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妙音看着猫儿这么装恶人,原本的担心一下子消失个干净,她伸手就捏住猫儿的脸颊。
猫儿被捏个正着,立刻就张牙舞爪的扑过来。萧妙音一个措手不及就被扑倒在床上。
萧妙音今天身上衣裳是新制的,头上最多挂上一对珍珠,腰下佩带一只香囊和压裙的玉佩,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戴了。
反观猫儿,腰间的蹀躞带上挂着火石匕首还有其他什么之类在草原上用得着的东西。一动起来叮叮当当作响。
萧妙音和猫儿在床上掐成一团看起来好像是在打架,其实不过是在闹着玩儿。萧妙音一脚踹在猫儿腿上,猫儿不但不生气,反而咯咯的笑个没完。
反正那边的贵人们想起要见她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干脆和猫儿玩算了。
两个闹腾了好一会,然后宫人过来给两个人整理衣着和头发。
宫人们将温热的蜜水奉上来,每年皇子们都会在万寿宫来上这么一出,都是好动的年纪,根本就压不住。
宫人对这种情况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要是你到我那里就好了。”猫儿整理干净坐在床上敲着萧妙音一口一口的喝蜜水,嘟着嘴说道。
他平日的玩伴不是小黄门就是那些侍读,那些人看都看腻了,公主皇女们他一招惹,阿娘就会把他给收拾一顿。瞧着阿兄有,他看着好眼热的。
萧妙音一听差点把口里的水给喷出来,当初太皇太后想要促成她和这个奶猫的时候。猫儿可是通红着一双眼睛说坚决不要她来着。
“……”萧妙音哭笑不得的看着他。
猫儿被盯得险些炸毛,“怎么,你不肯么!”
“……”萧妙音默默转过头去。
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
拓跋演今日元旦宴请群臣,到了黄昏时分,他回到昭阳殿,喝了一口温汤,胃里才好了一点。
这种宫宴上的菜肴,大多是好看,但是吃到嘴里是冷的。
平城的新年滴水成冰,这么冷的天里自然是吃些热的才能舒服点,可惜就是元旦日才是最受折腾的。
换下身上的鲜卑装束,拓跋演让人给自己换上汉家的宽大袍服,头发任然是鲜卑人的辫子。
他乘坐步辇到东宫。
此刻觐见东宫的贵妇们几乎已经离开了,只留下博陵长公主,罗夫人也没在。
拓跋演进殿,抬头就瞧着一个米分色襦裙的小姑娘站在那里,脸蛋白里透红,一双眼睛又大又亮,看到人想靠上去轻轻咬一口。
☆、第49章 童婚
萧妙音今日换了一身米分红的襦裙,头发梳成包包头,下面垂着几颗小珍珠。身上没太多少配饰,她安安静静的坐在下首,双手交付在膝盖上,垂着头安静的很。
那边小黄门尖利不阴不阳的声音响起,“陛下至——”
长信殿中的人几乎没动多少。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是长辈,而博陵长公主自持自己是天子姑祖母的身份也没动多少。倒是一同来的博阳侯夫人小慕容氏,从床上下来跪拜天子。
萧妙音和赶紧的和这位夫人一样起来,摆出恭谨的姿态来。
以前在西昭阳殿的时候,小皇帝和她朝夕相处,她即使没有把小皇帝当做情人看,心里也是不怎么见外。如今太皇太后差点把小皇帝给搞死,萧妙音作为太皇太后的侄女,再面对小皇帝难免就心虚气短,有些不敢抬头了。
这种面对受害人的滋味真是太糟糕了。
拓跋演从殿外走进来,即使坐在步辇中,身上还是带了一丝冬日里的冰寒之气。
“儿拜见大母和阿娘。”拓跋演比以前高了也比以前瘦了,而且脸色苍白,显得他身体有几分不好。
“大郎来了?”太皇太后见着这个孙子,嘴边含笑,“起身吧。今日是元旦,又是一家人,只是祖孙,不论君臣。”
“诺。”拓跋演面上露出微笑,看上去似乎很高兴。他从茵蓐上起来,瞧见那边跪伏的人,“都起身吧。”
“唯唯。”萧妙音从地衣上起来,回到榻上。小皇帝和太皇太后的话听了个满耳朵,她都佩服太皇太后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前段时间闹腾这要废立的是太皇太后,如今又说只论祖孙不论君臣的也是她。这场面话联合之前的事,听到耳朵里总有那么一丝半分的讽刺,
而小皇帝也是一副说的很高兴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怨恨的模样。要是猫儿这会恐怕已经老大不高兴了。
说起来,猫儿的心计远远没有这位大兄,隐藏的这么深。
被关起来差点饿死,心里一定会有所怨恨。萧妙音左看右看,都不觉得小皇帝是那种以德报怨的人,可是这位才十一岁的小少年,偏偏没有露出一丝在面上。
“今日大母身体可觉得还好?”坐在床上,拓跋演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那边坐着的萧妙音,几月不见,瞧着竟然是比离开的时候稍微瘦了一点,不过脸色很好。回去之后应该也没有被怎么样。
宫廷中什么人都有,捧高踩低更是常见。萧家家风如何,他也听说过一二,而且那位燕王平日的为人处世也能瞧出些许了。
他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面上满满的都是一个孙儿对祖母的关心。
何太后立即笑了,“瞧大郎多孝顺,才进来就问阿家身体如何。”何太后今日累的不行,权力她手里没有一分,但是元日大朝会上该受的累,是一丝不少。而且朝会之后她还不能在长秋宫内休息,还得到万寿宫长信殿这边来,表示一下自己作为儿媳的孝顺。
太皇太后笑的很开心,她抬头,“大郎最近身体如何?”
拓跋演冬日里只着单衣,三日水米未进,又被杖打一顿。他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只不过才十岁,十岁男孩的身体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自然是病了一场,尤其这胃上的毛病还重一些,这段时日,肉食也不敢多用,都是多食用那些粟米粥和汤药慢慢将脾胃调养回来。
“多谢大母挂念,儿已经好了很多了。”拓跋演答道。
萧妙音坐在那里看着拓跋演和太皇太后祖孙情深,牙根一阵酸。她偷偷瞥了瞥那边的博阳侯夫人,也就是她的婶母。
小慕容氏这会嘴边噙着一抹笑,她也不插话,坐在那里只是听太皇太后还有拓跋演说话。至于博陵长公主,面色有些古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好事。
萧妙音哪怕没有和嫡母有多少接触,但其性情,她还是能够在宫中听到一点风声的。
宫廷其实就是各种消息跑的飞快的地方,只要有心多少都能得到蛛丝马迹。就看有没有那个本事给拼凑起来。
其实她挺开心嫡母不管家的,其实嫡母管家也只是管管衣食住行这类的,教育大权几乎还是在父亲的手里。不然当初她怎么一股脑的到萧斌面前卖萌,而不是花费心思讨好长公主。
长公主能给的太少,不如直接在家主身上用力更好。
“好了就好,毕竟日后许多事还是需要大郎你来。”太皇太后靠在凭几上,“老妇老了,这江山日后还是要大郎啊。”
何太后一脸伤感,心里却是在冷笑。老太婆装的倒是挺像,要是真的觉得老了,何必紧紧攥住手中权力不放?敢不敢让别人稍微喝点肉汤?
“大母此话是让儿无地自容了。”拓跋演听到太皇太后这话,立刻就从床上起来,垂手站在地衣上。他诚惶诚恐的模样瞧得萧妙音这个旁观者都开始不安起来,好像下一刻这个小少年就要跪下来对着太皇太后磕头了。
“儿年少,能有多少本事?”拓跋演言辞诚恳,他双眼含泪,“一切事还需要由大母来定夺!”
何太后瞧见拓跋演这样,心里一时半会不知道是该笑这位小小年纪的天子,竟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骂他是个狡猾的。
“你这孩子,真是让老妇放心不下。”太皇太后长叹一声,她指了指旁边的床,“你身体不好,还是赶快去坐着。”
这幅架势,好像拓跋演是个病秧子一般。
“诺。”拓跋演答了一声走到床上坐下。
“启禀陛下,桃汤和五辛盘等物准备好了。”一名小黄门上前禀告道。
这些都是新年里用到的东西,太皇太后点头,“拿上来吧。”
宫人们鱼贯而入,手上的漆盘上放着一只小金盏,殿中的贵人每人一个。
萧妙音接过来一看是桃汤,所谓桃汤就是以桃枝桃叶桃茎浸煮而成,桃在时人眼里有驱邪伏魔的法力,所以新年里用这个可以镇压百鬼。
“喝了这个,这新的一年里,百鬼不能近身,身体安康。”太皇太后道。
“唯唯。”宫中除了皇帝能够在太皇太后面前用诺之外,其他的人包括何太后在内都是用唯唯。
萧妙音喝了一口,差点把嘴里的桃汤给吐出来,她以前就不爱喝这个,觉得味道怪怪的,宫里头的桃汤加了蜂蜜,可是她还是觉得味道怪。
宫室中没有人注意到她这个小辈,几乎都是围着太皇太后在转。
小慕容氏就是来太皇太后面前混个脸熟,好让太皇太后别忘了她家。她腾出精力来听上面两位贵人的对话,分出稍稍眼风来打量那边的小娘子。
米分色襦裙的小娘子才八岁,年纪小,但长得米分嫩可爱。看着乖巧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