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的女孩子入宫,幸运降临,做了皇后,享尽荣华富贵,但是,这种概率比买福利彩票的概率还要小,皇宫中万万千千的女子中,皇后的也就是一两个人,而经常的情形是,皇后并不是通过从民间选拔来的。
往上数了又数,最不贪花好色的,怕就是传奇帝王景康帝了。这位君王自己并不大肆扩张后、宫,而且颁下法令:“民间女子年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盖女子以备六宫,而妇人则充六尚也。”六尚是古代官职名、官署名,负责掌管帝王之物。
并制定了后、宫妃位,专人专职。其中一位皇后,其次为一位皇贵妃,再次为两位贵妃,接下来是四位妃子,然后是六个嫔妃,神马贵人是人数不定的,神马常在也是人数不定的,还有神马答应也是人数不定的,最后才是选来作为宫女滴。
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若没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到了二十五岁,她们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
若大宫廷,女仆人所需多少?常有宫女两千人,整个队伍要年轻漂亮。
难道真有令她们青春永驻的宫廷秘方么?
没有,假如有,太后、皇后何以会人老珠黄呢?
唯有一种办法——吐故纳新。大约每三年更新1/3,按规定若没有被皇帝“幸”过或者偷“幸”过却没有记档的宫女,在大内只服务三年,便放出回家嫁人去了。
每三年户部行文一次,各个州府将适龄秀女送至神武门,交内监挑选,选中的记名报内务府,再请皇帝亲自临视,最后确定名单。
其实皇帝看是走形式,龙心所在是挑几个极漂亮的补充妃嫔队伍。未被挑中的才可以论婚聘嫁。
选秀女是家庭灾难,也是秀女的苦楚。
入宫服务一般五年,极少人当了嫔妃,再有些拴婚给了皇子皇孙,指婚给了王子王孙,剩下那些,却成了大龄女青年才从宫中放出,虽然已过了嫁期,还算运气好。
只怕皇帝一时高兴,“幸”上一次记了档,以后便一生与男人绝缘,老死宫中。
宫女们久居深宫,连个正经纯粹的男人都见不到,难免恓惶。
宫词写道:“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久不见男人,竟不认识男人为何物,忽然来了个做粗活的真男人,大感稀奇。乃至出钱求问:外头也像这里一样,都是女人么?真是时代的悲哀,女人的悲哀。
其实放宫女,也算是一项德政,但恐怕未必坚持得好,有些被主子看好的,多留几年屡见不鲜。怨女甚多,祈求神佑摆脱寂寞者常见。宫词《并头花》描写宫人见花开并头的,以为“男女和合”的好兆头,约定不采不折:
晓钟初动噪宫鸦,春日迟迟上碧纱,
锦帐未悬呼内史,叮咛莫折并蒂花。
她们还希望牛郎织女把男女分离的灾难全承了去,有一首《祭牛女》:
鹊架凌秋璧月悬,甘瓜素果敞清筵,
宫中自向天阶拜,愿祝人间恨海填。
秀女“幸”欤不幸欤?呜呼!
☆、第五十章 采选旨意
第五十章 采选旨意
有幸被看上,得了陛下欢心的宫女也不容易--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奴婢作夫人,要慢慢来。作为官员子女而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
景康帝不重采选,不但没有到民间大肆采选,制定了严格的选秀制度,并且在位期间的每次采选,入宫人数真心不多。直到去世,人家那后、宫,除了做丫鬟使的宫女,莫说三千了,三百都还不到。
景康帝去世,放出宫去的宫女,那是没有一个不是完璧之身的!人家宠爱贵妃娘娘,哪有心思沾花惹草,三百佳丽,人家贵妃还置气呢!你小小宫女哪有能耐窥视荣华富贵。
目前,天启朝并没有正规的采选制度,所以应该以景康帝这道命令选民女入宫。遵循景康帝的后、宫制度。
李烈陛下却不是种、马后、宫的人,人家心怀天下呢!遂下令道:“今天下未安,天下百姓自由婚嫁,诏聘公卿以下,七品以上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
人家李烈陛下要得结果是大臣之女被选入后宫,充当妃嫔,用来做棋子滴!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有人吗?你不是结党营私吗?来吧!后、宫欢迎你!叫你quan家,全族,甚至亲朋好友全部出力,让朕看看你们的实力!免得朝堂之上乱哄哄的,我还不知道你们底下有点什么猫腻。至于采选庶民之女充当宫女,现在还不急。
所以,女孩子被选入后宫,就相当于判处无期徒刑,终身没有任何自由,其地位比*奴的还差,有幸能与皇帝睡觉的极少,在等级序列中升迁的也是极少数。因此,选秀女经常受到人们的抵制。
司马炎当年选秀女,连名门望族都“败衣瘁貌”,蓬头垢面,逃避瘟疫一样逃避此事。一些被选入宫中的女子与父母告别时“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行路悲酸”。
隆庆二年(1568年),传言要选秀女,一时“千里鼎沸,男女失配,长幼良贱不以其偶”,影响严重的地方,“旬日间无分妍媸,婚配殆尽”。《常熟县志》说“朝廷命内臣选入宫女子与各省”的消息使百姓“各务苟合,无复人道”,《吴县志》说苏州城内“时传朝命选吴中女子入宫,民间争相婚配,多至失伦”,在松江等地“有垂髫即笄者,有乳臭为夫者”,甚至连寡妇也害怕进宫而草草结婚。一时间“礼人乐工昼夜不息,肴菜之价腾涌”,“受聘之女,不及成礼而婚,未尝许配者,往往配匪其伦,终身怨怼,悔无及焉”。
到了正月16日,杭州把总抵城,守门的鸣炮欢迎,梦境中的百姓听到炮声,有人猜测朝廷采选秀女的官员来到,便“递相婚嫁,有不待媒妁而送女人入男家者,有不及乘轿而步行适人者,有恐为捕获而假男衣冠路行者。”杭州有一家富户,雇一帮工在家。到晚上,女儿没有婚配,又不敢出门选择女婿,情急之下,老汉想到这个帮忙的雇工,便连夜喊叫“即起,即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不知。即起而摩搓两眼,则堂前灯烛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拉郎配故事的由来。
由此可见,一句谣言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恐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不安。而这样的恐慌,在选秀女作为一项制度存在的年月中,一直伴随着人们,是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浓重阴影。
李烈陛下金口玉言一出,天下百姓对于采选的阴影暂时挥去,不少**品的官员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官不够大,当然也有人咬牙暗恨自己不够努力,没能让自己的子女坐享荣华富贵的。
一时之间,京中酒楼那是宾朋满座,特别是上好的酒楼,上好的包厢,那是有钱都不一定排的上啊!人家张大人、李大人,什么尚书、侍郎包啦!
诸多官宦人家觉得自家的女子一旦被选中就意味着骨肉分离,一入深宫,不知几时才能与家人相见。难舍难离,抱头痛哭者。
谁说:“皇帝一心要美人,哪管人间都是怨。”人家李烈陛下是要官宦人家的闺女,有的人家想以金钱贿赂有司,以求放过爱女,或买下穷家姑娘顶替;怀恨之家,则相互告密,暗施手段,一心要把对方的女儿送入深宫。
不过更多的是家里没有女儿的,比如武将十二卫大将军中林正义老爷子只有两个儿子;裴老爷子裴仁山只有一个闺女,嫁人了;秦猛三个儿子,没闺女;林忠也是只有儿子没有闺女的主。
张昌和裴碧云、洛四郎洛亚之和阿幼、司马空空和欧阳青青三对才新婚,还没生呢!洛季之、马玉涛、裴如弓、乔四海四个,还打着光棍,至今还没成亲呢!哪里来的闺女。
十二卫将军当中,只有金成杰和欧氏有一个漂亮的闺女,不过才十岁,还够不上采选制度的年龄下线呢!何况辈分不对啊!李烈陛下也不会禽兽到对侄女下手啊!
当然,洛三娘是不够格的。为什么呢?虽然洛家有三人在朝为官,官位不低,但是洛三娘的父亲洛谦可还是个白身呢!人家洛谦觉得儿子女儿大啦!人家不愿意操劳,携妻子隐居苗岭了!
武官当中的头头都没有闺女,余下适龄的,那可都不是简单的主。武官的子女,当然弓马娴熟,通文墨和不通文墨没什么差别,人家不爱守你那些规矩。
武官头疼了,押着自己闺女学规矩去了。大家伙都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那有谁不知道谁的,陛下是个大度的,选不上不丢人,不守规矩被文官笑话,那可是丢人丢大发了!
有闺女的并且头疼的大多还是文官,而且还都是政府高层。其实,着急慌乱的这些人,要不是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舍不得的;要不是有二心的,还想着投敌叛国呢,闺女进宫不就成了人质了么;要不就是闺女不甚漂亮,想找个漂亮替身的。毕竟,帝后和睦,要想插上一脚,必定要以色事人,自己闺女不漂亮怎么办?找个漂亮的,懂规矩的替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