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他营的士兵,这些人从火器营出去,多多少少对火木仓都要更熟悉一些。
康熙有打算重建火器营的意思,那就先从人数开始。
这些士兵还能帮着打下手做火木仓,比起对此不熟悉的工匠,自然这些火木仓兵的后代还要擅长一些。
听见前面一句,火器营的人还以为他们把事情办砸了,把已经出去的,日子好过一些的兄弟给连累了。
听到后面,他们才松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士兵自然听得出皇上要重建火器营的意思,他们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
除了那些已经出去的火器营士兵召回来之外,康熙也打算从其他营里挑选适合的士兵加入进来。
不然人数还是太少了,火木仓如今不多,组不成太庞大的火木仓手,但火木仓的数目增加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不能火木仓等人,总要人来等火木仓。
再说人都进来了,还得选拔一番,谁更优秀才可能得到火木仓,不然就只能等了。
康熙可不会纵着他们,让士兵们进火器营一个个就得到火木仓,然后就不会跟之前这些士兵一样刻苦练习了。
再就是火器营需要人手来做火木仓,要是成为火器营的士兵,自然心向着这里,就能更踏实留下。
而且他们在做新式火木仓的同时,也能更了解火木仓的结构,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哪怕火木仓有时候坏了,一点小问题,他们也知道怎么解决。
顾凝宸知道康熙从来想事情都极为周到,没想到会如此全面,这连维修兵都考虑上了。
不过也是,如今的火木仓不算特别稳定,要是一点小问题就找工匠来返工,在战场上哪怕能带工匠,数目也不会太多。
这些工匠还没有自保能力,要一个不好挂了,对康熙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再就是战场上转瞬即变,拿着火木仓跑回来找工匠修,浪费时间不说,也可能还没跑回来,路上就已经被敌军干掉了。
对火木仓熟悉,这些火木仓手就能自行解决一点小问题。
另外后备人员都准备上了,一个火木仓手牺牲了,立刻就有人能够补上,都不需要再急匆匆训练一个人来做替补。
火木仓这个如果训练不够,很难有准头,急急忙忙训练,很难立刻就出师。
如果一直都让不少后备之人练习着,回头就能随时能补上。
尤其在训练途中,康熙发现挑选出来的各营新兵远远落后原本火器营的士兵。
哪怕这些火器营的士兵也不藏私,领着其他人手把手教导,依旧没能让对方的枪技立刻提升起来。
这就是个人的短板了,没有天赋,训练浪费更多弹药不说,还进步不明显。
康熙到英华殿来,开始在图纸上写写画画,铅笔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他对顾凝宸说道:“要是有个东西,能让这些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立刻瞄准,就能让准头更精确一些。”
如今新兵的问题就是准头太差,如果上战场,对方人数多还能乱扫,怎么都能打中,但是就太浪费弹药。
让他们先射箭来练习,大多学得不错,但是换了火木仓就不行,让康熙大为头疼。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康熙想要的,不就是瞄准器吗?
她接过铅笔,在枪身上画了一个小圈,中间是上下左右一条线,中间就是能瞄准的正确位置。
顾凝宸这一画,哪怕只是个简陋的轮廓,康熙瞬间就领悟了这个东西的用处和优势:“不错,有这个在,瞄准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就连新兵都能立刻掌握住。”
但瞄准器用的是玻璃,这造价就太高了,根本无法普及。
康熙琢磨了一下,让人打造了一个铜线的瞄准器。
一个铜线圈里面,有上下分开的十字,比起原本的瞄准镜,这个也能瞄准,就是要简陋一些。
一个不够,就在枪头再加一个,两个一重叠,就更准确了。
顾凝宸对枪支自然不够熟悉,毕竟她就是普通研究员,又不是专门打造武器的部门。
只能说她对此有概念,能打造出大概的东西,没想到康熙如此敏锐,很快就改造成适合现在用的瞄准器。
康熙让人把铜线瞄准器加在新式火木仓上,果然新兵能够对上瞄准,准头就要好多了。
只要稍加练习,熟悉一番,他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瞄准目标,正中红心。
铜线做起来还快,造价也不高,工匠一晚上就能做很多个,加在枪身上就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铜线被撞击之后很容易变形或者歪掉,需要小心点。
不过工匠也带着用火木仓的士兵学习怎么做这个瞄准器,要是半路上这东西歪了,他们就能自个捏回去正确的位置,还更方便了。
如果是镜片的话,碎了就无法再复原,不像这个铜线做的,用力捏一捏就能恢复回去。
哪怕不能百分百恢复,总比彻底没了得好。
当然康熙也不能让新兵对这个瞄准器过于依赖,只能说是辅助他们尽快熟悉火木仓,不至于磨磨蹭蹭浪费弹药了。
只是火器营这边抓紧练习,户部尚书那边就苦着脸,毕竟弹药看着小,用起来却多。
更别提火器营增加了很多新兵,每个人的粮饷加起来就是个极大的数目了。
隔一阵子就会有拍卖会的金子一车车送来,另外还有其他进项,但是却架不住火器营这些士兵烧钱更快,他们还是每天都烧!
户部尚书看着左手进钱,右手哗啦啦出去,心疼得都要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委婉提醒皇上,悠着点烧钱,烧太快的话,再多的进项都要跟不上这消耗的进度了!
户部尚书心疼钱的样子实在太有意思了,康熙都忍不住回头跟顾凝宸提起:“户部尚书年纪大了,朕真担心他要受不住。”
不过户部尚书这一毛不拔的样子,真是几十年不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库才能这么多年勉强撑下来,都是户部尚书一文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换回来的。
康熙自然不会觉得户部尚书吝啬,反倒是忠心耿耿,心疼国库花费太大了。
哪怕拍卖会的拍卖品在增加,来往的西洋贵族和商人更多,送来的钱也是源源不绝。
但是战备烧钱真的太快了,顾凝宸无意中看到康熙的图纸上还有大炮。
因为改进火木仓太给力,让他都有点热血上头,这是打算继续改动大炮了吗?
顾凝宸都能想象得到,如果户部尚书知道康熙有意改进大炮,估计又要去御书房哭了。
第52章 三更合一
康熙也害怕户部尚书来哭,毕竟这位老臣都那么大年纪了,总让他担心哭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暂时把火炮改善的事搁置下来。
另外就是,他在丰泽园种的水稻,也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候。
康熙都顾不上那些图纸,一心扑在稻田里,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都要走不动路。
比起他这边的丰收,晚一些种下红薯和土豆的大阿哥和二阿哥,田地里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两个孩子美滋滋,却不好比康熙还早收获,就耐心等了等。
康熙也不想两个孩子等太久,选了一天,就去田埂看了看,准备收获了。
只是他走了一圈,却发现中间有一根稻穗要大一些。
大的其实不算特别明显,如果不仔细看跟旁边差别不是太大。
但是康熙隔三差五来看,看得还仔细,自然发现这稻穗要大一点。
他收稻穗的时候,就特意把这支稻穗单独留种,打算之后专门找一块地方来种这个,试试会不会后代也能大一圈。
尤其康熙还看了记录,想找到这支稻穗比其他要长得大一点的缘故。
是肥料放得合适,是光照在这边最多,还是种下深一指,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暂时康熙没能找到缘故,只能说是偶然,也可能这支稻穗的种子尤为强壮,所以长得比其他要大一点。
他这边收获了,大阿哥和二阿哥那边也吭哧吭哧开始收土豆和红薯。
两个孩子一直小心伺候,施肥的时候用布条包着鼻子,反正始终亲力亲为。
他们也亲自感受到种田的不容易,哪怕是土豆和红薯这两种很好种的作物,依旧需要费心。
更别提是其他更难种的,需要更费心伺候的作物了。
而且今年还风调雨顺,没有暴雨,也不会太干,天公作美,种起来就更顺利。
但是收获的时候,土豆和红薯还是长得参差不齐。
有些长得大一点,有些就瘦小许多。
大阿哥百思不得其解,感觉每天伺候的差不多,怎么这些作物每个长得就不同了?
二阿哥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犁地时候有些不够深,翻地的时候有些没有弄得更仔细,再就是浇水和施肥的用量并不一样。
有些多了有些少了,有些恰恰好。
所以有的就长得茂盛,收获多,有些就长得瘦小,收获也少了。
两个孩子思索了一会,麻利把强壮的土豆和红薯留下来做种,打算继续种,好歹被康熙给拦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当男主黑化以后[快穿] (盛夏的小扇) 2023-03-03完结1893 12284在穿进传说SSS级难度的古早狗血文里成为男主们那些或高贵或病弱或温柔无暇的白月...
-
谁叫我夫君是反派 (颜幻卿) 2023-3-9完结3723 9994江嘤嘤穿书了,发现自己即将成为二皇子妃。书里,太子仁德,太子妃温婉贤淑。但,二皇子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