张家的家生子,如今已经脱了籍。
船队的货物占大头的是在海外最受欢迎的茶叶、瓷器和丝绸,这个时代,就有‘一船瓷器等同于一船黄金’这样的说法。
广袤的湛蓝色水世界,遥望去似和这湛蓝连结起来的天际,在海上,人渺小的如同蝼蚁,安宁在最初的惬意后,情绪也有蔫了。
可怜的景琳晕船晕的厉害,后面还有些低烧,撒泼的搂着安宁不放手,跟只刚满月的小狗似的。
安宁把柠檬片喂给景琳吃,又细细的给小儿子擦脸。大老爷看了心里不太舒服,冷哼一声。
张致远脸沉如水,淡道:“景琳已经不是三岁幼儿了,他再有几年就弱冠了。怎能如此娇惯!一般男儿像他这般年纪,都已娶妻生子了,你不要老当他还是不懂事的小孩般护着!”
景琳虽然蔫吧,但父亲的话还是听见了,故意往安宁怀里扎,哼唧着:“娘,难受~”
安宁瞪了张致远一眼。“景琳你又不是不知道,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严重不符,自己还都是个孩子呢。再说他不是难受么,我做娘的哪能放心。”
——景琳打小就跟在父母身边,比起兄长们,实打实算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夫妻俩对他完全是放养(实在是恨铁不成钢,有心无力),到头来。字写的还是跟狗爬了的似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嫡女当家 (花晓柒) 2016-12-02完结前世被人左右了命运,毒杀了亲娘,抢走了爱人,更改了姻缘哪怕韩宓再懊悔,奈何岁月匆匆流逝十八年,曲...
-
凤髓 [网络版] (尤四姐) 2016-12-04完结扶微是少年皇帝,扶微是女儿身;如淳是文帝养子,也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辅政大臣权倾朝野,掌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