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山寒门女 (菜地歪萝卜)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菜地歪萝卜
- 入库:04.10
 
    那男人转身就走,万青跟在身后,卖出那堂屋门槛,万青抿嘴笑了出来。
    但凡能看到的,倒是不可怕。这婆婆,这番毫不掩饰,万青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
    男人走出了很远,回头看了一眼万青,看到万青不紧不慢的挪着步子,绷着脸,说了声“顺安,备马。”
    倒是彻底甩着大步,头也不回的出了院子。
    ****************************
    万青果然就是这总兵府的荒草,守着那婚房,独自茁壮。
    每天有丫头送来三餐,陈姑姑依旧教万青读书识字,夜里就睡在这梨木大床上,盯着那些精致的雕花,慢慢睡去。
    三月中旬,圣旨到,宣许总兵即刻去往贵南,许都尉回国都面圣。
    许家马车车队30辆,前后骑兵护卫,当天就出了边城。
    一路走的平稳,6天后,许总兵独自带兵向南。
    翌日,总兵夫人,遣了两对老夫妻,让他们跟着万青去古安伺候许老爷子许老夫人。。
    万青那三马车的聘礼也跟着到了古安县城。
    走了9天,到了古安许老将军府上,万青磕了半天的头,收了十几个红封,只是吃了午饭,被许老太太遣送到许家祖宅看宅子。
    这一次,当天夜里就到了,一个依山靠水的村子,许家祖宅是两进院落,七间正房,两边厢房。
    守房子的一对老仆夫妇姓白,打开了大门,让这三辆马车进了院子,把三匹马安置牵到马棚里,喂了水,又在马槽里放了麦秆。
    引着万青到了内院,万青住了正房西屋,铺了被褥就睡下。
    杜伯杜婆,张伯张婆都就安置在白伯一直住的外院。
    ***********
    老宅子后院是菜地,白婆子只是种了一小块。万青决定让这后院种满各种青菜,瓜果。
    宅子有400亩水田,已经赁出去了,五年。
    半山有一片旱田,赁出去30亩,万青能种的有10亩。
    万青不说话,带着六个老仆去那半山的旱田查看。
    “ 白伯,哪些田是没赁出去的?” 万青问。
    “这边靠着山沟麦田,都是没赁出去的。” 白伯老实的回答。
    “这麦子是谁种的?” 万青继续问。
    “是我种的。” 确实是白伯种下的麦子。
    麦子一年两熟,这麦子马上就可以收了。
    “收了麦子,种地就由我安排。”万青话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全听少夫人的。” 白伯弓着老腰,回答的很是恭敬。
    万青向山沟里走了几步,沟底是一条流水,两面缓坡,如果开出来,上下能有20多亩。万青又向下走了几步,来来回回走了一圈,心下有了算计。
    原来,这沟里满是野葡萄藤,老藤有腕子粗,枝枝蔓蔓交织错结,爬满了这片坡。
    古安那边,万青得了30两银子,还有一张50两的银票。 许总兵给了500两银票,总兵夫人给了10两银票。
    手里这么多银子,倒是可以筹划一翻。
    到了陌生的地方,大可以说是娘家那边学来的。
    万青要酿葡萄酒。
    秋天,等到秋天。
    万青一直走到沟底,这水流叮咚,水底都是石头,顺手捧了一把,清透冰凉,手心里只有几颗细微沙粒。
    这分明就是一个天然的葡萄酒庄。
    “少夫人,小心些。”杜婆子跟着万青从北疆到这中原的小村子,一路受了万青不少照顾,万青虽然年纪小,却机灵懂事,心肠好,对这几个老家伙和气,所以看到万青捧水,赶紧提醒,生怕万青掉进了那小河里,杜婆子不知那河水深浅。
    “我这就上来。”万青笑呵呵的,一双丹凤眼满是知足。
    万青走上来,问,“白伯,老宅子可有大牲口?”
    “回少夫人,老宅子没有大牲口,种这10亩地,就是老奴夫妇两人。”
    “恩” 万青了应了一声,表示知道。
    “那三匹马,那辆车,就留着家里用吧。”万青故意说明白,不管怎样,这车马是跟着万青过来的,当然是万青的个人财产。
    “谢少夫人。”白伯当然明白万青的意思。
    “ 这山沟可有主?” 万青继续问
    “这山沟无主。”
    “你帮我打听下,我要买下这山沟。”万青说的通透。
    “啊?” 六位老仆人一起惊叹。
    “少夫人,这山沟满是刺藤,而且土薄。” 白婆子说道
    “恩,买下来。”万青不解释,只是说买下。
    白伯当天就打听到山沟无主,可以当荒地卖,6钱银子一亩,丈量土地立下文书,田契下来再交银子。
    万青当即点头,让白伯负责一切事宜。
    白伯第二天,就办下了田契,26亩,包括沟中溪流,共计15两六钱银子。万青给了白伯16两银子。
    山沟买下,万青也踏实下来。
    让白伯带自己去镇上看看 ,总不能吃白伯的粮食,家里添了5个人,三匹马,多少要置办些粮食。
    白伯笑呵呵的一路小跑着套了马车,招呼了自己老婆子。就在村人的异样眼神里一路轻轻甩着鞭子。
    原来这边的农村也是如此,有辆马车就是富裕人家。
    白伯看老宅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赶了马车进出这村子。
    村子离镇子很近,坐车不过小半个时辰。
    中原的小镇子比北疆镇子热闹的多,三条主街,铺子林立,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先买了菜籽,白菜,萝卜,油菜,土豆,莴笋。买菜籽的老伯推荐了西红柿辣椒秧苗,两捆秧苗60个铜板,比那2文钱一包的菜籽贵了太多,万青犹豫了下,还是买下了。
    又到了农具铺子,添置了三整套的镐耙,花了三两银子。
    买了50斤油,300斤糙米,100斤白米,30斤盐巴,红糖白糖各十斤。
    镇子上有牲口市,牛羊,骡马,犬。
    竟然有卖狗崽子的,万青不禁想起了虎子黑豹大头,这么大的宅子,都是老弱,确实该养只狗看家护院。
    白伯拦着,说“ 少夫人,咱不花这冤枉钱。村头老李家有大黑狗,下了9只狗崽子,我去抱回两只。”
    万青心底阵阵感动。犹豫着,还是拒绝了。
    作者有话要说:
 23第22章
    四月,麦收。
    六个老奴,白婆子腿脚不好,杜老头哮喘,王婆子平时就手抖,这三位根本就干不得重活,真把他们累到了,10亩地的麦子也不够医药费。
    万青带着三个老奴,挥着镰刀割起麦子,自然又是一手血泡,万青也不言语,闷头顶着太阳,只管把这10亩的麦子弄回老宅。
    白伯一直不安,想说什么却不敢说。
    万青索性放了话。白伯,这麦子还是你的,你种的,当然归你。”
    白伯镰刀不停,嘴里说“少夫人,老奴年纪大了,没个一儿半女,总想着置办一副厚棺木。”
    王老头哈哈一笑“咱这三家被发配的老家伙,倒是都差不多。”
    万青抿嘴不接话,王老头过于精明了。
    *******************************
    白伯留了1500斤麦子给万青。
    其他万青不问,白伯也无需交代。
    10亩旱地深耕了一翻,继续种了麦子。
    万青开始收拾山沟,先除掉荒草,砍掉那些灌木枝,蘑菇草药捡出来放进背篓,山沟里刺猬野兔山鸡倒是不少,没有虎子,更没有弓箭,万青只能看着那些野物耀武扬威的在沟里横行霸道。灌木枝野枣枝也不能扔,顺着地界架起篱笆,一忙就到了六月,日头毒辣,杜婆子中暑晕倒顺着缓坡滚了几丈,被野葡萄藤子当下才停住了身子。
    七手八脚的把杜婆子送到了镇上宋郎中家里,昏迷了两天才睁开了眼睛,宋郎中直言,“这把年纪不能过度劳累,幸好没伤到筋骨。” 开了几副中药,这才回了老宅。
    杜婆子这一躺下,2两银子的医药费先花了出去,加上每天6文钱的大骨头汤,整整一个月,杜婆子才慢慢养好。
    月底算总账,杜婆子这一场病,整整花了21两4钱银子。
    总要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这几个老奴总要养着。
    于是万青又回到了山村里的生活,每年带着干粮到山沟里,拔草砍灌木,架篱笆,白伯和杜老头每天都会去干上一阵儿,但是,终究是杜婆子的事儿吓到了万青,万青再不敢让他们下山沟,只由着他们架篱笆。
    忙忙碌碌就到了八月,野葡萄结的极多,该准备坛子木桶酒窖。
    定制了100口大坛子,10两银子。
    60个木桶,竟然用了30两银子,那木匠保证五年不漏水,万青才给了15两银子的定钱。
    老宅子有很多锅灶,也有地窖,这让万青省了一笔银子。。
    九月,葡萄熟了。
    万青剪葡萄,一筐一筐背到上面,白伯和杜老头就装车运到后院,三个婆子洗葡萄煮葡萄,装进坛子用黄泥密封,送进地窖。
    忙了整整半个月,又定了50个大坛子,50木桶,一直到十月底,万青才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