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四阿哥今天又内卷了吗 (锦瑟思弦)


  八阿哥说话都结巴了,“四哥,你这……你这……八弟钦佩至极。”
  “这不算什么。”胤禛谦虚的摆摆手。
  这算什么,前世他基本每本奏折都要写上朱批,几万本奏折上每次都是洋洋洒洒数百字,甚至上千字,有本奏折他批了一个晚上,写了一万多字。
  细桶夸张的声音响起,“我知道我知道,皇上,您一共手工写了一千多万字啊,我觉得你和八阿哥挺互补的,一个是线上社交牛逼症,一个是线下社交牛逼症,你们要是组团,都能C位出道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四八社牛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3 22:51:59~2022-04-24 23:22: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糖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芷 50瓶;懒人一枚 5瓶;清墨、52721541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试探
  胤禛帮助八阿哥写了两封家书,每一封的字数都满满当当,纵使胤禛挥洒如风,外面的打更声响了三下,方才完成。
  八阿哥对于胤禛的此举佩服的五体投地,“四哥,你这能不能教教我,如何能够下笔有神助,是不是四哥每次外出给四嫂写家书练出来的?”
  八阿哥笑着调侃道,一双秀目含着水波般潋滟,在烛光掩映下,犹如跳跃着一簇火苗,生动幽邃。
  胤禛自是不会告诉他,这是前世他与那些大臣们在奏折上互怼练出来的,有些还是怼廉亲王和八爷党怼出来的,想到他每每怼到那些大臣们怀疑人生,就不禁抿唇一笑。
  “八弟,四哥外出所为皆是朝廷大事,偶尔有空会给你四嫂写一封家书,可不是经常会写?”
  八阿哥有些奇怪,竟然不是经常给四嫂写信,难道是给德妃娘娘,这个可能性不大,心念一动,八成是给十三弟吧,两人一向形影不离,形同亲兄弟,四哥外出写信自然是给十三弟,不知为何,心中有些羡慕。
  胤禛不知他心中所想,眼见已经三更,“八弟,夜深了,不如先去歇息,有事明早我们再商议。”
  “好,四哥早点休息。”
  两人的院子相隔不远,不过隔壁,胤禛打着哈欠回到房里,一夜安睡无梦。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胤禛便醒来,他是个自律之人,向来不会贪睡,洗漱完毕,出了远门,迎面遇到十三阿哥。
  “四哥,这么早?”
  胤禛见到十三阿哥也是这么早,不由微微一笑,“十三弟,早啊。”
  离用早膳还要过些时间,两人结伴而行,沿着青石道缓缓而行,昨日太晚,还未仔细看过这座临时行宫。
  这是一座两进两出的大宅院,后面还带了个小园子,引了活水做了一处小池塘,四周种满了花花草草,景色居然还不错。
  这座宅院布置得华丽雅致,虽然和京城的富裕人家不能比,但是在这小小的安平县,想必已经是县城中一等一的大户人家。
  两人在园子中散了步,又过了一会,天色大亮,十四阿哥在园子口大声喊两人,“四哥,十三弟,用早膳了。”
  到了外厅,八阿哥九阿哥以及十阿哥已经等在桌前,望见三人,八阿哥忙起身拉开座椅,“四哥、十三弟、十四弟,快些用膳吧,皇阿玛和太子在内厅已经用完早膳,说是一会要微服查看安平县的风土人情。”
  早膳自然远远比不上贝勒府里的早膳,但也算吩咐,几人很快用完膳,换了一身便服,等在内厅外,果然不一会功夫,康熙帝换了一身蓝色的便服,在太子的陪伴下,缓缓踱步出来。
  一行人从后门出了行宫,傅尔丹带了几十个身穿百姓服饰的大内侍卫,不远不近的跟在康熙帝前后,护着皇帝,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更是小心谨慎,一左一右贴身保护。
  康熙帝龙目望了一眼两人,皱了皱眉,“倒也不必,我们此次悄悄微服出来,安平县令都未料到,更不必说寻常百姓。”
  胤禛见十三十四一脸尴尬,解围劝道,“皇……咳咳,阿玛,十三弟和十四弟也是担心阿玛您,您就别怪他们了。”
  阿玛这一声让康熙帝听着挺有意思,心中一阵舒服,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面上却是不显,哼了一声,瞪了胤禛一眼,像是普通人家的倔强老头子,听不进儿孙辈的任何话。
  一行人到了县丞最大的正街上,此时正是一天最繁忙的时候,县城外的各乡镇村上的部分百姓,带着自家产的各式农作物,在市集上换些铜板,再买些日常用品。
  众人走在街上,虽说看衣饰不过普通百姓穿着,那种天潢贵胄的气质,不自禁的气场强大,再加上一行人前呼后拥,将康熙帝护在中间,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让路上行走的百姓望见,纷纷不自觉的避开。
  康熙帝清咳一声,越过众人,走在最前面,沉默地打量着四周,安平县是个小县城,人口不过七八千,安平县令治下还算不错,整条街干净整洁,旁边商铺林立,虽然都是些小铺子,街上百姓穿着朴素,只是都面有菜色。
  康熙帝皱了皱眉头,他望了一眼四周,目光落在一个小茶铺上,一名须发皆白的老汉和一个稚龄小儿在茶铺里忙碌着,看上去像是茶铺的掌柜,他思索片刻,抬步去了茶铺,太子和阿哥们紧随其后。
  茶铺掌柜正在招呼着店里客人用茶,他这是个小铺子,县城外农户们进城赶集,渴了累了再次歇歇脚喝喝茶,铺子生意还不错,勉强可以养活自己和小孙子。
  正拎着茶壶加水,眼见外面又进来几人,穿着打扮虽说寻常,但是气质突出,老汉眼光狠毒,一眼就看出这几人恐怕是外地来的客商,忙上前殷勤招待。
  康熙帝要了一壶上等香茶和几盘点心,掌柜开心至极,自己果然没看错,寻常人不过是要一个铜板一碗的粗茶,这几位客商一来就要十枚铜板的上等茶。
  掌柜忙沏了一壶茶,有端来几份点心,小小茶铺,最好的茶不过是当地茶叶,点心也是糖糕之类。
  康熙帝并未喝茶用点心,沉默不言,周围喝茶的百姓并不知道茶铺里来了谁,依旧低声交谈这,自然传到了康熙帝耳中。
  一群农人在说今年粮食贵的离谱,又说起家中过得拮据,其中一人叹息道,“我家娘子把几只下蛋的鸡和小猪仔都卖了,才勉强度过荒年。”
  康熙帝心中奇怪,荒年?装作不经意的模样,唤来掌柜添水,而后似乎无意般问道,“掌柜,我们是外地来的客商,什么荒年?我们怎么从未听说过?”
  说完望了十三阿哥一样,十三阿哥心领神会,拿出一块银子,掂了掂,大概五两左右,放在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吓了一跳,他这个茶铺半年也赚不到这么多,正要推脱,康熙帝笑着道,“无妨,收下吧,就算打探消息费。”
  掌柜迟迟疑疑收下,见外地客商询问,望了四周一眼,并无官府的人,掌心中的银子似乎冒着炙热的光,他和小孙子可以用一年的花销,想罢,咬了咬牙。
  “客官们有所不知,安平县属于仁和府,去年年初冀州大旱,仁和府也遭了殃,安平县四周的庄稼都冒了烟,颗粒无收,百姓们活不下去,就去县衙要求粮食。”
  “我们李县令啊,是个好人,他写了折子上报朝廷,只可惜朝廷拨下的赈灾款,层层盘剥,到了安平县,基本就没了,李县令哭诉无门,只能挨家挨户去富户家求着借粮,百姓们写下借条,允诺等到收成好,会归还所借之粮,大家才没饿死,才没背井离乡。”
  康熙帝心中一沉,他自然记得去年冀州大旱,户部拨了银子赈灾,没想到这层层盘剥这般厉害,到了百姓手中,居然所剩无几,索额图,你好大的胆子。
  太子脸色也不好看,户部掌管之人是他的叔公索额图,他向来知道索额图为了党争,纵容手下人,偷偷抬眸望去,见皇阿玛脸色难看,想为叔公说几句好话的心思,顿时抛诸脑后。
  旁边喝茶的一名胆大农人听到几人谈话,插嘴道,“可不是,李县令是个好官,耐不住其他都是狗官,朝廷也不管我们死活,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其他一起喝茶的农人,吓得脸色大变,忙紧紧捂住这名农人的嘴,失声道,“你不要命了,谈朝廷当心杀头啊,掌柜,我们先走了。”放下两枚铜钱,匆匆而去。
  掌柜的拿起铜钱,摇摇头,叹息一声,“客官,可要加水。”
  康熙帝并不生气,只是摆摆手,“没事,你自去忙吧,我们喝喝茶就好。”
  一行人见康熙帝拿着茶盏不语,知道他心中恼火到极点,这两年各地灾荒不断,旱灾水灾虫灾,朝廷为了赈灾心力交瘁,虽然众人都知道这些官吏雁过拔毛,但是没想到居然狠到这种程度,不给百姓一点活路。
  太子低声道,“阿玛,等回到京城,儿子自请去户部,彻查一番。”
  胤禛想着前世,索额图九月被赐死后,皇阿玛命人彻查户部,查出小部分的蛀虫,杀的杀,罢官的罢官,他紧随其后道,“阿玛,儿子想协助二哥,彻查户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