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进宫。”
“什么?!”不惑与元山一听,心中疑云满布。
“得见见太后娘娘。”离莫言坐下。一脸凝思。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少爷,您少喝点。”怜星在旁,看着牧锦修少见的买醉模样劝说道。
“怜星……你说,我窝不窝囊?”牧锦修自嘲道。
“少爷您这是说什么胡话。”怜星不懂自家少爷所说的意思。
“呵呵……”一阵苦笑,仰头又是一杯。
“准备一百万两银票。”
“啊?!少爷,您怎么又要那么多银子啊。”怜星不解。为何这一个月不到牧锦修就足足支出了三百万两。
“让你去办就赶紧去。”牧锦修难得动怒,怜星愣了好一会儿才躬身离开。
“锦修。”苍老的声音幽幽传来。
牧锦修转身,牧老爷已经到了身边:“爹。”
“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儿了?”知子莫若父,看着牧锦修这几日总是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只是一位故人缺银两。”牧锦修低头说道。
“什么故人,一借就要那么多银子?”牧老爷是精明人,对牧锦修的话半信半疑。
“爹,您身子不好,不宜操劳。”牧锦修扯开话题。
看来这牧锦修是不打算告知实情了,牧老爷只得顺着换了话题:“你也知道我这身子没多少时间好活了,你就不能把霓裳找回来好好过日子吗?”
“爹。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锦修……”
“爹,霓裳是不会再回来的了。”
“为什么?你见过她了?”
“她已经嫁人了。”
牧锦修急中生智,看着父亲对赵霓裳不死心,随口找了个借口说道。
“……荒唐。她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怎能随意改嫁!我不相信!”牧老爷防备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在他看来这儿媳妇可比儿子亲多了。
“是真的。”牧锦修只当自己这三百万两银子能买断了凌国的祸根。他不想再跟他们兄妹有任何瓜葛。
“……岂有此理。”牧老爷端详着儿子的表情,也不像是撒谎,随即信了牧锦修的话。
“爹,别再惦记她了。这天冷,我扶您回屋吧。”牧锦修关切着将父亲扶往房中。
“锦修,你可是牧家的独苗啊,早日了了为父的心愿才是。牧家纵然家财万贯,但没个接手之人,要这些有何用?!”
“儿子记住了。”牧锦修恭顺的回道。
海纳百川,宾客满坐。作为鸣啸城达官贵人最常出没的酒楼,此间美食堪比天上馐珍,色香味俱全。
“老爷,您觉得如何?”安延熹伺候着郭裕品尝。
“嗯……有那么点意思。”郭裕想着这味儿到是和宫里的口味相似。
“再尝尝这个吧,糖醋肘子,您最爱吃的。”
正吃着,对面的说书楼那就热热闹闹的开了场……
“话说如今的玉国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上有吾王郭氏……”
郭裕听着说书人对自己的夸赞不禁飘飘欲仙。
“我怎么听说要打仗了呢?”底下一书生模样的青年对着说书人喊道。
“公子此话怎讲?”说书人请教道。
“那匈奴的王子死在了咱们这,他们那些鞑子怎么能吞下那口气儿啊!我还听说,离国的使节也死了……”
“公子,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我可没乱说,我二姑她家的小孙子就在宫里当差。这事儿可他偷偷告诉我的。”
“咱们玉国兵强马壮,怕他们这么小蚂蚁干什么!”人群中又有人豪言道。
“此言差矣。古往今来,有的是以少胜多的例子。”青年相貌平凡却出口不凡。
郭裕听着,脸色露出了笑意……
☆、第十一章 云鹤意结天子,三人不期而遇
“这位公子,我家老爷邀您一起喝杯水酒,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安延熹走到独坐一桌的青年面前,按照郭裕的吩咐说道。
“我可不认识什么老爷。”青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郭裕,作势回绝。
“公子别误会,我们家老爷是爱才惜才之人,只觉得方才公子见解独到,所以想请公子……”
“公子,冒昧打扰了。”安延熹话未尽,郭裕亲自到了青年的面前。
“既然都过来了,就坐吧。”青年打量着眼前之人年近六旬却器宇不凡。来者是客,人家都亲自过来了,他也不能失了文人的度量。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郭裕率先问道。
“在下姓沈,名云鹤。”青年落落大方的回道。
“好名字。”郭裕赞叹道。
“过奖过奖。”
二人相谈甚欢,直到暮色临近,沈云鹤才意犹未尽的道别离开了酒楼。
“哈哈,这趟倒是收获颇多。”郭裕满意的看着离去的背影道。
“沈公子倒是个人才。”安延熹附和着主子道。
“依你看,他像谁?”
“……老爷指的是,廖习恒廖大人吧?!”安延熹跟随郭裕这么多年,对其喜好和眼光再清楚不过了。
“比起廖习恒,他还差点火候。哈哈,若是假以时日,倒也是个人才。”郭裕说着起身回房。
安延熹揣摩着郭裕的意思,心中有了主张。随后派人跟着沈云鹤一路到了他的家,隐士看着沈云鹤入了一户不起眼的农家,还与一位老婆婆熟络的说着进了屋后才回来禀报。
从破旧的木门缝隙望出去,那探头探脑的人已经不在。沈云鹤这才暂时的舒了口气。身怀武艺的他,对隐士跟踪之事早有察觉,当下便找了一户偏僻的人家当了自己的宅子。对着孤身一人的老太太嘘寒问暖了几句,还好探子不敢靠的太近,这样也方便了他蒙混过关。
“老婆婆,这些碎银子您拿着。好好置办些棉衣被褥什么的。“沈云鹤看着衣着单薄的老太太不禁有些怜悯。
“公子。这这怎么好意思。”老婆婆颤抖的想要将银子还回去。
“老婆婆,我入城来找亲戚,不想亲戚搬家了。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回老家,我看您那后面还有个小茅屋。想跟您借宿几日,这些就当是给您的报酬,您看可好?”沈云鹤对着老太太恳切道。
“这样……也好。就是委屈了公子。”老太太看着面容姣好的沈云鹤,怕他是吃不了这个苦。
“没事儿,这些不算什么……”沈云鹤朝着老太太点头笑道。
时至傍晚。雪终是消停了下来。赵林见过端木明扬后离开大行宫。眼下,这‘借地之事’总算是板上钉钉了,忙活了一年余,也算是小有成就。郭淳耀的部队已经分批暗中前往八国商议之地,不出三年,整体兵力大可提升三倍。想到此,赵林的脚步更加急切。他要将这好消息汇报给郭淳耀……
晌午刚过,太后懿旨入府。宣李出尘进宫觐见。
“小姐,宫里的马车来了。”如诗从外通传道。
“嗯,走吧。”李出尘稍作整理,盈盈而出。
坐在宽敞温暖的马车里,李出尘思忖着太后此番宣自己入宫的意图定是与孝儿有关。果不其然,刚到殿里头太后就让人把孝儿带了出来。
“出尘姐姐。”孝儿看到李出尘好似看到了救星一般。
“孝儿,你没事吧?”李出尘担忧的上下打量了孝儿一番。
“没事。让姐姐担心了。”孝儿拉着李出尘的手有些不舍。
“太后娘娘,能不能让孝儿同我去了将军府?”李出尘看着孝儿虽然嘴上不说,但这身子可是瘦了一大圈,定是有苦难言。于是,对着高坐的太后扑通的跪下请求道。
“先起来说话吧。”太后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示意崔嬷嬷将李出尘扶了起来,坐在了下坐。
“哀家既然让你们俩见面,便知道了你们的情分……”太后说着停顿了一会儿望向二人。
“太后娘娘明鉴。出尘受人之托,对孝儿的事义不容辞。”李出尘想到被派出去的何岱,对身边的何孝便有些愧疚……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何岱在外如何。
“哀家知道。但是,尘丫头,这宫里的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弄出宫去的。更何况……孝儿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左相的人可不是吃素的……”太后所言不假,谁也不能保证生沈玉衡会不会狗急跳墙,杀人灭口。
“现在离国小郡王没找到,小贵子也没找到。若是孝儿再出什么状况……王后和月霖完全可以赖过去……”太后说的句句在理,比起将军府也许太后娘娘这更安全。李出尘拉着孝儿的手,一时间担愁眉不展。
“出尘姐姐,没关系。孝儿可以保护自己。”孝儿懂事的安慰道。
“你手无缚鸡之力,怎么能保护自己!”李出尘否决道。
“只要孝儿不离开哀家身边,倒是一个保全性命的办法。但是,丫头,你必须老实交代,那小郡王是不是你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