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宁静而清冷。
第二日一大早,张志仁和张沁儿吃过早饭之后,就和刘铭李氏告别离去了,那十斤红糖样品已经送给宏记,所以随身的行李便轻省了不少,张志仁没有接受刘铭的好意,乘坐刘家的马车出城去码头,而是自己叫了一辆两轮的骡子车,城门刚开不久,马车便哒哒的驰骋而去,这里离码头有些距离,但是张志仁归心似箭,不打算在城外住一晚,而是想赶上下午那趟船,等到临川时,虽然已经天色暗了,但是临川的码头就在城内,直接叫个车去自家宅子里住一晚就好。
对于这个安排,张沁儿没有意见,反正她也不是什么娇柔的千金小姐,这点奔波还是可以承受的。
在马车上时,张沁儿就仔细问过张志仁和宏记谈事的过程,张志仁也不保留,将整个过程巨细靡遗的说了出来。
张沁儿仔细听着,暗暗记下合作的价钱,运输归谁负责等等。
等完全听完之后,张沁儿也不禁感激起刘铭来:“这可多亏了刘老爷,这宏记的老板可真精明!”
张志仁点头,一脸感慨:“原本我还大意,觉得咱们已经千算万算,不会出什么漏子,结果这不知不觉就差点被绕进陷阱里了,你爹我啊……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张志仁摇头晃脑,唏嘘不已,也正是因为这份自知之明,所以张志仁一开始在怎么销售红糖方面,就同意张沁儿的提议,直接将红糖销售给一个大户,其余的事情就不用自家再操心了,否则开铺子或者散卖的话,简直就是折腾死人了。
“这次给宏记的红糖一共分两次,如今家里完成的红糖大概已经有一万斤了,具体的我还得回去再盘账一下,那些种植甘蔗自家榨糖的村民,也得说仔细才好。”张志仁开始盘算着回去后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张沁儿赶紧说:“这次榨糖最后能够榨出多少,我们自己都没有具体数目的,咱们和宏记签订的是三万,要是多了,或者少了,有说该怎么办吗?”
张志仁点头,说:“这是紧要的事情,我肯定说清楚了,宏记那边也说好了,虽然契约写着是三万,但是具体数目可以上下浮动,另外刘老爷也说了,若是超过三万,宏记不愿接手的,可以直接卖给刘氏商会,反正临川那边的杂货铺也是需要红糖发卖的。”
张沁儿刚点了点头,又蹙眉说:“只是口头上说好的?契约呢?给我看看!”
张志仁没有忙着拿契约,而是呆愣了一下,眼神发虚起来,张沁儿一看张志仁这发虚的眼神,顿时就明白了,肯定契约上没有写!
一时间她心里有些怪怪的感觉来,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若是两家合作愉快,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若是出了点什么差错,就得完全按照契约上所要求的来。
“算了,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张沁儿叹息一声,反而安慰起张志仁来。
“唉!”张志仁仰天长叹,懊恼的说:“没想到我还是留下一个漏洞了!”
张沁儿暗笑,笑着安慰:“这也没有什么,我是小心惯了而已!就算日后真有什么,也不过少余三万斤,咱们去别家买了差数就行,多了则再找小商户出手就是。”
张志仁先是仔细想了想,才点头说:“这也是。”
于是父女两个都默契的不再言语,车厢静谧,只有车轮滚滚和马蹄哒哒的声音,伴随着车夫抽打在马屁股上的鞭声。
因为出门早,又特意吩咐车夫快些赶车,愿意多出一些钱给青骡买饲料,所以在中午前,他们就已经赶到码头,张志仁拿着东西下车,掏出荷包结账,张沁儿没有急着下车,而是站在车辕上,眺望着繁忙的码头港湾,寻找着去临川的船只。
等她看到了,张志仁也已经把钱付了,挑着东西,两个人一起朝船只走去,发现上头已经有不少人了,于是赶紧找船家买了两个人的票,利落的上了船。
也是赶巧,那船家笑着说:“就差你们两个人了,这是今天最后一趟船,再晚可就没有了。”
张志仁忙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也算好运气一回了。”
大家笑了笑,那船家便开始叫人一起动手,把抛在岸边固定的锚起出来,扬帆,一路顺风而下。
船上寒冷,张沁儿没瞧什么热闹,赶紧拉着张志仁一块儿进了船篷里头。
因为天气寒冷,这船篷里头也烧了两盆旺旺的炭火,此时有不少人已经围着炭火烤手了,不时低语说些什么。
来时张志仁还找到一个梁举子说说话,回去时却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搭上话解闷的,所以一路静默无语。
等船只到了临川的时候,果然天色已经大黑起来,不过张志仁父女也不急,最后下了船,便在码头处寻了一辆驴车,朝繁花街的宅子走去。
坐了一上午的车,一下午的船,张沁儿觉得自己身子骨都要震碎了,想到即将回到家里,不由得松了口气,默默在心里算了算日子,发现可真是巧了,晗生他们刚好明天休沐,正好大家一起坐驴车回乡下去了!
☆、342.第342章 :见解
想到此处,张沁儿不禁露出一个笑容,觉得自己真是赶的巧合。
车轮滚滚,驴蹄哒哒,越发衬托着冬夜的宁静,等进了繁花街,车轮的声音又显得越发清晰起来,张沁儿探出头去,看着这安静的街道,家家户户都已经关门休息了,只有几家露出斑驳的光影来,张志仁付了车费给车夫,张沁儿则提前一步下车,拍打起大门来。
清脆的敲击声,引得宅子里的人注意,只听张志礼脚步急切的朝门边走来,嘴里说着:“来了。”
等到大门时,才问一句:“是谁呀!”
“三叔,是我!我和爹回来了。”张沁儿欢快的笑着。
下一刻,那大门便彻底打开,张志礼满脸笑容的迎了出来,看了张志仁和张沁儿一眼,高兴的说:“可巧,明天晗生他们休沐呢!外头风大,赶紧进来吧。”
“嗯,好咧。”张沁儿应下,不再寒暄,而是赶紧进了门,张志仁跟随在她的身后,张志礼则落在后面关门,等进了院子,晗生和永安也已经听到门口的声音,纷纷从各自的屋子里走了出来,晗生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而永安则立刻大笑起来,朝前面奔去:“爹,姐,你们总算回来啦!”
“哈哈,你乖不乖啊,先生留下的作业可都写好了?”张志仁笑着腾出一只手敲了敲永安的头。
永安夸张的哎哟一声,做出一副鬼脸,说:“正在写啦,不过快写好了。”
这时晗生上前,体贴的问着:“爹,沁儿,你们吃过晚饭了没有?”
“没有呢,赶着一天回来,这会儿才刚下船,你们已经吃过了吧?”张志仁摇头,此时已经进了堂屋,便把身上的担子松懈下来。
冬夜人容易冷和饿,张志礼一听二哥和侄女还没有吃晚饭,赶紧说:“我们早已经吃过了,这会儿灶下面还有火,我给你们煮两碗粉条吃吧。”
“那真是麻烦三叔了。”张沁儿笑嘻嘻,这是准备坐享其成了,赶路一天,她也疲累的很,无法自己亲自去煮粉丝了。
张志礼宠溺的瞪了她一眼,二话不说,直接朝厨房走去,而晗生和永安则陪着张志仁他们说话。
“永安,去!给我和爹倒杯热水来喝!”张沁儿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开始指使起永安来,永安忙屁颠的跑去倒水。
不多时就狗腿的拿着两杯水过来了,先递给自家爹一杯,再递给张沁儿,巴结的笑着:“姐,下回去府城,带我去呗!我都没有去瞧过的。”
“读书是正经事,别一天到晚只想着怎么玩。”张沁儿还没有开口,张志仁已经训斥了起来。
又说:“你就该和你哥哥多学着点,你读书天分一般,更该多努力!”
永安撇了撇嘴,也不敢看张志仁,只一脸委屈的看着张沁儿,张沁儿瞧着他那委屈的样子,不由得替他说起话来:“爹,你也别只训斥永安,读书这种事情,也不能揠苗助长,得一步一步来的,何况永安想多增长些见识那也是好的。”
“就是,就是。”永安忙小鸡啄米般的点头,一脸的认同,登时觉得还是自家姐给力一些。
“爹,最近永安也是很努力的。”难得的,晗生也为永安说好话了。
这样一来,张志仁登时不好再说永安什么,只得作罢,说了句:“你知道努力就好。”
晗生又问起这次洽谈红糖买卖的事情来,张志仁也不瞒着他们,而是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始末都说了出来。
原本张志仁觉得这是商贾的事情,不应该说给晗生和永安听,省的扰乱他们读书的心,但是张沁儿据理力争,说晗生和永安也是张家的人,更是张家的男人!
如果一个当家人连自家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的话,那还怎么当家?家人之间就不该有任何隐瞒才好。
晗生和永安听到自家的红糖,已经顺顺利利和府城的宏记签订了买卖契约,顿时都觉得十分高兴,如此一来,他们家就能够省了不少事,并且赚的钱也不会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