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默深深地看一眼舞惜。她将这一切看得这样透彻。不错。无论如何他都得承认。幼年时期。桑拉也是勤奋好学的。且桑拉天资也很高。后來却被太多东西迷失了本心。而他。在成长过程中。却始终是心底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总想要做的更好。得到认可。为阿妈争光。
舞惜见他陷入深思。沒有说话打扰。
过了半晌。舒默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话说得不错。我知道了。”
舞惜松一口气。起身來到他身边。拉起他的手。说:“舒默。我相信。有你这样的父汗在。这几个孩子都会成为优秀的人。”
出了月子后。舞惜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瑞琰和凝懿的身上。至于瑞钰和瑞琛。他们有皇甫毅在操心。她放心得很。因着是双生儿。瑞琰和凝懿出生后明显比两个哥哥要瘦一些。所以舞惜在照顾他们的时候。更加精心。
这两个孩子在长相上比瑞钰和瑞琛小时候更乖。瑞琰的性子似乎要安静些。凝懿倒是个活泼好动的。对于这个心心念念盼來的女儿。舞惜和舒默都更加呵护些。瑞钰和瑞琛也明显对那个长得玉雪可爱的妹妹更感兴趣些。
瑞琰比之瑞琛更加得慵懒。当凝懿已经开始满屋子爬的时候。瑞琰更多的时间依旧是用在睡觉上。曾经一度。舞惜甚至怀疑瑞琰是不是有问題。从來沒有见过睡眠这么好的孩子啊。
好动的凝懿明显要更惹人喜爱一些。从说话的时间上來看。凝懿是这四个孩子中最早的一个。早早地就可以清晰地叫“阿妈”和“阿爸”。舒默每每下朝回來。凝懿都会奋力爬过去。叫着“阿爸”。令舒默喜爱到骨子里。
待得瑞琰和凝懿周岁礼时。也是极尽隆重而盛大的。瑞琰抓了离自己最近的笔。凝懿则蹒跚着在场地中走了一圈。到最后小姑娘傲娇地爬回父汗身边。什么也不要。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事后舞惜同舒默说起时。还开玩笑地说:“瑞琰之所以抓笔。大概是沒有什么意义的。只是因为那笔离他最近。”
舒默听了深以为然。这个儿子的性子极安静。这么大点的孩子。可以一整天都不哼一声。几乎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而凝懿就不一样了。若是沒有人陪在身边说话。小姑娘就会非常不开心。她会自己去找一个人陪着她“咿咿呀呀”。
等到两个孩子渐渐长大。舞惜也开始慢慢腾出时间來关注其他的事。
关于舞惜从大秦带回來的人。舒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那几个兽医。在乌桓这边极受尊敬。对于乌桓这样的游牧民族來说。人们对于牲畜的重视是非常高的。但是那几个儒生。明显是比较受排挤的。
一般而言。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男孩子骑马狩猎。女孩子则学习女红上。对于诗书。识得几个字足矣。若是再贫苦一些的人家。甚至女孩子是连字都不需要认识的。
这样的情况让舞惜听了满心担忧。在她看來。一个民族若是沒有自己的文化。注定是不能长存的。虽说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最终会经历灭亡。哪怕像是盛唐这样的鼎盛朝代。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国祚。可是。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将乌桓的历史经营得更长久些。否则。无论你的军事能力多么的强大。也是不能持久的。比如元朝。
舞惜的担忧在舒默看來也是一件大事。舒默自幼受阿妈的影响。也深深地认同文化的重要性。每每和舞惜说起这个事。也是语带忧虑。
舞惜将这个事放在心上。想了好几日。觉得这个事上。若是想要温和地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所以她还是觉得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舒默。舒默听后。沉吟了片刻。方才说:“你是说每一个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进私塾。”
舞惜点头:“我想了许久。若非如此。大概沒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題。”
舒默摇头:“你有沒有想过进私塾是需要钱的。那么大的一笔开销。不是每个家都能负担的起。”
“嗯。这也是个问題。”舞惜听了沉默了一会。突然转过头去。问。“那么。可不可以官办一些学校。有朝廷或是各个部落來出钱。这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孩子都能识字读书的目的了。”
“朝廷和部落出钱。”舒默说。“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舞惜点头:“是。但是只是需要孩子们完成浅显的识字、算术。以及道德和礼义廉耻的学习。在我看來。之所以原來百姓中沒有这个观念。也是因为私塾的昂贵。不是每个家都能承担得起。所以渐渐的。人们就看淡了这些。但是一旦有朝廷和部落出钱。我相信百姓是会改变观念的。”
“你继续说。”舒默有了兴致。舞惜在很多问題上的确很有想法。
舞惜接着说:“到时候。若是有特别优秀的。朝廷可以继续培养。可以更广泛地进行科举考试。就像是大秦那样。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朝廷选贤举能。”
舒默点头。乌桓也有类似的科举制度。只是不像大秦那样。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乌桓暂时是实现不了的。因为私塾只有少部分部落首领或是尊长家的孩子才能去读。所以参与考试的。也都是些贵族之后。若是如舞惜所说。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读书。那么以后也会有寒门学子成为朝廷重臣。
舞惜笑着说:“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话。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办法。让百姓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考试。比如秀才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顿了顿。她说。“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想的。具体的操作上。你还需要和大臣们仔细商议。”
听到后面。舒默已然抚掌而笑:“舞惜。有你在身边。真是长生天赐福于我啊。”
舞惜的建议。后來被广泛采纳。舒默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完善的办法。这些政策在乌桓方面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很好的执行。以致于渐渐的。再沒有人会嘲讽乌桓人为蛮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提议(下)
其实并不只是教育。包括兵权的问題。舞惜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像乌桓这样各部落有完全自主的兵权是不利于大汗进行统一管理的。
这个问題早在舒默当二公子的时候。就深深地觉得不妥当。只是这样的传统是老祖宗传下來的。若是一下子改变。只会激起各个部落的反抗。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其实这个问題并不会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难。”舞惜如是说道。
“哦。你有办法。”舒默问。
自从官办学校的事情之后。舒默再一次看到了舞惜身上的政治才能。之后便会经常将朝政之事说与她听。舞惜非常庆幸的是这个年代。无论是大秦也好乌桓也好。还沒有“女子不得干政”的说法。当然。朝政上的事一般也不会说与女人听。更是很少会由女子出谋划策的了。那样似乎会让人忽略了男子的英明。所以身为男子。他们是比较忌讳这样的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女子。尤其是乌桓的女子。是甚少有什么大学问的。自然也就沒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出谋划策了。大多数女子所谓的建议也都是一味地偏帮母家或是亲族。大有祸水误国的趋势。所以渐渐的。男人们也就甚少会将前朝之事说与女人听。
但是这其中。舒默和舞惜很显然是个例外。舒默信任舞惜。而舞惜呢。也是充分对得起舒默的这份信任。
舞惜微微一笑。说道:“我并沒有特别好的建议。只是觉得不会特别难。你想。拓跋营一直是只听命于大汗的。而汉军营是你一手创建的。自然只听命于你。慕容营自从几年前也将兵权交予了你。而土悉营和素黎营的兵权在处置完桑拉之后。被你收回。如此说來。至今拥有兵权的已经为数不多。”
舒默颔首。但是语气中仍是忧心:“其实父汗当年不是沒有动过收回兵权的念头。然而当时借他人之口在朝上一提及。众部落首领就立刻反对声一片。为了维护稳定。这事也就搁置了。”
舞惜想了想。历史上。这样收权的事不少。虽说有困难。但只要为君者足够铁腕。最后沒有不成功的。就比如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当时康熙一提及撤藩。便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抗。然而。历时八年。三藩之乱依旧被平息了。当然如有可能。舞惜并不希望看见战争。
她笑着对舒默说:“舒默。我记得我幼年时在父皇的藏书阁中看过一本书。名字什么的都记不得了。里面有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叫杯酒释兵权。……”舞惜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了一遍给舒默听。末了她说。“且不论真假。但是你看。有时候。所谓兵权。也不是那么难收回的。”
她只能启发舒默。具体的事还得他去操作。若是说得太多。只怕舒默也是会多心的。现在的他是大汗。不再只是她的丈夫。相处过程中。这个度是要好好把握的。
舞惜的故事令舒默眼前一亮:“这倒是给我提了醒。也许。这个事会很好解决。”
相似小说推荐
-
废柴至尊:腹黑大小姐 (叶芷青) 云起VIP2016-09-10完结“跟我这么久,你到底想做什么?”“想睡你!”“…&helli...
-
女中诸葛之一等医妃 (西青先生) 潇湘VIP2016-09-20完结这是一代军医的延续史,也是一代军师的诞生记。这是一个王妃的辉煌史,也是一个女中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