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函扶着韩暮华起身,她朝着曹国公夫人行礼,“儿媳不适,先退下了。”
回陶然院的路上,主仆几人都是一言不发,韩暮华脑中杂乱不堪,许许多多的事情纠结在一起,让她烦躁不已。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陶然院。
一回陶然院她就将丫鬟们都撵了出去,独自一人待在内室里冷静。
韩暮欣的讥讽,宜宁郡主的蛮横,沈思的威胁,李濂的躲闪一件件的从她脑海中划过。
她不由得开始将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联系在一起。
这些都是李濂布置的一盘棋吧……
或许,李濂从来没有喜欢过她,她第一次见他,他就是一个阴险毒辣的男人,他曾两次对她见死不救,他并没有心,内心装的只是权势和地位而已。
他们的婚姻是圣旨促成,婚后那些柔情蜜意也是刻意装出来的,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就连她这个活了两辈子的人都被骗了。
和煦长公主是太后的掌珠,他与和煦长公主结盟确实是一个好决定。
之前宜宁郡主还未来盛京时,她是和煦长公主过继的女儿,如今和煦长公主的亲女儿来了,她自然就丧失了合作的价值,宜宁郡主会是一个更好的人选。
虽然宜宁郡主的名声差了点,但是他娶回来又不是为了真心当做妻子,权当后院多了个女人而已,是美是丑,性格好坏又有何关系。
只要对他有利,想要为他生孩子的女人还不遍地都是,又何必在乎是谁呢!
呵呵!这其中曹国公夫人怕是也被李濂利用了,说不定这桩婚事是他早就与圣上、和煦长公主商量好的。
之前在韩国公府,他恰当好处的把握时间出来救她只是演一场戏给她看吧。
还是最狗血的苦肉计。
他心狠到连自己的孩子都能亲手扼杀,又有什么做不到呢?
韩柔小产,他对她的怀疑,他与银红发生关系后的极力推辞,在韩国公府时,她一问到宜宁郡主与他的婚事时,他的闪躲,所有的一切都挤进了韩暮华的脑子里。
她虽然不想相信,但是这么多的事实摆在她的面前,由不得她选择。
到头来,李濂与她的感情原来都是假的……真是可笑!
他以为钱就能拴住一个女人的心了?夹在书中的两万两也成为了讥讽。
这一切的事情联合起来就像一座巨山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她放弃了她早就拟好的规划,一心一意要留在他的身边,为他生儿育女,做一个合格的妻子,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可笑!
如果在她对他还没有感情之前,她可以忍受其他女人与她共享一个男人。
可悲的是,她早已身陷囹圄,对感情执着又小心敏感的她,再也不想看到其他的女人占有他,她宁可自己放弃,宁可远离,也不愿意亲眼瞧着他与别人双宿双栖。
那个早就放弃的想法此刻又在她的脑中生根发芽。
与其等着见到李濂与宜宁郡主大婚,还不如她先远走高飞。
银红的事她也不想求证了,他是否信任她,她也不想分析了,她只想要远远离开这个纷争的环境,过着平淡舒坦的日子。
突然,她对周围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觉得索然无味起来。
韩暮华经过了脑中那番争斗,猛然下定了决心。
她无力地笑了笑,她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她不是早就铺了这条后路,只是没想到真的有要动用的一天而已。
徐嬷嬷瞧见韩暮华回陶然院的时候,人就不对劲,连忙拉了妙函来问。
妙函把实情说了之后,徐嬷嬷也惊地双手颤抖起来。
“这是真的?”
妙函扶着她凝重地点了点头,“估摸着是夫人和大奶奶不想让二奶奶知道,所以把院中的丫鬟们都撵了,只留两个守门的丫头。可是奴婢跟着二奶奶去时,刚进了院子,就听到大奶奶激动又高声的说话声。就全被二奶奶听个正着。”
徐嬷嬷简直不敢相信,李濂要娶宜宁郡主!
“她即便身份尊贵,可是名声那样,怎么能嫁给二少爷!”
“夫人说太后要下懿旨,谁也阻拦不了。”妙函皱眉道。
若是真是这样,宜宁郡主进了门,她们小姐的日子该如何过,她们可不想五小姐成为第二个韩国公府的三夫人。
“这件事二少爷知不知晓?”徐嬷嬷盯着里间担忧问道。
凭着李濂对韩暮华的情谊,定会想办法拒了这门婚事。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
徐嬷嬷心中瞬间就有了计较,她苍老的脸上溢出一丝坚决来。韩暮华是她看着长大的。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的好日子,她不容许一个刁蛮的寡郡主就毁了它。
徐嬷嬷很了解韩暮华,李濂临行前两人就好似有疙瘩没解开,韩暮华最近情绪又不稳定,她很怕她拐进了死胡同想不开,就做了错误的决定。
她性子倔强,缺乏安全感,凡事都会多想,她还是自己替她做了决定,不然告诉她后,她肯定不会允许。
这么想,徐嬷嬷心里就有了主意。
“妙函,你让二门的亲信小厮去方雅轩与赵管事说一声,说我找他有急事,请他下午来府上一趟!”
赵管事是李濂拨给韩暮华管理铺子的能手,以前在李濂手下做事,是他的亲信之一。这件事若是告诉赵管事,他一定能第一时间传消息到李濂的手中。
第206章 身死
绝望下,韩暮华便想要逃离。
这个时候不为自己考虑,难道要等李濂将宜宁郡主娶回府中羞辱她吗?
她此时认定李濂与宜宁郡主的婚约是他计划中的一步,钻进了死胡同,什么解释都听不进去。
于是久被她搁置的计划又被拾起来。
表面上,她看起来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其实心中早就暗暗做了决定。
李惜画从母亲那听到这件事,傍晚时还专门带了亲手做的点心来劝慰她。
她瞧着韩暮华并不像看不开的样子,陪了她聊了会儿,就安心回了自己的院子。
用了晚膳,妙函伺候着她去净房洗漱,韩暮华早早就歇下了。
今夜是忍冬当值,妙函在外间叮嘱了她几句,也便回房中休息。
躺在床|上,黑暗中,韩暮华一点睡意也无,她空洞着双眸盯着漆黑的帐顶,白日里装出的那副不在乎与冷漠再也维持不下去,有什么热热的忍不住就从眼角滑落。
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一晚,还暮华想了许多,从她在法华寺第一次见到李濂到他去西北离开的那个早上。
她几乎是将他们所有相处的记忆都回放了一遍,直到,锦枕都湿了,才疲累地睡过去。
外面夜色纯黑,一点月光星光都没有,只有“呜呜”的风声,一切安静的不像一个末夏的夜晚。
沉寂在黑夜里曹国公府,犹如一只病狮,威猛却又痛苦,夜风穿过巷口,发出悲鸣。
突然,暗夜里亮起一抹火光,在风的吹赶下,火势越来越大,几乎将整个曹国公府都照亮!
然后呼救声,叫喊声。哭声震天,曹国公府所有的院内烛火都逐个点亮。
所有的人都朝着陶然院跑去……
从井中打出的一桶桶水浇向被火龙吞噬的房屋,可仍是杯水车薪。
火势越来越大,几乎有要将整个曹国公府都蔓延的趋势。
曹国公背着手凝重地盯着火光冲天的陶然院,只能忍痛吩咐,先割断陶然院与西跨院其他院落的联系。
眼前的形势,陶然院已经付之一炬。
赤芍死死抱住徐嬷嬷,她满脸泪痕的劝道:“嬷嬷,您不能进去,您别担心。方才我看见夫人吩咐十几个护卫进去救人了。二奶奶会没事的。”
徐嬷嬷和赤芍脸上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但是火势是从主屋蔓延的,等到烧到了她们住的偏房早就是后来的事了,所以她们被救出时,伤的并不严重。
两个家丁披着厚厚浸水的披风从西边偏房出来。将妙函和妙珍交给等在一边施救的丫鬟们。
今夜吹的是东风,所以西边偏房这边火势不大,可妙函和妙珍因为被救的迟,现在已经昏迷了。
曹国公夫人、金氏、三小姐李惜画还有几位姨娘都站在陶然院门前。
曹国公夫人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顾嬷嬷扶着她都感到她的手在颤抖。
管家指挥着下人们救火,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拉过来就哆嗦着问:“可把二奶奶救出来了?”
管家脸色凝重,他叹口气,“夫人莫急。方才又有一队护卫进去救人了,二奶奶吉人天相,会没事的!”
也就是说,到现在韩暮华都生死不知!
曹国公夫人摇晃着身子后退了一步,然后抬头盯着窜上房顶的火蛇。脸上一片死灰,她明白,都烧成了这样,韩暮华如果还在屋中,早就没了生还的可能。
仿佛是为了验证她这样的想法,陶然院主屋的房梁“哗啦”一声,倒塌在熊熊烈火中。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鬼镰王妃 (浅妞儿) 潇湘VIP2013-04-30完结 一场刻骨铭心的爱念,一段坚如磐石的誓言,一碗令人心碎的断肠散,无不将一个可怜女子...
-
唐朝商户女 番外完结 (九夜雪) 2014-05-04完结 2015.09.15更新番外至完结这是武则天时代 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母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