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强推完结+番外 (岳月)


  比起其他营的士兵,这些人从火器营出去,多多少少对火木仓都要更熟悉一些。
  康熙有打算重建火器营的意思,那就先从人数开始。
  这些士兵还能帮着打下手做火木仓,比起对此不熟悉的工匠,自然这些火木仓兵的后代还要擅长一些。
  听见前面一句,火器营的人还以为他们把事情办砸了,把已经出去的,日子好过一些的兄弟给连累了。
  听到后面,他们才松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士兵自然听得出皇上要重建火器营的意思,他们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
  除了那些已经出去的火器营士兵召回来之外,康熙也打算从其他营里挑选适合的士兵加入进来。
  不然人数还是太少了,火木仓如今不多,组不成太庞大的火木仓手,但火木仓的数目增加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不能火木仓等人,总要人来等火木仓。
  再说人都进来了,还得选拔一番,谁更优秀才可能得到火木仓,不然就只能等了。
  康熙可不会纵着他们,让士兵们进火器营一个个就得到火木仓,然后就不会跟之前这些士兵一样刻苦练习了。
  再就是火器营需要人手来做火木仓,要是成为火器营的士兵,自然心向着这里,就能更踏实留下。
  而且他们在做新式火木仓的同时,也能更了解火木仓的结构,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哪怕火木仓有时候坏了,一点小问题,他们也知道怎么解决。
  顾凝宸知道康熙从来想事情都极为周到,没想到会如此全面,这连维修兵都考虑上了。
  不过也是,如今的火木仓不算特别稳定,要是一点小问题就找工匠来返工,在战场上哪怕能带工匠,数目也不会太多。
  这些工匠还没有自保能力,要一个不好挂了,对康熙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再就是战场上转瞬即变,拿着火木仓跑回来找工匠修,浪费时间不说,也可能还没跑回来,路上就已经被敌军干掉了。
  对火木仓熟悉,这些火木仓手就能自行解决一点小问题。
  另外后备人员都准备上了,一个火木仓手牺牲了,立刻就有人能够补上,都不需要再急匆匆训练一个人来做替补。
  火木仓这个如果训练不够,很难有准头,急急忙忙训练,很难立刻就出师。
  如果一直都让不少后备之人练习着,回头就能随时能补上。
  尤其在训练途中,康熙发现挑选出来的各营新兵远远落后原本火器营的士兵。
  哪怕这些火器营的士兵也不藏私,领着其他人手把手教导,依旧没能让对方的枪技立刻提升起来。
  这就是个人的短板了,没有天赋,训练浪费更多弹药不说,还进步不明显。
  康熙到英华殿来,开始在图纸上写写画画,铅笔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他对顾凝宸说道:“要是有个东西,能让这些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立刻瞄准,就能让准头更精确一些。”
  如今新兵的问题就是准头太差,如果上战场,对方人数多还能乱扫,怎么都能打中,但是就太浪费弹药。
  让他们先射箭来练习,大多学得不错,但是换了火木仓就不行,让康熙大为头疼。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康熙想要的,不就是瞄准器吗?
  她接过铅笔,在枪身上画了一个小圈,中间是上下左右一条线,中间就是能瞄准的正确位置。
  顾凝宸这一画,哪怕只是个简陋的轮廓,康熙瞬间就领悟了这个东西的用处和优势:“不错,有这个在,瞄准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就连新兵都能立刻掌握住。”
  但瞄准器用的是玻璃,这造价就太高了,根本无法普及。
  康熙琢磨了一下,让人打造了一个铜线的瞄准器。
  一个铜线圈里面,有上下分开的十字,比起原本的瞄准镜,这个也能瞄准,就是要简陋一些。
  一个不够,就在枪头再加一个,两个一重叠,就更准确了。
  顾凝宸对枪支自然不够熟悉,毕竟她就是普通研究员,又不是专门打造武器的部门。
  只能说她对此有概念,能打造出大概的东西,没想到康熙如此敏锐,很快就改造成适合现在用的瞄准器。
  康熙让人把铜线瞄准器加在新式火木仓上,果然新兵能够对上瞄准,准头就要好多了。
  只要稍加练习,熟悉一番,他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瞄准目标,正中红心。
  铜线做起来还快,造价也不高,工匠一晚上就能做很多个,加在枪身上就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铜线被撞击之后很容易变形或者歪掉,需要小心点。
  不过工匠也带着用火木仓的士兵学习怎么做这个瞄准器,要是半路上这东西歪了,他们就能自个捏回去正确的位置,还更方便了。
  如果是镜片的话,碎了就无法再复原,不像这个铜线做的,用力捏一捏就能恢复回去。
  哪怕不能百分百恢复,总比彻底没了得好。
  当然康熙也不能让新兵对这个瞄准器过于依赖,只能说是辅助他们尽快熟悉火木仓,不至于磨磨蹭蹭浪费弹药了。
  只是火器营这边抓紧练习,户部尚书那边就苦着脸,毕竟弹药看着小,用起来却多。
  更别提火器营增加了很多新兵,每个人的粮饷加起来就是个极大的数目了。
  隔一阵子就会有拍卖会的金子一车车送来,另外还有其他进项,但是却架不住火器营这些士兵烧钱更快,他们还是每天都烧!
  户部尚书看着左手进钱,右手哗啦啦出去,心疼得都要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委婉提醒皇上,悠着点烧钱,烧太快的话,再多的进项都要跟不上这消耗的进度了!
  户部尚书心疼钱的样子实在太有意思了,康熙都忍不住回头跟顾凝宸提起:“户部尚书年纪大了,朕真担心他要受不住。”
  不过户部尚书这一毛不拔的样子,真是几十年不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库才能这么多年勉强撑下来,都是户部尚书一文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换回来的。
  康熙自然不会觉得户部尚书吝啬,反倒是忠心耿耿,心疼国库花费太大了。
  哪怕拍卖会的拍卖品在增加,来往的西洋贵族和商人更多,送来的钱也是源源不绝。
  但是战备烧钱真的太快了,顾凝宸无意中看到康熙的图纸上还有大炮。
  因为改进火木仓太给力,让他都有点热血上头,这是打算继续改动大炮了吗?
  顾凝宸都能想象得到,如果户部尚书知道康熙有意改进大炮,估计又要去御书房哭了。


第52章 三更合一
  康熙也害怕户部尚书来哭,毕竟这位老臣都那么大年纪了,总让他担心哭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暂时把火炮改善的事搁置下来。
  另外就是,他在丰泽园种的水稻,也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候。
  康熙都顾不上那些图纸,一心扑在稻田里,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都要走不动路。
  比起他这边的丰收,晚一些种下红薯和土豆的大阿哥和二阿哥,田地里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两个孩子美滋滋,却不好比康熙还早收获,就耐心等了等。
  康熙也不想两个孩子等太久,选了一天,就去田埂看了看,准备收获了。
  只是他走了一圈,却发现中间有一根稻穗要大一些。
  大的其实不算特别明显,如果不仔细看跟旁边差别不是太大。
  但是康熙隔三差五来看,看得还仔细,自然发现这稻穗要大一点。
  他收稻穗的时候,就特意把这支稻穗单独留种,打算之后专门找一块地方来种这个,试试会不会后代也能大一圈。
  尤其康熙还看了记录,想找到这支稻穗比其他要长得大一点的缘故。
  是肥料放得合适,是光照在这边最多,还是种下深一指,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暂时康熙没能找到缘故,只能说是偶然,也可能这支稻穗的种子尤为强壮,所以长得比其他要大一点。
  他这边收获了,大阿哥和二阿哥那边也吭哧吭哧开始收土豆和红薯。
  两个孩子一直小心伺候,施肥的时候用布条包着鼻子,反正始终亲力亲为。
  他们也亲自感受到种田的不容易,哪怕是土豆和红薯这两种很好种的作物,依旧需要费心。
  更别提是其他更难种的,需要更费心伺候的作物了。
  而且今年还风调雨顺,没有暴雨,也不会太干,天公作美,种起来就更顺利。
  但是收获的时候,土豆和红薯还是长得参差不齐。
  有些长得大一点,有些就瘦小许多。
  大阿哥百思不得其解,感觉每天伺候的差不多,怎么这些作物每个长得就不同了?
  二阿哥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犁地时候有些不够深,翻地的时候有些没有弄得更仔细,再就是浇水和施肥的用量并不一样。
  有些多了有些少了,有些恰恰好。
  所以有的就长得茂盛,收获多,有些就长得瘦小,收获也少了。
  两个孩子思索了一会,麻利把强壮的土豆和红薯留下来做种,打算继续种,好歹被康熙给拦下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