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我避之不及,所以在最后还是拒绝回宫里居住,打算到旧都和大皇姐住在弘圣宫里。
这事我和大皇姐打过招呼,她自然是满口答应。母后知道没法劝我,只好答应了我的请求。
就这样,王家从此后成了佛门之地。曾经的婆母罗氏被安排到另一处住处,虽然宅子没有曾经的王家大,好在地方清静,坏境还算优美。我派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隔三差五地去看望她一回。
她起初对我很是怨怼,说我是仇人之女,很是仇恨父皇处死了王谊,但我说了,那是父皇的决定,我没法改变。渐渐的,随着日子的推移,她便不再那么地讨厌我了。
……
……
有一件事我没有想到,弘圣宫居然住着四皇兄这个家伙。
我玩笑地对大皇姐说:“大皇姐,你这里快成了避难所了,专门收留小猫小狗。”
自从我来后,大皇姐开心多了,乐呵呵地说:“我的好皇妹怎么会是小猫小狗。”
四皇兄闻后以为我说的是他,有些气恼地说:“你才是小猫小狗,我可不是。”
我闻后仅是瞥了他一眼,随即懒得理他。
四皇兄在大兴善寺清修,学会了很多武艺。自从他回到大兴后,有不少大臣在背后非议他,说父皇讨厌他,所以不让他出镇益州。
他气愤愤地对旁人说,父皇是喜欢他才把他留在大兴。
有大臣看不惯他的行为,直说:“若是皇上认同四皇子的行为,怎么会让四皇子到佛门清修。四皇子在佛门境地没学到谦逊的态度也就算了,居然在大兴里大言不惭。”
四皇兄气愤地在对方面前耍起功夫,屡次冲到对方面前,最后吓得这位大臣卧病十日有余。从此,整个大兴城都知道四皇兄武艺高超,性格又暴躁,谁都不敢得罪他,更不敢在背后非议他。
父皇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许官员给四皇兄安排住所,没想四皇兄投奔到大皇姐这里来了。
父皇怜爱大皇姐,不但每月有金银份额分给大皇姐,还留下不少宫人专门伺候她。
所以在大皇姐这里一样不缺。父皇待我来到弘圣宫后,送了很多东西过来,还派了不少宫人和护卫。
父皇还是疼我的。安顿好一切,我便入宫谢过父皇。
父皇觉得我没在宫中居住有些遗憾,不过总好过我继续留在王家。他说:“你四皇兄那个讨厌鬼住在弘圣宫。他若欺负你,你让护卫直接打他,不用事先禀告父皇。”
我笑笑说:“四皇兄现在武功厉害得很,父皇的护卫都不是他的对手。父皇莫要担心。四皇兄谁都不怕就怕大皇姐。大皇姐说了,若他敢对我不恭,直接把他赶出弘圣宫。四皇兄这一听,脑袋立刻耷拉下来,哪还敢和我对着干。”
一旁的母后笑了:“你四皇兄这是遇到克星了。这样也好,有你大皇姐管着他,他总算没犯事儿。”
父皇颇有遗憾地说:“只可惜你大皇姐一直不肯接受公主封号。这快成了朕的心病了!”
“没事的,父皇。有阿五在,阿五会帮您的。这也是阿五不愿意回宫居住的愿意之一。”我又想到一个离宫居住的借口。
“哎呀,你这个鬼丫头。”父皇指着我笑骂:“敢情父皇让你住在宫里,还是父皇考虑得不够周全了。”
“那是。”
转眼到了五月,西梁国传来不幸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忘了写王谊死亡的具体日期了。他是开皇五年四月壬寅日被隋文帝赐死家中的。
没有专门黑女主的大皇兄杨勇,历史记载他的确风流。至于上文他多女人的原因是我的推理,不过也很有可能是他真的很风流,本性如此。
☆、第054章 晋江网独发
这月西梁国国主萧岿得了重病身死,临死前上奏章,感谢父皇把我赐婚于他的儿子萧玚。
随后,西梁国太子萧琮继位。
父皇看到奏章,很是伤感,不但因萧岿的突然辞世叹息哀悼,更因我的婚事被耽搁下来而苦恼。因为萧岿一死,萧玚就必须守孝三年不得婚嫁。
父皇愁眉苦脸地对母后说:“眼看阿五及笄,还有一年就能嫁到西梁,谁想萧岿这一去,阿五又得多等三年。想我大隋堂堂公主,却成了大龄剩女,成了天下的笑柄!哎~~这都什么事啊!”
母后怜爱地看着我,在一旁唉声叹气。
我倒是无所谓,安慰他们说:“父皇母后不必为此事太过忧心。阿五能留在大兴多陪陪你们岂不是更好。”
“阿五,你今年就要及笄成年了,有些事情是时候告诉你了。”母后看了看父皇,见父皇点头后,才说:“血气方刚的男儿,到了婚嫁的年纪,却不幸碰到守孝三年不得婚嫁。西梁国的风俗可不是我大隋的风俗,他们没有规定守孝期不能宠幸妾室。这萧玚万一耐不住守孝的凄苦,和别的女人生了孩子,阿五你嫁过去岂不是要受委屈了。”
我眨眨眼睛说:“那父皇母后不是有理由拒绝这门婚事了,反正当初两国议亲也是口头协定,并没有走正规的定亲流程,再说了,待三年后,我大隋说不定早已灭陈,收复中原,还惧怕西梁国不成。”
“没走定亲流程是因为你当时还在守孝。”母后觉得我前面的理由说不过去。
父皇却说:“阿五说得对,三年时间足够大隋准备南下灭陈的事。我看到时候,这天下人谁还敢笑话我的阿五是大龄剩女,哼!”
父皇没想到事情的发展于我更为不利。整个大兴城再次转出我克夫命的谣言,说我不但克夫,还把公爹王谊克死了,就连与西梁议亲的未来公公萧岿,还没等我过门做儿媳妇,也被我克死了!
我背上克夫克公爹的骂名。谣言不止,更说我指不定会把萧玚也一并克死。
父皇再次采用上次处理谣言的方法,希望谣言能够停止,却没想这一次散播谣言的人更为厉害,他们似早已密谋好,有组织有纪律,凡被抓入大牢里的人犯皆守口如瓶,不肯供出谁是散布谣言的主谋。
谣言传到后面,变成说父皇的不是,说父皇主动与西梁国议亲,王谊本不知道,以为我和萧玚的婚事是国事,是西梁国一方主动提出来的,后来得知是父皇故意所为,才非常地愤怒,在背后非议父皇的不是。这件事本就是父皇不对在先,却没想王谊被冤死于家中。
我本不打算理会谣言的事,天下人如何看我,与我何干,但我不能忍受他们这般中伤我的父皇。
大臣们不断地商讨对策,有人说开仓放粮,救济贫困地带,使父皇的名声好转;又有人提出动用国库,出银建塔,让百姓感受佛主的教化,诚心向佛,就不会围绕父皇处死王谊的问题了。
虽然大臣们嘴上没说,但我知道我已从他们心目中那个道德高尚的公主,变成了牵连父皇受罪的有过公主。
若不是因我之事,父皇岂会陷入谣言的中伤中。
关于我克夫的谣言甚至还传到了西梁国。有消息转入大隋,说现任的西梁国国主萧琮很担心他弟弟萧玚的安危,真心害怕我把萧玚也一并克死,却又惧怕大隋,不敢提出与大隋解除联姻的决定,遂让人安排,让萧玚宠幸女子。这样一来萧玚能够得个一儿半女,就算被我克死,这萧玚也算留后了。
他们想着,待萧玚过了守孝期,若还没身死,我这个过门媳妇,也不能说萧玚的不是,更不能怪罪西梁薄情,谁让我是克夫命,没有拒婚,已是尽情尽意了。
我想他们大概还在背后抱怨我把未来公爹萧岿给克死了吧。
世间真是荒谬,人云亦云。
我不能坐以待毙,任人中伤。
我入宫和父皇商议整件事的处理过程。父皇认为可行,许可执行。
先把西梁国旧主萧岿的亲笔奏章命人表好,高挂于城门之上,即可让百姓清晰的看到,又不会让他们碰触到。另在一旁附上说明,说西梁国旧主临终前感谢父皇的赐婚,并加以偷换概念,说这是西梁国主动提出与大隋议亲的证据,父皇与王谊本就是旧识,若不是西梁国主动提出议亲,父皇怎会冒着被天下人说薄凉的风险,答应把我赐婚于西梁。
又过一日,把牢中本就该处于死刑的囚犯,押于闹市,当众斩首。不过他们的罪行,变成了前朝余孽,在背后散播谣言,并蛊惑王谊,使之君臣离心,犯下密谋造反的罪行。
我没想父皇真把王谊密谋造反的证据摆给百姓们看。曾经的婆母罗氏得知后整日闭门不出,再也不想理会于我。
至此中伤父皇的谣言不攻自破,但关于我的谣言还是没有消除。王奉孝与四皇姐的关系是皇室丑闻,是不能公布天下的,若是公布天下,百姓定会同情我的遭遇,而不会中伤我。为了皇室的颜面,我必须把真相的苦果咽下去。
我何其无辜又何其无力。父皇把我昔日对大隋的功绩,贴榜告知天下,言我未及十岁便主动要求嫁入王家,是为了拉拢王家,使北周宣帝顺利禅让于父皇。我小小年纪便如何深明大义,怎会是克夫之命,当朝的命相大师韦鼎完全不认同此歪理邪说。最后还说,若不是我下嫁王家,岂会有今日的大隋盛世,若说我克夫则是说大隋克这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