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茹秋太伤心了。
这宫里,没有一个好人!
连皇上也是!
果然人都是会变心的!他若今日保下自己,自己也不用受辱又受苦。他是皇帝,还会没有办法吗?他就是没有尽心!
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呸!全是骗人的鬼话!
……
第二天一早,俞彤的祖母和母亲便赶来了。
两位长辈看了陶然的伤,教她调息养伤的办法。
清理了所有人后,陶然请两位长辈坐下了。
“这宫里,想置我死地的人不少。”陶然直言。“一般的私仇我能应付,但有人是冲着将军府的。托个话给祖父,咱家的兵权被盯上了。”
“是谁?”俞彤母亲下意识开口。
陶然只是看了看天。
两位长辈全都明白了。
一时沉默。
“卸权……”祖母犹豫开口。
“万万不可!狡兔死走狗烹,将军府没了利爪,就是任人鱼肉。而且某些人不知咱家于边关意味着什么,咱们自己还不明吗?曾祖父和祖父都曾试着退过,可哪次不是没个三五年,咱家又被征召回去。纵是为了边关百姓,咱家也得挺着。”
这话说来,陶然有些压力。
她自己过日子,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怎么都行。
以前的任务,最多也就保一保委托人的家人们。这次倒好,大节大义,民族百姓,全挂身上了。担子重了,就得慎重。
陶然很直接,她压低声音:“先帝爷选错人了。”
抽气声起。
整个京城何人不知皇上对贵妃宠爱,可这话从贵妃口中说出,可见问题之严重。
“我就只一个要求,就是咱家必须保全。而做到这一点,唯一可行的法子恐怕也就只一个。”她手指蘸水,在桌面写了四个字:“拨乱反正”。
“使不得!”看清了字的两人吓一跳,只以为这孩子要让家里造反。
“误会了。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选错了就重选。换人!我想为后。太后。”
两位长辈一时无语。
赶现皇帝下位,未尝不是个办法。
“彤儿……”两位长辈一齐开口。“你还年轻……”
“可我前天晚上就差点没了。”
“……”
“听我的,让哥哥或父亲亲自跑一趟边关,把我所有说的话,都转告到祖父那儿。另外告诉祖父,不管皇上如何传召,都找借口不要回京。即便我出事,咱府也千万别冲动,别想着营救。咱家只要稳住,只要根基在,只要兵权在,什么都不是问题。”
……
第230章 贵妃只想做太后19
“陶然本以为这个任务会很难。
可她在与皇后取得初步合作意向后,一下茅塞顿开,似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谁说这么大的任务就得交给自己一个人了?自己既然有权有势,自然也可以交托给别人嘛!可以交给皇后,交给文臣武将们不是?
他们才是真正忧国忧民之人,才是最该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负责的人,他们更有义务不是?
俞彤要求做太后,又没说做唯一的太后不是?她可以和皇后一起做太后嘛,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这样,俞彤既不寂寞,还可以弥补了前世与皇后乱斗的遗憾不是?
所以陶然在有这些意识后,突然发现,剧本里那个妖婆可能失算了,这不是个高难度任务,反而或许是个最舒服的任务。
她大可以做条开心的咸鱼,旁观局势,时不时推波助澜一把,若时间紧迫,她再做那催化剂即可……
送走两位长辈时,她也没忘告纪容一状。
俞彤母亲听了气得发抖,自己的侄女,竟是这么个东西?难怪明知她过来,都没过来请个安。
俞母找到了正在收拾箱笼的侄女。
纪容面上的尴尬只存了一息便荡然无存。
“你就这么厌恨一直护着你的表姐?”俞母怒其不争。
到了这一步,纪容自然也没必要再客气,巴拉巴拉,把多年来对俞彤的怨恨全都道了一遍。
俞母对这白眼狼相当失望。
“你要是离了翊坤宫,再有困难,就别想我俞家给你兜着!”
“姑母放心!我就是爬去皇后身边,也不会来求贵妃的!”
“好好!你都这么个恩断义绝的做派了,我也不必念旧情!”俞母气极,出宫后直接就去了纪家,要与纪容那一脉划清界限……
而陶然听到了这对话,自然没忘让纪容滚蛋前,把与俞家一刀两断的应承落实成书面文字。
纪容爽快写了张字条,还给按了手印。
很快,皇后的旨意也到了。
听到自己的归属是储秀宫,纪容也是傻了。
纪容不是叶茹秋,不像其往常都锁在自己宫里,对其他宫的状况一无所知。反而她志向高远,整个宫里哪里最好,哪里不行,她都门清。而那储秀宫,可以说是东西几宫里最差的去处了。
这怎么好?
她带着厚礼,当即便去了坤宁宫。
百灵把她的东西扔了出来并大骂:“小主以为是菜市场买菜吗?这后宫还由得你到处挑挑拣拣?皇后娘娘应你所求换地方,已是极大恩典。你要么乖乖去储秀宫,要么就是忤逆罪,抗旨不遵,你等着被发落吧,二选一,你自己看着办!”
纪容只能失魂落魄回翊坤宫收拾东西。
可吉祥如意带人一左一右,要求检查她的箱笼。
“这是翊坤宫的,留下。”
“这是我们娘娘的嫁妆,留下。”
“这是我们娘娘做的衣裳,一次都没穿就被小主拿来了,留下。”
“这是上次皇上赏赐我们娘娘时小主直接拿走的,也得留下。”
“小主上次还借了我们娘娘三百两银子,是不是该还了?”
左一样右一样,清点索债完毕,她的箱笼也少了一半。偏纪容觉得都是应该,一点不觉脸红。
吉祥如意鄙夷,真有脸啊,做了水蛭还这么理直气壮。这世间还真是什么人都有……
纪容就这么离开了。
陶然觉得很美满。
翊坤宫里,就她一人,太过方便做条咸鱼了。
反正她有伤,每天都可以理直气壮躺着。
皇帝来了也只要敷衍下,反正用不着她侍寝。
那些个以前就跟着她混的低阶妃嫔依旧每天都会来请安,她也每天都会见她们一见,听她们说说话。倒不是闲着无聊,主要是通过她们的对话,她想来辨别究竟谁会是皇帝的人。
办法很简单,那些时不时挑唆她和皇后关系,说皇后和老族坏话,搬弄是非之人最可疑。她很快就疑上了那位曹贵人。
于是,她试了试。
那天,曹贵人来得最早。
吉祥刚好送信进来,说是老将军来信了。
陶然看完信便表现得闷闷不乐,一上午都恹恹的。
中午的时候,皇帝果然来了。
还说要留下来吃饭。
他先是关心了她,说她精神状态不好,需不需要他做什么?见她没开口,皇帝便各种借口在屋里找了一圈,大概没找到信,就提起了上次偶尔提过的那事,即等她养好,要召老将军回京与她相聚的事。
陶然这才拿出了信……
这信的存在,她只暴露给了曹贵人。不是其通风报信,又还有谁呢?
这边她确认上,那边皇后也找出了身边的奸细。
皇后的可用之人比她多,办法也自然多一些。
两人很有默契,都只当不知,为免打草惊蛇,留着那些个眼线在身边。
另外,储秀宫里皇后的人也确认,跟在叶茹秋身边的太监是会武的。瑜嫔身边都没有这样的人物,那秋美人身边的高手从何而来也一目了然。
而有皇后帮忙,陶然和皇后也借着后宫征召人手,由各自家族安排着,弄了些人手和眼线安插进了宫中各处。
这一安插就发现,皇帝身边跟铁桶一般,根本渗透不进。
而皇后越是怀疑皇帝,发现的疑点也越多。
通过对皇帝几个亲信的顺藤摸瓜,她们很快发现,皇帝在宫外还在培养人手。他已经有自己的亲卫队,还有先帝留给他的暗卫,还要人手做什么?
老族那里也暗暗打起了精神。
顾命大臣里有两位是老族出来的,他们也开始留意朝堂,尤其是皇帝提拔之人……
陶然为了稳住皇帝,强忍恶心,依旧如常发挥演技,见到皇帝后便露出个深情表情,对他嘘寒问暖。
皇帝也演着戏,每天都变着法子给她送东西,依旧营造出她是第一宠妃的假象。
兴致好的时候,陶然还会与皇后对个戏,两人针尖麦芒,偶尔掐一掐,倒也有意思。
一晃多日过去,陶然的内伤也基本养好了。
而这段时间,她对俞家祖传的调息法很感兴趣。
身体不适时,用内力在体内运行个一圈,整个身体都会变得轻松起来。
太神奇了。
……
第231章 贵妃只想做太后20
“陶然也决心不能废到底,咸鱼之余,她按着俞彤的记忆,开始练起了武艺。
俞彤的基本功很好,陶然自己也有些基础,跟着记忆走,她适应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