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嫡女成长实录 (御井烹香)



如果说从前和女儿倾述的时候,她语调里始终还带了凄苦,但此时此刻,这份凄苦,已经全面为成就感,为她的胜利所带来的喜悦而取代了,“你看看现在?祖母把你疼到了心坎里,就是榆哥,其实也是放在心尖上的,说到分家,口气也是一碗水端平,没有偏心大房的意思。榆哥怎么说结巴是治好的,邀天之幸,要能把傻病治愈了,一转眼就又是个俊才……梧哥和咱们心贴着心,他能说出咱们什么不好?他不能,他一句不好都说不出来——孩子,你记住,别人能看出来的心机、算计,那就不叫心机和算计了。别人觉得你心思深沉算无遗策,那你就还不够深沉。真正的心机,其实也用不着花巧,一条最简单的计策,你用上七年、八年,那才叫心机,才叫算计。”

她的声音很低,近乎耳语,在善桐耳边推心置腹地响着。“你看,娘早就和你说过,天无绝人之路,没有路,我抢别人的路来走,也要走一条路出来。以后咱们家就又太平了,没人能给你脸子瞧,孩子,你受的委屈娘都记在心里呢。娘让她给你没脸,也有让她练练你的意思。看着她得意,我心里真想笑,她就尽管得意吧,越得意越好……”

屋外忽然传来了望江低低的声音,“太太,梧哥出老爷书房了,正往堂屋来呢!”

王氏一下就精神起来,她坐直了身子,再冲善桐微微一笑,才调整出了一脸尴尬的同情。“出去吧,你哥哥今儿够没脸的了,你再在一边呆着,他越发没有容身之地了。”

善桐就抬起头来,慢慢地退出了屋子。正好和梧哥擦身而过,两兄妹都没顾得上搭理对方。她一步一步走到院子里,隔着窗子望进了屋内,正好就看到梧哥双膝落地,把脸埋到了王氏怀里,肩膀迅速就抽动了起来。王氏弯下腰去,慈爱地抚着梧哥的臂膀,在他耳边轻声说起话来。

再一转头,又见到父亲负着手,在小院另一边伫立,他并未曾留意到善桐,而是注视着窗内的景象,神色虽深沉,但善桐也还能够看得出来,这深沉中的一份欣慰。

她一把捂住嘴巴,不知为什么,竟有了一股极强烈的作呕冲动。只好乘着无人留意到她,溜出了院子,一溜烟地奔回了小五房祖屋自己的厢房内,一把就关上了门,回身靠着痰盒,喘了几口气,便原原本本地将一胃酸水全交代了出来。

132、回归

二姨娘被送走的事,当然没能在小五房内再激起任何一点波澜。非但村中没有出现一点闲言碎语,就连十三房这样的邻居,也就是隐约听说了一点风声。

“也该杀杀那一位的威风了。”善喜谈起二姨娘,语气里就满是不以为然,“一个姨娘而已,不是奴才那也是奴才,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少了那个事儿精,你们家就安稳得多了,你娘也能少操点心。”

就是当时多操的那一份心,恐怕也是母亲心甘情愿的吧。

善桐就含蓄地微笑起来,就算是对着善喜,她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是扯开了话题。“眼看着夏天都要过了,你这件衣服怎么还没绣好呀?”

“就是知道我绣得慢,所以这可不是提前大半年就做起了冬衣?”善喜很快也就转了话题,和善桐闲话。“再说,家里事情也多,平时得了闲还要和娘一道打算盘做帐。娘本来还要让我去庄子、铺子里走走的,不知怎么回事,这几个月也没听提了,要不然,更没空做活了。”

随着年岁长大,以及大伯母的回归,善桐如今能够度时在村子里散散心,到村边的亭子里坐一坐,都是因为老太太的纵宠了。善桃就算生活在西北这样宽松的环境里,也还是坚持了京城闺秀的作风,几乎是不出二门。听到善喜能够出门到自己的田庄、铺子里巡视,她不禁好一阵羡慕。“还是你好,现在麦子刚打下来,再过几天,天气一凉,那秋高气爽的,骑着马出去走走,岂不是美事?再说,你们家的铺子都在西安,能够进城走走也挺不错呀。你还没去过西安吧?”

“打小到大就没有出过远门。”善喜也憧憬地道,“就是也慌呢,虽说就是一百多里路,但从前爹还在生的时候,娘也很少出门的。我们两个女眷一出门,出了事可不就是抓瞎了?娘也就愁这个。”

“庄子上不敢说,顶多从我们家借个管家陪着。”善桐随口道,“进了西安你慌什么,肯定住在我们那儿啊,难不成还忽然见外了起来?让祖母知道,又要顶你的脑门儿了。”

善喜自小出入小五房,也算是老太太看大的闺女,虽然肯定比不上嫡亲孙女,但也颇得老太太的喜爱。她人又机灵,时常送些手抄的佛经给老太太诵念,有时候半个多月不上门,见了老太太,还要挨她的脑崩儿。小姑娘一听就笑了,“谁和你们见外了。就是……”

她顿了顿,面上掠过一线惆怅,似乎有千言万语在口边要诉说出来,可打了个转,却又被咽了回去。“就是咱们家人口少,很多事的确也不方便安排。”

“人口少,可不就指望你快生几个来开枝散叶?”善桐心底不禁也有些感慨:几年过去,小伙伴们大了,也都有了各自的心事了。很多时候也不是不想倾述,只是或者有些心事还是停留在心底最为安全。

她就笑嘻嘻地逗了善喜一句,“亲事说定了没有?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怕是都等着登你们家的门呢!你可要仔细留神,擦亮了眼睛来挑啦。”

善喜眼波流转,正欲说话时,又侧耳听了听院落外头的动静,过了一会才道,“唉,我娘说,我年纪还小,并不着急……”

善桐耳朵倒没她那么灵敏,细听了一番,才隐约听到了两个妇人对话的声音,她噢了一声。“我四婶又来了,这几个月她倒是经常过来陪你娘说话。”

两个小姑娘又闲话了一番家常,善桐便要回家用饭了,善喜也跳下床道,“嘿嘿,给伯祖母请个安去,免得她又抱怨我懒。”便和善桐一道手牵着手,两人一起出了院子,进了小五房堂屋,老太太和善喜闲话了几句,忽然屋外来人道,“他伯母,你们家四孙子还没回来?我们中午在驿站打尖的时候还和他遇见了,要不是咱们东西多,还能和他一道进村。”

说了几句话,又放下了一个麻袋,笑道,“这是田里新打上来的麦子,您尝尝甜不甜,要甜我们这还有呢,尽管来拿。”

这一年半年以来,小五房天天都有人送这送那的,众人都已经惯了。老太太见来人家境一般,忙道,“大侄子有心了!”

便吩咐张姑姑,“上回从西安买的那一蒲包口蘑……”

就和那人你来我往地客气了起来,来人磨蹭了半日,才道出来意:家里有喜事,一时凑不开手,是来借钱的。

长辈们在这边说话,那边善桐的心思却早就飘远了。她和善喜打了半天的眼色,有了个话缝,便双双告辞溜出了屋子,在自己小院子里急得团团乱转。“中午都打尖儿了,眼下怎么还没到家,他要是骑马,半下午就能到了不是?”

善喜就看着善桐笑,“都到了这附近了,还能丢了?你就安心等着吧,今晚是必定到家的!”

话虽如此,可善桐却还是坐立不安,又是兴奋又是期待,又怀了一丝隐隐的担心,和一点不该有又难免会有的期待:要是哥哥的病情遇到转机,要是针灸居然奏效,哥哥真的可以痊愈……

她虽然不能出门,但却不断打发六丑、六州两个丫鬟到村口去打探消息,到了晚饭时分,老太太那边送了客也问起了榆哥的下落,连王氏等人都到祖屋来请安了,六丑才急匆匆跑回来,喘着气笑道,“老太太、太太、姑娘,四少爷进村口啦!”

不要说王氏,就连二老爷都站起身来,善桐更是坐立不安,虽然极力拿捏着稳重,却还是禁不住一脸恳求地望向了祖母。大太太看在眼里,不禁就道,“三姑娘,仔细举止。把喜悦露在面上,可不是大家闺秀所为。”

善桐也实在是怕了这个大伯母了,她一缩脖子,讪讪然地坐正了身子,王氏看了大太太一眼,便起身笑道,“我这个当娘的可实在是忍不住啦,说来也有一年多没见到榆哥了……”

老太太便抬了抬手,“去吧,几步路的事,想接就接进来呗。”

王氏面上顿时一喜,她转过身迫不及待地走了几步,才回头盯了二老爷一眼,二老爷咳嗽了一声,这才俨然地站起身来,犹自低声道,“这个小畜生,也不知道先打发底下人回来报个消息,现在倒好了,晚饭怎么安排?”

话虽如此,脚下却也走得不慢,同王氏一道并肩出了屋子,转眼就看不见了。屋内二房这几兄妹,人人脸上也都露了笑:榆哥虽然迟钝些,但生得好看,为人又温厚敦实,兄弟姐妹间的感情从来都是不错的。

没有多久,王氏就搂着个高个儿少年进了屋子——这少年虽然面上还沾了一路的风霜,打扮得也朴素老实,身上穿的居然是一件蓝布的大衫,肤色更是要比从前糙黑了不少。但个子高挑、眉清目秀,最重要是有一股勃勃的生气笼罩周身,哪管他似乎心情不大喜悦,但振奋活跃的气息,依然几乎扑人而来:虽然长相没有变化,可一望即知气质变化极大。这小伙子年纪虽轻,但阅历定然已经十分丰富,用通俗的话说,那就是这小伙子虽然年纪轻,但可不是一般娇养在家的温室子弟……这孩子,靠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