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强推完结+番外 (岳月)


  但是这让陈女官更为困惑了,皇上和定贵妃还为了俄国卖什么来操心吗?
  她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却一时抓不住诀窍。
  顾凝宸点点头又道:“羊毛能卖上价钱,贵族是不差钱,但是底下的百姓还是要吃饭的。如今多了个营生,他们自然乐意,一股脑就养了起来。”
  人都去养羊了,谁还去种粮食呢?
  俄国人口是不多,对粮食的需求也不如他们大。
  但是长此以往,国内没人种粮食,他们总要吃饭,就得往外买。
  大清是不卖粮食的,俄国就只能跟欧洲买了。
  俄国的金矿多,给的金子多,欧洲当然乐意卖粮食。
  欧洲有些国家耕种的地方多一些,有些就少了。
  要各国眼馋俄国的金子,一个个也跟着拼命卖粮食,自家的粮食也就不够了,得跟着跟其他国家买。
  富有的国家当然不怕,出钱买粮食就行了,不太富有的国家这么一卖,就容易让自家百姓吃不起粮食。
  但是百姓种粮食,又会卖掉,因为这比自己吃要卖得贵一些。
  如果俄国买粮食的价钱压低,穷苦国家那些百姓手里的种子原本就贵,种出来的粮食也贵,价钱一压下去,他们也就过不下去。
  百姓能怎么办,就只能拼命多种,却依旧吃不饱,完全是恶性循环。
  不光是粮食,养羊多了,这草原的压力就大了,纷争自然就多了起来。
  每个领地里的土地是有限的,领地内的草原也有限,两边想要多占一点草原来养羊,领主肯定不乐意,两边就得打起来。
  粮食不足,内乱不断,俄国焦头烂额,自然没有心思再来骚扰大清了,欧洲也是一样。
  陈女官又疑惑道:“主子,照这样说,要是俄国人发现了,去制止了呢?”
  顾凝宸笑笑道:“一开始没能察觉,后边就收不住了。你想想领地里的百姓养羊之后慢慢富裕起来,他们交税就多了,领主就富有了,他们会愿意制止吗?”
  哪怕沙皇发现不对头的时候,让底下贵族去阻拦,这些贵族也不会愿意到手的钱就这么中断掉。
  要说一开始就发现,怎么可能,这不是大清为了俄国着想,让他们多一个营生来做买卖吗?
  如果他们不乐意,那就算了,但是万一呢!
  康熙跟内阁大臣商议后,就给沙皇发了信使。
  当然,这信使先去了熟悉的那几个大贵族的领地,跟他们说明此事,把人拉过来,再去拜见沙皇。
  沙皇察觉是有些不对,毕竟康熙有这么好心?
  他十分怀疑康熙暗搓搓要搞事,但是几个大贵族却相当赞同,又觉得康熙是个慷慨之人,竟然还给他们出主意做买卖,而不是打算只赚钱不管他们的死活!
  好人啊,好人怎么会出馊主意呢!
  他们又劝说沙皇,蒙古那边一直养羊,就连康熙手底下也有牧场养羊,要养羊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早就不干了!
  沙皇想想也是,如果真是坏事,康熙第一个就不干,哪里会自己干了?
  于是沙皇就同意了,这事就确定了下来。
  尤其信使带上了康熙让人写的契约,上面写明了收购三年的羊毛,价钱还给得不低,这就更有诚意了。
  沙皇只觉得康熙这是人傻钱多,也就没再多想,大手一挥就签了这个契约。
  底下的贵族一听见风声,立刻就让领地里的百姓开始养羊,绝不能落后于其他人!
  只有三年,三年后康熙可能续约,不续的话其实他们也能把羊毛卖到欧洲那边去。
  欧洲也冷,草原却不多,养羊的地方自然也少,想养都养不成,有人愿意卖羊毛过来做各种保暖的东西,自然也是乐意的。
  俄国那边欢天喜地开始养羊,顾凝宸听说后微微一笑,过几年他们就会发现养羊的泛滥了起来,想阻拦也不舍得。
  而且羊毛多了,物以稀为贵,供大于求,这价钱就要低下去了。
  价钱低了,他们要不卖,羊毛就全砸在手里。卖的话,那也肉疼。
  而且欧洲那边吃不下那么多的羊毛,贵族们更喜欢买颜色鲜艳和编织手法更复杂的波斯地毯,本国手工编织远远不及。
  这就让国内的金钱都流入国外,后来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就下令禁止国外购买地毯,又在国内加设了编织工坊,改善编织技术,才勉强阻拦了这种不停给国外送钱的境况。
  再过一百年,大英有了威尔顿织机和阿克明斯特地毯织机,比人工编织的效率更快,就让地毯的价格就彻底下来了。
  当然手工编织到后世也没有完全消失,也不是作为简单商品,而是作为艺术品来看待,有些地方手工编织还是主流。
  地毯织机和织布机很相似,就是多了成绒结构,使地毯表面形成特定形状的绒毛。
  手工编织能让地毯的花纹更加复杂,却是人为手工的缘故,线条没那么直。
  地毯织机只会简单的花纹,线条也比较单一,胜在比人手编织要快得多。
  顾凝宸在纸上画了改,改了画,换了一张纸重新画了一遍,地毯织机的主要结构就差不多完成了。
  织机也是有经纬线组成,还有□□来编织,不同的是机器会左右穿梭,不需要人手慢慢编织。
  羊毛送过来后,会分成上下两等,上等的编织所成的毡毯自然会留在宫里用,次等的都堆在库房里面。
  如果有这个简单的地毯织机在,就能解决那部分次等的羊毛,不必一直占着库房,还能换成银钱!
  顾凝宸正打算把图纸送去给康熙,他倒是先过来了。
  康熙手里拿着另外一张图纸,看着她手里也有一张,不由笑道:“也是巧了,朕琢磨了一架新机器,你来看看?”


第61章 三更合一
  顾凝宸欣然跟康熙交换了手里的图纸,她低头看了看,发现康熙给的是大纺车,也就是纺纱的机器。
  现在织布要分成几个步骤,先是搅,就是轧棉机,把棉籽和棉绒分开。
  接着是弹,就是用弹棉弓来弹棉花。
  然后是纺纱,把棉绒纺成线,最后才是织布。
  如今纺纱大多是以家家户户为主,然后家里有妇孺再来织布,而不是工坊的形式。
  她们纺纱和织布之后就拿出去卖,家里自然不大,纺纱机和织布机也就个头很小了。
  纺纱机是黄道婆当年制造出来,大多就是一臂高,一人宽的样子,踩着踏板来纺纱,通常用的是三锭。
  手艺精湛的妇人,还能用四锭来纺纱,效率能更高。
  康熙显然想继续改良,做成大的纺车,几人同时操作,却能增加锭数,又能加快纺纱的速度。
  纺纱的速度快了,织布才能跟上。
  他就指着图纸跟顾凝宸解释道:“之前朕派人去边境打退山贼,后来虽说剿灭了山贼,却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边的天气太冷,士兵很快就要受不住。”
  “如今士兵穿的是棉甲,里面是棉花,外面是棉布。但是棉布产量太低,至今还没能让所有士兵都穿上。”
  比起盔甲,棉甲就要轻便得多,行军的时候也不会给士兵造成太大的负担。
  再就是盔甲是金属,不仔细保养很容易生锈或者坏掉,夏天的时候太阳照在盔甲上,也让士兵更热甚至中暑。
  如果是骑兵,穿着盔甲就更重,行走不方便,消耗体力也快,对战马也有负担。
  换成棉甲,虽说夏天依旧热,但是起码冬天的时候士兵不会冷。
  康熙在平三藩的时候早就发现棉花的好处,下令各地开始种植,如今棉花的产量是上来了,但是棉布并没有。
  对战山贼之后,他让造办处再三改良纺织机,约莫两个月才改造得了大纺纱机,也就是大纺车。
  增加了棉锭,也能加快织布的速度。
  不过康熙看着显然不是特别满意,正琢磨再增加棉锭,加大这个机器。
  这样一来,就不能只在家家户户单独来做了,很多家里不大,根本就放不下这个机器。
  而且一个人已经操控不了这个机器,需要几个人同时配合才行。
  不用说,康熙是打算用工坊的形式,招揽纺织之人来纺纱和织布。
  顾凝宸看着图纸上康熙加的棉锭数目,就用铅笔在上面又添了一点:“皇上,这个纺纱机如果几个人一起操控的话,三个熟工能操控四十个棉锭。当然,这也得一流的纺纱工才行。”
  她在图纸上添了几笔,四十个棉锭就变成了八十个,这就是后来改良过的珍妮纺纱机。
  中间增加一些结构,这架纺纱机就更大了。
  康熙看了看,只觉得这张更大的纺纱机确实可行,效率也能更高。
  这个纺纱机需要三四个人同时运作才行,就需要纺纱多年的熟练工。
  如今织布的都是女子,那么织布工坊招的熟工也就只能是女子了。
  未出嫁的姑娘大多是不出来做工的,但是家里条件不好的,也会早早出来做工。
  出嫁的妇人出门做工的就更多了,在家织布也是主力军。
  康熙点点头道:“那就让造办处把大纺车做几台出来,然后请熟悉的纺工来试着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