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完结+番外 (翟佰里)


  然而田雪并不喜欢那种直白热烈的关怀,反倒是周厂长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叫她很是心动。
  她独自扛了很多年,曾经不知多少次在黑夜里咬牙坚持干活,如今下了车见有人在等她,那种打从心底涌起的满足,已经叫她心满意足。
  “肚子饿了吧,我们带了点包子,你们先吃了垫一垫。”周厂长转身从身后的车篓里掏出一个铝饭盒,打开后里面是几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我灌了几个热水瓶,这会儿还烫手呢,快趁热吃。”
  “我不吃,给佳佳吃吧。”田雪将铝饭盒递到鹿仁佳跟前:“快吃吧,中午也没吃多少。”
  鹿仁佳也不客气,拿了一个便将铝饭盒推了回去:“妈你也吃,姥姥在家肯定烧了饭的,咱们现在先吃个包子垫一垫,回家就能吃现成的了。”
  田雪这才拿起一个包子吃了。
  沐戈壁骑着自行车载着鹿仁佳,而周厂长则是载着田雪,四个人迎着冷风一路疾驰回了家。
  一进家门就迎来了姚姥姥爱的姜汤。
  “多喝点,去去寒。”
  姚姥姥端了一碗姜汤,一手压着沐戈壁的后脑勺,一手端着碗怼着他的嘴给灌了下去,那浓郁的姥姥之爱吓得鹿仁佳赶紧的一口闷,然后就被辣出了眼泪。
  喝完了姜汤,舌头都快被辣的没味道了,才喝到了新鲜的鱼汤。
  “小周今天送来了两条鱼,晚饭的时候烧了一条,这一条给你们俩氽个汤,你们趁热吃,还有馒头,正好泡鱼汤吃。”姚姥姥的坐在旁边,看着鹿仁佳喝鱼汤,满眼慈爱:“这次去省城办事情还顺利么?”
  “顺利!”
  鹿仁佳立刻抬起头,眉飞色舞的将去省城的所见所闻都说了一遍,一遍吃一边说,说完了,鱼汤也喝完了,意犹未尽的拿着馒头就着咸菜吃,嘴里还念叨着:“我估摸着要不了三天,就有人来订云丝了,我们这两天要多做点儿,别到时候人家定了,没东西发货。”
  “那我现在去多泡点儿豆子去。”姚姥姥也激动的站起身来,就想要往大厨房走。
  鹿仁佳赶紧拦住:“不着急啊姥姥,泡豆子明天泡也来得及。”
  “那不成,最近家里的云丝消耗的快,你不在家她们也不敢上手,这两天都拿的差不多了,家里只剩下十几斤,还是得赶紧多做些,甭管人家来不来订货,家里都得备着。”
  姚姥姥喜欢未雨绸缪,明明人家刚拿走了一批货,就算卖的快,也得要个几天,哪里需要那么着急。
  但鹿仁佳也看得出来,姚姥姥是真的高兴,于是赶紧塞进了最后一口馒头:“姥姥我跟你一块儿去。”
  沐戈壁好几天没见到鹿仁佳了,见她走了,也黏黏糊糊的跟了过去。
  整个堂屋只剩下周厂长和田雪两个人。
  “这两天辛苦了。”
  沉默半晌,周厂长决定主动出击。
  田雪连忙摇摇头:“这是我的工作。”话虽这么说,耳根却红了。
  显然,这一对中老年情侣目前还处于尴尬期。
  另一边的沐戈壁和鹿仁佳显然就没那么尴尬了,姚姥姥看的直喊眼睛疼:“行了行了,黏黏糊糊那劲儿,真是!”
  “对了,周叔跟我们说了,打算清明后,四月十号和妈领证去。”沐戈壁下巴还抵在鹿仁佳的肩窝,嘴巴嘟囔着说道。
  “妈知道么?”
  鹿仁佳诧异,田雪跟她一起去的省城,周厂长跟谁商量的日子?
  “知道,是他们俩商量好的,只不过妈脸皮薄,不好意思说,这才让周叔跟我们说,再让我告诉你。”
  “我是很支持的,不过妈决定好了么?结婚后住在哪里?”
  虽说两边都有她的房间,但总有个住的时间多一些的地方吧。
  “还是先住在周叔那,那边距离他们上班的地方近些,等过些日子不那么忙了,再住回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厂长也需要像周围的邻居们宣布一下自己脱单的消息,他这个钻石王老五这些年可没少那些婶子大娘围攻,要不是他心有所属,又心志坚定,说不定早就结婚生孩子去了,哪里还能单身这么多年?
  “为什么四月十号才领证?”鹿仁佳回头看了沐戈壁一眼:“是想清明给你爸扫了墓再说?”
  “嗯。”
  沐戈壁点头:“也该告诉我爸一声的。”
  虽然他觉得没有必要就是了。
  但这是田雪和周厂长决定好了的,他这个做儿子的,实在没必要泼冷水。
  而且,恐怕田雪也不愿意知道,他对沐烽压根没什么感情吧。
  或许在田雪的想象中,沐戈壁和沐胡杨对沐烽都是濡慕的。
  “那行,那到时候咱们提前一天回去给我阿爷扫墓,还得折点儿金元宝,到时候可以烧给我阿爷。”鹿仁佳这个孝顺孙女儿甚至打算给鹿大山扎个别墅,给鹿大山改善一下生活水平。
  作者有话说:
  路人甲:双层豪华大别野,阿爷你感动么?
  鹿大山:不敢动不敢动。


第68章 车队
  鹿仁佳的猜测没错。
  在她们回来后的第三天, 就有电报打过来了,邮递员一天跑三趟,跑的隔壁张老太忍不住的又扒墙头。
  姚姥姥看见了忍不住骂道:“都多大周年了, 还趴墙头,也不怕脚一滑掼死了。”
  “姚老太婆你这张嘴, 真是不讨人欢喜。”张老太一听, 顿时气炸了, 但也知道她是担心自己摔了, 所以也没开口骂,而是跺跺脚:“看见没有,我踩的是我家浴室的房顶。”
  “怪不得要在这儿建浴室呢, 感情方便你趴墙头。”
  张老太一听又气的跳脚:“谁没事儿看你啊。”扭头就从屋顶上下去了。
  姚姥姥见她服软顿时纳罕。
  其实张老太也憋屈呢, 以前两家隔壁邻居,一家子团团圆圆, 一家子凄凄惨惨,张老太对上姚姥姥腰杆子硬极了, 可自从几个小儿子下了乡,她为了儿子求了一回后,那腰杆子就硬不起来了。
  不一会儿,张老太从隔壁过来了, 手里还端着个碗,里面煮的红薯:“欸, 老姚, 你们家怎么回事啊,天天有邮递员上门?”
  “厂里的事。”
  姚姥姥也没瞒着, 将田雪和鹿仁佳去省城开会的事告诉了张老太, 听得张老太先是一愣, 随即激动的一跺脚:“哎哟喂,这么说佳佳把生意做到省城去了?”
  “那可不。”
  姚姥姥骄傲地扬起下巴:“我这孙媳妇,不是我说,是真的有本事。”
  然后就是一阵吹嘘,听得张老太心里直泛酸水,早些年的时候,街道上谁不说姚家母女命苦,两代的寡妇不说,还有个病歪歪的儿子,赚点儿钱都花到医院去了,那时候周围的媒婆都不敢上门,甚至还有人说他们家的女人命硬,都把男人给克死了。
  谁能想到十年不到,风水轮流转。
  现在街道上家家户户都有孩子下乡当知青,户口都迁走了,成了‘农村人’,反倒是姚家日子好过了。
  后来娶了个乡下孙媳,也有人背后看笑话。
  现在回头看看,他们才是笑话,人家这孙媳妇能干着呢,这豆腐坊多少年没有个变化,这孙媳妇才来了半年,又是榨浆机又是烘干房的,现在他们县城可不仅仅吃豆腐了,还有千张干子和云丝。
  省城那边都没这么丰盛呢。
  “你现在是安了心了,大孙子在部队,以后婚事不用急,组织会介绍,小孙子又结了婚,孙媳妇又能干,等怀了身子再生个大胖重孙子,老姚啊,哪个都没有你有福气啊。”张老太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极了。
  姚姥姥难得听到张老太嘴里冒出一句好话,礼尚往来,也回了一句:“等以后你家几个一结婚,哪怕一家生一个,也七八个呢,也比我家热闹呢。”
  张老太:“……”
  只要一想到七八个孩子围着自己,她就头皮发麻。
  她生太多了,带的太累了,现在提起孩子都害怕。
  “对了,你现在还在家里叠锡箔么?”
  张老太不上班,平常在家里就接散活做,糊火柴盒,叠锡箔银锭子,尤其马上清明了,锡箔银锭子需求量更大了。
  “叠是叠呢,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舍得买锡箔哦,多是烧黄纸的。”
  虽然一直都在破四旧,但清明扫墓烧黄纸还是没人敢阻止,哪怕嘴上说着世上没有鬼,但人心底里到底还是信的,尤其清明烧的还是祖宗。
  “黄纸也要票呢。”况且现在产妇也要用黄纸。
  “那也得烧啊,总不能叫老祖宗在底下没钱用吧。”张老太叹了口气。
  “是啊。”姚姥姥也叹了口气。
  “对了,我最近看佳佳进进出出的,拿了不少东西,是准备做什么?”张老太又问,心里又在嘀咕,不会是又张罗了什么新吃食吧。
  “烧的东西。”
  这一次姚姥姥可没说真话,毕竟烧纸钱还能算是传统,但是纸扎就有点过了,到时候偷偷的烧了就行。
  一听是烧的东西张老太就没问了,姚家天天烧锅,可能又是哪里找的柴火。
  又过了几天,就进了四月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