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只垂着头,低声道:“奴婢并不知道。”
桂姨娘叹口气,“这几日我也觉得不大舒坦,故而不能好好伺候夫人,还望夫人莫怪。”
沈氏冷着脸,紧紧抿着嘴唇。桂姨娘身边的丫头立马道:“姨娘有喜,老爷在乎您也是应该的,还不是不想姨娘太劳累。”
桂姨娘娇笑起来,嗔怪地瞪了丫头一眼,“我就是生了孩子,夫人还是夫人,只是老爷心疼我倒是真的。”
话里话外不外乎一个意思,沈氏不过霸占着正妻的名声罢了,如今完全失去了二老爷的心。就是她这样在沈氏面前说话,二老爷也不会怪她。
陈嬷嬷气得浑身发抖,这位桂姨娘她是知道的,以前是沈氏跟前的丫头。“没大没小,一个下人也敢这样在夫人跟前说话!”
桂姨娘登时翻了脸,冷笑道:“你又是什么人?连下人也不是,你觉得过分,觉得我不好,去找老爷啊。看老爷是向着你呢,还是向着我!”
陈嬷气得胸膛起伏,好半晌才镇定下来,淡淡道:“我与夫人说会儿话,姨娘请回吧。”
桂姨娘眼睛也不抬:“老爷叫我好好伺候夫人,我在跟前也是应当的,倘或夫人有个好歹,我如何与老爷交代,还请嬷嬷谅解我的难处。”
陈嬷嬷加重语气:“我不会把夫人怎么样,姨娘放心吧!”
桂姨娘撇撇嘴走了,而陈嬷嬷也明白,如今沈氏就想求死,也不是容易的事儿。两位姨娘天天儿来给她添堵,这样日子……
“二奶奶呢,为何不在跟前伺候?”如果欧阳倩在,就是二老爷的姨娘也不敢这么嚣张跋扈。
沈氏叫陈嬷嬷倒了一杯水给她,吃了两口冷道:“你当我还能指望谁?”
陈嬷嬷没说话,欧阳倩进门沈氏面上对她不错,但私下里尽是冷言冷语,这一点儿陈嬷嬷比任何人都清楚。
陪沈氏说了一会儿话,陈嬷嬷决定去找欧阳倩。暗示欧阳倩经常去沈氏跟前尽尽孝,欧阳倩道:“我何曾不想去,可你也知道夫人的性子,我就是去了又能如何?”
公公和婆婆之间的问题,做儿子的都没办法,何况是做儿媳妇的。要紧的是她现在的肚子,再说沈氏也是自作自受。以前若是对她好些,好歹还会念着,可真没有一点儿好处能叫她念叨的。
她现在就不去,也没人说她。韩睿龙做了那样的事儿,她原谅了。太夫人和公公都恨沈氏,她对沈氏好,说不定还让太夫人和公公不喜欢,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太夫人发了话叫她好好养胎,她何苦去自找麻烦?
娘家人这般,她能靠的就是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太夫人,才能在韩家站稳脚。
陈嬷嬷失望而去,许嬷嬷劝道:“二奶奶是该多去夫人跟前走动。”
这样不闻不问,就显得太不孝了,对婆婆这样,以后自己的儿媳妇未必不会有样学样。欧阳倩不屑一顾,许嬷嬷温声道:“魏嬷嬷完好无损地被太夫人送去庄子上,二奶奶就没想过是为什么?”
欧阳倩愣了愣,她还真没仔细想,许嬷嬷道:“魏嬷嬷是奴婢,做奴婢的就该忠心自己的主子,同样的道理,做儿媳妇的就该孝顺公婆。”
其他的不提,欧阳倩是沈氏的儿媳妇,就是沈氏犯了天大过错,还是韩睿龙的母亲,欧阳倩的亲婆婆。
“好了,我明白了,每天去看看她也没什么,就当是多走动。太医说,多走动有助于生产。”
许嬷嬷点头笑了笑:“二奶奶明白就好,不单该去夫人那里走动,太夫人那里二奶奶也要常去,太夫人虽然说不叫你过去,说是一回事儿,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回事儿。”
说长远的,欧阳倩这样一直呆在屋里对什么都不闻不问,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儿。外头一切都是三奶奶在打理,三奶奶如今也怀了身孕,等肚子大起来,欧阳倩也就差不多生了孩子,而且孩子已经满月了。
欧阳倩点着头:“听你这么说,我也应该出去走走了,三弟妹有了身孕,我却还没来得及恭喜她。四弟妹出了月子,也该去看看。”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那里不是还有些养胎的药么,现在用不着了,你收拾了,好给三奶奶送去。”
许嬷嬷答应了一声,道:“这几日三奶奶那头忙,二奶奶缓两日去也一样。”
接下来的事儿就顺利多了,安静茹和刘氏一道忙了几天,也就差不多忙完了。将最后的结果报给太夫人知道,刘氏虽然觉得不甘心,可她没那个胆子背着三老爷做什么不利于三房的事儿。
太夫人安心地舒了口气,朝安静茹道:“眼下就是中秋节,王府今年不待客,家里许久不曾热闹一回,趁着节气,就把亲戚们请来。”
又朝刘氏道:“这事儿你下去办吧,正好宝哥满月。”
刘氏笑道:“今儿一早儿媳才得到消息,钦哥媳妇的舅母要来京城看看她和宝哥。”
卢氏成亲,三朝回门都是卢氏的舅舅舅妈料理的。太夫人道:“那就留他们多住几日。”
正说着,外头丫头进来报:“六姑爷来了。”
容珠在娘家几乎住了快一个月了,甄紘这一次应该是来接容珠回去的吧?不过因为有了上次的例子,谁也并不敢肯定甄紘这一趟到底是来接容珠,还是为别的事儿。
太夫人正襟端坐,吩咐道:“请他进来。”
☆、120:疑似情敌
安静茹和刘氏回避到了隔壁,一边吃茶一边闲话,空闲的时候,听得太夫人那头说的话。刘氏忍不住笑出来,低声道:“甄家也确实不识趣儿,太夫人已经这般说了,倘或他们还不能明白,可就真正愚昧之极了。”
太夫人暗示甄紘,中秋节将近,叫甄紘将容珠接回去。她是新妇,头一年在婆家,如论如何这样的团圆节也不能缺席的。
甄紘正襟危坐,恭恭敬敬道:“晚辈今儿来也是为这事儿,家母昨儿不幸得了风寒之症。”
太夫人脸色微变,方才寒暄时,甄紘倒没这个意思,现在太夫人稍稍暗示一下,他便说甄夫人病了。婆婆病了,为人儿媳的自然该在跟前伺候,甄紘这样说,分明是暗怪容珠回了娘家就没想过夫家,竟然连婆婆病了也不曾知道。
太夫人浅笑道:“好在你今儿来了,否则我们还不知道。”
又叫来如意,叫备了些东西请甄紘带回去,“我们家事儿多,这些日子亲戚们也不大走动,你岳母也病的厉害,东西你就带回去,权当是我们去看过了。”
甄紘起身谢过太夫人,外头人来传话,二老爷回来了。甄紘作为女婿,于情于理也该去见见岳丈大人。太夫人叫人领着过去,又叮嘱了一句:“吃了午饭再回去。”
甄紘拱手道:“谢太夫人心疼,只是家母生病,晚辈实在不能在外头耽搁。”
他一个男人那里就懂得伺候生病甄夫人,反正不管怎么说,听着都是包含责怪容珠这个儿媳妇的味儿。甄紘一走,太夫人就气得变了脸色。
容珠回来的时候,本来占理的还是容珠,毕竟甄家不像话,竟然让丫头怀孕了。正妻还没有生出嫡长子,那里就有丫头先生子的理儿。结果甄家立马就给了丫头落胎药,没有要这个孩子,来接容珠的时候,太夫人又气之前上门的是甄夫人。
本来也是,儿子媳妇一对小夫妻吵吵嘴,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偏偏第一次就是婆婆上门。明着是抬举儿媳妇,希望这门亲事真的能对两家都带来好处,可实质上却将容珠推向更难的境地。
太夫人一辈子,这还是第一次被人牵着鼻子,处于被动的时候。气得又留下容珠,后来倒好,甄家一点儿也不着急,反而弄得韩家着急起来。
刘氏吃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笑道:“所以说,咱们这这样的人家,娶媳妇嫁女儿,都要慢慢儿议亲,议亲说是议,其实就是打听。对方的人品相貌,家里的情况,还有家里长辈的为人做派。这是缺一不可的,门楣自然要匹配,可若是果真为子女着想,选个人品好的,家里长辈好相处的,只要日子过得舒坦,家底不薄,门楣倒是其次。特别是女儿,养了十几年,到了别人家,做娘的本来就舍不得,若是不认认真真地选个好的,亏得难道是别人?横竖吃苦的都是自己的女儿。”
这话虽然暗暗讽刺沈氏娶媳妇、嫁女儿都处理的不太好,但刘氏说的道理安静茹确实赞成的。卢氏出身虽比安静茹高,但比不得欧阳倩。容珠嫁的比容惠好,可就甄夫人和孙二夫人的为人目前来看,孙二夫人确实强过甄夫人。
好吧,安静茹并非是说大户人家就一定没有好的,而小户人家就一定是好的,只是就事论事罢了。陆青苑出身也不低,但人家就明明白白,安静茹在她面前就自愧不如。而安静茹,若不是多活了一世,懂得了约束自己,到底怎么样也不知道。
太夫人派了人去帮着容珠收拾东西,又叫容珠到她跟前,软的硬的该说的都说了一遍,叫她好好儿跟着甄紘回去,既然成了亲,就要好好过日子等语。
说这话的时候,安静茹已经回到荣恩轩,是品翠从那头过来,笑着说:“六姑爷把六姑奶奶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