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郑雅忙谢过婶母关心,复道:“再说那些林中义士救了长嬴与长风,即使两个孩子一起随他们前去做客致谢,也没什么。好好的,长嬴一个女孩子怎么会代长风去赴约呢?所以侄儿今日弄了这土坯来,自然不是怀疑侄女什么,却是另有个缘故。”
宋老夫人呷了口茶水,急速思索了下,才淡淡的道:“怎的了?”
“说起来还是咱们长媳昨日娘家来人送东西才听到的。”卫郑雅与小刘氏对望了一眼,小刘氏便叹了口气,柔声道:“二婶,是这么回事儿:昨儿个苏家来人给长媳送点东西,提到了最近帝都发生的一件事情,道是有凤州口音的人在帝都拦了……拦了司徒卫崎的仪仗!”
“司徒因为听说是凤州人,念着二叔的情份,特意下轿询问缘故。谁知那人却……却当街哭诉,道他本是凤州一无辜庶民,只因入林伐木时,不慎发现……长嬴为几个男子所劫持,便遭遇到了咱们家的追杀!”
小刘氏一脸担心,“最紧要的是,据说那人还绘出了长嬴的画像……却不知道是真是假?如今这事儿在帝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怕是……沈家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咱们赶紧打发人将那儿的泥土挖了回来,免得被沈家人知道后生了不该有的疑心。”小刘氏体贴的道,“如今那儿还能发现的足印都已被挖走或毁坏,二婶但请放心,即使沈家人去原地看了,也决计不会发现不该发现的痕迹的……”
“哐啷”一声,宋老夫人手中茶碗被直接按翻在案上……
☆、第七十六章 诡谲的幕后(下)
第553节第七十六章 诡谲的幕后(下)
“沈兄可还记得,当年沈兄初到西凉时,曾与当时的西凉都尉沈由甲合谋,以沈兄自身为诱饵,骗得狄人大单于穆休尔亲率帐下勇士冒险赶赴边境诛杀沈兄一事?”清了场,又要求派出“棘篱”拱卫帐外,上官十一乃言。
他开口这番话让沈藏锋脸色骤变:“你是说这次戎人……?”
上官十一点了点头,神情凝重的道:“由于戎人先前计谋环环相扣,一直到帝都被围,我等才如梦初醒!这一次他们明明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却偏偏占着帝都、燕州不去,我等汲取帝都沦陷的教训,自不敢轻易出击,以免落入陷阱。但这次,我苦思数日,仍旧想不出来他们流连不去的好处与生机所在!”
“所以我想,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生路?”
沈藏锋仿佛想到了什么,深深吸了口气,颔首道:“你继续说!”
“戎人当然不可能自投罗网,更不可能自绝生路。所以他们这么做,必然有缘故。”上官十一沉声道,“因此我就想到帝都沦陷!于我大魏而言,帝都沦陷不仅仅意味着国耻,此番东门的陷阱,更是使我大魏上至宗室、下至都中黎庶奴婢损失惨重!士族之中,阀阅世家皆无幸免!这一切于我大魏是大灾,于戎人,却是大胜!”
“纵观戎人百年来对我大魏的侵袭,从未有过如此战绩!”
上官十一眯起眼,“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这场戎人的大胜是一人或数人所谋划成功的。这一人或数人,在戎人之中的声望必定扶摇直上!那么若这一人或数人让如今这近三十万戎人、连同戎人三王子在内,都据城不走……出于先前大胜的信心,戎人岂非极有可能听从此计?”
“若照这么说,那这一人与数人,就是以帝都为诱饵,引戎人入魏,再围而歼之?”沈藏锋目光如刀,盯住沙盘看了片刻,才喃喃道,“这样大的手笔,普天之下,谁能有之?”
诱饵,沈藏锋自己就干过,主意还是他自己出的。
那一战成全了他的勇气、魄力与计谋的名声,使他坐稳了沈氏下任阀主之位。
当然事前事后,他都听了不少诸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劝说与训诫。似他这样出身高贵前程远大的阀阅子弟,拿自身去做诱饵来冒险,哪怕换来的结果是狄人大单于伏诛、秋狄元气大伤且分裂,短时间内无力东侵,也已经是许多人都不赞成、认为不值得的事情。
事实上,从西凉返回帝都叙职后,沈藏锋听过许多恭维他大手笔的话……同样赴边建功,旁人都只考虑多挣功劳,而他居然一到西凉就谋划着为自己的桑梓永绝后患——至少是一段时间里绝除后患,而且,还成功了!
但倘若上官十一揣测是真的,这一次设计围歼戎人的人……简单就是胆大包天!
一国之都沦陷,这已经是会写入青史的耻辱了。
更不要说这次大魏帝都沦陷的结果是如此惨烈——圣上至今下落不明,宗室之中到现在也就一位润王仅以身免,西凉军逼得戎人收缩阵线守城后,收拾城外野地尸首时,倒是找到不少王子王孙的尸骸与随身之物……贵胄中海内六阀死伤之惨重,为古来所无。
即使是先前以人丁兴旺为各家所羡慕的明沛堂,在帝都的女眷只逃出了卫长嬴、沈舒景婶侄二人。男嗣中,除了之前因故不在帝都的,只有沈敛实、沈敛昆兄弟护送沈舒光、沈舒燮两个孩童生还。沈敛实与沈舒燮要是没有黄氏交给卫长嬴收存的两颗保命药丸,怕是此刻也差不多了。
阀阅尚且如此,往下的膏粱、华腴、甲乙丙丁四姓更不必说。
这样的灾劫,即使是大魏皇室最鼎盛的时候,也不敢施于国中!
何况这次皇室何尝不是损失惨重?
普天之下,谁能有这样的手笔?谁敢有这样的手笔?
沈藏锋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番,最终将目光落到上官十一身上:“十一,你可是已有头绪?”
上官十一犹如女子般白皙修长的手,在沙盘某处按了按,淡淡的道:“沈兄,你真的相信,戎人有这个把握,在围困帝都后,能够及时的刺杀威远侯成功,导致东胡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以至于耽搁了勤王?”
“刘家与沈家一样,是在烽火之中建立起来的。刘家与戎人之间的仇怨,亦有百年。”上官十一神情沉静,盯着沙盘上东胡的位置,道,“就如当年沈兄你在西凉不断遇刺一样,威远侯在东胡的地位以及他对东胡军的影响,戎人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问题是,威远侯若是这么容易刺杀,也不可能坐镇东胡这么多年了。难道沈兄不觉得,威远侯这次死得太过凑巧了么?还是天眷戎人、使他们事事顺利?但我却不信这一点!”
他抬起头来看向沈藏锋,“沈兄可还记得,当初在燕州时,我就怀疑过,为何戎人要处心积虑的去围困帝都?戎人生长马背,以游牧为生,即使大可汗居处也不过是王帐。他们擅攻,但绝对不擅长攻城!尤其是他们潜伏魏土,后来即使从瀚海戈壁拥入大军,却因草原上诸物匮乏,并没有太多的攻城器械。就像我等如今一样,他们的攻城器械那都是到了帝都城下之后,就地砍伐树木制造的……内中许多工匠还是从沿途过来的魏人城镇掳来!”
“照理来说二十万戎人不可能攻下帝都。但他们不但攻下而且比预料所用的辰光更短!短到西凉军与青州军甚至都不及赶到。”
上官十一淡淡的道,“不过,西凉军与青州军离得远,东胡军却离得近。偏偏威远侯在此刻遇刺,燃藜堂诸人争权,无暇也无力勤王。这才导致了帝都孤城无援,被戎人潜入城中焚烧辎重、攻破西门后兵败如山倒,直接沦陷。兴许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因为戎人的刺客早已预备妥当,只等帝都一被围困,立刻下手刺杀威远侯,好扰乱东胡军。可即使没有东胡军,区区二十万、攻城器械还不齐全的戎人又凭什么认为他们能够攻下我大魏帝都?!”
“我思来想去,戎人的这份信心,只可能从一个地方而来!那就是……东胡刘氏!”
沈藏锋沉声道:“若戎人劫掠帝都一番便抽身而去,即使没有证据,但这样推测也极有可能。毕竟威远侯与太尉不和已久,这次东胡刘氏在帝都的族人虽也死伤惨重,但大部分都是太尉一派,威远侯一派却大抵远在东胡。而刘希寻虽然是威远侯从前选择的继承之人,由于当年失了赴边建功的机会,耽搁了前程,被放弃却也不是不可能。威远侯假借戎人之手,除灭太尉一派,尔后为了避免燃藜堂成为大魏君臣的众矢之的,自杀身亡,却借口遇刺,以为刘家洗脱冤屈……这位老侯爷未必没有这样的狠心。”
“但,威远侯如何说服戎人停留在帝都与燕州?”
上官十一摇头道:“沈兄,我说戎人占据帝都之后,明知我大魏两大边军已至,却流连不去的这份信心是从东胡刘氏而来,但他们自己却未必知道,是从东胡刘氏而来!”
“方才我已说过,戎人这次的大胜,是他们百年来所未曾达到过的。不论何人助其成就如此功勋,非但会在戎人之中威望隆重,而且这等前所未有的大胜下,这人再有献计,哪怕是子虚乌有或胡编乱造,也不易被拒绝。”
沈藏锋沉吟道:“只是不易被拒绝,军国大事,便是普天之下公认的惊才绝艳之士,若拿出分明让他们去送死的主意来,岂能不问个明白?若是子虚乌有或胡编乱造,想要自圆其说怎么可能?你先前不是说过你实在看不出来这些戎人如今有任何生路?”
相似小说推荐
-
[空间]宅女的一亩三分地 (节叶子) 2014-06-25完结牡丹花前,月圆夜下,夏如冰的农庄生机满园。 一丛草前,夏如冰明眸正对墨刑风皓齿:“风,我给你...
-
冷王缠之庶女谋略 (福星儿) 潇湘书院VIP2014-06-23正文完结她古墓谜情,香消玉损,一缕孤魂再次重生。 他初见她时,被那一双坚毅的眸子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