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无法支撑军费和寿宴的双重开支,寿宴因刘太后的坚持,无法消减,只能从军费上消减,也就是克扣军饷,少发将士们的工资。不但如此,朝廷还增加了税收,一时老百姓怨声载道。
这对于李烈无疑是天大的好处。因为由于老百姓对朝廷的反感为李渊造反提供了民心的支持。还有如果这时李烈造反,少收赋税,百姓一定会踊跃参加,参加了李烈的军队就不用上税了。
减少士兵的粮饷却是李烈的计谋,当然是为了有更多士兵参加到造反的行列中和他一起造反,为他们造反提供一个借口。
在正式起兵之前还必须稳住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叫王文一个叫高洁,他们都是刘太后身边的亲信被派来做监军的,所谓监军,其实就是监视李烈的。
第93章 反(下)
更新时间2013-3-22 9:00:25 字数:2030
李烈要造反,必须得到他们两人的支持。也许有人会问李烈造反,他们无疑是最大的障碍,直接杀了不就完了,还用他们支持?
这只能说明你不懂政治。因为李烈如果杀了王文、高洁。李烈不但领兵要受阻,而且他就会和其他农民起义军一样,成为名符其实的反贼。
但是如果不杀他们,而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样就会使起兵少好多麻烦。--他们是刘太后的亲信,他们都支持别人还说什么了。
这点李烈看的非常清楚。他既要利用王文、高洁为他造反铺平道路,又不能让他们知道真相。
这时,校尉刘华又帮了李烈一个大忙,这个刘华杀了幽州知州王鹤,还攻占了知州府衙,把知州王鹤的妻妾都送给了突厥沙摩柯大汗,反出了景龙。虽然王鹤占了他的妻女,着实可恨,然而叛国是不对滴!
这对于李烈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李烈知道后高兴地睡不着觉,因为他终于有理由了。不过他表面还得装的十分忧虑,不能把心里的喜悦表现出来。
李烈立刻招开了军事会议,一副忧虑的对在座的官员说:“现在刘华不但攻占了幽州知府,把王鹤的妻妾抢走了,下一个可能就是对付我们,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你们说该怎么办?”
王文、高洁和众官员都请李烈来想办法。李烈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也看到了他的核心凝聚力。
然而李烈利用王文、高洁的事情还是没办成,还没被两人看出了破绽。王文、高洁甚至想在即将举行的晋祠大会(说是为了求雨,实际上是李烈准备的誓师大会)上动手,干掉李烈。只是这两人做事不牢靠,被人告诉了李李烈两个人的阴谋。因而李烈当即拍板,将两人拿下,后以勾结突厥意图不轨之罪砍了他们。
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李烈的手下不是自己的队伍,人家不一定听你的。至少人家在景龙朝统治下是个官员,生活殷实,属于受益者。那么他们对李烈造反的态度就会有三种。一,跟着李烈走;二,与李烈决裂,开打;三,潜伏下来,伺机干点房后放把火,背后捅一刀的龌龊勾当。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第三种!如果李烈找他们一个一个表态,近而让他们写个与隋王朝决裂的白皮书什么的,显然是个笨方法,也不牢靠,假使能有几个这么样的人,对天下大势比较糊涂而对景龙王朝还抱有些许幻象,对自己呢,又不是很忠心,如果找来杀了,来个杀鸡给猴看,逼着这帮不清不楚的人最终表明态度,那就太完美了。正好有两个,无论从形象还是所作所为上,似乎都符合以上的要求,因此,两个人便抛出一腔热血为新王朝的建立铺了第一块转,最后,还没人领情。只能用四个字来诠释他两,倒霉孩子。
至此,李烈的造反前工作顺利完成,用八个字做下总结,那就是凝聚人心,聚沙成团。如今,他的义军也好,景龙朝旧臣也好,亲戚裴家也好,都被李烈团结到这面造反大旗下。不仅如此,大家都没有退路,现在心中唯一的信仰就是——推翻景龙王朝,誓死捍卫领袖李烈!
虽然,利用监军王文、高洁的事情没能成,但是他两也发挥了余热不是,李烈也不能怪他两不是!只是这场造反到底还是没有能够名正言顺。
传说中的晋祠大会在十月初十按期召开了,誓师大会上,李烈做出了总要发言,总结来说,就是我们要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组成以李烈为核心的队伍,向着人人有饭吃,轻赋税,免徭役,有军功有官做的生活进军。
李烈在自己二十二岁(不算虚岁)的时候终于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造反!无论前面是激流险滩还是云山雾罩,他都将奋勇向前,义无反顾!想回也回不去了。
农历十月初十,刘太后的五十岁生日。上京城根本没工夫为幽州、和州、霸州三州叛乱而难过,也许他们还不知道呢!紫禁城里看不到一点悲戚之气,而刘太后的心情也格外好。
这天一大早,刘太后就起床了,精心梳妆了一番后,便在大殿上接受群臣朝贺。为了不破坏刘太后的心情,大臣们早就说好,在五十寿典这几天,千万别提叛乱之事,更别说那三州反叛的事情告诉刘太后。大臣们心里明白,将前方送来的加急密报悉数扣下,还要装出一副“不知三州反叛”的样子。
刘太后喜滋滋地查点着各路官员奉上的礼品,虽说此前刘太后曾放话说寿宴从简,但所有大臣都明白,她的话只是个“政治姿态”罢了,这五十大寿足足耗费掉了上千万两白银。当三州将士大战岭南,正是急需银两恢复战斗力时,而刘太后正提醒大臣按时上贡,李烈本人也硬着头皮准备了价值数十万两银子的寿礼。为了防止刘太后过早察觉,李烈提前派人代表三州送了三份寿礼。
刘太后的万寿庆典豪华瑰丽,单是彩排就进行了多次。为了讨刘太后高兴,大太监曹全早早就带着穿戴一新、化装成500罗汉的小太监守在宫门口。寿筵一开始,扮成罗汉的小太监便提着精巧的灯笼鱼贯入殿向刘太后祝寿。
与此同时,宫外放起了祝寿爆竹,为图热闹,爆竹声在刘太后进膳时都没有间断。膳桌上的各类菜肴都冠着吉利名字,什么“江山一统”、“寿比南山”,似乎吃了它们,景龙的江山就真的坚不可摧了。
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国内外战争不断之际,刘太后在理国事和享乐事之间,选择了后者。那为刘太后祝寿的各位官员、陪刘太后吃饭看戏的诸多大臣,也不是不明白景龙朝正处在一种怎样可怕的境地,但他们却置若罔闻,和刘太后一起大吃、大笑。这样的景龙朝焉能不败?
第94章 刘太后寿宴
更新时间2013-3-22 9:03:41 字数:2010
刘太后一心要将五十大寿办得空前隆重,对她而言,钱不是问题。据《皇太后五旬庆典》记载,朝廷特别要涿州官窑承办刘太后五十大寿的瓷质餐具,各种规格的碗碟勺盘加在一起,足有近3万件。涿州官窑接到这一命令时正值初夏阴雨时节,并不适合烧炼瓷器。因为烧好的瓷器需要晾晒烘干。可皇命在上,窑工们也不得埋怨,他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瓷器,烧出来的瓷具十有八九是残品次品,上不了台面。待他们完成上面规定的数额,已经统计不清扔掉了多少残次产品了。
涿州灾后重建工程并不顺利,就此一事,涿州上下更是义愤填膺。加之太后懿旨,加重赋税,涿州的瓷器才运走,听到惠州反了的消息,涿州立刻积极响应。
在惠州反叛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岭南的贼首万安,万安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笼络了一批人,去了惠州。惠州本是流放之所,罪官尤其多,万安本是有勇无谋,得了谋士几许,便发达了起来,继续称王称霸了起来。
刘太后在期待五十大寿的同时,捎带着“操心”了下岭南问题,她还以为,岭南的事情和契丹的事情一样,可以轻易的解决。她给大臣们发出的指示是“岭南事求速结”。
刘太后不知道的是,天下已经大乱了--岭南、通州有柴夔,幽州、和州、霸州三州有李烈,惠州、涿州有万安。
大寿宴请后,大臣想着这些事情终究是瞒不住,便上报了刘太后。刘太后愤愤不平,她心想,我为景龙朝辛辛苦苦操持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我也该好好享享福了。即使是平常人家的老太太,这五十大寿也该热热闹闹地庆祝一下,可我的大寿怎么就碰到这样倒霉的事呢?我这招谁惹谁了?
从十月初一起,内外臣工“穿蟒袍补褂一月”,隆重的祝寿活动正式开始了。宫里日日有隆重的庆祝活动,直到十月十七日五旬庆典才告结束。
十月十一开始,刘太后得知了各州反叛之后,就开始心里烦闷。但是,一来是自己的寿宴,刘太后也想有始有终,讨个好兆头;二来,刘太后手中无兵了,唯一的兵权有三处:一是由禁军统领乔军带领的禁卫军,这个可不能动,这是保命的手段,要真的打不过,还得靠着这支队伍呢!一是守卫雍州、青州的守军,这个倒是可以动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