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爷早年也算是家境还行的,老爹是个有名的木匠,家里还有十来亩地,足够他们一家子生活,甚至还有余力佃出去些土地,让别家租种,所以从小就被家里送去了学堂读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爹上山伐树时遇上了猛兽,逃窜间滚下了山坡,摔断了肋骨,腿骨,从此家业慢慢就败落了下来,到了十五岁,父亲死了,族人就欺上门来,想要夺了他家的田产,逼着他母亲改嫁。好用照看侄子的名头把地弄到手里。
他娘是个烈性的,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县城,在县衙门口一头撞上了大门喊冤,求知县做主,这事情在当地一时间闹得很大,这阻止寡妇守节,逼人改嫁,夺子侄家产,这事情弄得整个赵家村的族人都抬不起头了。就算最后赵师爷家保住了家产,但是在这村子里也住不得了,再加上他娘这一撞真的是拼命的,没有几天就去了,赵师爷索性就把田地都卖了,在父母坟前结庐而居,守完孝,从此就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18岁那年离开家乡,立马就去参加了县试,因为他大小也算是当地名人,到是有不少同情他的人为他作保,让他顺利参加了科举,不过一年就顺利的成为了秀才,消息传到老家,不是没有族人后悔当年做事做的太绝的,但是这时候,赵师爷已经再也不会回家乡了。
之后他靠着给人抄书,为大户人家孩子开蒙,一点点的积攒银钱,准备乡试,直到26岁,这才顺利成了举人,就在那次乡试中,他又一次遇到了当年的那个知县,那是这个知县已经是知府了,看到当年那个少年如今成了一名举子很是欢喜,再得知他如此年纪,居然还没有娶亲,边将寄居家中同样父母双亡,又因接连守孝错过杏期,已然19岁的外甥女嫁给了他,还配送了一套嫁妆,帮着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家。
第二年还帮着赵师爷去参加会试,可惜落榜了,这以后,赵师爷便放下了科举的事情,一心开始学习刑名,钱粮师爷的差事,想着靠自己养家,甚至拒绝了那知府大人让他再考的美意。
他对着自己的妻子说道:他是个男子,若是只有一人,那一路向上,颠簸而行也没有什么,但是如今已经成家,那自然是要以养家为上的。难不成还要靠着妻子的嫁妆,娘家的资助过日子不成?再说这知府大人已经帮了他们很多了,他也考过一次会试了,已经知足了,就现在这样,他欠下的人情,已经还都还不清了,不敢再欠,生怕耗尽了亲戚长辈的情分。
至此他就开始了他的师爷生涯。常年在县衙,府衙打转,也曾跟着东翁走过不少的地界,也算的上是见识广阔,学问深厚的。到了邢大老爷找到他的那一年,他的东翁正好告老,他呢!也正在县里自己家修养,顺带看顾自己的长子的学业,毕竟他长子今年已经18了,已经是个秀才了,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想着等儿子的事情告一段落再说。
邢大老爷来的时候,他真的是看不上啊!这什么书院啊!说白了就是个私塾而已,还是个新开的,怕不是仗着他有个在京城当官的弟弟就异想天开吧!再说了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师爷,也是很有些名声的,月俸可是高的很,一年一百五十两那是随便拿,虽然因为工作流动性比较强,几乎每三年换一个地方,没有置办下什么产业,可是存款还是不少的,你这书院的先生能有多少束脩?你没发烧吧!
可是人家邢大老爷来了个三顾茅庐的戏码,还声称这山长也让赵师爷来当,这才让他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可是邢氏书院,摆明了是家族以后要传承的书院,却让他一个外人来当山长,那可是从来听说过的,那岂不是把那些以后有可能考出来的未来老爷们白送给自己当人脉吗?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啊!赵师爷也来了兴趣,立马好好的去打听了一下这邢家到底是什么人家。
等一圈问下来,甚至写了信询问了在京当官的同年什么的,这才突兀的发现,自己居然和这个邢老爷是同年的举人,那不用说,第二年的会试,肯定自己也是和邢老爷一同参考的,只是大家都没中而已。不然就是正宗的同年了。乖乖,就这么,居然拉扯上关系了?自己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这样说来,自己和邢家那还真是有缘呢!赵老爷乐了。
再多探听了一下这邢家的事情,知道了邢家一样是寒门出身,如今又在资助寒门学子,到时又多欣赏了几分,怪不得他们不担心这山长的名号给了别人呢!原来这是自有法子拢住了人心啊!好手段啊!不过是多花些银子,就能得到偌大的名声,还能办成了书院这样的大事,真是舍得下注啊!恩,看架势邢家如今也不缺银子,这家人家看来是有兴旺的架势了。
赵老爷兴致上来了,索性去邢家附近走了几圈,这一次走下来,他倒是又有了新的想法。
自己毕竟年纪不小了,这师爷的工作做得也越发的吃力了,东奔西走,总不停留,也不是个办法,这自己要真是在这书院当了山长,倒是也是个好差事,顺带还能在这附近置办些产业,也给孩子们多留些家底,还有女儿,如今也十三了,也是到了可以许配人家的时候了。自家也该安稳了,媳妇都已经有了身子了,自己可是要当祖父的人了呢!
这样一想,在邢大老爷再次上门的时候,这赵师爷就顺势答应了下来,把邢大老爷高兴坏了,关于赵师爷说的什么准备在他们村子定居,并想着置办田地的事情,他立马就说,把自家在村东面的一百亩价值600两的上等水田直接给赵家,算是赵老爷三年的束脩,那可是就代表了200两银子一年的俸禄啊!这居然还带是预支的?谁家的规矩?把赵师爷差点就吓得喷茶了,这可是南边几个大书院请名师的束脩价格了,还这样人没去,三年束脩就先给?这邢大老爷也太败家了吧?
可人家邢大老爷还嫌不足呢,愣是说,这邢家包他们家的一家老小吃住,有清雅的小院子扫榻以待,要是觉得住的不是自己的房子不舒服,那好,东面正好还有一块荒地,不大,正好五六亩,不值几个钱,一并送他,足够赵家自己建一个小三进的宅子。他可以帮着找人建房子。绝对的服务周到,物美价廉。要是赵家还要买地买田,办理户籍等等什么的,也可以一并帮着做好,千万别客气。
这下赵师爷是真笑了,还是属于那种满含深意的笑!无限欢娱的笑!只觉得这邢家人真是不错啊!人傻钱多?不是,那是人家大气,知道不!大气!这长远投资做的熟练啊!自己不就是心动了?真是会为人着想啊!这体贴的,自己要是不去,还真是觉得对不起人家,也对不起自己啊!这样的人家必然是得人心的,以后也必然昌盛啊!去!为什么不去?说不得自家儿子还能沾光呢!
于是乎,邢家书院终于有了懂行的,有本事的人接手了,这速度更上一层楼啊!至于赵师爷,啊,不是,赵山长,一到邢家,立马就被他们家那个书斋吸引了,就是他儿子也被迷住了,直呼,来的值!
至于住处?啊,那不是人家房子正等着明年开建吗!这就借住邢家了!反正那小院子好几个都空着呢!不就是准备给先生们住的吗!这也是应有之意不是!
37邢忠亲事
除了这书院的事情,不到三月,邢家老宅又来了一封信,这一次是关于邢忠的婚事的,说来,邢忠比邢德全大了一岁多,将近两岁,如今已然是18岁了,若不是为了这科举的事情,那是早就定亲了的。好在这样的情况,这在江南倒是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的,不算突兀。
这次邢忠顺利的考中了秀才,让邢大老爷扬眉吐气,自然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就想着让儿子娶媳妇的大事了,至于什么举人?那啥,不是邢老爷说了吗,让孩子们缓一缓,这样的年纪不说靠乡试有些费劲,就是真的有了本事,也要多藏拙些,他们家毕竟不是什么世家大户,没有多少的根基,若是太打眼了,那才是祸事,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个道理还是很实用的。
既然这考举人不急,那自然是娶妻成家要紧了,正好这不是赵师爷来了吗,邢家大太太一眼就看上了那个赵家的女儿,秀气,大方,稳重,女红什么的都是出众的,再加上这赵家的太太好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是在舅舅家长出嫁的,那可是在四品的位置上致仕的老大人,虽然已经故去了,可是还有几个已然是六七品官员的表兄弟呢!无论是底气,家教,那都是一等一的合适啊!就是以后邢忠要是做了官,这也能做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的。
再加上赵山长,还有那个赵秀才,书香门第啊!和自家真是门当户对的很呢!邢大太太把自己的想法和邢大老爷一说,夫妻两个立马就统一了目标,有了这样的人选,邢大老爷对着赵山长更是客气了,嘘寒问暖的,弄得赵山长背心有点发寒,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等到邢大太太正式向着赵太太露了口风,这才恍然大悟,一时间哭笑不得起来,好家伙,这为了娶个儿媳妇,这姿态做的,太让人寒毛耸立了。不过还真是挺合适的。不说这邢忠本性老实,忠厚,是个好孩子,也有了功名,以后还有书院可以继承这一点,单单是这两家如今如此的近,就已经可以考虑了,这不管怎么说,嫁在眼前,自己总能放心些不是?就是回娘家,那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更别说自己还是书院的山长,这邢家往来的更是勤快,见女儿也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