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想罢,林世宣便直言“事可”,又说:“西北虽民风剽悍,偏又因为土地贫瘠而军备废弛,邵大人此去若能将其整顿一二,陛下便又添一支助力了!”
这句话大概说道了明德帝的心里。
明德帝点了点头,便令身旁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拟了份圣旨,其大概内容便是随意寻了个错处,贬邵劲往西北任副总兵。
林世宣听到“副总兵”这里就暗暗摇了下头。
他虽是江南出来的才子,对西北的事情却也不算很陌生。实则近几年来,西北那边十分的不太平,每次从那里传到京中的奏折中,十份里有七份是说哪里又有了干旱来哭穷,两份是给营中士兵求饷,还有一份则是说又哪里有了一窝占山为王的土匪的。
朝廷对西北的控制力已经十分的弱了,就是一个没钱没粮的总兵过去,也不见得能镇得住底下的人,何况是一个带了副字的总兵?
先前看皇帝的神态是想着收服邵劲,此刻却又处处显着对其的不放心。
林世宣哂笑一声:罢了,反正与己无关,想来去了哪里,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任是其有通天的本事也使不出来。
这晚明德帝与林世宣的密议结束,不过两三日,这将邵劲遣去西北,出任副总兵并“即刻前行”的圣旨就到了邵劲的府邸。
邵劲如之前一样毫无犹豫,当下就接了圣旨叩谢皇恩,并且亦不过收拾了半天工夫,甚至不等徐善然的娘家听到什么消息遣人过来查看,便带着妻子与府中一些客卿侍婢,浩浩荡荡一共三辆车子数匹骏马,以及一小队百来个人,明德帝特别恩准的贴身护卫一同离开了京城。
这一百个从京营之中出来的亲卫又是兵书之外的另一个说头了。
当日黄煊因邵劲手中的京营的战力对邵劲防备甚深,心里自然也有将京营收归己用的*,而这一次,邵劲在京营的交接事宜上做得实在是好,不止将里头的各种关节,自己的操练细则都与那来接替的人细细说了,还索性将之前拿出来的,用以养着队伍的剩下的银子全部留了下来,更将自己以后的对京营发展的思路,全都写成另一份册子呈交明德帝,最后甚至还亲自在京营之中做全军的工作,为接任者撑腰。
这从头到尾的一系列行动下来,明德帝之前想过的接任风波便完全没有出现,相当于明德帝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战斗力保存完整的整整数万精兵,并且完全可以照着邵劲的方法养出更多的精兵。
因而一向小气的明德帝这一回总算大方了一点,叫邵劲自京营之中挑一百人走,权充其心腹亲卫了。
这一百人此际就在京营的扎营之处与邵劲会和,队伍登时扩大了一倍有余,三辆马车被众人拱卫在队伍中间,一路行来,虽风景不盛,好在十分安心。
只是因人数多了,离京的第二夜,队伍在驿站休息之时,便不免出了些事情,乃是有一个面生的老年奴仆想要趁夜晚偷偷逃走,只是走的时候被那守夜的军士抓了个正着,又被扭送到王道行先生处,后来不知怎么地惊动了整一层的人,不止王道行与高婵,连邵劲都披衣出了房门,只看那被压在驿站大堂的老者。
一盏油灯将昏暗的大堂照亮,邵劲坐在长条的板凳之上,认真看着那微垂着头,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者。
“他是?”邵劲问。
“并不认得,”王一棍微微皱眉,“说是养花的老农,但我并无印象。”
邵劲点点头,他又看了面前的老者一刻钟,突然出人意料地说:“行了,将人放开吧。我出来之前就说了,此去西北,所有仆从一概遵从自愿原则,若不愿意,全还了身契给安家费,概不留难。”
说着他又向旁边伺候的小厮说:“拿一包银子来,这位之前没拿到安家费,现在得给他补上。”
周围的人一阵愕然,但并没有人挑战邵劲的威严,很快便有人将整一包银子拿来,邵劲亲自递给了已经不被人按着的老农,又说:“大爷路上好走。”语气十分客气。
不想邵劲这话音才落,那老农就长长地叹了一声,接着他头也不垂了,背也不驼了,虽还是原来的花白头发粗布衣衫,但整个人看着却立时不同了起来!
第一五四章 迢迢
驿馆中的其余人等都已经出去了,大堂中只剩下邵劲和那老农两个人。
邵劲拱手说:“恭喜公公逃脱险境。”
这混在车队中的老农刚刚已经水和特制的药液洗去脸上粗褐的痕迹与颜色,恢复了当日在昭誉帝身旁伺候时的白胖形象。只是随着药水的洗去,他脸上仿佛如身缠重病一般的蜡黄也掩饰不去了。只听他苦笑一声说:“邀天之幸罢了。”
邵劲也不多问,只道:“公公可是有想要去的地方?若是顺路,也不妨再跟我们走上一段距离。”
冯德胜只道:“一个无根的人,在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过了大半辈子,哪里还有什么去处?”
邵劲并不太以为然,只笑道:“那也挺好,冯公公尽可看这江山万万里的秀水青山了,公公一身武艺不俗,不拘去哪里,要安生立命都不算太艰难。”他又沉吟,“嗯……就是路引还有几分麻烦,要不公公先跟我去西北?在那里弄了张在档没有问题的路引之后,再要去别的地方就方便了。”
邵劲的建议在以前自然不被冯德胜看在眼里,但此刻昭誉帝身亡,冯德胜的一应势力十之八/九是风流云散,还有一二分也全都在京城之中,在此时是能不动就尽量不动。
冯德胜低头沉吟一番,说:“邵大人就不怕被老奴牵连吗?”
邵劲挑了下眉:“冯公公可知道最近朝堂之上的动向?”
冯德胜说:“略知一二。”
邵劲便呵呵笑道:“那我就实话说了,如果这个时候登基的是宁王,那我一定不动去西北的念头;但现在登基的是晋王,我不去,他不安心;我去了,他早晚也十分不安心。”
不知不觉之中,一向爱说大白话的邵劲也无师自通了点到即止的技能。
冯德胜当然能听得懂邵劲话里更深层次的意思。
宁王与晋王之行为虽乍看相差不大,但前者实际上比后者好上许多,一则他对其血脉至亲还是有些敬畏怜悯的,二则宁王城府虽深,文治武功却也不弱,此际若是换了他当皇帝,要么不让邵劲去西北,如果要让邵劲去西北,就一定是给了总兵的位置,全心信任邵劲,让邵劲好好整治西北的。
否则送一个与自己离心离德的、还十分通晓军事的武臣去一片混乱的西北?
对方不出头就算了,若真出了头,岂不是白白给他插上了羽翼,为自己又添一个心腹之患?
冯德胜这一次沉默了更久。
邵劲刚才的那句话中,说宁王与晋王的区别还是其次,真正的重点,是邵劲基本相当于摆明了车马跟他说自己不会跟着以前的晋王、现在的明德帝干。
这简直比冯德胜预想中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上一百倍。
好到他甚至感觉不可思议极了:一个臣子,一个毫无亲族帮衬的、没有可供追溯的祖先的,甚至失父丧母、仅仅因为救了昭誉帝而被昭誉帝信重、蹿红还不到半年、朝廷中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大小臣工的势力都没有搞清楚的一个……泥腿子,怎么就敢这样……大放阙词地说要和一国之君天下共主对着干?
“为什么……”冯德胜还是忍不住问了。
“什么为什么?”邵劲问。
“邵大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自信?”冯德胜以一种近似指责的口吻问。
邵劲反笑道:“冯公公作为昔日的大内第一监,手里可是掌握着批红权利的,各地那么多奏折经过你的手里……冯公公不要跟我说,这国家真和你们大家嘴上说的一样国富民强四海升平。”
“户部银钱虽然不多,但各地凡有灾害,也大都量体裁衣地拨了下去,至于随后的动荡,十之八/九是一些刁民在趁机作乱。”冯德胜沉声道。
邵劲闻言,认认真真地打量了冯德胜一会,在确定冯德胜是真正认为那些如烽火一样在各地点燃的民乱是真正“刁民作祟”后,他不禁道:“先是我还说请公公先走,不过现在看来,公公还真要和我们一道了——好好看看刁民是怎么作乱的——也免得半路被这些刁民给坏了性命,如何?”
话说到这里,和冯德胜最开头想与邵劲说的话可谓相去万里,但与邵劲一席话之后,冯德胜却有了别的计量,因此听得邵劲这么一说,便微微笑道:“也好,邵大人既不嫌弃我这背晦之人,我便先跟着大人走上一道!”
这一趟西北之行,对很多人来说都尤为重要,甚至直接改变了无数人乃至一个帝国未来的命运。
而就徐善然而言,她也在这一趟横穿半个帝国的行程中看见了某些前一辈子并不了解得那么深刻的东西。
她看见过山野风光,农田阡陌,在林子里捕捉到麋鹿闪过的身影,从那些农人的手中接过了一只脑袋上有一绰灰毛的小兔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菲菲木) 言情小说吧VIP2014-07-04完结他说,阿黎,待我荣登大宝,必十里红妆迎你入宫。但他朝权稳固之时,不但灭她满族,还将...
-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王熙宁) 潇湘VIP2014.6.27完结一个从出生就被预言的公主…乱世沉浮只为了守护,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