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门世家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因此下聘的人进了门,府上的下人知道是给三姑娘下聘的,纷纷朝尹氏道喜,尹氏就表现得一派淡定。
除了陶氏和尹氏,其他人都欢喜不已。水涨船高,叶雅茗是下一任家主,她嫁入了豪门贵族,成了官夫人,往后谁也不敢再小瞧叶家,拿商贾来说事儿了。这对整个叶家都是好事儿。
“到底是谁来提亲啊?你们打听出来了吗?”章氏问道。
去打听消息的丫鬟摇摇头:“不知道,我问了上房的姐姐,她们都说不知道。”
于是智能大师和陆庆生一走,陶氏、章氏,甚至叶嘉兴的妻子关氏都去了上房,问起结亲的人家。
叶老太太把下人都遣了出去,道:“陆公子和齐公子在京城得了消息,说有人觊觎龙井茶的制茶方子,孟家就窜掇一个徒有勋贵名头实则烂透了的人家来向茗儿提亲。如果咱们拒绝,他们就会恨上咱家,给咱家使绊子。”
“所以你们公爹求了二位公子和智能大师,千方百计地把茗儿的亲事给议定了,免得遭人暗算。这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解决危机。这门亲事是当不得真的。因此谁家下的聘,你们不需要知道。有人问起,你们就说是二老爷在京城时给茗儿定的亲。”
叶老太太把叶雅茗教给她的说辞跟大家说了一遍。
“茗儿这桩亲事,除了拒绝孟家拿这个来做文章外,也是为了震慑临安城的宵小。这段时间以各种手段来打探咱们龙井茶秘方的人不少。知道咱们有了京城的五品官勋贵作靠山,他们就会收敛些。”
她知道大儿媳外表大度,实则是个爱计较的,尤其是叶雅清的亲事迟迟未定,都成了陶氏的一块心病了。叶雅茗定了桩这么风光的亲事,陶氏难免有想法。
因此,她特地看向陶氏:“清儿的亲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茗儿这里一结亲,想来原先看不上咱们的人家就会动心思了。老大媳妇,这段时间你好好替清儿挑挑,趁机把她的亲事定下来。”
陶氏原先打探到尹氏的淡定表现时,心里就犯了嘀咕,听到婆婆的解释,心里顿时释然。
原来是这样,她说呢。看来叶雅茗的这门亲事,是莫须有的了。
这会儿听到叶雅茗这桩亲事能给女儿的亲事带来好处,她顿生欢喜。可欢喜过后,她又有了新的担忧。
“人家结亲,是冲着跟五品官勋贵当连襟来的。到时候如果茗儿这亲事不成,他们不会说咱们骗人,从而把气撒到清儿头上吧?”
章氏一听这话,就想呵呵陶氏一脸。
这就好比一个挨饿的人,别人冒着危险替她讨了一碗带肉的饭,她还问人家“这饭我吃了不会撑着吧?不会肠胃受不住拉肚子吧”一样。
有本事你别吃呀。
叶老太太听了这话也气笑了。
她淡淡道:“这倒是我思虑不周了,没想到这个。那你注意着些,有那冲着跟五品官勋贵做连襟的求亲者,你挑出来拒绝就是。稳妥起见,要不你还是挑原先有结亲意向的人家吧。”
章氏赶紧用手帕捂住嘴,害怕自己笑出声来。
陶氏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这门亲事,府里人谁都沾光。唯有茗儿,为了解决府里危机,算是白白耽误了韶华时光。我这作婶娘的看着就心疼。”章氏说着,朝身边的丫鬟招了招手。
丫鬟上来,打开了手里捧着的一个盒子,露出里面的一套金玉头面。
第二百一十七章 舆论导向
章氏道:“这套头面是我的一点心意。”她对丫鬟道,“一会儿送去给三姑娘。”
她在章家跟兄弟姐妹争得头破血流,生性就是个要强的。
嫁了叶鸿荣后,如果叶鸿荣是个没出息的,她在叶家不得劲儿,回了娘家也抬不起头来。
叶鸿荣原先游手好闲,她嫁过来后又百般劝叶鸿荣上进,结果叶鸿荣才管茶坊没多久就犯了大错被打板子关了禁闭,章氏以为丈夫以后算是废了。
不参与家中买卖,往后分家的时候虽说有一成,但他没替家里赚过钱,分到的东西肯定是三文不值两钱的。分家后他也不会打理。四房的未来眼见着灰暗。
在绝望之中,大房没什么表示,是叶雅茗拉了四房一把,将叶鸿荣带去了徽州,回来后又向叶老太爷提议让叶鸿荣去徽州打理那边的事宜。
虽说自此丈夫常年不在家,但章氏是欢喜的。相比起叶鸿荣在家无所事事,夫妻俩相看两相厌,她更愿意看到丈夫出去打拼事业。
她感激叶雅茗,不过一直没说出来。
这会儿知道叶雅茗结了一门好亲,她特特挑了一副头面过来,打算贺喜。
没想到这门亲事竟然是一桩莫须有的亲事,她心疼叶雅茗之余,更觉得这首饰得拿出来,算是给叶雅茗的补偿。
她可不是那等没良心的。
陶氏被章氏挤兑得脸又是一红。
她也不是不会做人。如果此时叶鸿昌还是家主,她儿子还是下一任家主,她也会显得格外大度,拿出当家主母的风范,大手笔送东西给叶雅茗。
以前她又不是没送过。
可这会儿,她对叶家二老和叶雅茗心怀怨怼,没口出怨言就不错了,哪里还想着送东西给叶雅茗?
她恨恨地看了章氏一眼,转头对叶雅茗笑道:“大伯母原是想着等你成亲时再送一份厚礼。实在没想到这亲事是这样的。茗儿你受苦了。等大伯母回去会派下人送礼过去。”
叶雅茗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真不用。”
她站起来,对陶氏和章氏行了一礼:“多谢大伯母和四婶娘体恤。茗儿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需要大伯母和四婶娘破费。”
她抬起头来,笑颜如花:“如果我这桩亲事能成,等成亲之日时,大伯母和四婶娘再送礼也不迟。”
在座诸人之中,唯有叶老太太是知情人。
在她看来,陆观弈对叶雅茗有意,而且从下的聘礼中可以看出他对叶雅茗有多看重。除非他战死沙场(呸呸呸),否则这桩亲事是一定能成的。
要知道这可是太子作媒,智能大师下聘,陆家还派了位二堂叔过来,这门亲事就算没有陆观弈的父母出面,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没有不成的。
章氏且不论,她嘴上厉害,看似特别爱计较,其实心里十分拎得清,要不然当初也不会看上叶鸿荣嫁进了叶家。
叶家家境比章家差,叶鸿荣又不是继承家业的长子。嫁进叶家除了日子舒心,并不能让章氏在她众姐妹兄弟中特别有面子。
叶老太太只担心陶氏送了这礼,等知道下聘的人是谁,这桩亲事也不是莫须有的亲事后,会接受不了现实。
叶雅清这么大了为什么还没能定下亲来?不过是陶氏要比照着当初的宋易风给自己找女婿,认为叶雅清是长房嫡女,夫婿也得是叶家头一份儿。
在叶雅茗夺了大房的继承权成为下一任家主后,这个想法就成了陶氏的一种执念:你叶雅茗就算当了家主又如何?一个女人婚姻不幸,就是最大的悲剧。到时候我就看着你哭吧。
婆媳朝夕相处二十几年,叶老太太对陶氏的心态门儿清。
她也清楚地知道,陶氏再如何蹦跶,也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了。毕竟陆观弈身份地位太高,那纯属是天下掉馅饼。这种好事不可能再来一轮。
她开口道:“茗儿说得对,这礼就算了。等茗儿成亲时,你们再拿来添妆吧。”
婆母发话,陶氏和章氏只得应声,章氏身后的丫鬟把盒子合上,退到了一边。
“这件事事关叶家安危,还请大伯母和四婶娘不要说给身边的下人听,哪怕是心腹都不行。如果有人问起,你们只说是我爹在京城时认识的人,至于是什么人,你们也不清楚。”叶雅茗叮嘱道。
这世间最不乏盼望别人过得不好又爱脑补的。
叶家人只要这么一说,那些人定然猜测叶雅茗的夫婿是个又老又丑还没什么出息、拿不出手的,所以不敢往外说,怕惹人笑话。
毕竟京城里活到四五十岁还只是个勋贵五品散官的人也有那么一些,这都是花天酒地且家道中落的二世祖,被大家看不起。
叶雅茗容貌出众,又写了一本《茶席》,被老男人看中,娶作续弦也是极有可能的事儿。
她这么一说,陶氏就皱起了眉头。
真被人误会,脑补成那样,那她家清儿的亲事还怎么议?
但她也知道这话不能说,说了准得被章氏怼到墙上去。
叶鸿昌在京城,叶嘉兴的茶具生意越做越大,整天不是跑京城,就是去新平,好不容易回了临安也会跟那些画茶具设计稿的士子呆在一块嘀嘀咕咕。
至于叶雅清,跟她说了也没啥用。
因此陶氏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回了自己院子后她就跟厉嬷嬷长吁短叹。
厉嬷嬷安慰她道:“您是知情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外人并不一定这么猜测。咱们叶家又不是那等卖女求荣的,姑太太的亲事您还记得吧?老太爷、老太太要是那等人,当初就不会拒了白家的求亲。”
陶氏一愣,旋即想了起来,连声道:“对对对,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