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沁儿倒是很理解,郑伯景当初在临川时,就算施知县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但是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施知县本身就不是那种贪婪、个性强硬的人,二来才是郑伯景在临川有威信,会做人,吃的开。
现在郑伯景已经离开临川,去了鄱阳县,而新来的刘知县又是个贪婪无度的人,本着最后一次任职,能刮多少,就刮多少心态,出手狠辣不心软!
俗话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
官员的俸禄有多少?这白花花的银子,还不是各种暗黑收入么!
而郑成凯,他虽然继承了郑伯景人脉,为人也油滑而有本事,以小小的年纪,能够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
想想郑成凯今年也才十八岁,搁在前世,妥妥一个高中生呢!
“田叔今天已经警告全村的人了,以后防着点生面孔,并且多余的话也不要乱说,又吩咐我做事低调本份些,不要太引人注目了,所以给村民换白银的事情,还得看看再说。”
虽说这一次出钱的是张家兄弟,但是村民依靠这两个作坊,也是在农闲时赚了不少收入的,若是这两家作坊出了大事,村民们多少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榨糖作坊,如今整个富足村的人,多多少少都种植了甘蔗呢!
要是榨糖作坊出了问题,那些种植的甘蔗的人家就得打水漂了。
杨氏点头,也觉得自家还是低调些,省的引起那贪婪的刘知县又来刮一次地皮,心里则盘算着日后要和村里那些长舌妇好好说一说,千万可别再乱说了。
忽然又想起村里的砖窑和陶窑,好奇的问着:“大哥家的砖窑陶窑不用孝敬吗?”
“原本也是寻了名目要的,不过因为毕竟大哥家也不靠卖青砖赚钱,那砖窑一年有一大半时间是空着的,加上有郑少爷和田家兄弟的说话,也就算了。”
张志仁感慨不已,果然还是衙门有人好说话啊。
不然凭着刘知县这德行,不知道要再出多少血,才能够满足他呢。
“爹,那二百两是现在交,还是等榨糖卖糖之后再交?”张沁儿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现在交自然也是拿的出来,但是这样轻易拿出二百两来,肯定会让人觉得她家有钱,可以随便宰。
到时候难免刘知县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不停的巧立名目,她家就得不停的孝敬银子了。
☆、404.第404章 :太黑
想到这里,张沁儿赶紧说:“爹,这钱咱们是得给,但是不能给的太轻易了,到时候你得拉下面子,多哭一下,就说咱们家赚的钱,今年都买了地,然后地里的甘蔗也还没有收割,钱都压在上面,暂时没法孝敬之类的。”
对于女儿的机智,张志仁已经很习惯了,说:“这个田叔也说了下,大意也是如此,你放心吧,到时候我会看着办的。”
看张志仁明白了,张沁儿也就不多话了。
自从村里人都知道新缴纳赋税的方法后,气氛就低迷了许多,有些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的,更是****哭丧着脸。
山里野果子什么的,已经捡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捡茶树籽和板栗了,原本这事大多是妇人带着孩子去山里捡,现在汉子们也纷纷拿着麻布袋上山了。
每次下山,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将山货送到张沁儿家。
往年因为日子好过,大家都乐意将山货留下,自家享用,今年赋税翻了几翻,大家缺钱的很,想着能卖几文钱,也得几文钱了。
对于这种情况,张沁儿家自然是很乐意的,并且将每样山货的价钱都调高了一文钱。
一文钱虽少,累积起来也不少了,也算是他们张家的仁义了。
趁此机会,张沁儿家算是又刷了一笔威望值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里的山货越堆越多,多到杨氏每天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像野葡萄这种新鲜的果子,就得趁着新鲜将葡萄洗干净,晾干水分,捏成碎葡萄,放糖搅拌,再放进橡木桶中发酵酿酒。
而茶树籽是需要摊开暴晒几天,再去壳,清理出里面能够榨油的茶籽的,这晒需要地方,剥壳需要人手,往年东西不算特别多,还好处理,今年多了几倍,杨氏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于是村里一些身体较为羸弱的妇女和姑娘,她们都不方便上山捡山货的,就被杨氏请来家中帮忙,又安排冯氏在祠堂那边设立一把秤,山里捡回来的茶树籽直接到祠堂称重,称重之后,就直接摊在空地上晒着。
到晚上时,方家兄弟再将茶树籽全部装袋,放在祠堂屋檐下。
张沁儿点了张乐儿、赵小花、黄小丫等几个姑娘,她们拿出好几个大木盆,开始将晾干的野葡萄捏碎,这个过程,若是给小孩子玩,一开始她会觉得有意思,但是若是一直维持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动作,即使不累,也会很烦的了。
所以甜儿就处于帮忙一下,又疯跑一下,又帮忙一下的状态中。
今年野葡萄也多了不少,所以张沁儿去年准备的橡木桶不够用,又搬出好些坛子出来,多余的野葡萄汁则放进坛子中。
这些杂事足足忙活了五天,才算做好。
张沁儿看着杂物间里摆的满满当当的橡木桶以及坛子,下意识觉得手指酸痛不已。
这几天,算是捏了几千斤葡萄吧!
等这一批葡萄酒酿好,喝上一年都有余的了。
山货渐渐的都捡的差不多了,大家又得开始忙着挖红薯,随着红薯一担担被挑回家,红薯粥立马成了大部分人最新的早餐选择了。
傍晚,结束繁忙一天的张家人,难得悠闲的坐在院子里,看着每间屋子都堆满了东西,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
张沁儿则感慨:“原先我以前咱们家算大的了,现在才觉得一点都不大啊!这么些东西,就已经塞满了。”
不说杂物间和空着的厢房,就连张沁儿住的房间墙角,都堆着两麻布袋的茶树籽了。
这还不包括乌桕籽!
乌桕籽这几天已经进入成熟期,站在山下一看,裂开的白色种皮在红色的叶子中,十分的显眼。
张志仁也想到即将成熟的乌桕籽,说:“方家那边还有空余的地方,到时候乌桕籽就堆在那里一些,另外你三叔家也有几间空屋子。”
也只能这样了,等茶树籽和乌桕籽榨成油之后,就能够少占许多地方了。
一家人又说了会闲话,张志仁就起身朝屋子走去,他说:“明天我要去趟县城,得早些睡觉了,你们也早些睡吧,这几天够累的。”
因为大量收购山货,家里放的那些铜钱早就花光了,所以张志仁明天打算去县城换一些铜钱回来。
第二日,一大早张志仁就出门了,张沁儿和福儿一个都没有跟着,这几天在家里累的半死,她们两个一点逛街的心思都没有,倒是冯氏搭着顺风车去了。
一年两季的乌桕蚕茧已经下来了,自家和村里其他人家的蚕茧累积在一起,也有不少份量了,所以冯氏趁着顺风车,把几个麻布袋的蚕茧都帮上车,这些麻布袋占了不少地方,最后冯氏都挤不进去,只好和张志仁坐在一块了。
除了蚕茧,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袱,里面装着的是最近绣的绣活,等今天回来后,这些东西至少也会换不少银子回来。
所以冯氏脸上的笑意十足。
这一日倒也稀疏平常,等到下午的时候,张志仁和冯氏就回来了。
冯氏是笑着去的,自然也是笑着回来的,一下车,就对杨氏她们说:“卖的价钱还不错,今年总算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具体多少她没有说,杨氏也没有问,只真心替他们高兴,有了这蚕茧银子,她家的日子总算要好过不少。
只是张志仁却有些闷闷不乐,等到只剩下自家人时,张志仁才把闷闷不乐的原因说了出来。
原来这次张志仁去县城换铜钱,发现银价又涨了,涨到一千一百文换一两银子了!银子换铜钱,却是一两银子换一千文。
杨氏惊呼了声,说:“多了一百文?这也太那个了……”
张志仁郁闷的可不止这一点,说:“除了这个,我到粮铺打探了下,发现好几家粮铺都黑心的很!临近赋税日子,县城到处都有挑着白米的人寻粮铺去卖白米,明明是上等的白米,粮铺的人却偏偏说是下等的,一下子说是去年的陈粮,一下子又嫌弃里面掺了石头米糠,反正不管怎么样,价钱压的太低了!”
张志仁这话说出来,杨氏还没有反应过来,张沁儿却瞬间明白了!
☆、405.第405章 :太多
不是奸商心太黑,就是和衙门勾结,狼狈为奸!
种种手段使出来后,整个临川的地皮就被刮了一遍了。
张沁儿郁闷的很,虽然她对历史不是特别精通熟悉,但是也大概知道,此时所在的时间处于明末后期,一般朝代变更时,往往伴随着暗无天日的杀戮和残酷的现实。
而明朝的官员和军队都讲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了避免官员和军队在当地做大做强,往往是三年一流动,并且还要远离熟悉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