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女 [封推] (沉默的美伢)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沉默的美伢
- 入库:04.10
刘老爹不得不去劝万氏了:“你就别气了,明**闺女回来,可不得给你撑回场面来!
等你百年了,闺女肯定会孝顺你的,那两房较上劲了,咱们也管不来,随他们去吧,反正日子得过着。三房还有五两银子的月钱呢?
不愁吃喝,二房一家本份肯干活,也不缺吃喝的,再说还有刘美可以贴补一些。现在刘美婆婆不是待刘美好多了吗?这样算算,咱们一家可不比村里其它家强多了!”
万氏让刘老爹这么一劝,心里舒服多了,自己何必同一个死人较劲。再说了这人都死了,就算烧再多的纸钱她也吃不到喝不到。
供那么大的肉包子,最后还不是便宜村里的乞丐了。难不成那死鬼就能吃上不成,自己活的好好的,可以吃肉可以喝酒,又哪点不如她呢?
可是想到那两房,万氏又气不顺了,现在才觉得黄氏才是个好的,老实本份,你不惹她,她也不会惹你。
反倒是马氏以前惯会光说不做,现在成天就指着刘梅那些月钱,本来说好要分些给自己,到头来一个字也没给自己。可是人家说起刘梅的丑事来,还不得捎上自个。
现在村里人多看不起自家,万氏心里一清二楚,自家几个孙子说亲也艰难。好人家嫌弃自家名声不好听,穷人家两个媳妇又嫌弃人家穷没陪嫁,搞到现在也没正经说上媳妇。
放眼村里,像自个这样年纪的,都当上太奶奶了,想想万氏就不服气,就怪上两媳妇自作主张,给孙子说样的事,都不让自己沾手,可是要出银子时,还得寻自个要。
上次闺女来信还说那小妾生了个儿子,现在她婆婆成日里惯着小妾,根本不把自个放在眼里。刘真没少受那小妾室的气,这事自然就怪到刘梅身上了,好好的让人休了,又干那等子下作的事。
好不容易攀上知府大人了,偏偏知府夫人是个母老虎,把刘梅关在后院根本见不得人,也不知是死是活呢?
刘真婆婆看不起刘家的门风,也看不起刘家人的做派,把闺女教成这样,能是什么好人家。刘真因着刘梅的事,没少让那小妾刺,可是却没处还嘴。
而且姑爷又宠着小妾,根本不大去刘真屋里了,刘真在府里成了空架子。虽然管着府里的事务,可是却沾不到钱边,但凡要支银子都得她婆婆同意了。
可是那小妾成日里又是打新首饰,又是吃燕窝补身子,她婆婆都不说一声,偏偏刘真支点银子,她婆婆却像防贼似的。
还成日里叫穷,怪刘真把家没管好,该省的地方没省,刘真就气了,这里一房小妾成日里不是打首饰,
就是燕窝养着,自己又没吃上又没喝上的,难不成银子花自己身上了。刘真也越发清楚了,她婆婆就是想要刁难她,就是存心给她难堪和添堵。
万氏想到自己千疼万疼的闺女,现在成日里让人欺负,这心口又痛了。只得躺在床上骂:“这是哪个杀千刀的不让老娘好过,尽给咱们刘家生事,好好的孙女让人休了,又给知府做小妾。
两房媳妇成日里吵个没完,孙子们又说不上好亲事,这不是要逼死老娘是什么!”
刘老爹只得退出屋子,再听下去刘老爹又该头痛了,万氏这几年动不动就骂天骂地的,这可是年初一呀,就让万氏这么骂上了。
刘老爹真是心烦,难得的生上气了,也不管家里的事了,直接关了院门回侧屋去睡了。这也是刘老爹同万氏成亲这些年来,第一次生气,第一次去侧屋里睡。
等黄氏和马氏带着儿子们来吃饭时,才发现屋里冷锅冷灶的,什么吃的都没有。老太婆居然发脾气罢工了,马氏立马拉长了脸往屋里去。
黄氏虽然和马氏不和,可是这些年同马氏对上后,才发现好处了,以前自己老实本份,事事听从婆婆的,不仅落不到好处,反而处处受气吃力不讨好。
现在跟马氏闹上后,胆子放大了,也同马氏一样不把婆婆放在眼里,这才发现以前看着严厉的婆婆,其实就是一个软柿子。
你老实她就欺负你,你横她就软了,现在黄氏同马氏一样,来婆婆这里吃管吃饭,不管干活,时不时还要埋怨婆婆几句。
每次把万氏气的不行,可是再来万氏还得做饭,她得做给她孙子和儿子吃呀!rs
☆、第两百五十六章 攀交情
这一边马氏和黄氏正同万氏吵着呢?那一边刘月家热闹着,张氏早就准备了许多的红包,都是给村里小孩子的。(首发)
所以但凡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会上刘月家来,一来图个喜气,二来也可以让个孩子得个红包,三来自是要见见康城数得上号的大掌柜刘月了。
张氏把丫鬟们也带来了,家里茶水就没断过,但凡有人上门张氏必会上茶上点心。
刘月家的小院子里坐满了人,正好这几天天气好,虽然天冷,可是有太阳出来。
正好大伙就是在刘月家院子里坐着晒太阳,又有茶水可以喝,又可以吃上点心。又可以聊聊这一年里的大小事儿,媳妇们也难得有空闲,能有个地聚在一起闲聊,可不聊得欢着呢?
孩子们更不必说了,有茶水喝,有点心吃,又能放心大胆的玩,自然高兴极了。刘月家院门可出出进进的,人人脸上都带着笑。
张氏得和每一位上门的大娘们应酬,人人都会说张氏好福气,儿子女儿都成材,现在过着有钱太太的日子,连丫鬟也好几个使着。张氏到底腼腆,让人这么一说道,总会脸红几分。
然事高兴的请大家院子里坐,接着又指挥着丫头们上茶水,上瓜子,上花生什么的。虽然都是乡下人惯常吃的,可是刘月家人多热闹呀,乡下人过年就图热闹,也好沾沾喜气,来年大丰收。
刘柱不习惯让人吹捧,所以完全当起打杂的事,只管同丫鬟们一起忙着烧水,忙着装干货和点心。这些都是张氏在城里时就买好的,每年都一大车的拉到乡下来,可是没几天就吃完了。谁让自家过年人多呢?
刘月则忙着应付上门来拜年的绣娘们。单刘家村就有不少的绣娘,其它村子的这两天抽空也会来,刘月待人实在给的工钱也合理人,做的好做的多肯定工钱高。
不像有些老板,只管派最累最重的活,可是给的工钱也不高。绣娘们做活刘月都尽量让她们八个时辰轮一次,这样即可以让绣娘们休息好,又不会太伤眼睛,不然没日没夜的绣不累死才怪呢?
有些绣得精致些的绣活,绣娘们更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宁愿交活晚一些,也不要急赶急,到时候绣活没做好,反而让客人们不高兴。
刘成也忙呀,十里八乡读书的学子们全来了,就是想会一会刘成。
听说刘成在城里书院一直很受老师们器重,自然盼着能得刘成指点一二,读书人可都盼着靠读书光耀门楣呢?
刘成这边一桌子全围着人,大的有比刘成年长的,小的有刚入学开蒙的。刘成也不保留,有问必答,而且待每一人都客客气气的,倒有几分读书人的气度了。而边上听刘成说话的学子们,不管大小全是一脸的崇拜。
这眼神当年刘月在刘成眼里也看到过,就是刘成在听顾玉楼谈诗论句时,也会这样看着顾玉楼。没想到自家不长进的弟弟,也能让人崇拜一把。
刘月觉得这得好好谢谢顾玉楼了,听刘成说顾玉楼一直与他有书信往来。想必顾玉楼对刘成的指点和鼓励不少。这才让刘成这几年慢慢成长起来,在书院也算得上名号了。
在康城的小姑娘们,也都知道刘成这个名字了。虽然一听就是乡下人取的名字,太简单了,可是人家却有才华。
少女们提到刘成,也会有几分脸红,刘月铺子里来选衣裳的小姑娘们,常常会提起,所以刘月这才想到,自家弟弟也可以谈亲事了。
看来弟弟这些年在书院名声不错,这才传到内宅少女们耳朵里了,这一家有女百家求,自家弟弟怕也让康城的少女们惦记上了吧!
张氏看着儿子好说着“之呼者也!”什么的,一句也听不懂,可是却知道谈正事呢?所以让丫鬟们先把刘成那一桌的茶水供上,可不能让这些读书人少了茶水喝。
通常这热闹的景况,一直要持续到年初五刘月一家回到城里时才完,而刘月一家走后,村里人也会觉得冷清不少。年初二时,刘月一家早早就开门了,自是又开始各自忙碌的一天了。
而刘真也在这一天,带着两个儿子回刘家村了。两个儿子现在都大了,早就进城里的学堂念书了,只是学业并不出众罢了。
为些刘真婆婆没少怪刘真,刘真婆婆也想出个做官的孙子,把一家商人的身份换换。虽说商人现在地位高了,可是做官多体面呀!去哪里都能得人高看几分,也是世人一致认同的正道。
刘真婆婆也听说刘月一家在城里过的不错了,可惜让亲家万氏赶出刘家这一支了,为些刘真婆婆可把万氏鄙夷到死了。这么有助力的血亲都不要,真是笨的可以,乡下人就是眼皮子浅。
只要你占着继室的位置,刘月一家一样得孝顺你,一样得同刘真亲近。谁都想名声好听,自然不愿落得个不孝父母,不敬长辈的名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