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总算醒了!杜老夫人拿帕子按着眼角,手紧紧的握着她的。
相公可有信来?岑三娘喃喃问道。
杜燕婉就哭了起来:嫂嫂你别担心他了,你都快把我和祖母吓死了!
杜老夫人握着她的手,笑道:放心吧,听说去就打了场胜仗,歼了三百人。
方妈妈笑吟吟的上前给她掖了掖被角:少夫人,奴婢给你熬了锅鱼片粥,用砂锅小火熬的,喝了几天药汤,吃碗粥吧。
是方妈妈啊,不是奶娘。岑三娘虚弱的笑了笑。对杜老夫人道:母亲的后事……
你这孩子……杜老夫人慈祥的看着她,杜家这么多人,不少你一个。安心把病养好才是正事。
她扶着尹妈妈的手站起来,脸上带着松懈后的笑容:祖母回去了。让燕婉陪着你吧。
别!岑三娘轻声说道,我这里有方妈妈,还有一屋子丫头。家里的事帮不上手就算了,不能再拖着燕婉。都去吧,我身体好着哪,养些天就好了。
杜燕婉红着眼睛点头:嫂嫂你安心养病,府里有我呢。
等她们都走了。方妈妈乐呵呵的扶着岑三娘靠在自己怀里,阿秋拿了张帕子围在她颈下,夏初就端着碗鱼片粥坐在炕沿喂她。
她似知道岑三娘在想什么,轻声的说给她听:您烧得跟个炭人似的,迷糊了三天。丹华姑娘回宫复命,皇上赐了御医来开了方子。方妈妈用老姜蘸着酒给你擦身子,今日才退了下去。
方妈妈得意的:少夫人拉着奴婢不松手,一直喊着妈妈别走。奴婢陪着您就想起小时候发热,我老娘就这么干的,果然有用极了。
岑三娘咽下一小口粥,精神又好了几分:难为妈妈了。
少夫人专心喝粥,这是奴婢份内的事。方妈妈很开心。能被岑三娘念着不忘,比赏她做内院管事还开心。
夏初接着说道:大房的大夫人来帮着操持。您病着这几日,二房几位夫人,还有八小姐,十一小姐都来瞧过您了。哦,舅太太和二爷也来过。
还有尉迟三夫人,岑家二夫人,岑家少夫人都来过了呢。阿秋也接了嘴。
慢慢的,居然在长安积攒下这么多人脉。岑三娘微微一笑:放心吧,我安心养病,别的事不操心。有那么多人,不少我一个。
说实话,岑三娘和张氏的感情并不深。只因她是杜燕绥母亲,她只做她该做的。有那么多人,燕婉也回来了,实在轮不到她撑着病体去挣表现。
她努力让自己多吃一点,一碗粥也只喝了大半就喝不下了。阿秋给她擦了嘴,端了水漱口。方妈妈又让她靠着坐着消食。
岑三娘就问了句:丹华回宫去了?
阿秋就答道:是。丹华姑娘回宫了。奴婢想起来了,她说腊八节定讨了差事给您送粥来。
丹华说腊八节来,是想来看望她还是……岑三娘想起了武昭仪让她做的人偶,心里有了底。今天是几号来着?
少夫人,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七了。您只睡了三天。阿秋说道。
岑三娘示意方妈妈让她躺下,炕烧得暖,让她忘记了太液池冰冷的水。她阖上了眼睛:知道了。我再睡会儿,吃药时再叫醒我。
几人给她盖好被子,放下了帷帐。夏初带着逢春在罗汉榻上做针线。阿秋则领着暖冬去煎药。方妈妈舒了口气,精神抖擞的去了正气堂听杜燕婉安排活计。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起来,岑三娘默默的想,她只管吃了睡,睡了吃,养好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以后的几天,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见好。
过了头七,张氏也不能移灵,要摆到杜燕绥回来。所幸是冬天,不必买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大夫人已经回府去了。杜静姝每天都叮嘱丫头来探病。说等她大好了再来找她。
国公府因为张氏停灵在正院,闭门谢客。二房几位婶婶也许觉得晦气,没有来蹭饭添乱。一时间府里显得分外平静。
岑三娘完全好了,离腊八节只有三天了。
她带着丫头给老夫人请安,杜老夫人见她面色红润,喜的眉开眼笑:今年腊八,咱们总管一家人能平安坐一起喝粥了。
为着老夫人这句话,岑三娘吩咐买了很多做腊八粥的材料,冬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时,小丫头们叽叽喳喳的坐在小凳上捡各种豆子。纵然都还穿着孝衣,脸冻得通红,手指也冻得像萝卜条似的,脸上已有了开朗的笑容。
……别急着掌事,让燕婉多做点也好。杜老夫人如此劝岑三娘。
细细一想,燕婉总要嫁人,现在多做点,将来嫁过去操持家务也有经验。最主要的是,张氏过世,最难过最内疚的是杜燕婉。她总觉得没在府里陪张氏最后几个月,心里愧疚。一得空就跪在张氏灵前诵经。生生的把一个性子活泼的姑娘磨得安静下来。
岑三娘正想抽出时间把人偶赶出来。就给杜燕婉找了事:入冬以来,咱们家还没给下人们做冬衣。我病才好,精神不济,这事你帮嫂嫂的忙可好?
岑三娘几乎是拼了性命把她接回来。她说什么杜燕婉都只有点头的份。回头就找了织造房的王妈妈商量。点人头,算布料,需要采买哪一种,都亲力亲为。
有事做了,精神渐渐好起来,心情也开朗不少。
晚间一起吃饭的时候,还在动脑筋:……最厚实的葛麻做两身夹衫,还是薄啊。
这时候还没有棉花,冬衣都用厚重的麻布做。贵人们都穿大毛衣裳,用羊毛捻线织袜子。下人们就只能多穿几件御寒。
岑三娘就问她:市面上什么皮毛最便宜?
杜燕婉来了精神,细细说给她听:羊羔皮又便宜又好,可咱们家现在没那么多银子给下人买来做衣裳。
兔皮呢?岑三娘问她。
杜燕婉摇头:兔皮硝制起来和羊皮一样费时,还小,且掉毛。而且数量不多。
岑三娘一拍脑袋觉得自个儿傻了,这个时候是没有羽绒服羽绒被的,多好的商机啊。给她出主意:养鸭子的人比养兔子的多。鸭子出栏之前都有绒毛。鸭绒洗净晒干塞进两层夹衣里,最为保暖。
真的?杜燕婉从来没听说过。
岑三娘漫不经心的说道:多找些养鸭的商户,让他们宰杀前收好了。有多少咱们家收多少。从前都是浪费掉的,如今还能卖钱。积少成多,将来没准儿还是一门来钱的生意。等你收够了,我们再来研究。
杜燕婉听得双眼明亮,使劲的点头。
她走后,杜老夫人握着岑三娘的手直乐:三娘,你真会想法子。
岑三娘抿了嘴笑。她希望真能做成。这门生意可比做头花什么的要独家。
转眼就到了腊八节。这日厨子们头一天晚上就开始忙活。将拣好剥好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花生等物和泡好的糯米下锅开煮,几个灶头同时支着大锅。一直熬到腊八清晨,才算熬好。
装了食盒,打发人给李家,岑家,尉迟家还有大房二房送了。府里每个下人都分到了一大碗香浓滚热的腊八粥。
岑三娘单独装了个食盒,让夏初给黑七送去。
夏初回来的时候嘴撅的老高,气呼呼的抱怨:真是个捂不热的石头!少夫人好心好意单独给他送粥,他就一句,‘放下吧’!连声谢都不说!气死我了!少夫人,我不要给他做冬衣!
岑三娘想起黑七坚持让马车在宫门前等自己,早就习惯了他的脾气,不以为忤的笑道:那你裁了,我给缝好,不算你做的,行么?
夏初呆了呆,闷闷不乐的低下了头:您身子才好,又想给姑爷赶制衣裳,哪有空给他做。奴婢做吧。
岑三娘心中一动,想着黑七因为杜燕绥年近三十了一直没成亲。能给他寻个媳妇儿也好啊。可惜她屋里的丫头们都还小,想凑对也得看丫头们是否乐意。她不会凭着自己的心意给丫头们指人,就把念头压了下去。
辰时才过,宫里就来了人。因杜燕绥在江南平叛。皇帝早早的就赏了粥来。皇后连面子工夫都懒得做,没有赏粥。倒是岑美人是亲戚,送了粥来。丹华则带着武昭仪的赏赐如约而至。
杜燕婉格外给丹华封了厚厚的赏银。岑三娘亲自去装了食盒,将它送到了丹华手里:也请娘娘尝尝府里的腊八粥。
她的眼神落在食盒上。
丹华心领神会,笑吟吟的接了:杜夫人放心,奴婢一定亲手交给娘娘。
武昭仪要做什么,岑三娘心里有几分猜测。但武昭仪不说,她更不会去打听。脑子里突想起武昭仪的原话:本宫记得你做的人偶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她心头跳了跳。她记得在隆州做过一次。做了自己,百草,许氏,还有岑知林。在洪州做过一回。荡秋千的自己,百草,滕王还有空青。武昭仪在滕王处看到过?爱不释手是人是她自己还是滕王?
岑三娘这会觉得留着那些东西不是件好事。滕王有分寸,她不用太担心。她担心的是岑知林。
想到这里,岑三娘起身叫阿秋去叫了阿富来。
昔日跟在岑知林身边的小跟班已长成了少年。虎头虎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