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看着贾政的眼睛慢慢的说:“你是她的老子,你自己打量着良心吧。”探春的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了。平西王府上很快的传来消息,他们家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探春肯来,他们家还是很高兴的。说定了日子,依旧是热热闹闹的把探春给迎娶过去了。
水瑛去南边平定海疆叛乱的事情算是落定了,皇帝斟酌再三,把水瑛叫进宫里面,关上门谈了半天话,最后下旨水瑛为监军,钦天监选定了出征的日子,水瑛这些天都在兵部忙着调兵遣将。宝钗在家也是整天忙着准备东西,给水瑛的出征做准备。
南边天气炎热,宝钗想着水瑛久居京城不习惯南边的气候和饮食 ,她忙着叫人回娘家,把一切成药都搜罗来。薛蟠听着水瑛的事情,也是十分上心,他忽然想起来佟庆春就是南海边上土生土长的,赶紧快马送去一封信问了南边的气候风物和风土人情等等,还特别问了北边的人在南边要准备什么药的。佟庆春也很快的回信,详细的说了南边的情景。
薛蟠拿着佟庆春的信赶紧过来找水瑛,又把自己当初在南边所见所闻全都说了。水瑛听的很仔细,忙着叫人把地图拿来指着一处处的地方,叫薛蟠说自己的见闻。薛蟠毕竟是个生意人,只是对着风土人情略有关注,所去的地方也都是一些人烟繁盛商贾云集的地方,到底不是为了打仗。好些事情都讲不清。水瑛也只能止作罢了,薛蟠忽然想起什么,猛的一拍大腿说:“这个好办,我的拜把子兄弟佟庆春便是在南边几代人了。他们家船队可是在南洋上走了几十年了,各处的土著等等全都认识。若是妹夫去了有什么不知道可以问问他。”
水瑛听着顿时眼睛一亮,亲昵的搭着薛蟠的肩膀:“人家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好哥哥,多谢你帮着我,引荐这样一位能人。等着我回来和皇上请旨,给你们加官进爵可好?”
薛蟠和水瑛倒是处的很熟悉了,他也是个大咧咧的人,薛蟠斜着眼看看水瑛:“我天生不是做官的材料,什么加官进爵的也就算了。我一根肠子通到底,就是做了官还是被人耍的团团转。不如你跟着皇上说说,请皇上威加海外,把南洋的几块地方也做了一锅烩,开疆拓土,叫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在海上也有个歇脚靠岸的地方。”从商这些年,薛蟠看到了海外贸易的甜头,和水瑛提条件。
水瑛大声喝彩:“好,英雄所见略同 !我也是这个意思,既然如此今天咱们先去喝一杯。”说着水瑛拉着薛蟠要出去喝酒。
薛蟠高高兴兴的和水瑛走到门口忽然站住:“等等,这顿酒就先存着,等着你得胜回来再慢慢的喝。我妹子这几天牵肠挂肚的,你还是回去陪着我妹子吧。”说着薛蟠扔下一句:“她都要把家里药铺的药都搬走了,你还是去管管吧。”
水瑛回家正看见屋子里还真是堆着无数的盒子,每个上面都写着标签,水瑛看去全是些紫金丹,保命丸什么的,什么专治时疫还有外伤药什么的全都有。水瑛无奈的说:“你这是要开药铺么?我是带兵打仗的,也不是要开药铺去。这些东西我全都带上,成了什么样子了。你不要担心了,我今天找到一个可以帮忙的人。”
水瑛把薛蟠今天来说的话和宝钗说了:“佟庆春倒是个人才,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对了你整天在家不是做针线就是忙着准备东西,才几天的功夫都熬得不成样子了。你越是这个样子,我如何放心呢。你知道的行军打仗最忌讳的便是分心。太后想水曦了,你进宫散散心可好。”
宝钗这几天一直是拿着针线,每天晚上都是知道三更才放下针线活计休息。加上日夜盘算着打点行装,这几天宝钗的脸颊都失去了往日的丰润和好气色。水瑛握住宝钗的手,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你放心,我这一去是专心致志的打仗建功立业去了。绝对不会去寻花问柳的。”说着水瑛捏捏宝钗的脸颊威胁着说:“你还是这样不好好吃睡,我可真的要一枝红杏出墙来了。”
宝钗被水瑛的话惹得哭笑不得,不过她心里焦躁之情倒是轻了不少。那边王妃的丫头过来说:“王妃叫二爷和二奶奶过去一起用饭。”这几天王妃虽然脸上没有不舍,但是经常叫水瑛和宝钗过去吃饭。宝钗和水瑛忙着梳洗一番过去了。
因为太后相见水曦了,宝钗暂时放下心里的焦躁和手上的事情带着孩子进宫给太后请安。太后见着水曦顿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她抱过来孩子嘴里叫着:“天不见长大不少你,叫我看看可是沉了不少了?”水曦的话已经能说清楚了,他脆生生的叫着:“太后”一边把自己扑进太后的怀里,紧紧地抓着太后精致的衣裳。
太后倒是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衣裳被抓住皱褶 ,疼爱的抱着水曦,对着宝钗摆摆手:“起来吧,大规矩不错就是了,何必这样神神鬼鬼的做什么?我一直想着你进来和我说话,只是又想着现在你未必有心和我这个老婆子说闲话。家里的事情都大殿的如何了?水瑛那个孩子从小没离开我,忽然要去那样远的地方,我也是担心的一晚上一晚上的睡不着觉。”
宝钗忙着说:“要用的东西我都仔细想了几遍,特特的问了南边的人,应该是没遗漏的了。还在南边的市面还算是平静,要什么也该有的。”说着宝钗说了准备的东西了,太后仔细的听着,半晌她说:“你到底是心思细腻,想的周全些。连着我没想到的你都想到了。”
水曦在太后宽敞的寝殿里面到处溜达,奶娘和太后身边的嬷嬷宫女们好像是一条大尾巴,跟着他跑来跑去的。水曦从一边的茶几上出溜下来,忽然跑到门口去了。奶娘见状忙着叫着:“小爷仔细摔着!”华丽丽的大尾巴一起向着门口涌过去。
结果还是晚了一步,水曦直直的撞上了一个人。奶娘正弯着腰只见着那个人穿着一件杏黄色褂子,上面是石榴花的样子,鲜艳的细丝线绣出来的石榴花栩栩如生,奶娘一下子明白了水曦撞上的是哪一位主位。元春看着这个刚到自己膝盖的孩子,微笑着说:“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真可爱!”说着她想伸手抱抱水曦:“可是撞着了,奶娘们是怎么看的?”元春想着这一定是那一家命妇带来的孩子。她现在看见别人的孩子心里总是羡慕的很。
水曦歪着头看着元春,就在元春的手要碰到自己,他忽然跑到奶娘的身后,只露出来一双咕噜噜的眼睛:“我不认识你,不叫你抱我!”
元春一阵尴尬,太后身边的嬷嬷亲自出来抱着水曦:“贤德妃娘娘,太后叫你进去呢。”说着嬷嬷抱着水曦径自走了。
等着进了里面的暖阁,嬷嬷刚把水曦放下,他就一溜烟的跑到宝钗跟前,扯着宝钗的袖子低声的说:“外面有个很厉害的娘娘。阿曦怕怕,阿娘咱们回去吧!”
宝钗纳闷的想着元春是个最有福相的人了,怎么成了水曦嘴里的厉害呢?
作者有话要说:相由心生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98见故人,恍如隔世
元春十分尴尬的笑笑,讪讪的说:“太后说的是,天色不早了,妾身要告退了。”说着元春站起来告退出去了。看着元春的背影,宝钗有些狐疑的看看太后,太后却是依旧笑眯眯的专心的逗着水曦玩,见着宝钗正在出神她抱着水曦说:“贤德妃倒是能称得上贤德两个字,只是她的命运不济,皇上宠幸多年还是没有什么消息。我原先想着只是要她运气不好,身子慢慢的调养着就是了。谁知道吃了无数的药还是不见效。我悄悄地叫钦天监拿着贤德妃的八字算一卦,倒是个好命的谁知运气不济。”
太后一向很少说人,今天怎么和自己说起来贤德妃的八字运气了?她想着太后知道自己和元春的关系,今天特特的和她说这个,背后一定有文章。她笑着道:“钦天监都是阴阳高手,看这个很准的。也不知道有什么法子化解的。”
“命运之事是上天定夺的,谁能移动半分?也就是自己后天慢慢的积德行善罢了。我看着你倒是个会积福的,当初在我身边,不少人看见我疼你,有些想求你帮着说话有些则是看不过眼红的 ,没在私底下言三语四。你却是宽和安分,并没有什么怨怼和张扬。这样才是大家闺秀的修养,也是为了自己和家里人积福的。水曦还小,你是第一次做娘的,不清楚里面的事情。小孩子的眼睛身体最干净,那些晦气人和东西还是少沾染的好。”说着太后深深地看一眼宝钗。
宝钗忽然一个寒噤从后背冒出来,她心里猛地一缩像是被什么一只铁手狠狠地抓了心脏一下。太后的话难道是暗示自己什么?她想起水瑛临走的时候和她嘱咐的话:“太后一向是喜欢你的,我不在京城,太后那里一定是寂寞。你闲着无事经常给太后请安。一来是尽孝,二来太后是经历世事多的人了,她什么看不明白的。你好好地和太后学习着,受益匪浅啊。”看样子太后是要暗示自己什么。
“太后说的是,我年纪轻不知道这些轻重。如今知道了就该记在心上时时想着。”宝钗转身对着碧柳吩咐:“刚才贤德妃赏赐的东西你好生收着,别随便撂在哪里了。阿曦正在淘气的时候,不要叫他胡闹给弄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