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您……”郭月霖对着郭裕满脸失望。她以为她的坚持会感动这父亲,可惜她错了。
“月儿,你要相信父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郭裕语重心长道。
“……好吧,既然父王和母后都决定了儿臣遵旨。”郭月霖低着头,顺从道。
郭裕有些讶异,这一次郭月霖不同以往,没闹没坚持。
“乖女儿,嫁了人就再也不是孩子了。要善待夫家之人,也要善待自己。”郭裕看着自己的女儿突然有些不舍之情。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儿臣告退……”郭月霖竭力保持着平静,退出了朵颐殿。
表面的平静。阻止不了心中的骇浪。黑暗,正欲袭来。
李出尘的伤还未完全康复,郭裕便挽留了李出尘在宫里共度朝圣节。并吩咐宫人以公主之礼对待,在朝圣节的前一天,送来了公主规格的宫服。
“怎么了?”郭淳轩看着发呆的李出尘,将手中的折子收到了袖子里。
“没什么。”自从那日起,李出尘对郭淳轩的话愈发的简单。
“出尘,要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回到之前?”郭淳轩实在受不了李出尘对自己冷淡的模样。
“……”李出尘不语,一瘸一瘸的走回床榻上。
“我扶你。”
“不用。”李出尘说着甩掉了郭淳轩上前欲搀扶的手。
“出尘。请你给我一个机会弥补好不好?”
郭淳轩没有得到回答,李出尘已经将床帐放下。与他隔绝。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如果这是错的,你就把它撕了……”说着郭淳轩取出了折子放在了床沿。
李出尘一瞥,想着他拿折子给自己做什么。
“关于你的父亲……”
一听与自己的父亲有关,李出尘立刻拾起折子阅读。
奏折上述,玉国千万士兵自发为李清臣请命,追封其为玉国第一大将军王封号。并且,希望朝廷择日派专人将李清臣的灵柩护送回鸣啸城的英雄墓。
李出尘的手微微颤抖,大将军王是除了王上以外最高的荣誉和封号。自从李清臣交出兵符以后。李家早已不复当年鼎盛,许多趋炎附势之辈早就把将军府摒弃。而这千万士兵的意愿……若是爹爹在天有灵必是欣慰……
看着奏折的笔迹,是郭淳轩所写错不了。李出尘震惊之余不禁好奇,如今的兵权一分为四,夏侯卜、睿亲王、晏修、太子各自把权,他是如何做到让玉国所有的士兵都……
“这些都是李老将军应得的。各个军营收集回来的白帛都有参与士兵的名字,他们都是自愿为了李老将军请愿的,估计已经送到将军府里了。”
“谢谢……”李出尘收起奏折。不再多言。但语气中已没有刚才的生冷。郭淳轩叹了口气,离开了锦秋阁。
李出尘望着郭淳轩离去的背影,下了床。站在窗咎前,目光流转在这座玉王宫的小花园。这是懿贵妃曾经住过的地方,李出尘也是不经意听着小德子说漏了嘴才知道的。她,究竟是怎么样的女人?
这宫廷看似繁华却依然掩盖不了深秋的寂寥……想着想着,李出尘只觉繁琐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一年。不仅仅是李家发生了变化,还有郭淳轩……她没有忘记。在别人眼里自己还是郭淳轩的未婚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她懂。
如果真的是这样。离莫言是不是该欣慰?!他大费周章的播种,就等着郭淳轩来收获了。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
关上窗,想到一年前娘亲在出嫁前与自己话,似乎绕了一圈回来都应验了。李出尘望盯着折子,心中的无奈油然而生。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天意如此……
福兮祸兮,她都逃不掉的。
☆、第六十二章 齐聚大行宫,嫁妆满钵溢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早晨,鸣啸城城门口各色马车和队伍愈发的多起来。明日便是朝圣节,各国来朝使节大都齐聚到了鸣啸城。这其中就包括了南部八小国的八位君上,凌国的太子、大将军,离国的小郡王,匈奴可汗的大王子。加上玉国各城城主,还有诸多随从及护卫等共计近五千多人。
玉王宫以东的大行宫,雕栏玉砌、富丽堂皇。本是王族外建的养生之所,此时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繁忙的五日。各国使节、君上都被安顿在了这里。因为人数众多且繁杂,郭裕让三个儿子一起负责本次朝圣事宜。郭淳耀身为太子储君,理所当然的代替父王负责接待各位贵宾。而郭瀚霖与郭淳轩一同负责安保和内务。
“久闻玉国地大物博,能工巧匠比比皆是!这大行宫果然妙哉!”离国小郡王年纪尚轻,对着各处景致都好奇的很,入了行宫更是赞叹不绝。
“小郡王过奖了。”郭淳耀和煦的笑道。
“是太子殿下谦虚了,赶明儿,我一定要好好请教请教这些大师们!”
“呵呵,小郡王好兴致,本太子累了,恕不奉陪。”赵柯尚只觉无聊,冷着脸离开了厅中。随着他的离开,几位贵宾亦是纷纷借口回屋休息。
郭淳耀虽然心中不悦,但依旧笑脸相送。
内务府。郭瀚霖有些不安分的在堂中来回踱步。郭淳轩翻阅完账本,起来问道:
“三哥,你看着事儿?”
“哎呀,这事儿你看着办,我呆不住了,出去外面走走。”说罢拂袖离开。
郭淳轩看着郭瀚霖,不用猜也知道他是去大行宫。这么好的拉拢机会,谁也不会错过的。
“王爷,您看又送来了六本账本。睿亲王怎么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呢!”小德子看着自家主子有些愤愤不平。
“你胆子越来越大了!”郭淳轩不禁呵斥道。
“王爷……”
“隔墙有耳,以后说话多注意些。”郭淳轩取过账本。重新回到书案前翻阅核对起来。
锦秋阁,李出尘坐在贵妃椅上正打着盹,门口便有宫人通报。
“太后娘娘有旨,请李小姐过去说说话。”
“臣女领命。”
坐在太后娘娘特意派来的宫撵上,一路过来李出尘接受着许多异样的目光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保持着从容镇定的姿态安坐其中。拐角处的孝儿本欲寻机接近李出尘,但一看时机却并适合,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出尘消失在眼前。
崔嬷嬷引着李出尘进了中殿,看样子太后是等了一会儿了。
“给太后娘娘请安。千岁千岁千千岁。”说着便俯身行礼。
“起来起来,这脚不是还伤着嘛!”太后着实怜惜。亲自蹒跚着上前扶起李出尘道。
“谢太后娘娘。”李出尘盈盈起身,搀扶着太后坐回炕上。
“尘丫头啊!你这一年多是去哪了!可把你给盼回来了!”太后说着贴心的拉着李出尘的手。
“出尘让太后娘娘担心了,是出尘不好。”
“哎哟,哀家可不是怪你,只是担心你!”
“太后娘娘……”李出尘本对太后的印象极好,看着眼前眼眶微红的老人家鼻头一热。
“傻丫头,不哭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说着疼惜的将李出尘搂进了怀里。
“听王上说,清臣就这么去了。可怜了你和小宛,以后怎么办啊……”太后想着,抚摸着李出尘的头道。
这话让李出尘又想起了自己死去的爹爹,眼泪亦是没能忍住,簌簌的再次落下。
“都怪哀家说了不该说的,尘丫头不哭啊。等你守孝期满,就让王上立刻把你和淳轩的事给办了。唉……真是好事多磨啊。”
李出尘听着没有接话,三年之后的事。又有谁能预知?而太后却以为李出尘默认了,想着她初心未改,对于淳轩来说是莫大的好事。虽然李家不如当年,但百虫虽死而不僵。这丫头回来的正是时候,只要稍加扶持,很快淳轩就能于太子和睿亲王旗鼓相当。
“尘丫头,你这腿。可真给治好了?”接近正午,太后娘娘留了李出尘在殿中用膳。看着走动自如的李出尘不禁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嗯,机缘巧合。出尘在山林间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在他的帮助下才把顽疾治好了。”李出尘乖巧的给太后娘娘夹了颗翡翠丸子在盘中,送到其面前。
“这样真是太好了!”太后看着这准孙媳儿更是喜上眉梢。要是自己这把老骨头活的长寿些,兴许还能抱上小曾孙呢。
正当太后乐呵的招呼李出尘用膳之时,崔嬷嬷躬身来到厅中道:“太后娘娘,王后娘娘来了。您见还是不见?”
“让她进来吧。”太后说话时表情早陡然冷漠了下来。
“儿臣给母后请安。”王后一袭紫红色凤服,艳丽的出现在太后和李出尘面前。
“臣女给王后娘娘请安,王后娘娘千岁。”
“哟,这是李清臣家的老七吧?!失踪这么久,终于舍得回来?!”王后的话语显然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李出尘记忆中并没有和王后接触过,也不知道她是为何这般为难自己,只得臻首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