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拍卖会那边,就实在匀不出了。
康熙到重华宫的时候,还跟顾凝宸提起这事来,笑着道:“朕听闻西洋贵族住在石头城堡里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外面看着是石头,其实也就第一层是,第二层都是木头。”
这事她也是知道的,后世很多遗留下来的欧洲古建筑都是石头做的,就让人误会欧洲以前的建筑全是石头。
其实古欧洲用木材和夯土的建筑最多,这种不易保存下来,所以后世就看不见了。
夯土这个东西和木材混合后,稳定性比较一般,不能建造太高的建筑,很容易崩塌。
所以底层会用石头加固,上面就是用木头结构了。
哪怕是教堂也是这样,比如最有名的巴黎圣母院,当年被一场大火烧毁,也是因为里面大多是木质结构的缘故。
当然没全用石头,也有两个方面。一是造价太高,二是需要建造的时间特别长。
造价高这一点,贵族虽然有钱,但是贵族也分等级。
有些小男爵,封地都没多大,手头的钱自然多不到哪里去。
而且一个石头城堡建个十年,人都老了还没住进去,合适吗?
有些祖上相当厉害,不必自己建造,留下来的城堡就是石头做的,但是地板和家具还是木头。
一旦着火,没有好的救火设施,也就变成一个空壳,外表的石头没坏,里头也是不行了。
所以西洋人会求这个水车,确实让顾凝宸也不意外。
水车这个制造并不算特别复杂,只要买回去拆开重新复制的话,也不是太难的事。
但是他们这边还没有彻底用上,哪里能便宜外人?
康熙深以为然,派人告诉拖尔弼,婉拒了此事。
拖尔弼却又递了消息来,说西洋人在港口附近城镇四处溜达的时候发现百姓家里用的压水井,也想要买下。
这东西要是不能上拍卖会,西洋人私下掏钱跟百姓买总可以吧!
西洋如今还没有压水器这个东西,以前因为海禁的关系,也没能进来见过。
传教士大多过来后,身边都带着奴仆,根本就不可能亲自去打水,自然也没发现。
至于奴仆用了,觉得好用,也仅此而已,哪里想到给主人提一提了?
于是这个宋代百姓就已经用上的压水器,让还用水桶打水的西洋人看得十分惊叹,想要立刻拥有!
他们不能买下水车,有这个压水器,打水更快,不也对救火有用了?
康熙一时没想到西洋人还没用上压水器,索性派人告知,百姓家里用着,拆掉带回家未必能用,还不如让工坊重新打造一批新的。
毕竟百姓大多不怎么富裕,压水器算是相当贵重的东西了。
而且他们也没钱用铜制,更不可能用铁做,只能是木头。
这样好处是便宜,坏处是用一段时间就得换新的。
西洋贵族们带回去,要只用一年半载就坏了,那就没什么意思,毕竟还得重新买。
索性打造新的,他们喜欢用铜制的也行,用银制也可以,甚至用金子做还镶嵌宝石在上面都没问题。
前提是西洋人需要预订,先交一大半钱不说,还得自备材料。
不然打造个压水器,他们这边还得出材料。
要是出的多了,那就亏大了,毕竟做的时候还有损耗。
对康熙提出的这个要求,西洋贵族们大手一挥就答应下来。
反正就家里打几个压水器,材料也用不了多少。
虽然新做的贵了点,但是买旧的回去,西洋贵族们也不太乐意。
而且做得漂漂亮亮放在家里,请人来看看,面子有光,哪怕贵一点也值得!
这还是独一份的,按照自己想法做的压水器,跟别家不一样,那就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还真有贵族想要镶嵌宝石在上面,摆成他们族徽的模样,那就更完美了。
反正工坊那边是什么要求都满足,只要给钱给足够的材料就行。
一时间不少西洋贵族闻风而动,听闻有这样的好东西,一个个都加入定制这个压水器。
顾凝宸想到后世的私人高定,看来这压水器也是这样。
这买的也不是压水器,是那份独一无二。
哪怕是一样的压水器,功能差别不大,这镶金镶银镶宝石就显得自己的身份都不同似的。
工坊收压水器订单收到手软,西洋人那边也没再提起水车来。
他们是见好就收,买不到水车,买到压水器也不错!
在拍卖会开始之前,西洋贵族带着随从到处溜达,花钱如流水,买下不少新奇的小东西。
很多商人闻风而动,赶去拍卖会附近开店摆摊,卖各种小东西。
有西洋人最喜欢的竹扇子,另外有女士用的簪子和绢花等头饰,还有银镯子、玉镯子和珍珠项链。
珍珠并不大,成色也有不同,大小差不多串在一起的链子,也是西洋人最喜欢的。
布匹更是受到西洋人追捧,都是一车车的买,让商人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因为靠岸的西洋人不能随意进附近城镇,每次进出都要再三审核身份,十分麻烦,大多只能在拍卖会周边圈定的地方行动,正无所事事。
正好这就形成了一条集市,热热闹闹的,哪怕只从街头走到街尾看一圈,途中酒楼喝茶吃饭歇歇脚,一天也能过了。
要不是拍卖会要开始,西洋贵族和商人们都舍不得离开这个温柔乡。
随着拍卖会的进行,周边建设更是加快,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都不需要西洋人进城镇,想买什么都能买得到,想吃什么都能吃到,自然也不会闹着进城了。
这给周边城镇的守卫减轻了压力,也给各地商人提供了一个赚钱的好地方。
毕竟西洋贵族和商人是真有钱,他们能漂洋过海来的就不是一般人,钱财自然不缺的。
不然光是船队浩浩荡荡过来,这花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当然他们在拍卖会收获颇丰,带回去的宝物价钱能翻上好几倍,怎么都不可能吃亏。
哪怕像丝绸、茶叶、瓷器和漆器这种需要限购,但是只要他们带过来的粮食卖掉,就能换一笔不小的钱。
拍卖会为了方便他们,给西洋人提供了一个渠道,就是帮着他们卖掉粮食,价钱很公道。
然后也不需要他们运输,拍卖行的人就会帮忙把粮食运走,钱就记在账上,他们拍下东西就能直接消耗掉。
不需要一边卖粮食换了银钱,好不容易点算好,拍完东西又需要重新送金子进去,再点算一次。
因为来回倒腾都是大数目,这么点算下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对商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方便越好。
所以拍卖行这个行事得到西洋人的大力支持和夸赞,而这个想法正是王谈想出来的。
大量金银交易,辛苦的还是拍卖行,也就是户部派过去的人。
如果用记账的方式,就不需要再点算一遍。
而且做交易不可能都用金子,可能会用银票,西洋人还得换,倒不如交易行做中间商,两边交易就更妥当快捷了。
顾凝宸听康熙一说,只觉得这位户部侍郎实在聪明极了。
除了让西洋人更方便交易之外,记在账上的钱,那就很容易都花出去,仿佛不是自己的钱一样。
毕竟钱从口袋里亲自掏出来,和记在账上直接划掉是不一样的感觉。
果然等拍卖开始的时候,原本有些西洋人感觉价钱有点高,不打算继续叫价。
身边拍卖行专门配备的侍从会提醒他们,账上还有钱,他们脑袋一热就会继续抬价,直到把账上的钱花完才会收手。
甚至有些花完了,要超过了,被侍从提醒之后,依旧继续叫价。
拍卖这种时候,人人都在叫价,气氛热烈,就忍不住跟了。
康熙看过户部送来的账本,拍卖行是真的赚钱,不,应该是相当抢钱才对。
看着庞大的金银流进国库,他就十分满意。
时钟工坊加班加点生产一批小时钟,送到拍卖行那边,当然数量并不多,免得掉价了。
新的拍卖会进展十分顺利,康熙重点看了纳兰容若负责的拍卖会,没什么差错。
容若上的折子也比之前字里行间都活泼了一些,看来走远一点,看看别的事,忙碌起来,就没时间悲秋伤冬了。
这是个好转变,康熙心里十分欣慰。
他放下折子,去重华宫后挥退宫人,没让宫人带路,熟门熟路去了偏殿的书房,却难得扑了个空。
顾凝宸居然没在书房里头,康熙听见孩子的笑声,扭头从窗外看过去,就见她牵着四阿哥慢吞吞往前走。
四阿哥如今走得不算特别快,一扭一扭的,却走得很是稳当。
顾凝宸是看今天的天气不错,也暖和了许多,就带着四阿哥出来晒一会太阳。
她牵着小阿哥走了一小段路,怕他累着了,很快就转身往回走。
远远看见康熙走过来,顾凝宸连忙行礼道:“皇上来了,我正带着四阿哥去外头走走。”
康熙点点头,四阿哥仰起头奶声奶气叫了一声“阿玛”。
相似小说推荐
-
当男主黑化以后[快穿] (盛夏的小扇) 2023-03-03完结1893 12284在穿进传说SSS级难度的古早狗血文里成为男主们那些或高贵或病弱或温柔无暇的白月...
-
谁叫我夫君是反派 (颜幻卿) 2023-3-9完结3723 9994江嘤嘤穿书了,发现自己即将成为二皇子妃。书里,太子仁德,太子妃温婉贤淑。但,二皇子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