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花开锦绣 (吱吱)



她叹了口气,想起要给舅舅做道场的事。自从到了西安府,一桩事接着一桩事,倒把这件事给忘得干干净净了。给舅舅做道场的事虽然是赵凌提出来的,可这些日子赵凌也忙他要在去军营之前把产业置办好,这可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她还是别去打扰了。

不如明天请吕太太和她去趟文仁寺。

傅庭筠又犯起愁来。

她手里除了母亲给的一些金银首饰就是那二千两银票了。二千两银票给了赵凌,母亲的金银道饰她无论如此也舍不得动…那拿什么香火钱给舅舅、舅母们做道场呢?说知道如此,就不应该把银子全给赵凌的,怎么着也要留一、二百两用来应应急。

那明天怎么办?

难道要赵凌银票还给她不成!

念头一起,傅庭筠又羞又愧。

那她成什么人了?

现在该怎么办好呢?

傅庭筠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欢天喜地。

怎么办?

怎么办?

真是烦死了……

她唉声叹气地想着办法。

除了变卖母亲给她的首饰,她还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傅庭筠辗转反侧天色发白才合眼,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早过了早膳的时间。

郑三娘带着临春在厅堂里玩,听到动静忙去打了水来。

傅庭筠匆匆忙忙的梳洗了一番。

吕太太过来,笑道:“九爷说昨天晚上小姐在院子里祭了月神娘娘的,让我们早上别来吵您。”然后让芦苇摆早膳。

傅庭筠极力地掩饰着心中的不自在。

昨天晚上他们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吕老爷他们就回来了。

她想到自己当着吕太太等人的面说累了想休息,吕太太还特意服侍她洗漱后才出的门,如果看到她和赵凌坐在天井里聊天…她怎么跟吕太太他们解释呢?

赵凌显然也很意外,道:“他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当时心里一慌,丢下句“我也不知道,那我先回屋”了的话急急地回了屋片刻后才想起天井里的茶盅桌椅都没有收拾…要是吕太太他们看见了,她就是躲在屋里只怕他们也能猜出她和赵凌都干了些什么忙开了门,正好看见赵凌手脚麻利地把桌椅搬进厢房,她望着他的背影,好像也有点慌张确样子……她心中不由一动,又忙轻手轻脚地关了门,将窗户推开一道缝朝外张望,院子里已收拾停当,赵凌正一边朝外走,一边应着“来了,来了”……现在看来,吕太太等人肯定是早上起来发现了院子里她祭拜月神娘娘时的香烛。

傅庭筠尽量做出一副随意的样子应了一声,低头用着早膳。

吕太太坐在一旁仔细地翻看着她快要做完的冬衣,不住地赞叹:“小姐这针黹可真是好!”

傅庭筠幼承“食不言寝不语”的家训,并不做声,直到用完了早膳,端过芦苇奉上的茶,这才笑着说道:“您太过奖了!”

“不是我过奖,”吕太太笑道,“是小姐的针线实在是做的好。”

傅庭筠自认针线做得不错,也不在言语上菲薄自己,笑着转移了话题:“九爷已经出去了?”

“一大早就出去了。”吕太太笑道,“不仅带了杨公子和三福、石柱、郑三,连我们家老头子也都跟着出去了。”

傅庭筠微微一愣,前面天井里有动静传来,她正想喊郑三娘出去看看,芦苇跑了进来:“太太,郑三和三福、石柱护着老爷,搬了好多银子回来!”

第六十章 银子
 傅庭筠很好奇,可她毕竟是客居,有些事,吕太太就是再尊敬她,她也不会问,笑着送吕太太出了房门,坐在床上在冬衣的边角上加针,这样一来,衣服显得挺括些。
  
  一个边角还没有缝完,吕太太折了回来,双手还抱着个蓝色的粗布袋子。
  
  她的表情有些奇怪,道:“傅姑娘,九爷吩咐,这二百两银子放到您屋里。”说着,把布袋子放在了她的面前解开。
  
  雪白的银子让人眼前一亮。
  
  “放在我这里?”傅庭筠不解地望着她。
  
  吕太太道:“九爷是这么吩咐的。” 多的,她也不知道。
  
  傅庭筠叫了郑三娘进来,把银子收到柜子里,吩咐她:“等九爷回来,你进来禀一声。”
  
  郑三娘笑着应“是”。
  
  吕太太看着笑道:“小姐也应该添两个箱笼才好。”又道,“要不,我让我们家里帮着买一对来?”
  
  傅庭筠也想添两个箱笼,免得衣裳都这样堆放在床角。
  
  可她手里哪有钱啊。
  
  念头闪过,她有些发愣。
  
  难道赵凌给她这些银子就是让好零用的?
  
  要不然,她即不用管杨柳巷的开销,又不用管越凌的收益,赵凌把银子放在她这里做什么?
  
  她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又怕万一错了惹人笑话,就有些心不在焉:“到时候再说吧!”
  
  吕太太自然不好帮她拿主意,又见她正做着针线,笑着和她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告辞了。
  
  傅庭筠一直心绪不宁地等着赵凌,偏偏赵凌用过晚膳才回来,听说傅庭筠找他,换了件衣服就过来了。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傅庭筠转身给他沏了杯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语气中透着一丝抱怨。
  
  越凌出门的时候原准备交待一声,见傅庭筠还没有起床,想着她这些日子跟着他辛苦奔波,只怕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忙吩咐吕太太他们别吵了她,让她自己醒来。回来后见吕老爷他们早上把银子兑了出来,知道她心里困惑,说不定还担心了整整一天,暗暗责怪自己没给她留个口信,哪里还会去细细思量她用什么口吻和他说话。

  “借剑给我的人叫唐岱山,原是蒲城的盐商,私下也开了几口盐井。后来冯家搭上了户部待郞殷仲元做起官盐买卖来,又控制了陕西的入盐,把唐岱山逼得几乎走投无路。我当时刚做私盐买卖,也不是很懂,唐岱山指点了我几次,见我很快站稳了脚跟,就和我合伙做了几次买卖,彼此间也有些交情。”越凌避重就轻地解释道,“我去还剑,本想宴请他一顿略表谢意,谁知道他却一心想让和和他进京去找门路,任我怎么回绝他也不死心,磨磨叽叽的,又在十三山用了晚膳才回来。”他说着,苦笑起来,“我就怕他还不死心,明天又登门拜访。”
  
  傅庭筠一听就对唐岱山不喜欢,越凌说了不去,他还一再勉强,总觉得这个唐岱山待人不够磊落。
  
  她道:“杨柳巷不是你早年布置好的退路吗?据说连杨公子和金公子都不知道在哪里,那唐岱山是怎么知道?”
  
  “原来是不知道的。”赵凌道,“我现在住在这里,唐岱山肯定就知道了。”
  
  赵凌刚搬了地方唐岱山就知道了,可见这个唐岱山很不简单。
  
  傅庭筠不由担心起来:“那他知不知道你要去都司衙门当差的事?”
  
  “应该不知道。”赵凌道,“他以为是冯家请了人来对付我。”
  
  “还是谨慎点的好,”傅庭筠道,“他消息这么灵通,你一搬了地方他就知道了,你去都司衙门的事,他未必不知道。”想着贩私盐可是重罪。要是赵凌进了都司衙门,打狗还得看主人,大家看在十六爷的面子上,也许装着不知道算了。可如何还没有进都司衙门,这个时候被捅了出来,十六爷毕竟是个藩王,上不了明面,都司衙门为了清誉,未必会买十六爷的帐,赵凌的前程可能就全完了。只是这个话却不好对赵凌明说,又委婉地说道:“你去都司衙门,大家多高兴啊!吕太太还准备这两天去广仁寺还愿了。京都山高路迢,这又已经立了秋,越往后去天气越冷,你何必去那么远的地方,让大家都跟着担心!”那你担心不担心?
  
  赵凌心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随后吓了一大跳,不由心虚地冒着冷汗,含含糊糊地就了一声。
  
  傅庭筠听着眉头微蹩。
  
  回答的这么敷衍,莫非这个唐岱山许了什么好处给赵凌?
  
  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赵凌重情守信,既然答应去了,就是不喜欢,也会去的。
  
  可他又为什么答应得这么勉强呢?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
  
  可赵凌不说,她也不好追着他问。
  
  那天晚上只顾着和他说东道西的,却忘了问他到底愿不愿去都司衙门了。
  
  唐岱山的出现,让傅庭筠觉得这件事更加重要了。
  
  她想了想,笑着问赵凌:“九爷要是没有贩私盐,准备做什么?”
  
  赵凌道:“准备做什么啊?我还从来没想过!”有些心不在焉。
  
  怎么会没有想过?
  
  那他去江南做什么?
  
  或者,他不想告诉他?
  
  傅庭筠暗暗叹了口气,道:“九爷不是要去军营吗?不如趁机会好好想想,孔子说,三十而立,到时候再作打算也不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