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清悠可从不认为身为女子便是生来低人一等,穿越到了这古代虽是无奈学了些规矩礼教,最为不爽的就是女子须闭嘴之类的事情。沈云衣这几句本是点她身为女子要知本分,却激起了她心中最不愿掀起的一片逆鳞!
当下略一思忖,安清悠应声对道:
“真坦荡,假面子。可知如今圣贤书上大丈夫,但求明日功名朝侧臣。有理怎须弄文章,无过何必强说词!该骂!该骂!见公子在前,不妨多批几句。”
这几句对得更是明白,说的是你要是真问心无愧,又在这里弄小词儿掰扯个什么劲!装什么装?这样子就是该骂的,还该多骂几句。
沈云衣大是愕然,自他到安家暂住以来,所见的自老爷安德佑以下皆是些无甚才华之人,免不了对这安家也就起了轻视之心。
没料想今日第一次得见这安家大小姐,竟被她接下了许多招去?
沈云衣本就自负才学,当然不肯就这样被一个女子比了下去,当下又道:
“安得清白几如许,”
“大有纠结总难分。”
“小处有过若无妨,”
“姐弟何须太认真。”
这首并非七言,而是七字藏头句。意思却是如今我算是说不清楚了,总之不过这么点儿小事,你一个女孩儿家帮弟弟说话罢了,何苦又太认真呢。其间更是在每句开头暗藏了“安大小姐“这四个字,却是有考较之意了。
安清悠随口接道:
“沈腰潘鬓有朝暮,”
“小事大理贯古今。
“男儿自该担当事,”
“人言在口明在心。”
同样吟了一个七字藏头句去,答得更是尖锐,事小理不小,挺大个老爷们儿一点担当都没有,你自己心里明白,废什么话啊!
藏头之字直接回了一个“沈小男人”,安清悠轻轻扁了扁嘴,心说沈云衣啊沈云衣,就冲你这份没完没了的,还真是个小男人。
两人词儿里句子里夹枪带棒,嘴上斗来斗去的逐渐升温,却苦了在一边目击旁观的安二少爷安子良。
原本这事情由他而起,本该是这事情最为相关的一个当事人。可是这肚子里墨水实在少的可怜,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文绉绉地说来说去,楞是半句没搞懂。
虽然听不懂,可是却不妨碍他在这里适时的表述一下自己的意见。
有时沈云衣说了几句,他想起徐氏交代过他要巴结沈云衣这位沈家公子,便时不时地一挑大拇指,赞上句“沈兄这句说得妙啊!”;
可是想想觉得不对,貌似这在帮着自己说话的应该是大姐安清悠才对,又冲着安清悠一调大拇指,“大姐说得更是妙啊!”
如此这般左说一句,右说一句,过了一会儿安子良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是哪头的了。
可是这沈云衣和大姐之间唇枪舌战,说得着实激烈精彩。
安子良本就是最好热闹,这时候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夹在当中左一句妙啊,又一句更是妙啊,倒是自娱自乐地颇觉其乐融融。
安子良只顾这里自娱自乐,却不知他这左一句右一句的,却不啻是给双方的斗法火上浇油。
安清悠和沈云衣二人你来我往,沈云衣文句不断,安清悠却也自有言语可以回敬的过去。
便在此时,忽然书房外响起了一把甜得发腻的声音:“沈家哥哥,你可是在书房里么?小妹看你来啦!”
人未到,声先至,却是安家的三小姐安青云来了。
文章正文 第二十七章 也可以与不能够(上)
安家的三小姐安青云,年方十三,却是很有几分烟视媚行的味道。
安府的老人们私下多有言语,说这三小姐最像年轻时的徐氏,年纪不大,那份花枝招展的妖气是生在骨子里的。
这位安三小姐平日最爱俊美俏朗的才子少年郎,沈云衣赴京赶考来到安家借住,她便终日黏着沈云衣不放。
若说安子良不过是给沈云衣添了些烦躁,安青云却是实实在在地让人一个脑袋变成两个大了。
偏偏安子良是个好热闹的,一听安青云来了,登时放开喉咙大叫道:
“三妹,沈兄便在书房之中,正和大姐斗嘴呐!”
“斗嘴?斗什么嘴?谁敢跟沈家哥哥斗嘴?”话语声响,沈青云已是进了书房之中,却是既不合安清悠见礼,也不和安子良招呼,径直奔着沈云衣而去。
安清悠看着这三妹安青云,只见她脸上脂粉,口唇胭脂,眉梢鬓角,无不是用上等货打扮修饰过的,虽然看起来华丽,但放在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身上,却将少女本应有的清丽纯美尽数压了下去,着实让人有一种过犹不及的感觉了。
“艳俗……”安清悠脑海里不自觉地闪过了另一个世界的形容词。
却听安子良道:
“总之是大姐和沈兄在斗嘴,至于斗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这个……他们说得太文,我也没搞明白,光顾着精彩了。”
“哦?!”安青云仿佛此刻才注意到书房里有这么一位大姐存在,却是叉着腰道:
“你们在斗嘴?嗯!既然和沈大哥斗嘴,那定然是你的不对了?”
安清悠眉头一皱,不和自己见礼也就罢了,这安青云讲起话来竟是这般的无礼。
如果说安子良不过是被父母惯坏,这安青云却是有些不知好歹的不堪了。
安清悠对其不喜,当下也不去理她,只是这安青云见安清悠不理自己,却是跳着脚道:
“跟你说话呐!听见没有!你和沈大哥斗嘴,还不赶快过来赔礼认错?”
这话一说,连安子良的脸上都挂不住了,cha言道:
“三妹,休得对大姐如此说话,还不过去见礼。”
安青云上上下下打量了安清悠一番,这才说道:
“啊对了,你便是那个母亲要送到宫里去的大姐?让我向你见礼也行,你先过来给沈大哥赔罪,我便过去见礼了。”
安清悠见她这副模样,暗叹之前的那个自己实在是被徐氏拘束的狠了,和弟弟妹妹们竟也生疏成这个样子。
心里又对徐氏有些鄙视,莫说安府这样的世家大族,便是普通的寻常百姓家,养出的女儿也不会这般没规没矩。
这是要怎么骄纵的孩子,才会把安青云养成了这个样子?
那边沈云衣却更是脸上发烧得可以烙饼了,这安青云轻浮无礼举止骄纵也就罢了,终是他们安家的女儿。可偏偏又是一口一个沈大哥如何如何的,便似与自己有什么亲密关系一般。
这些天安府的下人们已经对安青云黏着自己的事情颇多风言风语,再在人家女眷面前弄成这样,传出去自己可都成了什么人了!
沈云衣心中起急,连忙转移话题道:
“三小姐,适才不是斗嘴,不过是我和大小姐来谈论些文章诗词而已。安贤弟没说清楚,倒是让三小姐你误会了。来来来,我前几日新见了一副古联,倒是颇为有趣。今儿个不如写下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说罢也不等其他人言语,径自让侍墨在一边拿出了笔墨纸砚,在上面写起字来。他这一下急中生智却正是用药对症,无论安子良还是安青云,提起这些东西来出了瞠目结舌就是结舌瞠目。书房里却是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转瞬间,沈云衣却是将那对联中的上联写完,纸上乃是:
“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可也,清心也可以。”
这本是前朝的名士与高僧饮茶时的一段佳话,后人亦有不少以此刻在茶壶上的。沈云衣此刻出个难题,化作了五字叠句对,也是想尽早了解这局面抽身而退之意。便道:
“这本是前朝名士的一段佳话,上联在此,不知诸位有何见教?”
文章正文 第二十七章 也可以与不能够(下)
安子良安青云兄妹大眼瞪小眼,一时间接不出话来。沈云衣微微一笑,向着安清悠道:
“安大小姐才学高雅,倒不知有什么佳对出来让人欣赏一番。”
安清悠心里估量着青儿她们采花寻材时候也差不多了,看看安青云那副作态的样子,心里也很不愿在此久留。再一瞧沈云衣写下的东西不觉心里一乐,后世的语法家们早就对这句话研究了个通透。当下借势轻声道:
“沈公子却是难为人了,既是古人名士的一番佳话,我又哪里是一时半刻能有什么好下文来?”
说话间提笔用墨,却是轻轻写了“不能够”三个字,却在前面画了一个圈,后面打了一个叉。悠悠地道:
“小女子才疏学浅,这古人的意境却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了,‘心’与‘清’二字实是极妙的,我想不出更好的词儿,只能画个圈打个叉代替。倒是中间这‘也可以’三字,想来却是这幅上联的关键之所在,便用‘不能够’三字对之,想来前面一字为某物之名,后面一字为形容其意,也就是了!”
沈云衣心中猛地一震,这“心也可以清”的古对确如安清悠所说,关键便在这“也可以”三字上,前面放个字,后面放个字,可以说添上什么都对,好比“怀也可以开”,“目也可以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