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元帅,竟不识字,说出去都得笑掉人大牙了,说不得朝廷里以后谁拿孤僻一点的词来骂她,她还以为说的是她好话!
孤的臂膀,孤的心爱之人竟然是个不识字的,这个打击对太子实在是有些太大!
也是萧安以往与太子写信之时,遣词用字都十分寻常,并没有文人那般的雅致,还得写个三四五六出来,因此太子到现在才真正知道萧安不识字到哪一步,以往还以为只是不会作诗写赋凑折子而已。
萧安却不觉得自己不学无术,还与太子辩驳道:“臣也认得好几千字!都是寻常用得到的!旁的几百年不用一回,臣学了也没用啊!”
这还她不识字她有理了,太子瞪了萧安一眼,萧安看着眼袋有些青的太子,顿时就哑巴了。
太子让跟着守夜的苟顺予萧安叫了热茶与热点心上来,然后才继续替萧安写折子,心里简直一阵火。
萧安一边喝着茶,一边装模作样的拿剪子挑了挑灯火,随后又捏点心了吃。
“殿下要不要先吃点垫一垫肚子?”萧安吃完了一块点心,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道。
太子转过头,脸色十分不好,“吃你的东西,闭嘴!”
萧安只得闭嘴,继续吃点心喝茶,然后剪一剪灯芯,顺便看一眼旁边的大虫,想小猫竟然也长这么大了。
天渐亮,太子好不容易把折子写完,起身伸了个懒腰,回头看萧安,正杵着下巴在那发神,也不知想的是什么。
等着折子上的墨迹干了,太子才把两份折子叠好,让苟顺进来,道:“让人去侯府将萧安的朝服带进宫来。”
苟顺想了想,道:“萧元帅到底是女子,这从东宫里出去,殿下……”
好歹也为名声计,让萧安出宫再进宫为好啊。
太子看了眼萧安,萧安也醒过神来,左顾右盼了一番,道:“天亮了?”
“你是让人把朝服带进宫里来,还是出宫回府去换朝服?”太子就问道。
萧安站起身,扭了扭身体,道:“殿下,有什么区别?”
当然没区别,最近朝政繁忙,因为太忙没有出宫就在宫里歇息的臣子多去了,这萧安夜宿在东宫,估计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压根儿不用再出宫麻烦一趟。
太子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与苟顺道:“就这样,让人快去快回。”
苟顺应声而去,茹姑已经带着人替太子与萧安准备了早食。
太子身体弱,又身份娇贵,早食也就是一碗肉糜粥,一二样热食,还有一盅补身子的参汤。
萧安就粗糙得多,茹姑也知晓她的口味,上的虽也有肉粥,然而也搭上了几个大馒头,一碟咸菜,和一盅参汤。
萧安看了看太子前面摆着的几样东西,再看了看自己面前多出来的馒头与咸菜,就道:“陛下可要吃一个?”
太子看了眼萧安面前的馒头,宫里的馒头与边关的自然不一样,不说是面要更细一些,就是揉面的水里也加了蜂糖水跟奶在其中混合,味道只会更好更软绵的。
萧安立即用筷子夹了一个在太子的碗里,“混粥里,更好吃一些。”
虽说皇宫里吃东西都有着规矩,不过这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就像东宫里此时,就不会有人不知趣的上来说太子与萧安,此举不合礼仪。
两人慢慢的享用了早食,萧安的朝服就已经送进了东宫里来。
茹姑在偏殿里给萧安换衣服,先替萧安脱常服之时看见萧安身上的那些刀伤与上臂上那一截,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忍再看,只避着眼睛,替萧安穿好朝服。
萧安在等人高的铜镜面前转了转,才道:“我身上的伤口很难看?”
茹姑不敢点头,只是忍者泪道:“侯爷总是要爱惜自己才是。”
萧安却是一笑,“我要爱惜身体了,边关还怎么守得住?”
茹姑不说话了,只是听得见细微的哽咽声。
萧安叹气道:“别哭啦,你年纪也不小了,我过几日与殿下说说,放你出去成婚才是正理。”
茹姑道:“劳侯爷费心了,奴婢心里有数的。”
萧安就道:“你心里有人了?”
茹姑没说话,萧安就继续道:“要那人与你心思一样,你不给我说,也给殿下说,让殿下送你一份体面,嫁人之后在夫家也好立足。”
茹姑小声的应了,萧安穿好了衣服,让茹姑把换下来的让人送回侯府去,这才出去见了太子。
太子把替萧安写好的折子递给萧安,“等会儿你就把折子递给陛下,当着百官把昨日的事情说明白,免得他们借这事儿说你。”
萧安把折子收了,笑嘻嘻道:“还是殿下疼我。”
太子听得心里如有蜜,嘴里却道:“下回你可莫想我再替你写!”
尔后,太子还要去给太后皇后请安,再去见皇帝,与皇帝一道上朝。
萧安就在东宫外与太子分手,朝着议政厅的方向去。
路上遇着同样夜宿皇宫的大臣,迎着大臣们打量的目光,萧安走得昂首挺胸,一脸无事的跟人打招呼,手里还拿着折子一掂一掂的。
大臣的目光果然被那封折子吸引,就问道:“萧元帅手里的折子?”
萧安以折子遮面,打了个哈欠,才一脸困苦道:“昨日太子招我进宫问及三关之事,恰陛下去看望太子,就让我连夜写了折子上来。真是困死人了,也不体谅我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人。”
那臣子就继续道:“三关之事?军中事,还是通商之事?”
萧安看了那臣子一眼,把折子一收,那臣子就立马道:“哈哈,是我逾越了,萧元帅莫要放在心上。”
萧安也跟着哈哈笑,“唉,也不什么大事,这些日子,除了通商还有别的什么呢?”
熬夜没出宫的,正是负责通商事宜的人,萧安一说是与通商有关,就心痒难耐,想要知晓得更多。
只可惜后面也有来得早的臣子跟了上来,竟是不好再问了。
等着皇帝临朝,满朝文武都知道萧安昨日夜宿东宫了,也有不少人知晓了萧安在东宫里也没闲着,为的可是正事。
萧安就踩着这个点,第一个上了折子,说是不负陛下所托,把该写的都写了。
皇帝哪还不明白萧安这套路的,也不想萧安在此时因这些事被攻讦,便让身边的太监拿了上去,也并未让人念出来,让臣子们心里都有些没底。
许多人暗自都猜出了当与三关有关。
三关通商具体该如何,乃是大事。
其实争论点在哪,朝廷里的人也都知道,并未有什么能隐瞒的地方。
要说朝廷里的臣子,更喜欢的还是让商贾在边关直接与关外交易,朝廷行监控之举就好。
其中缘由,自然有如此商贾们为了讨好官员顺利与关外交易就会不断的打点朝廷上下,也有许多官员其实族中、亲戚里也有行商之人想要借此牟利。
至于国库,反正大庆朝以农为本,税收多来自田土,在许多臣子眼里想来也不差商贾这点税银。
朝廷里就为了此事,又争论了一日。
散朝之时,萧安就往外走,准备回府蒙头睡觉,在东宫里一夜虽有歇息,却是坐着睡的,跟躺着睡完全就是两回事,这觉还是要补的。
因那一封折子的事情,萧安才出了议政厅,就被人拦住了。
萧安看了来人是谁,正笑着准备打招呼,就见得太子身边的小太监上前来,先给两人打了招呼,才与萧安道:“萧元帅,太子令奴婢在此等候,请元帅去东宫商议三关之事。”
萧安顿时想起太子说的要她读书识字之事了,一张脸就垮了下来。
拦着萧安的臣子见萧安脸色,也以为自己明白了,就不再打扰,道:“萧元帅还是先请去见太子了,有事我等有空再说也一样。”
萧安听得想翻白眼,明明是他把自己拦下来的,结果话里话外好像是自己找他一般,这人是有毛病是吧。
不过萧安也来不及问那人是否有毛病,那臣子就一甩袖子就走了,只得憋着气跟小太监往东宫里走。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太子:连折子都替你写了,看看孤对你有多好!
萧安:(对手指中……)我一直都说了太子对我好啊~~
太子:愤怒脸)可是孤的重臣,孤心爱的你,竟然大字不识几个!传出去都丢脸死了!你还好意思么?你好意思么?
萧安:读书又不能多杀几个敌人……
太子:哎呀,我胸口好疼……
萧安:正直脸)殿下说得对,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
这一章甜吧,甜吧?请叫我甜甜凉!甜甜凉就是我!(づ ̄ 3 ̄)づ
PS:专栏收藏满200啦~~争取明天能双更,么么哒。
第182章 1.28
温行闵这辈子,许就遇到这么一位学生,让他把几十年来的教养,一口气都给掀了。
说识字吧,就比目不识丁的要好一点,典故知道一二,诗词死记硬背有几句,都不成首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拐个皇子倒插门 完结+番外 (彩衣妖妖) 言情小说吧VIP2016.4.30完结她不过是山大王之女,只想占山为王,娶个英俊的夫君,生一堆的娃娃,然后快乐的打劫。他...
-
华枝春满 (渝念怬) 起点VIP2016-04-26完结帝京徐家府,封阁拜相院,一世繁华,簪金华衣. …… 人心向来都是偏的,她从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