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前一个客人跑过来要了两份凉皮后,才说:“幸好买到最后两份,我闺女说你们这的卖的什么凉皮特别好吃,非闹着要吃,咋关门这么早?
”
盛母笑道:“乡亲们捧场,卖的比较快,这大热天怕东西坏了,也没敢准备太多。”
中年男人拿到第一份,就迫不及待尝了一口,闻言赞同的点头:“这味道是不错,夏天吃刚好,难怪我闺女说同学都喜欢吃。”
乐得盛母都热情的送上一片卤干子:“下次再来啊。”
对方也乐呵呵的走了。
等到第三天,营业额这才少得比较明显,比第二天少了三分之一。
愁的盛母都食不下咽了。
第四天营业额又少了,但没有少太多了,之后一直固定维持在一天三四十,偶尔过五十的样子。
当然摆摊来说,开店成本增加了不少,食材成本更是增加了,因此净利润其实也就二十多,但好处是这个收入很固定,不用风吹日晒,下雨也不用暂停营业。
当店铺生意进入正轨,盛家大哥和盛父就回家去上工了,不说别的,最起码得把他们这么多人的口粮工分给挣回来,这样来年不用买粮食了。
盛新华被留在店里了,帮忙做个力气活,比如买菜时骑车运菜这种。
江昭这一次在家休息到了六月二十号,又要出去。
这一次盛言菱让他把盛新华也带上。
和上次不一样,江昭自己出去,就是单打独斗,有个人使唤还是好的,前一天晚上,盛言菱还偷偷交代:“一定不能让盛新华再固态萌发,不然干脆打断他的腿,让他一个人在外地医院感受一下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江昭:“……你可真是亲姐。”
盛言菱谦虚的笑笑:“还好还好,就一点点亲。”
江昭闷笑,翻身将人抱在怀里:“别操心他了,操心我吧,这一走,又有好些天不能抱你了……”
盛言菱:……
倒也不必这样可怜兮兮。
说得好像回家后每天那么多次,没把之前缺失的补回来似的。
次日,两人就走了,盛言菱劳累一晚上,没能起来送江昭他们,等睡醒了,都快十二点了。
家里安安静静的,狗蛋和鸭蛋估计去店里了,皮蛋应该一大早被盛母送去托儿所。
盛言菱懒洋洋的起床,没了江昭,都没人给她做饭了,那就干脆去店里吃,她找了个帽子戴上,太阳太大,晒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刚一出门,就瞥见黑了好多的谈瑶挑着担子回来,看那沉甸甸的样子,铁板豆腐应该没卖多少。
谈瑶看见她,也格外不自在,本来还慢吞吞的走着,像是累惨了,在和她四目相对时,立马加速,一下子走过30号门口。
盛言菱摸了摸下巴,猜测:这是天气太热,卖不出去了?
状态好点了,先写一点发了,下一更不定时
/131/131780/“
第二百零四章:年代文中的对照组后妈34
“盛言菱是自己猜测,她懒,江昭在的时候晚上也会折腾,早上就起不来,等起来了,也会直接走近路去自己的铺子,而没有特意绕路去中学附近,不知道那边的情况。
不过也挺巧,刚走出来,就碰到隔壁的郑静华。
她脸色不太好,走出来时步伐匆匆,看见盛言菱,才露出一抹笑容:“你这是去店里。”
盛言菱:“是啊,过去看看,你这么早去上班?”
她虽然起晚了,慢吞吞吃了饭,但这会儿也就十二点,供销社售货员中午休息到两点,还可以在家睡个午觉的。
郑静华笑笑:“不想在那边待着。”
说着她不经意瞥了盛言菱一眼。
盛言菱刚搬来时还有点富态,是一看就过得很好的人家养出来的,一开始她来自家送包子,郑静华其实还以为她没嫁人呢。
毕竟那三个孩子,一看年纪那么大,就不是她亲生的。
没想到她早就结婚了。
虽然她没特意去打听,但有谈瑶这么一个村子里来的人,再加上她跟那群老太太关系好,因此郑静华婆婆也知道不少事。
鉴于第一次见面,她婆婆被盛言菱怼过,对她格外看不顺眼,经常会在家里说些打听来的事。
什么盛言菱第一个男人死了,现在这个,是她第一个男人的小叔子,而且她一婚是当后娘之类的……
郑静华也没特意去听,但也知道了,就是越了解,越羡慕,盛言菱的情况放其他人身上,肯定不会这样。
如今盛言菱开店了,娘家人都来帮忙,她自己反倒是清闲下来,也没有公婆,睡到自然醒,听说他们家里,三个孩子的衣服都是他们自己洗,再说江昭那男人,似乎更是百依百顺。
偶尔她还能听见她婆婆指责盛言菱,让自家男人伺候她,没见过这么懒的。
懒归懒,可盛言菱过得舒坦啊!
哪怕现在开店,正常人都该忙成这样,盛言菱唯独一开始几天瘦了点,之后那气色,白里透红,甚至更加漂亮了,谁见了都得说一句,这人绝对日子过的滋润。
郑静华自觉是新时代的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平日里也会尽量打扮自己,丈夫是她自己恋爱来的,两人都有工作,本该生活的挺好。
结果家里气氛一直不和谐,直到谈瑶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个不和谐,导致她整天被婆婆嫌弃,被妯里挤兑,丈夫一开始还能安慰自己,现在也不耐烦了。
今天中午她是要午睡的,只是吃饭时被婆婆阴阳怪气指责她浪费,不会过日子,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她生气,可又不能随意怼婆婆,回到房间跟丈夫诉苦,本是为了求一点安慰,谁知丈夫不耐烦的让她闭嘴。
郑静华心都凉了,气不过这才跑出来的。
一跑出来看见盛言菱,一对比,她就更委屈了。
郑静华那目光过于明显,盛言菱自然注意到了,想到她跟原主一样同病相怜,便柔声问:“是不是有什么事?”
郑静华被这样一询问,还能忍住的情绪,一下子爆发,眼眶微红,噼里啪啦就说起来:“他们凭什么说我?我又没碍着他们什么事,再说我工作就在供销社啊!周围都是街坊邻居认识的人,能做什么,整天拿我跟隔壁那谈瑶对比,她什么会赚钱,还不打扮,一看就是好女人!一开始我男人还会安慰我,现在都对我不耐烦了,气死了……”
盛言菱等她发泄完,才拍拍她肩膀,温声道:“这个生活你过得不快乐?”
郑静华激动的情绪被她平静的嗓音一带,也稍稍冷静,认真思考了一下,点头:“嗯,不快乐。”
盛言菱道:“那你觉
得你怎么才能快乐?”
郑静华有点懵,从未有人跟她这样说过,她也一时没反应过来,父母虽然疼爱她,但也没问她,怎么才能让她快乐,他们更多地是顾全大局,她回去抱怨,父母会安慰,也会让她忍耐,等有了孩子就好了,等婆婆去世了就好了,等分家就好了……
她抿抿唇,再次思考了许久,一直快走到了供销社附近,她停下,说:“我希望我婆婆能不要这样要求我,我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丈夫能安慰我,能帮帮我,我希望……”
盛言菱听了,总结:“你说了很多,都没想过改变自己,对吗?”
郑静华飞快点头:“对!”
她没结婚之前也是这样生活的,那个时候就很快乐,可她不懂,为什么结了婚,这样的生活就会被人指责。
而盛言菱已经看出来了,非常淡定的下结论:“那你就改变别人。”
郑静华无奈苦笑:“我婆婆要是这么容易改变的,就不会这样了,还有我丈夫……”
她没说完,但也是一样的意思。
盛言菱笑眯眯道:“我这人啊,很自私,一定要自己过得舒服才行,我过得不舒服,那就改变让我不舒服的人或者事,比如我在村子里,洗衣做饭都不方便,于是我换了一个居住环境,如果有一天,我丈夫让我不开心了,那我会换一个丈夫。”
郑静华:“! ”
盛言菱歉意一笑:“不好意思,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习惯,因为我能赚钱、能自己吃饭、能自己做饭、也就是说哪怕我孤家寡人我也能活得很好,所以除了我自己的生命,其他的都是可以换的,坏的不去,好的不来,这叫及时止损。”
“当然我能承受我做的那些事情带来的后果,比如流言蜚语之类的。”
见她震惊到还不知道怎么说话,盛言菱抿唇笑笑,今天这话有些过了,只是她看见过剧情。
剧情里郑静华被盛新华那狗东西欺负后,虽然没大碍,但被有心人谈瑶挑拨,名声受损,她婆家对她格外刁难,后来也选择离婚了。
只是在离婚之前的那段日子,郑静华受尽了折腾,离婚时的状态非常不好。
所以她才说出了这样的话,若是能帮助这人及时止损,也算功德一件,若是不能,郑静华觉得被冒犯了,那也没事。
朋友多一个少一个,也不影响什么。
她拍拍郑静华的肩膀:“我先走了。”
盛言菱先离开了,很快进了店里,此时正是高峰期,盛父和盛前进都过来帮忙,也忙得焦头烂额,她也赶紧去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