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过了一会,他又闷闷地道,“从前祖父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否也和我们眼下这样,自以为是没办法里最好的办法了呢?”
人毕竟不能前知,眼下看来是没办法里的好办法,没准十几年后再看,又是个愚蠢到家的决定。善桐只觉得自己就像是在一艘小船上,手里抱着大妞妞,和含沁一道随波逐流,纵使含沁有千般聪明,即使她自己也不是愚钝之辈,甚至还能冒险把手伸到宫中去搅一搅,火中取栗般捞出了好处。但同这时代的惊涛骇浪相比,个人的力量又是何其渺小?纵有万般的能耐,恐怕也终究不过是这水花中被冲得乱转的一叶小舟,只能随机应变,飘到哪里就算哪里罢了。
下回进宫时,她特地去看福寿公主,小姑娘果然已经得到风声,看着比往常都更瘦了几分。见到善桐,她虽有几分矜持,但还是难掩焦虑。“小桂太太是见过世面的人,我听人说,你连前线都去过……”
善桐心中暗叹,忽然间,她觉得自己实在有几分傻:她被人卖过,现在转头又间接促成别人被卖。她曾经觉得卖她的人很没有良心,她觉得自己和她们不一样,其实现在看来,她和他们比,也许并没有多少不同。也许她这一切不合时宜的多愁善感,只因为她尚且没有放弃她早就应该要放弃的东西。
虽然刚为困扰桂家已久的死结挑开一线生机,但她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如此无力,如此窒息,就像是一池水,她看着自己走进去,她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对,但她没有别的路可以选了。
“这话可不能乱传。”她就笑盈盈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过,那时候西北很乱,北戎入侵甚至困住了杨家村,我倒是躲在村墙后头,见了哈布日万户一面的。”
说来好笑,虽然不服管,但罗春是老达延汗的儿子,在朝廷还是有封号的——兀良哈万户。福寿公主眼神一亮,她迫不及待地追问,“他——他——他老吗?”
到底还是个孩子,千万个问题里,居然最在乎的还是这个,众人都笑了,善桐也道,“是要比公主大了几岁……”
罗春是比福寿公主大了接近二十岁。
“但生得极英俊,气宇轩昂,不愧为一方豪杰。”她继续往下说,见福寿公主眼底渐渐透出光彩,便又续道,“其实草原就和西北接壤,日子也并没有多难过。我就是从西北过来的,公主看我不也还是白白嫩嫩的?”
一头说,她一头却调开眼神,避开了福寿公主眼中的感激之色。
262、结姻
进了十一月,京城的年味就浓起来了。除了德胜门、朝阳门内外集市一下翻倍热闹,就连达官贵人们也都多了走动的脚步,赶在年节前夕,有互相打发人送山珍海味的,有命人回老家送年礼的,有紧着办喜事的,也有一帮得闲的太太、奶奶们乘没进腊月抓紧赏雪的。虽然天气冷了,但众人出门的次数还比秋收后更多,倒是含沁这时候有了闲——到了年尾,天气寒冷,侍卫们当值完了也只想回家钻沙,就没有多少游乐的兴致了。桂家如今也正是安然看热闹的时候,没有多少事要他出面打点关系,平时下了值他就直接回家,和善桐一道吃了晚饭,再钻进东厢房里逗逗大妞妞,孩子渐渐懂事,也就更依恋父亲了。
倒是善桐要比平时更加忙碌:如今不同往日,有了皇后那件桂花披风加持,人人都争着和小桂太太结交。除了往常几位亲友之外,多的是一面之缘的人家给下帖子的,有些她可以不必应酬,但有些聚会那是必须亲身过去的。好比阁老府阁老太太叫她,那除非是进宫,不然真是再忙都要过去应酬一番。
朝廷里闹得厉害,两党相持不下已经有段日子了,两边人马四处拉帮结派,互相攻讦,什么话都说的出来。把如今的朝廷闹得乱哄哄的人人自危,可身处飓风中心,阁老太太倒是悠闲得很。这一次是年前姑奶奶回娘家省亲,又赶上阁老太太小生日,人倒是齐全的,善桐进来,一屋子都是熟人不熟人都露了笑脸,招呼声此起彼伏,“小桂太太来了!”风头差一点还要压过和她一同进来的许世子夫人。
就算再疲倦,善桐自然也不能怠慢了这些贵妇人,她露出笑容,在人群里周旋了片刻,又自然要祝阁老太太安康福寿。阁老太太望着她,一把握住她的手,眼神又有几分迷离了。就是孙夫人都有几分感慨,“你这一走进来,春风得意的样子……和五妹是有几分像。”
其实硬说她像个未曾谋面的逝者,善桐是次次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好在孙夫人也就是这么一说,就又压低了声音问她,“前回进宫去,你瞧着娘娘心绪如何?”
同封子绣联手,这一招棋其实不能说走错,封子绣也的确是把牛琦玉进宫一条线都挖出来了。这个错非借助燕云卫力量,是不容易做到的。可在宫中找不到牛琦玉,这就怪不得谁,只能怪皇后比不过太后的本事了。因此孙夫人就不像皇后那样嫉恨封子绣‘他是皇后还是我是皇后’,只关心皇后情绪别走了岔子。她也尽量和善桐错开日子进宫,两人分别宽慰贵人,会比一起进宫效用更大些。
善桐叹了口气,“这都已经是第六个月了……再几个月,孩子都要落地啦。那位把咸福宫护得风雨不透的,什么事都是影影绰绰,娘娘也就渐渐死心了。上回进去见她,她说的已经是孩子落地后的事情了。”
孙夫人沉吟着点了点头,还没说什么,四少奶奶已经过来笑道,“就是你们好,一见面就拉着手说话。二姐看着比疼七妹还疼她呢。”
孙夫人也笑了,“我瞧着她就想到五妹,也和娘一样,都格外疼她一点儿。”
这也就是现成的借口,善桐没当真,四少奶奶却有点吃醋,私底下来拧善桐,两个人站在角落嘻哈了一会,见阁老太太从里间出来,四少奶奶一下就站正了也不敢再闹腾,大家各自入席。秦太太问七娘子道,“你婆婆怎么没来?”
七娘子笑道,“她还在小汤山呢,怕是要进了腊月才回来。那边有温泉,冬天住得更舒服。”
正说着,善桐也想起来要买庄子的事,便道,“上回我们借了郑家的庄子过中秋,真是舒服,这几个月留心着,市面上却不见小汤山那一带的小庄子卖。”秦太太便道,“就是这么说,现在小汤山一带土地还是比较荒凉,要么买地自己建吧,又觉得烦琐,花费也大。所以那一带庄子都是零零落落的,人也不多,我看孙家也没有庄子在那边。”
众人便说起小汤山、玉泉山等京郊一带别墅的好坏来,阁老太太道,“依我说,香山也不坏的,上回九哥过去玩,还进权家庄园里玩了一圈,赞不绝口呢。”
“那是御赐。”敏大奶奶欧阳氏说,“自然是踵事增华,漂亮得不得了了。权神医随常都不在京里住,宁可住在香山,据说就是为了侍弄那里头的草药。”
一时又有人道,“他最近还是在城里的,皇上身上不好,离不得他。”
从含沁的消息来看,皇上‘身上不好’,心情也不好,已经是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自从封锦和孙家合作告一段落——弄明白牛琦玉是真的进了宫,恐怕也真的在六月侍了寝之后,含沁就没见他进过御苑。善桐得闲自己想想,也觉得个中联系,真是奥妙不可言传。
只是这种事,当着大家伙的面,肯定都是表现得懵然无知的,尤其七娘子又是封锦血缘上的表妹,善桐面上只绷得紧,可她左右看了看,秦太太、阁老太太、孙夫人,脸上都是似笑非笑的,好像全都心中有数,就是七娘子,眼神一闪一闪,唇边笑意带了几分神秘,似乎也不像是一无所知的样子。善桐心里倒好笑起来:大家各有门路,对皇家的事,全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倒是敏大奶奶似乎没明白里头的玄机,左看看右看看,咧嘴一笑也不多问,又问七娘子,“最近家里人都还好?”
善桐虽然和七娘子没见几面,但却已经很熟悉她的作风了。这个清秀温婉的少年贵妇,从来对着人,唇角都带了微微的笑,虽明知是客气,但笑得就是情真意切,令人生不出恶感来。倒不比那一等人,虽然也笑着,可却明明白白叫人知道,她是在敷衍你。她的笑也是带了情绪的,见到不熟悉的、彼此关系冷漠的,便淡,若是见到亲友,就微微加深,同自己这样带了善意,却并还不大熟悉的,却要笑得更甜一点。就像是刚才那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说穿时,她的笑就带了几分神秘,情绪传递出来了,却又干干净净,不懂的人看去,不露丝毫痕迹。
现在,对着敏大奶奶,她又露出了这神神秘秘的笑来,轻声细语地道,“都好,太夫人身子好,夫人身子好,几个嫂子也都好。我们大嫂还惦记着要拉我去上香呢,就是最近我忙,她只好自己去了。”
善桐心中不由蓦地一动,她一下就想到了在国公府内的见闻……像七娘子这样心细如发的人,也许能瞒得过她的事情,本来就并不多,当时和敏大奶奶聚会的究竟是哪一位,说不定她心里也很有数,只是还为她们保守了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