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一片悄然,简亲王说道:“皇上,楚天昭出任太子太傅一职是不是过于仓促?一则楚天昭以前只是个指挥使,官职六品,突然提拔到二品有欠妥当;再次这次楚天昭并没将整个案情查清楚,而且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连环血案,实在不宜嘉奖啊。”
皇上有点不高兴了:“楚天昭此人做事,朕心里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对朕忠心耿耿,至于后来办案失败,那主要是因为有人在暗地里搞鬼。楚天昭的事朕自己拿主意了,皇叔无需多言。况且朕也想通过这件事情向朝廷上下宣布,只要尽心尽力替朝廷办事的,朕就一定会加以提拔,但是妄图对大明江山不利的,格杀勿论!”
简亲王看皇上话头很硬,想想还是不碰钉子的好,毕竟太子太傅也不什么了不起的官职。顶多算个摆设,那还不是一个小指头就能推倒的。
皇上看简亲王缄口了,就继续说道:“还有件事,就是随同楚天昭办案的杨菲儿。朕觉得她见地高明,头脑灵活,所以打算封她做太子太师。不知道众位卿家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目瞪口呆。都没想到皇上会做这么个决定。当下公孙安进言:“皇上,这从古至今就没个女人做大官的道理。唐朝是有武则天做了皇帝,可是到后来还不是被收回来?而且惹得名声败坏。微臣等请求皇上收回此成命。”
文武百官皆反对,这个说:“让女人当官,那还了得?”也有人说:“如果女人上朝议事,那我们这些大老爷们的面子往哪放?”
皇上本来也是一时冲动说出此话,放眼望去,竟无一人支持他的决定,他不耐烦的摆摆手:“算了算了,朕只是说而已,杨菲儿姑娘朕另会赏赐她。”
众人高呼:“皇上英明,皇上万岁!”
皇上说道:“众亲家还有何事启奏?”
礼部尚书出列说道:“皇上,近日以来皇宫之内连连发生凶杀案,虽然凶手已经伏法,但是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如果皇上不做点事情出来,恐怕迟则会发生民变。”
一旦涉及到大明江山的问题,崇祯一定会洗耳恭听,问道:“司马爱卿不知有何高见呢?”
礼部尚书司马戈说道:“历来君权神授,皇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是来自于上天的恩赐。可是如今皇天不佑,损我大明三位有中流砥柱之称的肱骨大臣,实乃我大明的不幸。因此,微臣建议皇上应该择日进行一次祭天大典。以示大明皇族以及臣子对上天的敬畏。祈祷上苍能够继续庇佑大明,让大明的江山永固,子孙福寿延绵。”
皇上点点头,问道:“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殿下大臣异口同声道:“上天能够继续庇佑大明,实乃大明之福,望皇上准许!”
皇上道:“众亲家平身,既然大家都认为祭天一事势在必行,那么礼部尚书司马戈,简亲王听命!”
司马戈和简亲王跪拜在地。
皇上说道:“祭天一事,朕就全权交由两位卿家办理。一定要选一个黄道吉日,不得有误!”
“臣遵旨!”
皇上忽然记起什么事情,说道:“连日来发生了这么多惨案,如今凶手已经伏法,也算是对故去的几位卿家有个交代。不过,三位卿家的家属现在仍在悲痛之中。逝者已矣,朕不能亏待了他们的家属。即日起,家属照常领取三位卿家在世时的俸禄。这件事还是由简亲王你来办理吧。”
简亲王再次拜倒在地,高呼:“皇上如此仁慈宽宏,真乃百姓之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阙五十一:祭天大典
《欲女养成记》独家发表qywxw(17K),请大家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
这些日子杨菲儿可忙乎坏了,祭天是宫中的大事,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都是在所不惜。如: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司马戈和简亲王统筹整个大典,杨菲儿和楚天昭被皇上钦点为掌管祭天的两主事,两人忙里忙外,连面也难得一见。
祭前五日,简亲王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他对杨菲儿和楚天昭的工作十分满意。
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司马戈大人进行全面检查。
杨菲儿出色的领导才能使得大多数人刮目相看。这个面容精致,身材漂亮的女人一时间成为文武百官背后地里谈论的对象。这些大老爷们实在难以理解,一个女人不是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吗?怎么会跑出去掺和朝廷的事,而且做每件事都那么有板有眼,太奇怪了。
杨菲儿才懒得理这些闲言碎语,她只是尽力的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多的时候楚天昭看见杨菲儿劳累的样子,都会劝她:“菲儿姑娘,别那么拼命了吧,停下来休息下,身体要紧。”
其实杨菲儿何尝不想休息,可是她憋着一口气,她就是想让这些自大的男人们看清楚,很多事不止是男人可以做,女人也可以,而且会做的更出色。其实即使在现代,杨菲儿也是个比男人还精明的角色。
天坛的建筑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的围墙成方形,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中轴线上的三大建筑,构成了天坛的核心,从南往北依次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
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中心是一块圆石,外围共有9圈扇形石板。这座几何图形似的建筑,在整个结构上是对数学上的巧妙运用,其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石块都是9的倍数。据说,这是象征九重天的意思,九重天为天帝居住的地方。皇帝就是站在圆坛的中心虔诚地祭祀苍天。中间一座叫皇穹宇,是存放天牌的地方。皇帝祭天之后,便到这里向无数个神位叩头致谢。
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地方,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杨菲儿站在祈年殿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让人产生一种从天而来的感觉。连接这三大建筑的是一条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0米的“丹陛桥”,此桥南低北高,漫步其上,只觉苍天昊极,行程漫漫。
可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宫里的一些侍卫就在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的这段日子已经悄悄的被换掉了,好多地方的岗哨也变了。他们太忙太累以至于周围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被忽视了。
祭天的日子转眼就到了。皇上来天坛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斋宫斋戒沐浴。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斋宫位于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按照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所以皇上不得不离开了陈圆圆到斋宫斋戒。
走进斋宫,感到这里虽不及紫禁城金碧辉煌,但也幽雅清静。斋宫正殿红墙绿瓦,分外壮观。这种绿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对天称臣。斋宫正殿是一座无梁柱砖结构拱券建筑,故又称“无梁殿”。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都是琉璃烧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
以前这些地方菲儿只是从电视上看看,从没真正的来这游玩过,更别说住在这了。她就把这当作一次旅行,一次特别的旅行。
早上天还没亮,杨菲儿和楚天昭就早早的守在了天坛周围。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缓缓起驾至圜丘坛,钟声一停,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圜丘坛内挂起灯杆,悬着大灯笼,叫作天灯,此时坛内通明。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祭服,脱去鞋子,然后才能登坛行礼。
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等九项程序,整个仪式在赞礼官的指挥下进行。祭祀过程中,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不断跪拜行礼。赞礼官如同司仪一般,高声合唱,人们随之做相应的动作。在赞礼官的唱和之声中,奏响《中和之曲》,迎神开始。
乐曲声中,侍者把燎坛上的柴草点燃,焚烧祭品,烟雾缭绕。就在这时,有人上前急报:前去剿灭边境叛军的九王爷已经班师回朝,现在就在城外候命。皇上一听非常开心,吩咐楚天昭去传令下去,军队在城外三十里驻扎,明天犒赏三军。
楚天昭领命前去传旨,杨菲儿一人支持局面,有点手忙脚乱。她突然想起皇上的祝词没有带来,急忙叫人去叫小成子,半天却没个人影,问下去才知道小成子已经好几天没露面了。杨菲儿心里直犯嘀咕:搞什么东东啊?这个时候不见人,完了赏他几个大嘴巴。心里这么想,手底下并没停下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寒门闺秀 (李筝) 一个村姑到王妃的奋斗史。无奈穿越成为三岁农家女赵安然,虽家境贫困,但有疼爱她的父母和兄长,她要带着家人脱贫...
-
红颜乱 (朵朵舞) 她抽中一支将贵为皇后的运签——“帝王燕”,却在几日后嫁作宰相之妻;她有倾国倾城的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