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的。”新鲜劲头一过,张沁儿也觉得外头的风可真冷,即使她穿着今年新作的棉衣,那嗖嗖的冷风似乎见缝就钻,让人忍不住缩起脖子来。
赶紧从甲板回到船舱,没了冷风后,果然觉得整个人舒服了许多。
这是一艘中等船只,乘坐的客人加上船家水手,大约有百人左右,船舱中的挤着许多人,因为长途慢慢,大家都彼此攀谈起来,张沁儿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张志仁正在和一个四十左右的汉子闲聊。
张沁儿一眼看到汉子穿着打扮斯文富贵,身后跟着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小厮,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富贵老爷了。
“这是张兄的闺女?瞧着天庭饱满,面色红润,理应身体强健。行走优雅,规矩甚好啊。”那汉子张口就夸,一双眼睛盯着张沁儿上下打量片刻,又随即转开,倒不会让人太反感难受。
大凡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子女,张志仁也不例外,当即笑的见牙不见眼,忙谦虚的说:“哪里哪里,小女顽劣不堪的很,倒让梁兄见笑了。”
张沁儿的牙齿酸了酸,随即就大略猜到这位陌生梁兄应该也是读书人,不然张志仁不会这般故作矫情,还一口梁兄张兄的。
张志仁看着张沁儿介绍着:“沁儿,这位是梁叔叔,他可是位举子,去府城拜访长辈的。”
张沁儿乖巧的福了福身,这个礼是当初跟着宋漪凝学的,后来跟着林氏去鄱阳县各家做客时,也没少行礼问好,如今一行礼,行为举止都表现出良好的教养来:“梁叔叔好。”
梁举子瞧着这样的身段,一看就知晓这姑娘的教养不错,也显得张志仁并非普通农人了,当即满意的点头回应,又笑着对张志仁说:“张兄太过谦虚,耕读传家甚好甚好啊。”
耕读传家是一种雅称,张志仁被这般夸赞,心里也舒坦,虽然他的功名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只要晗生和永安努力读书,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这样一来也算是耕读传家了。
“惭愧惭愧,以前家中生计无着落,我虽然读了几本书,却也是不知甚解,无甚功名傍身,如今我两个儿子都在县城读书,大儿子更是入了何山长的眼,我如今也只有将希翼寄托在子女身上了。”张志仁看似谦虚,其实还是有文人的傲骨,此时话中就表露出自己儿子不错,入了何山长的眼,来日方长,必定能够有所出息等等。
梁举子一听他儿子拜入何山长的门下,当即觉得两人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可巧了!我和何山长也有些许关系,我听说他如今的得意门生只有寥寥数人,其中有一位叫张晗生的,可就是张兄的儿子?”
张志仁一听梁举子提到自己儿子的名字,眼中迸裂出一股欣喜,忙点头说:“正是我的大儿子!这可真是巧啊!”
梁举子笑着点头,说:“下回待我回临川,必定去得贤书院拜访,顺便瞧一瞧这张晗生可是有真才实学的。”
“能得到您的指点必定是好的,只不过我儿子年纪不大,怕学问也不够精练吧。”张志仁欢喜不已,若是晗生也能够入了这位梁举子的眼,日后在科举官途上肯定会顺利许多。
一方面却又怕自己夸口太过,导致这梁举子心里期盼过大,等见了晗生,考察学问,却觉得晗生不过如此,反而坏事,所以态度越发谦虚起来了。
梁举子知道他心中的担忧,哈哈笑着:“谁不是从小学起的?你儿子既然能够得何山长的青眼,想必是有过人之处的。”
因为路途无聊,这才攀谈,结果两者之间还有这等缘分,梁举子也是性情中人,当即就承诺:“我有一手吹箫的绝技,若是这晗生入了我的眼,又愿意跟随我学萧的话,我倒是不介意悉数教导教导。”
张志仁大喜过望,忙替晗生道谢。
张沁儿一听这话,先是在心里默默吐槽‘吹箫’二字的歧义,又抬眼打量着着梁举子,才发现他竟然随身携带一管碧玉萧的。
张沁儿对玉了解不多,但是看着那碧玉箫的成色以及形状,也觉得这应该不是凡品,一时间也替晗生高兴起来,虽说懂音律对科举并无大的好处,但是多学一门学问,那也是极好的。
梁举子将张沁儿的打量看进眼中,又看她眼中有着不掩饰的欣喜,当下也觉得这位小姑娘心底纯良的很,这才会为亲人这般开心。
“沁儿姑娘可也是想学萧?”梁举子看着那一汪春水般的眸子,忽然起了戏谑的念头。
张沁儿摇头,这会儿的音律和她以前学的可不同,真要学还得从头来,太麻烦,何况这梁举子虽然已经四十多了,算是她的长辈,但是男女授受不亲,怎能学?
“不了,多谢梁叔叔的美意。”
梁举子自然知道这小姑娘在顾虑什么,故意问着:“你不想学?还是你不喜欢音乐?”
“我自然是喜欢音乐的,但是能够听的话,又何必学?我怕麻烦的很呢。”
张沁儿果断摇头,张志仁才从欣喜中反应过来,轻声训斥着:“沁儿,怎可和举子先生这般说话?”
“无妨无妨,童言无忌嘛!”梁举子赶紧拦着,呵呵笑着,一派文人雅士的风采引得周边的人纷纷侧目。
张沁儿面色一囧,什么叫做童言无忌?她前世加如今的年岁,也比这梁举子不小多少好不好?
张沁儿觉得自己和这梁举子无法沟通了,为了张志仁一直能够保持风度翩翩,张沁儿还是决定闭嘴,自己寻自己的消遣法子去。
梁举子也不再把视线停留在张沁儿的身上,之所以逗弄她,不过是觉得张志仁虽然有些学问,但是实在不像是能够培养出这样知礼懂事的姑娘,这才试探,结果就在寥寥几句中,梁举子心中的猜疑就打消了。
这沁儿姑娘虽然行止和大家闺秀相差不多,但是一说话,就能够把她那种乡下姑娘天真无邪的感觉显露出来。
失笑了片刻,梁举子便和张志仁一路聊了起来,时而说着实事,时而掉了掉书本,时而又静默无言。
船只不紧不慢的行走着,两岸的山头过了一座又一座,期间张沁儿无聊,又紧紧裹着衣服去甲板上走了走,看到一个小孩子手中拿着眼熟的乐器,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仔细一看,发现正是葫芦丝,她在鄱阳县的时候,也买过一个,后来不禁教了郑成凯,还教了福儿他们,只不过她所会的实在太少,吹来吹去也不过是那两首曲子,所以渐渐的就搁置在房间角落里了。
因为乡下无聊,张沁儿已经将葫芦丝吹奏娴熟了,当即就回到张志仁的身边,对梁举子指着那孩子手中的葫芦丝,问着:“梁叔叔可会吹这样乐器?”
梁举子循声看去,就发现一个造型别致的乐器,若是寻常人看到,或许认不出,但是他见识多广,却是认识的,当即以为张沁儿不认识这乐器,便笑着说:“这样乐器是云南那边的苗人穿过来的,音质特殊,十分动听,只不过这边的人鲜少会吹奏的。”
张沁儿点头,这些她都是知道的:“那梁叔叔会吹吗?”
梁举子一愣,他认识这乐器,也会吹,但是吹的实在不算好!
“算是会吹吧。”梁举子极为勉强的说着,他虽然心高气傲,但是从来不说大话。
张沁儿一听,就有些失望,原本还想着这梁举子精通音律,从他这里再学几首适合葫芦丝的曲子也好呢。
结果这位也是术业有专攻,葫芦丝这种异族的乐器,懂的并非很多。
☆、335.第335章 :物价
看到她满脸的失望,梁举子不由得好奇的问着:“沁儿姑娘为何失望,你可是喜欢这样乐器?”
张志仁此时也看到了那孩子手中的葫芦丝,当即就笑着说:“我女儿也是会吹这样乐器的,不过她会的不多,只会两首曲子罢了,这次怕是想向梁兄学习一二呢。”
梁举子一愣,盯着张沁儿‘哦’了声,很抱歉的说:“吹箫我自认不错,这异族的乐器,我却知道不多,不如请沁儿姑娘吹奏一曲来听听?”
张志仁一愣,虽然他觉得自己女儿有才华能使他面上有光,却没有想到这梁举子会当场要求张沁儿吹奏乐器。
不由得迟疑的看着张沁儿,这船上有男有女,大家坐的彼此又挨的格外近,张沁儿这样当众吹奏,实在是有些不太好。
张沁儿摇了摇头,谦虚的拒绝了:“我哪里会什么音律?不过是乡下孩子胡乱吹着玩儿的,别听我爹瞎说呢。”
张志仁嘿嘿笑着,并不多言。
梁举子虽然有心想看看这乡下姑娘究竟有些什么才艺,却也知道不能强人所难,再提就惹人讨厌了,便不再提这事。
时间慢慢的过去,冬天天黑的早,等光线渐渐昏暗时,船家就传来一声嘹亮的吆喝:“快到府城码头了,大家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下船。”
一听这话,大家都情绪激动起来,赶紧收拾着行李,纷纷走到甲板上,透过模糊的光线远远看过去,能够看到码头上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不多时,船只渐渐靠岸,船家把锚抛到岸边,固定船只,船身渐渐稳当了,就让大家排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