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对于跟其他部落在青铜器具上做的交易,林月把整个收益分成了三部分。她照旧收取一部分的管理和技术抽成,再给铸造青铜器的男性们一份,至于剩下的那一部分,则充作部落共有。
但若是部落人自己需要,分成便还按照之前的,不会有充公这部分的存在。
部落共有这部分由林月作保管,用作部落的各种建设,如修路,修建集市等。每三十个结绳时,林月会做一次统计还有汇报,把明细告知全湖部落的人。
对于这种分配比例,湖部落的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相反,他们还觉得林月吃亏了,她就是把充公那部分全拿走在大家看来都是应该的。
至于那些铸造青铜器的男性们就更没什么意见了。
毕竟在眼下的这种社会背景里,在财产分配这一块,早期的时候湖部落实行的是共产平分制,后来才有的小家。于是,他们从最初的共有又变成了习惯听从自家有经验有能力的年长女性们的支配。
林月虽跟他们不是一个小家,也不年长,但她在经验和能力上,却在短时间里给湖部落各家都带来了极大的收获。
这时候的人类也非常的纯粹,他们崇拜共同的先祖,也崇拜部落里有创造生产能力的女性们。
现如今,各部落来做工的男性们被安排去了另一处新搭建起来的宿舍,那地方离林月家有点距离,也同样远离铸造青铜器的场地。
宿舍外照旧有湖部落的男性们轮流带着灰狼巡夜守着,湖部落的人都知晓技术保密的要紧,对于外部落的人自然便都带着警惕和提防。
至于林月家原来充作宿舍的草棚则把里面的床挪到新宿舍去,四周的草席原本做的就是可随意拆卸的那种,把它们取下来又整理了一番里面,林月就在这里面忙活了起来。
识字这一块,林月也早就有了计划要教授大家。
结绳记事记时在事少时还好,但随着湖部落越来越快的发展,湖部落的人再不识字就太不方便了。
为了更好的教会大家识字,林月先得把纸造出来。
她弄回来了很多的构皮,先把它们放入加了碱的水里怄浸。
这里面的碱是林月根据系统给出的资料,用一些植物做出来的天然植物碱。大自然界里能造植物碱的植物有很多种,在没有工业碱出来之前,人类本来就是通过大自然去获取碱来使用的。
像平时烧火的草木灰里就有钾碱,其中茄科,豆科这一类的植物里的生物碱含量还特别的高。
林月一时半会找不到矿物碱,她只能先用植物碱来试试。
“月,你这是要做什么?”她这一忙活,立即就引起夏和秋她们的注意。
“我觉得每次在石板或者是木板上画图太麻烦了,想试试能不能跟做衣服那样,从植物里造出可以画图的东西来。”林月解释道。
葛藤制衣的第一步也是要怄制,所以林月的这一番话,夏和秋很容易就理解了。
只不过对于林月造纸所选的材料构皮,夏觉得不怎么行,还说道:“月,这种树皮不好用的,要不你拿苎麻的茎皮来做吧。”
在她的理解里,这造纸应该是跟制衣差不多的,都是用的植物里面的纤维。
于是,秋也说应该拿苎麻。
若是过去,夏和秋绝对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苎麻的茎皮是拿来制作衣服的极好材料,林月只是为了画图方便就让她用苎麻皮来造纸是很浪费的一种行为。但谁让林月每次画出来的图,都是对部落的生产上有着重大帮助的工具呢!
再者,湖部落各家在去年的时候都跟着林月一起种植了一大片的苎麻。生长了几个月的苎麻,现在也已经达到了第一次收割的条件。
苎麻这种植物它又是多年生的宿根植物,它便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割得越多,长得越快”。
这是因为当苎麻上面生长得过快时,反而会影响到下面根茎的生长。所以到了该收割的季节,就得及时把它们割下来。
而只要伺候好这些苎麻,起码近一二十年内,湖部落所需的制衣原材料都不会缺了。
“阿母,我先试试构皮,不行再换苎麻。”林月便这么说的。
夏和秋听了,也觉得林月都已经弄回构皮开始做了,便没再多说什么。
只林月自己知道,如果造纸不成功的话,一定是她技术上的问题,那么她就是把构皮换成苎麻也是没用的。
最早的造纸术,原材料用的确实是苎麻。可从系统给出的资料里,林月知道构树的皮虽制衣不行,但它拿来造纸却是很不错的,甚至还是一种高级造纸原料。
构树的叶子是能喂猪的,还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所以林月很清楚湖部落附近哪一片有长构树,找寻起来很方便。构树这种植物的生命极强,属于什么地方都能生长,又耐修剪。即便林月为了造纸,砍掉一些树枝也不用担心影响它的生长。
湖部落的人很快也都听说了林月拿构皮造纸的事,像后面的打浆,抄造还都是湖部落一些女性帮林月一起做的。(2)
在做完最后一步干燥时,眼见着造纸真的能成功了后,林月便笑着对大家说:“等到时候,每家都分一些纸回去。”
“不用,不用!我们不用!”
“月,你自己留着用就好。”
“是呢,我们又不用画什么图。”
湖部落的女性们笑嘻嘻的冲着林月一个劲的摆手,纷纷这么表示。
林月闻言,也不多说什么,只冲着大家微笑。
作者有话说:
注1: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县所踏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又不若犁之深于土。
注2:造纸技术基本分四步: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今晚没有了,咱们明天见哈,爱你们,么么哒!感谢在2023-01-01 23:45:25~2023-01-02 23:24: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菟晓灵 20瓶;平平无奇的煎蛋小天才 5瓶;不想起名字了 2瓶;starbase、小罗卜头、海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识字和面粉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在纸造出来了,其它的几样就简单的多了。
林月从家里翻出来了赭石和石墨,又去寻了一个小型石臼,再找来一根较为圆润的石棍做研磨棒,分别对它们进行研磨。
她只需要把赭石和石墨研磨成细粉,再放入清水调合后,就可以达到书写的目的了。这一类型的墨,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为天然墨。(1)
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都是从大自然里直接获取的。
湖部落的人虽然还不识字,但是他们已经会用赭石在墙壁上画出红色的记号,用石墨,松碳等画出黑色的记号,达到一些记事的目的。
只是他们现在不知道,石墨还是碳元素的一种,它的作用有很多。而赭石,它在现在也是被人类当做有颜色的石头去记事,但它却还是一种赤铁矿。
所以赭石,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这是因为这时候的人类对一些材料的使用,都还只看得到它们的表层。就像铜器能早于铁器被使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铜矿表面就能找到含铜量极高的自然铜。
人类不需要再对这些纯度极高的自然铜做过多的处理,就能直接把它们加工打磨成一些工具用以使用了。
在有了墨又有了纸后,笔就更简单了。
……
湖部落众人也终于知晓,林月那天为何说要送他们一些纸张了。
这天晚上,湖部落众人便听林月说她想要用一些特殊又固定的符号代替事物去记载,然后这些特殊又固定的字符就被称之为文字。
“教给我们?”
湖部落众人虽然还是头一次听说文字这个词,只觉得陌生,却心中又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向往。
“除了文字,还有算数。”林月微笑着面对大家,又继续说道。
对比起文字,算数这一块湖部落众人熟悉的多了。要知道这两年跟其他部落的各种交易,已经使得他们对数字有了很深刻的认知。
这也是他们崇拜林月的一方面。
因为不管多繁杂的交易品类,林月每一次都能很轻松的把双方的数额算出来。而不像他们,有时候拿上好几根麻绳,耗费半天才能掰扯清楚。
“月,我要跟你学!”一女性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冲着林月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